云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4:5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云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云南中醫藥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云南中醫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云南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云南中醫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云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云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云南中醫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云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石安華副 袁嘉麗 陳文慧 賈勇 武煜明 姜莉云 張明 柳亞平 王志紅 熊官旭

云南中醫學院教學名師,校級碩士學位“公共管理”培育學科帶頭人,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項目“云南卓越中醫師醫學人文精神教育模式的建立與實踐探索”負責人,云南中醫學院首屆中青年骨干教師。
從事高校教學工作29年,目前主要承擔《醫學人文學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大學本科及研究生課程教學任務。 
主要研究方向:
中醫基礎理論(100501):中醫文化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
擬于2015年開始招收中醫文化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 
科研及成果情況:
在國內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及教研論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2項省級哲學社科規劃課題,4項人文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任副主編參與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衛生管理學》及全國社會人文醫學(研究生)教材《科學社會主義與我國的衛生事業》等54部書籍的編寫。 
獎勵情況:
近年來,參加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論文評選、教學課件比賽、課程集體備課比賽、調研報告評選等活動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2011年獲“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個人”榮譽;曾先后于2008年和2011年榮獲云南中醫學院“伍大觀教育基金”獎教金和“紅云園丁獎”獎教金。
社會學術兼職: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文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云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云南省醫學倫理學會理事,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研究會理事,云南省高校德育學會會員。
 
王志紅,女,教授。
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云南省高等學校“王志紅名師工作室”項目負責人。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中醫文化學”學術帶頭人;云南省省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云南省省級精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課程負責人。
主要承擔本科生《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基礎》課程,碩士研究生《中醫基礎理論專題研究》、《中醫學的傳統文化基礎》、《中西醫比較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進展》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醫學文化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從2004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培養碩士研究生多名。目前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4名。
科研及成果情況: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及國家級規劃教材共30余部。代表:主編《云南佤族醫藥》;副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學導論》、《中醫心理學臨床研究》、《傣醫基礎理論》;參編《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基礎》、《中醫藥文化基礎》、《中西醫結合導論》、《中醫學概論》等多部國家級規劃教材。近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佤族、怒族的傳統醫藥文化研究》、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亞健康狀態的測量及診斷標準研究》之分課題《云南省亞健康狀態的測量及診斷標準研究》的研究,主持云南中醫學院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重點資助項目《命門理論及臨床實證》、《汗法的理論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醫文化核心價值體系及其現代轉型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指導研究生申報并完成了云南省教育廳資助項目《中醫“和法”的研究》。
獎勵情況:主持完成的“《中醫基礎理論》課程輔助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獲云南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參編著作《生命科學與中醫藥學》獲200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著作)獎之優秀獎。主持完成的項目“佤族傳統醫藥的挖掘整理研究”2014年獲得首屆民族醫藥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之三等獎。
社會學術兼職: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常委;云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柳亞平,女,博士,副教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心理學”學科成員;省級“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學”學科成員;2013年省級教學質量工程“中醫經典教學團隊”成員。
主要承擔研究生《內經專題研究》,本科生《內經選讀》《中醫養生學》等課程,曾獲校級教學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
1.中醫基礎理論(100501):中醫治則與治法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將從2016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 
近年來,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二十余篇,是西部精品教材《內經選讀》副主編,學術專著《脈決匯辨校釋》副主編等。
主持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科研協作項目973計劃課題“中醫學理論體系框架結構與內涵研究”子課題“中醫醫家學術思想研究”、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課題“醫家學術思想及診療經驗研究”子課題“古代醫家學術思想研究”、云南中醫學院校級課題“痰病臨床常用方證運用規律研究”、云南省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醫四大經典課程考試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等多項科研及教學研究項目。
獲2011年度云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科研優秀獎勵。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四屆《內經》學分委會常委、云南省健康教育協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委員、云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云南省第六界委員會委員。
 
張明,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國家中管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心理學”學科骨干,后備學科帶頭人;云南省重點建設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骨干;云南省優秀青年名中醫。
承擔課程情況:主要承擔本科生《中醫心理學基礎》、《心身醫學概論》、《中醫學基礎》、《中醫基礎理論》、《針灸推拿美容學》、《中醫美容學》、《經絡美容學》等多門課程,以及研究生《中醫專業英語》課程講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醫基礎理論(100501):心身疾病的中醫致病機理及防治規律研究(01)
指導研究生情況:自201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發表論文情況:在《江西中醫藥》、《時珍國醫國藥》、《江西中醫學院學報》、《云南中醫學院學院學報》等省級以上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作為副主編及編委參與編寫了《中西醫臨床心理治療學》、《中西醫結合醫學心理學》、《消化系統西醫難治病種中西醫結合診療方略》、《重訂“醫學正旨摘要”》、《美容方劑學》及《中醫美容皮膚科學》等多部教材和學術著作。
科研工作情況:主持并參與完成了“黃褐斑中醫證候特征與社會心理因素相關性研究”、“云南中醫古籍之區域性中醫文化特色研究”、“清代云南醫學堂中醫教育特點研究”、“《醫學正旨摘要》脾胃學術思想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 
獎勵情況:獲云南中醫學院第七屆“伍達觀教育基金獎教金”。獲云南中醫學院第八屆“杏林杯”學術科技節優秀指導教師獎。
社會學術兼職情況:擔任世界中醫學學會聯合會中醫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云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云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姜麗云,女,主任醫師,教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吳榮祖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負責人,云南省第四批中醫脾胃病重點??茖W術帶頭人,昆明市中醫脾胃病診療技術中心負責人,全國第二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昆明市名中醫,全國第二屆百名杰出青年中醫,全國首屆中西醫結合優秀青年貢獻獎,昆明市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第二屆優秀中醫健康信使,云南省第二屆優秀青年中醫,省內知名專家培養對象,全國第五批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昆明市第一、二批名中醫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在讀成都中醫藥大學師承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中醫內科學(105701):中醫脾胃病的防治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從2007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共培養了8名碩士研究生,目前在讀碩士研究生3名。
近年來,在《中華中醫藥雜志》、《中醫雜志》、《新中醫》、《中國中醫急癥》、《云南中醫學院學報》、《云南中醫中藥雜志》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六十多篇,論著任副主編1部,參編2部。
主持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藥七龍天對HPH缺氧誘導血管新生的多點調控研究”;省級課題“柴竭抑肝纖對肝纖維化大鼠相關因子的影響”;市級課題“姜辛固本臍貼治療虛寒型胃脘痛的臨床研究”,局級課題“胃血止糊劑治療HP相關性胃炎的研究”,云南省衛生計生委院內制劑資金資助、市衛計委立項課題“胃血止糊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研究”,“ 姜辛固本臍貼治療虛寒型胃脘痛的研發”,“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的中醫藥干預研究”,“溫陽利水強心顆粒”的臨床研究,“真菌1、2、3號治療肺念珠菌、口腔、腸道真菌感染的臨床研究”,“基于吳榮祖扶陽理論臨證經驗探賾治療虛寒型胃脘痛的臨床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
獲國家專利2項,專利受理通知書1項,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昆明市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二等獎1項。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常務委員及內科分會委員,云南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云南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云南女醫師協會肝膽脾胃病專業分會副主任委員,云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云南省老年學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昆明市人才協會委員。

  武煜明,男,教授
  云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云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方向帶頭人;云南中醫學院重點建設學科《正常人體解剖學》學科帶頭人;云南省精品課程《正常人體解剖學》負責人;現任云南中醫學院解剖組胚教研室主任。兼任云南省解剖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承擔研究生的《穴位局部解剖學》、《眼耳鼻喉解剖生理學》、《局部解剖學》和《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解剖生理學》、《腧穴局部解剖學》、《西醫學概論》等課程。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機制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從2006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機制研究(針灸治療神經損傷機理的研究)。
  近年來在《解剖學雜志》、《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編和副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解剖生理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等8部教材、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20余部。主編的新世紀全國規劃教材《解剖生理學》獲得云南省2009年優秀教材。
  目前主持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電針對大鼠腦出血再灌注后不同時段保護作用的比較研究”和教育廳自然基金“哈尼族驗方“莫那奇”對腦出血組織形態學改變影響的實驗研究“等課題;參與省級廳級、課題多項。

  
    賈勇,男,大學本科、教授
  云南省病理學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藥微生態學”主要成員;云南中醫學院人事處處長。
  主要承擔研究生、本科生《病理學研究進展》、《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等課程。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機制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自2001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共培養7名碩士研究生,目前在讀碩士研究生2名。
  近年,發表論文數篇。作為副主編編寫論著及教材4部,如《實用傳統醫學治療保健叢書》、《病理學》、《畢業論文寫作指導》等;參編全國規劃教材3部,如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病理學》、《病理學試題冊》等。
  主持省、廳級課題5項,參與中管理局、高教學會和廳校級項目共7項。
  獲云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分別排名第二、第三),云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參編的“病理學”教材獲衛生部2005年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三等獎。2010年11月主持制作的“病理學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獲云南省多媒體課件一等獎。1999年獲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高校師資工作先進個人”表彰。
 

  
    陳文慧,女,學士、教授、云南省優秀青年中醫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藥微生態學”學科帶頭人;云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帶頭人;云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方向帶頭人;云南省“十五”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方向帶頭人。
  主要承擔研究生、本科生《溫病學》、《中醫學術思想源流》、《中醫臨床基礎辨證思路與方法》、《中醫肝膽病研究進展》等課程,曾多次榮獲省、校級教學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經方與時方治療外感與內傷疑難病證的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從2001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共培養了20余名碩士研究生,目前在讀碩士研究生6名。其中有2篇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被評為“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近年來,在《中醫藥學刊》《上海中醫藥雜志》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溫病學》西部精品國家級規劃教材,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溫病學》國家級規劃教材,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溫病學理論與實踐》、《中醫外感病證研究》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規劃教材,主編《中醫學概論》云南“十二五”規劃教材。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血小板活化研究大鼠早期脂肪肝與血瘀證的相關性”;主持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玉屏風散對上呼吸道粘膜非特異性免疫分子作用機制研究”。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扶正解表法調節上呼吸道微生態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機理研究”、“中醫邪正發病學說與免疫及微生態平衡相關性的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項目“從微生態平衡研究環境生物因子‘外邪’的致病性”;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扶正解表法調節上呼吸道微生態平衡的實驗研究”、“中醫邪正發病學說與免疫及微生態平衡相關性的初步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

  
    袁嘉麗,女,博士、教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藥微生態學”學術帶頭人;云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云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帶頭人。
  主要承擔研究生、本科生《免疫學研究進展》、《病原生物學》等課程,曾多次榮獲省、校級教學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1.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基礎理論多學科研究2.中西醫結合基礎:中醫藥抗感染免疫調節機理應用基礎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從2001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共培養了20余名碩士研究生,目前在讀碩士研究生3名。其中有1篇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被評為“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近年來,在《中醫藥學刊》《上海中醫藥雜志》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主編《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六部國家級規劃教材。
  主持參與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扶正解表法調節上呼吸道微生態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機理研究”、“中醫邪正發病學說與免疫及微生態平衡相關性的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項目“從微生態平衡研究環境生物因子‘外邪’的致病性”;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扶正解表法調節上呼吸道微生態平衡的實驗研究”、“中醫邪正發病學說與免疫及微生態平衡相關性的初步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
  獲2005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兼任中國免疫學會中醫藥免疫學分會常務理事、云南中醫結合學會理事、云南省政協常委、民盟云南省委常委,民盟云南中醫學院委員會主任委員。
 

  石安華,男,碩士、副教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藥微生態學”后備學科帶頭人;云南中醫學院第二批中青年骨干教師;云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形態學實驗室主任。
  主要承擔本科生《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西醫學概論》等課程。2005.8~2006.2期間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病理學系進修學習免疫組織化學等實驗技術。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機制研究
  指導研究生情況:從2012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目前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1名。
  近年來,發表論文17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通訊作者1篇。參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病理學》、《病理學實驗指導》、《疾病學基礎》等5部。
  目前主持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面上項目“基于CD62p研究大鼠早期脂肪肝與血瘀證的相關性”1項,云南中醫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中醫院校病理學病案問題導入式教學創新模式構建和實施”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地區基金項目2項,省級科研課題3項。
  2005年被評為云南中醫學院首屆“十佳青年教師”。2010年11月作為主要完成人制作的“病理學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獲云南省多媒體課件一等獎。
  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云南省生理學會及云南省藥理學會會員。

云南中醫藥大學

添加云南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云南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云南中醫藥大學報錄比、云南中醫藥大學考研群、云南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云南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云南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云南中醫藥大學排名、云南中醫藥大學保研、云南中醫藥大學公眾號、云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云南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云南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