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大綱

更新時間:2022-05-21 11:53:4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考研
Add 研究生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2016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大綱 考研的道路是漫長的,是無比艱辛的。考研的人大多數是焦躁的,迷茫的,也是孤獨的。特別是身邊沒有研友陪伴的時候那種孤獨感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經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煎熬,終于迎來了考研報名,也總算是見到了光明。
2016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大綱
Ⅰ。考試性質
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招生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大學本科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專業上擇優選拔。
Ⅱ。考查目標
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涵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等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要求考生:
1.準確地再認或再現學科的有關知識。
2.準確、恰當地使用本學科的專業術語,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科的有關范疇、規律和論斷。
3.運用有關原理,解釋和論證某種觀點,辨明理論是非。
4.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比較和分析有關社會現象或實際問題。
5.結合特定的歷史條件或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背景,認識和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約2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約14%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約16%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約16%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16分(16小題,每小題1分)
多項選擇題              34分(17小題,每小題2分)
分析題                  50分
Ⅳ。考查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一)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含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實踐基礎和思想淵源。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2.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
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
(二)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世界的物質性
世界觀、方法論和哲學。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社會的物質性。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實踐與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人和自然的關系。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規律及其客觀性。意識能動作用及其表現。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2.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聯系的內涵和特點。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聯系與運動、變化、發展。發展的實質。發展與過程。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相互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

  事物存在的質、量、度。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及其辯證關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否定之否定規律及其意義。
3.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唯物辯證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唯物辯證法與“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
 (三)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1.認識與實踐
 實踐的本質、基本特征與基本形式。實踐和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客體與中介。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區別。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的主要內容。
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真理與價值

  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與謬誤、成功與失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價值及其特征。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和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

  3.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須勇于創新。自由與必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

  (四)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1.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構成及作用。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內容及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