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大氣科學學院

應用氣象學院

大氣物理學院

地理科學學院

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

海洋科學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信息與控制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法政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

商學院

文學院

傳媒與藝術學院

根據教育部《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及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分數線公布如下:
學院代碼 學院名稱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學習形式 (1全日制,2非全日制) 類別 復試總分線 復試單科線
001 大氣科學學院 070601 氣象學-1 學碩 284 參照教育部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單科成績基本要求
002 應用氣象學院 0706Z2 應用氣象學-1 學碩 284
002 應用氣象學院 095100 農業-2 專業學位 271
003 大氣物理學院 070602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1 學碩 313
003 大氣物理學院 0706Z3 大氣遙感與大氣探測-1 學碩 323
003 大氣物理學院 0706Z4 雷電科學與技術-1 學碩 297
003 大氣物理學院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309
003 大氣物理學院 085700 資源與環境-1 專業學位 288
004 地理科學學院 070500 地理學-1 學碩 336
004 地理科學學院 0706Z5 3S集成與氣象應用-1 學碩 286
005 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 0706Z5 3S集成與氣象應用-1 學碩 314
005 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 081600 測繪科學與技術-1 學碩 302
005 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 085700 資源與環境-1 專業學位 263
006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 0706Z9 水文氣象學-1 學碩 308
006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 081500 水利工程-1 學碩 270
007 海洋科學學院 0706Z7 海洋氣象學-1 學碩 324
007 海洋科學學院 070700 海洋科學-1 學碩 304
008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77600 環境科學與工程-1 學碩 311
008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5700 資源與環境-1 專業學位 266
009 自動化學院 081100 控制科學與工程-1 學碩 268
009 自動化學院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317
009 自動化學院 085500 機械-1 專業學位 278
010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081000 信息與通信工程-1 學碩 263
010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311
011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 學碩 327
011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083500 軟件工程-1 學碩 326
011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355
012 數學與統計學院 025200 應用統計-1 專業學位 348
012 數學與統計學院 070100 數學-1 學碩 315
012 數學與統計學院 0706Z6 空間天氣學-1 學碩 327
013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080300 光學工程-1 學碩 295
013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309
014 法政學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學)-1 專業學位 321
014 法政學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學)-2 專業學位 321
014 法政學院 035102 法律(法學)-1 專業學位 326
014 法政學院 071200 科學技術史-1 學碩 313
014 法政學院 125200 公共管理-2 專業學位 174
015 馬克思主義學院 030500 馬克思主義理論-1 學碩 385
016 管理工程學院 025100 金融-1 專業學位 348
016 管理工程學院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1 學碩 341
017 商學院 020200 應用經濟學-1 學碩 349
017 商學院 120200 工商管理-1 學碩 342
017 商學院 125100 工商管理-1 專業學位 181
017 商學院 125100 工商管理-2 專業學位 181
017 商學院 125300 會計-1 專業學位 220
018 文學院 045300 漢語國際教育-1 專業學位 337
018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1 (文學綜合方向) 學碩 381
018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1 (語言綜合方向) 學碩 398
018 文學院 050200 外國語言文學-1 (俄語方向) 學碩 389
018 文學院 050200 外國語言文學-1 (日語方向) 學碩 365
018 文學院 050200 外國語言文學-1 (英語方向) 學碩 381
018 文學院 055100 翻譯-1 專業學位 355
019 藝術學院 135108 藝術設計-1 專業學位 367
020 教師教育學院 045101 教育管理-1 專業學位 344
020 教師教育學院 045103 學科教學(語文)-1 專業學位 343
020 教師教育學院 045104 學科教學(數學)-1 專業學位 341
020 教師教育學院 045108 學科教學(英語)-1 專業學位 339
021 化學與材料學院 080500 材料科學與工程-1 學碩 264
021 化學與材料學院 0830Z3 生物環境信息材料-1 學碩 309
021 化學與材料學院 085700 資源與環境-1 專業學位 324
022 人工智能學院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 學碩 267
022 人工智能學院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268
101 無錫研究生院 055100 翻譯-1 專業學位 356
101 無錫研究生院 085400 電子信息-1(電信院) 專業學位 266
101 無錫研究生院 085400 電子信息-1(自動化) 專業學位 270
101 無錫研究生院 125300 會計-1 專業學位 201
101 無錫研究生院 135105 廣播電視-1 專業學位 366
101 無錫研究生院 135108 藝術設計-1 專業學位 383
102 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 070500 地理學-1 學碩 380
102 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 071300 生態學-1 學碩 309
102 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 085700 資源與環境-1 專業學位 375
102 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 090300 農業資源與環境-1 學碩 261
102 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 095100 農業-1 專業學位 271
102 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 125300 會計-1 專業學位 205
102 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 135107 美術-1 專業學位 364
103 國防科技大學第六十三 研究所聯合培養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263
104 中科芯集成電路聯合培養 085400 電子信息-1 專業學位 279
105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培養 085700 資源與環境-1 專業學位 279
說明:
1.參加單獨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為總分不低于245分,其他復試要求與全國統考考生相同。
2.“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總分可低于報考專業教育部劃定的復試總成績20分(包含20分),單科不劃線。
我校復試工作擬采用現場復試的方式進行,時間擬安排在3月27-29日,具體安排以我校發布的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辦法為準。請符合我校復試基本要求的考生及時關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網頁發布的通知公告(https://yjs.nuist.edu.cn/),保持手機暢通,認真備考。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是廣大考研學子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招生專業目錄包含了招生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學習方式等具體信息,以下是考研派為大家整理的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下列鏈接即可查看: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一、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須在錄取當年入學之日前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可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我校相關專業。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普通高校應屆定向本科畢業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定向培養單位同意;在職人員報考須經本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同意。
    (二)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各項的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各項的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三)報名參加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計算的時間是從畢業之日至錄取當年入學之日。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號)有關規定執行。
    (三)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
    3.我校部分專業招收單獨考試考生(專業代碼前四位為0706的專業,且只接受報考定向就業的考生),單獨考試考生報名、考試時間與全國統考相同,報考點、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地點均為“3207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4.考生網上報名時,選擇考試方式為“單獨考試”。網上報名結束后考生必須填寫并按要求提交《單獨考試資格審查表》(研究生院網站“文件下載”欄中下載)至我校研招辦,經審查符合單獨考試報考條件的人員,方可參加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三、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教育管理等專業學位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特別說明:我校單獨考試、專業代碼1351開頭的藝術學科(專業學位)唯一指定考點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報考點(代碼3207),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初試地點均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不接受其他考點報名。
    (一)網上報名:報考2021年碩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
    1.網上報名時間: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簡稱“研招網”,公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復試和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3.網上報名填寫報考信息時的注意事項:
    (1)考生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調劑志愿;
    (2)以同等學力報考的人員,應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的證明材料;
    (3)考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對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規、違紀、作弊等所受的處罰情況要如實填寫。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進行嚴肅處理;
    (4)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的學歷(學籍)信息。
    4.我校執行國家一區復試基本分數要求。
    5.“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招生以考生報名時填報的信息為準。
    6.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學、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我校僅在專業學位碩士專業招收該專項計劃碩士研究生。
    7.同等學力報考相關要求:我校部分碩士專業不接收同等學力報考,具體專業請查閱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公布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研究生專業目錄。
    8.國防生和現役軍人報考我校,應事先認真閱讀了解我校有關報考要求,遵守保密規定,按照規定填報報考信息,不明之處應當事先與我校聯系。
    9.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要求
    1.確認時間
    2020年11月(以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及各報考點公布的通知為準),逾期不再補辦。
    2.確認程序
    (1)所有考生(推免生除外)應當按照報考點要求進行網上報名信息核對并確認;
    (2)考生應當按照要求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退出現役證》原件及復印件;
    (3)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要求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4)考生須牢記網上報名時填寫的通信地址及移動電話,后期復試通知、調檔函寄送、錄取通知書發放等將通過登記的通信地址及電話寄送或通知。
    (5)所有考生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初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四、考生報考資格審查
    我校對考生報名信息進行全面審查,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不符合報考條件的,不準參與考試。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應在我校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五、初試
    (一)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間,考生可憑網上報名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并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打印系統關閉后,考生不得再次登錄、查詢,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打印(建議保存準考證電子版)。《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請妥善保管至復試結束(2021年5月),遺失不補。
    (二)考生憑《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三)考試時間
    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四)考試方式:初試均為筆試,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3小時,具體以教育部相關文件為準。
    (五)考試大綱及命題
    思想政治理論(101)、英語一、二(201、204)、俄語(202)、日語(203)、數學一、二、三(301、302、303)、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199)及法律(專業學位)的考試科目,是全國統考科目,命題工作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編制。
    其他科目為我校自命題科目,命題工作及考試大綱由我校統一組織和公布。
    (六)考生初試成績由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公布,考生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陸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我校不再給考生發放紙質成績單。
    六、復試
    復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是碩士研究生錄取的必要環節,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我校復試時間大約在2021年3月中下旬,復試包含資格審查及對考生專業知識、技能、綜合素質的考核以及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考核具體方式為筆試、綜合面試、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具體時間及細則于復試開始前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招生工作—碩士招生”欄中公布。復試采取差額形式,比例一般不低于1:1.2。
    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公布在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的復試科目欄,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學)、工商管理等專業學位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報考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會計等專業學位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我校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考生體檢工作在擬錄取后組織進行,具體以我校研究生院網站發布的相關通知為準。
    七、學費、學制與獎學金
    (一)學費
    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所有納入國家計劃的碩士研究生都要繳納學費。具體學費標準以我校財務處網站收費公示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公示表》公布的為準。
    (二)學制
    根據培養方案確定,具體參考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公布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一覽表。
    (三)獎學金
    為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激勵研究生珍惜機會潛心學習,支持研究生完成學業,我校統籌財政投入、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等各種資源,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優秀獎學金、優秀新生獎學金、校長特別獎學金、專項獎學金等多種獎學金,以及國家助學金、三助崗位(助研、助教、助管)、“長望”助學基金、國家助學貸款等多種助學金。
    八、招生計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1年招收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規模為準。在錄取時,依據教育部正式下達的計劃、推免生錄取情況、生源情況和學校發展需要適當調整各專業招生規模。
    2021年,我校無錫研究生院擬安排150人左右,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擬安排100人左右,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擬安排60人左右。
    2021年我校除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教育管理等專業學位外其他碩士專業均接收推免生,歡迎取得推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申請我校免試攻讀碩士學位。
    九、其他
    1.我校研究生院網址為http://yjs.nuist.edu.cn/。
    2.為保證考試的嚴肅性,我校對有任何一門考試科目違紀、作弊考生的答卷均不予評閱。
    3.報考非定向(全日制)的考生,如果被我校錄取,我校須向考生所在檔案單位調取考生本人檔案;報考定向的考生,如果被我校錄取,我校須和考生本人及定向單位簽訂培養協議,不調取考生個人檔案。
    4.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使我校無法調取考生檔案或簽訂有關協議,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擔責任。
    5.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錄取后不轉戶口,不安排學生宿舍住宿,不享受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
    6.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7.在研究生招生考試及復試錄取等全過程中,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若2021年國家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調整,我校也將相應調整,考生如有疑難問題請與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系。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學位授權點,是2005 年由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分離出來的。該專業現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化、當代政治與行政等研究方向,旨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給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完整概念,并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現實社會問題、認識問題和科學發展中的問題。本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科研成果較多,近年來,他們共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30 余項;出版有《目標與代價:當代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邏輯》等學術著作 10 余部;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馬克思主義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和其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獲得省級以上科研獎勵 10 余項。 
  本專業學制3年,由江蘇省社科院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聯合培養。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可以在相關的科研院所、高校從事研究或教學工作,在相關業務部門從事專業或管理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具有系統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分系統分析與集成和系統理論兩個碩士專業,其中系統分析與集成碩士專業始建于1998年,是學校的重點學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復雜系統理論與應用、計算機控制與信息技術、大系統建模仿真與優化,經濟系統分析、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信息系統分析與集成、智能測試系統等。現有教授8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已經培養出碩士研究生96名,現有在讀研究生156名。近年來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省科技發展計劃、省科技攻關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獲得國家專利5項,省部級以上獎勵10余項,出版教材及專著10余部,發表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的論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100余篇。
  本專業學制3年。主要課程有:矩陣論、現代分析、優化理論與方法、模糊控制技術、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隨機控制、專家系統與人工智能、系統科學與工程、非線性理論與控制、嵌入式系統設計、系統模擬與仿真、計算機應用系統設計、模式識別、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現代檢測技術與信息處理等。碩士學位獲得者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科研或教學工作,可在自動化、IT等行業,社會、金融等領域從事系統建模、分析、控制、設計、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是在我校2000年設置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并于2011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管理工程學院圍繞本學科組建了一支以李廉水教授等學科帶頭人為首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具有豐富的研究生培養經驗,設立了“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省部級和校級高層次科研基地,承擔了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委重大課題,指導研究生在Omega、EJOR、EnergyPolicy、中國軟科學等SCI、SSCI、CSSCI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本學科依托學校大氣科學學科優勢,形成了以氣象災害應急管理為特色、多方向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培養方向包括制造業管理工程、優化方法與應急決策、金融工程、氣候與環境系統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以本學科為依托,為江蘇省、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培養了大量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管理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制造業管理工程

  1.1制造業創新管理;

  1.2制造業智能化理論;

  1.3綠色制造理論;

  1.4產業聚集理論。

  2.決策理論方法與應用

  2.1決策分析;

  2.2災害應急決策;

  2.3智能預測理論與方法;

  2.4大數據決策;

  2.5復雜系統建模與數據挖掘;

  2.6灰色系統理論與方法。

  3.金融工程

  3.1金融風險管理;

  3.2量化投資與決策;

  3.3大數據金融;

  3.4氣象金融;

  3.5區塊鏈金融。

  4.氣候與環境系統管理

  4.1氣象災害管理;

  4.2氣候變化影響與適應;

  4.3能源戰略與管理;

  4.4能源與環境系統建模;

  4.5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

  5.信息管理與物流工程

  5.1信息資源管理;

  5.2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

  5.3數據智能與信息系統;

  5.4物流系統優化;

  5.5供應鏈管理;

  5.6生產運作管理。

  三、學制

  1.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

  2.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學,學習年限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修滿規定學分、提前完成學習計劃、論文水平特別優秀者,可以申請提前答辯和提前畢業。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畢業可適當延長學習年限,但最長不超過5年,經費由導師的課題承擔。
一、學科簡介

  我校于2009年開設金融工程本科專業,2018年獲批金融碩士專業學位(MasterofFinance,簡稱MF)。本專業學位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力量雄厚,40周歲以下專任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超過2/3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境外研修經歷。專任教師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級部級課題以及一系列與金融機構合作的科研項目,在SSCI、SCI、《中國管理科學》、《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國內外刊物發表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學術論文,出版專著十余部。目前金融碩士專業學位(MF)培養方向包括金融工程、氣象金融、公司金融、產業金融及金融風險管理等五個方向。依托我校大氣科學等優勢學科,采用復雜系統理論與方法,開展天氣風險、氣象金融保險和金融衍生品設計與定價研究,在氣象金融研究方面形成特色。

  二、研究方向

  1.金融工程

  2.氣象金融

  3.公司金融

  4.產業金融

  5.金融風險管理

  三、學制

  學制為3年,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5年。
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專業介紹

  “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專業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是2008年依托本校大氣科學一級學科點,以經濟管理學院為牽頭學院、與公共管理學院、語言文化學院共同自主設置的學科點;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依托學校氣象學科優勢,綜合人文管理學科,適應國家氣象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培養高級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新拓展的交叉性學科發展方向。“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專業碩士、博士學位點2009年度開始招生。
培養目標:
  本學科是以發展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學科為目的,培養既具有氣象專業背景,又具有人文經管理論與方法的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本學科的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政治理論素質,掌握廣泛而堅實的氣象專業理論基礎和人文經管的專門知識和扎實的公共氣象的實踐能力,能熟練并敏銳掌握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的交叉學科的發展動態和前沿理論;掌握1門外國語,能熟練從事專業文獻的閱讀和寫作,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口頭交流能力;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的科研、教學和實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實事求是和嚴謹踏實的科學工作作風。
  本學科要求畢業生具備氣象學、氣候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有氣候變化條件下公共氣象的基本技能,并能應用基礎理論分析氣候變化和公共氣象領域的自然社會現象,通過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知識的后續創造和應用,成為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實際領域的教學、科研和組織決策和管理等方面高級人才。

  研究范圍:
  本學科主要從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互動機理出發,研究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機理、社會經濟發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以及相應的政策性啟示等,具體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5個方面:
  1、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國家的角度,研究氣候變化和公共政策的相互作用的機理及其政策性啟示,具體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①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公共政策研究;②公共政策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研究;③不同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利益博弈和政策選擇;④國際氣候變化法律制度構建與我國相關立法完善問題研究;⑤突發公共事件的氣象預警和應急體系建設研究;⑥氣候變化與法治建設;⑦氣象與勞動。
  2、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氣象科技進步的角度,研究氣候變化和氣象科技創新之間的互動關系,探討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的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應用,具體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創新體系研究;②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研究;③科技發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研究;④科技創新和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3、氣候變化與氣象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氣候變化和工程管理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對與氣象相關的重大工程管理和重大產品生產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氣候變化對各類氣象重大工程管理和重大產品生產的影響以及相應政策性啟示等,具體的研究范圍主要包括:①氣候變化對氣象重大工程管理的影響機理及對策研究;②氣候變化對氣象重大產品的影響機理及對策研究;③氣象重大工程對局部氣候的影響機理及對策研究;④氣象重大產品生產對局部氣候的影響機理及對策研究。
  4、氣象經濟與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國家和區域發展的角度,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互動關系,并探討國家在開放條件下氣候談判戰略和策略等,具體研究范圍主要包括:①應對氣候變化的社會經濟政策研究;    ②社會經濟發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及政策選擇研究;③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氣候變化條件下我國氣象事業績效評估及發展對策研究;④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國際氣候談判戰略與對策研究。⑤氣候變化與能源產業發展;  ⑥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政策;⑦氣象金融。
  5、人文氣象學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人文歷史的角度,對氣象發展過程的經驗教訓進行規范研究,研究氣象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和人文規律,具體的研究范圍主要包括:①世界氣象史研究;②中國氣象史研究;③氣候變化和文化變遷研究;④氣候變化與社會價值體系的互動機理研究。
  “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專業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是2008年依托本校大氣科學一級學科點,以經濟管理學院為牽頭學院、與公共管理學院、語言文化學院共同自主設置的學科點;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依托學校氣象學科優勢,綜合人文管理學科,適應國家氣象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培養高級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新拓展的交叉性學科發展方向。“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專業碩士、博士學位點2009年度開始招生。

  培養目標:
  本學科是以發展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學科為目的,培養既具有氣象專業背景,又具有人文經管理論與方法的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本學科的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政治理論素質,掌握廣泛而堅實的氣象專業理論基礎和人文經管的專門知識和扎實的公共氣象的實踐能力,能熟練并敏銳掌握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的交叉學科的發展動態和前沿理論;掌握1門外國語,能熟練從事專業文獻的閱讀和寫作,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口頭交流能力;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的科研、教學和實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實事求是和嚴謹踏實的科學工作作風。
  本學科要求畢業生具備氣象學、氣候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有氣候變化條件下公共氣象的基本技能,并能應用基礎理論分析氣候變化和公共氣象領域的自然社會現象,通過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知識的后續創造和應用,成為氣候變化與公共氣象實際領域的教學、科研和組織決策和管理等方面高級人才。

  研究范圍:
  本學科主要從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互動機理出發,研究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機理、社會經濟發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以及相應的政策性啟示等,具體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5個方面:
  1、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國家的角度,研究氣候變化和公共政策的相互作用的機理及其政策性啟示,具體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①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公共政策研究;②公共政策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研究;③不同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利益博弈和政策選擇;④國際氣候變化法律制度構建與我國相關立法完善問題研究;⑤突發公共事件的氣象預警和應急體系建設研究;⑥氣候變化與法治建設;⑦氣象與勞動。
  2、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氣象科技進步的角度,研究氣候變化和氣象科技創新之間的互動關系,探討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的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應用,具體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創新體系研究;②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研究;③科技發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研究;④科技創新和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各位調劑考生:
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復試工作即將啟動,為做好網絡遠程復試的準備工作,現將相關通知公布如下:
一、資格審查材料提交
我校資格審查需要提交的材料請按照我校研究生院網頁公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復試須知》準備,請各位復試考生按照要求將PDF文檔材料(材料原件可以拍照也可以掃描,所有資料頁面集成為1個文件)以調劑專業代碼+考生編號+姓名命名后發送到調劑學院提供的郵箱,各學院聯系方式機郵箱見研究生院網頁公布的學院招生聯系方式(網址:https://yjs.nuist.edu.cn/info/1015/3467.htm)。資格審查材料提交時間:2020年5月22日前。
二、心理素質測試
考生須在5月22日前完成心理測試。具體流程如下:
1.考生登錄心理測試網站https://xgc.nuist.edu.cn/
2.點擊“心理健康”——“心理測評”:方式“學生/教師”,用戶名是“考生編號”,密碼是“手機號后六位”。
3.進入系統,點擊左側“心理測評中心”,下拉菜單中點擊“心理普測”,在右邊出現“癥狀自評量表(SCL-90)”,點擊進入。
4.量表裝載完成后(若裝載死機,請刷新一下),點擊開始。進行答題,答題結束后保存退出。出現“暫時還沒有可供普查的問卷!”,表示已經測試成功。
三、復試費用繳納
考生在登錄遠程復試平臺進入復試前,須網上繳納復試費80元/人。繳納過程如有疑問請及時聯系報考學院。
四、遠程復試平臺操作說明
請登錄網址https://bm.chsi.com.cn/ycms/kssysm/查看。經過測試,建議考生使用筆記本電腦+一部手機的形式實現雙機位完成復試。
請各位考生按照學院要求完成復試前的連線測試工作。




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
2020年5月21日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單位代碼:10300)部分專業擬調劑接受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考的優秀學生,歡迎考生來我校深造。
一、調劑基本要求
根據2020年生源情況,我校部分專業接收調劑生。申請調劑的考生須符合以下條件:
1.政治思想好,品行端正,身體健康。
2.符合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的各項規定,初試成績達到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A類考生復試分數線,且符合教育部調劑政策要求。
3.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
4.我校調劑在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內進行。考生第一志愿報考學科專業與申請調入我校的學科專業需相同或相近,且考生初試科目與調入我校學科專業的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每位考生只能申請一個調劑專業。
5.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調劑,只接收相同或相近的學術型專業考生。
6.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調劑,接收相同或相近的學術型專業考生或專業學位考生。
7.非全日制調劑可以接收非全日制及全日制(學術型和專業學位)的相同或相近專業報考的定向在職考生;
8.對于我校初試科目中設有數學的專業,調劑考生的初試科目必須有數學(含統考及自命題數學)。
9.參加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可以申請調劑到我校相關專業學位專業(具體專業以研招網調劑系統開放的專業為準),初試成績須達到申請調劑學科的國家劃定的進入復試的基本要求。
10.滿足學院其他調劑要求。
具體調劑信息參考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及“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發布的調劑工作辦法。
二、調劑接收時間
在教育部調劑系統開放后,我校將在5月20日7點前設置我校接收調劑考生的專業及缺額情況。考生可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調劑系統查看我校設定的調劑接收專業,在12小時內登錄系統填報調劑志愿。
三、工作程序
我校根據各專業招生計劃,及時更新缺額信息,調劑系統開放時間不低于 12小時,根據各專業的具體報名情況確定關閉時間。根據我校調劑復試的時間安排,分專業開放時間不超過36小時。
四、調劑復試辦法
各專業調劑復試辦法參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辦法》及各二級學院復試及錄取工作細則。
五、特別說明
1.我校將在教育部調劑系統篩選符合條件的考生,并根據各專業學科發展及培養要求擇優確定調劑復試名單,額滿為止;考生接到我校復試通知后,須在規定時間內確認并按照我校發布的調劑復試公告參加復試。
2.考生申請調劑前,須仔細閱讀我校的調劑工作辦法,并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調劑申請條件,凡不符合條件或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考試資格、錄取資格、入學資格或學籍。
考生如有疑問請與我校研究生招生與就業辦公室聯系。
聯系人:周小俊、徐金花
聯系電話:025-587312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網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特別推薦:

最新購買

    購買流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超矿碰人人超人人看 | www毛片com|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 欧美日韩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 |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免费观看 | 国产手机免费视频 | 国产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韩国巨胸女三级视频网 |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 在线观看偷拍视频一区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一本精品 |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 | 国产资源在线免费观看 | a级片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俄罗斯一级毛片激情 | 成人网18免费 | 成年人在线免费网站 | 成人18网址在线观看 |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 | 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aaaa级 |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 日本特爽特黄特刺激大片 | 欧美高清视频手机在在线 | 日韩精品不卡 | 黄色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美女黄色网页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一级特黄aa大片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欧美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 成人三级网址 | 国产精品v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在线国产 | 自拍 欧美 在线 综合 另类 | 午夜三级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