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西北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西北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西北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西北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北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北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西北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西北大學考研難嗎]
[西北大學研究生院]
[西北大學考研群]
[西北大學研究生學費]
[西北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西北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文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北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北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北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大學保研:西北大學文學院2017年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招生辦法
為提高我院碩士研究生生源質量,吸引高水平大學優秀本科生報考,學院在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開展“優秀生源儲備計劃”(簡稱“儲才計劃”)活動,提前選拔部分優秀本科畢業生,具體安排如下。一、選拔標準
(一)政治態度端正,思想意識健康,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學風端正,品行優良,無任何學術不端行為記錄,無任何違紀行為記錄。
(二)申請者本科所學專業與學院“儲才計劃”所申請的專業原則上應為相同或相近專業。
(三)申請人須為成績優秀的高水平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申請人本科畢業高校為“985”、“211”工程建設高校;
2.申請者所在高校應具有推免資格、所學專業在最新全國學科評估中排名前30位,成績排名須在所學專業的前30%;
3.申請人所在高校具有推免資格,成績排名在所學專業前10%。
注:成績(本科前5個學期)及排名以所在高校教務部門出具的成績單及證明為依據。
申請人符合以上申請條件,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優先考慮:
1.國家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優秀者;
2.在校期間,參加過全國各類本科生學科競賽并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個人項目排名第1,團體項目排名前3)者;
3.在校期間,在本專業領域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須為第一作者)者;
4.在校期間,主持或參與過校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前3,省級以下限主持人),項目成果達到相應要求者。
二、工作流程
1.報名:學院在網站上發布“儲才計劃”招生簡章,接受全國各地學生報名。考生需填寫《西北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優秀生源儲備計劃”申請表》,并提交相應證明材料,報名截止時間:2016年7月10日。
2.資格審核:學院成立“儲才計劃”審核小組,審核小組嚴格審核申請人的申請資料,并將審核結果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及時通知入選者本人。
3.考核過程:學院依照我校公開招考碩士研究生復試的有關規定組織面試,注重考察申請人專業基礎、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4.公示:學院將“儲才計劃”入選名單報研究生院審核備案后進行公示。
三、錄取政策
1.對獲得所在學校推免資格,并由學院考核合格的申請人,將直接接收為我校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
2.如未獲得所在學校推免資格,參加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考,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報考專業與入選專業一致,且初試成績達到一志愿報考專業我院的復試分數線,即可擬錄取。
3.申請人的“儲才計劃”考核成績作為考研復試成績進行擬錄取排名,評定獎助金等級,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儲才計劃”考生。
四、時間安排
1.報名時間:2016年6月29日-7月10日(以當地郵戳為準)。
2.審核時間:2016年7月11日。
3.復試時間:具體時間提前3天網上通知。
五、其它
(一)如不符合國家相關錄取條件者,將被取消錄取資格。
(二)如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材料不真實或存在誠信問題,任何時候一經發現將取消申請人錄取資格或學籍,后果由申請人本人負責。
聯系人:李雨佳
電話:88308215 186********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學府大道1號西北大學文學院
郵編:710127
西北大學文學院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北大學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類別 | 藝術碩士 |
學位類別代碼 | 1351 |
專業領域方向 | 廣播電視(戲劇影視方向) |
專業領域代碼 | 135105(02) |
培養單位名稱 | 文學院 |
旨在培養掌握戲劇影視領域系統專業知識和基本理論,具備高水平藝術創作技能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具體要求為: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能夠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促進藝術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2.通曉廣播、電視及戲劇、電影領域專業知識,掌握文藝審美、藝術創作、文化傳播和文化產業基本理論,了解廣播影視、戲劇實踐發展動態,具有較強創意與創作復合能力,能夠在廣播影視、戲劇及新媒體等領域從事編劇、導演等創意創作與實踐制作等工作。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在本專業領域對外交流。
二、學習方式、學制和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
2.學制為2年,其中從事藝術創作實踐的時間6至12個月。
3.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
三、學分要求
總學分 | 公共課 | 專業課 | 專業實踐 | |
必修課 | 選修課 | |||
51 | 8 | 23 | 6 | 14 |
采用導師組制,導師組由2名或2名以上的導師組成,要明確1名校內導師和至少1名校外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課程教學、專業實踐與學位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五、課程設置
具體課程見后表一。
六、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采用閉卷、開卷、課程論文、作品展演和畢業設計等考試方式,其中公共課程及部分專業課程以閉卷筆試為主。研究生課程考核實行百分制,考試成績60分及以上為合格,獲得相應學分。
七、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時間為6至12個月,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踐地點一般選擇固定的專業實踐基地,也可聯系相關專業實習單位。研究生必須在導師組指導下制定專業實踐計劃,進行專業實踐,撰寫專業實踐報告。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不得進入學位申請環節。
八、開題環節
學位論文選題應與專業實踐緊密結合。研究生必須在導師組的指導下通過學位論文開題答辯。開題答辯以研究生匯報,專家組提問的方式進行。開題答辯專家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成員中至少應有1名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開題答辯的結論,分通過、修改后通過、不通過三種情況。
九、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應是對作品的創作思考和理論闡釋。主要是結合戲劇影視等相關理論對于自身創作實踐過程的說明闡釋、理論分析及總結。創作報告字數不少于1萬字。創作報告應附有畢業作品的文字、影像文本附件。
學位論文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且須符合學術規范。
十、論文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審核時,應將創作報告與畢業作品結合起來綜合考察。研究生提交創作報告時,同時應附上畢業作品等相關附件材料。
藝術碩士學位論文由三位專家評審,評審人應是校外相同或相關學科且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其中至少一名為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通過評審者方可組織正式答辯。
答辯委員會應由三至五位專家組成,且至少有一名為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藝術碩士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十一、畢業與學位授予
研究生在讀期間應參加并入圍至少一次全國性學生戲劇、影視節賽事或展演,或作品在省、市廣播電視臺播放至少一次,或面向社會公開展演至少一次。研究生畢業考核由畢業作品展演和創作闡釋報告兩部分組成。
畢業作品是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具體體現和專門展示,以劇本誦讀會、影片展映、舞臺劇演出等不同形式呈現,面向全?;蛏鐣_進行。編劇作品不得少于0.8萬字,影片、舞臺劇需不低于30分鐘。每位學生在編劇、導演、攝影、表演、后期制作等五項主創項目中至少擔任其中兩項。
研究生在規定學習年限內修滿學分,完成專業實踐,通過論文評審和答辯,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經西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西北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北大學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類別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學位類別代碼 | 0453 |
培養單位名稱 | 文學院 |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系統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和中國文化功底,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技能,有較強的外語口語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勝任多種類型國際漢語推廣工作的高層次、應用性、復合型漢語國際教育專門人才。具體要求為:
1.熱愛祖國,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熟悉我國外交政策和外事紀律,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有系統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和文學、藝術、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綜合知識。
3.有較高的中國文化素養和中國文化傳播能力。
4.有熟練的對外漢語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媒介與手段來完成教學設計、組織課內外教學活動、進行教學測試與評估等工作。
5.熟悉多國社會及其文化禮儀,能流利使用外語從事教學和交流,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6.具有一定的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
二、學習方式、學制和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
2.學制為2年,其中專業實踐時間為6個月。
3.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
三、學分要求
總學分 | 公共課 | 專業課 | 專業實踐 | 學位論文 | |
必修課 | 選修課 | ||||
38 | 6 | 12 | 12 | 6 | 2 |
采用導師組制,導師組由2名或2名以上的導師組成,要明確1名校內導師和至少1名校外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課程教學、專業實踐與學位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整個學習過程分兩個階段進行,即:第一學年,課程集中在校內學習,完成所有的公共課和專業課程;第二學年,進行教學實踐、見習和論文寫作、答辯。國際漢語教育實踐和見習工作包括參加對外漢語教學或輔助教學,在學校指定的國內外教學實踐基地進行,配有專任的實踐指導教師。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的遴選與培訓,有組織地去國外直接從事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推廣工作。
五、課程設置
具體課程見后表一。
六、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采用閉卷、開卷和課程論文、等考試方式,其中公共課程及部分專業課程以閉卷筆試為主。課程考核實行百分制,考試成績60分及以上為合格,獲得相應學分。
七、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時間一般為6-12個月,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踐地點一般選擇固定的專業實踐基地,也可聯系相關專業實習單位。研究生必須在導師組指導下制定專業實踐計劃,進行專業實踐,撰寫專業實踐報告。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不得進入學位申請環節。專業實踐包括:
1.課內的教學實踐:結合相關課程要求,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性的教學實踐。教學實踐的方式可以是說課和試講、評講等。
2.課外的教學實踐:(1)由實踐老師指導,在本校的國際交流學院或本地相關院校進行留學生漢語教學的觀摩學習和實踐體驗工作。(2)以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的身份赴國外合作院校進行漢語教學實習,如我校菲律賓的孔子學院、美國的合作院校圣文德大學及其他海外漢語教學實習基地。(3)從事寒暑假短期漢語班、文化訪問團的漢語及中國文化培訓工作。(4)在學校教育技術中心學習語言教學軟件的制作和使用。(5)參與中國文化考察,組織學生參觀西安市周邊地區的周、秦、漢、唐歷史文物和文化古跡,以及陜西省境內的地域性風俗民情。
3.教學實踐管理:(1)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由學校推薦,由國家漢辦組織選拔和培訓,合格之后有組織地派出。(2)教學實踐之前(即第一學年課程學習結束之前),學校在學生自由選擇的基礎上確定校內及校外導師。
八、開題環節
學位論文應緊密結合國際漢語教育實踐進行選題且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研究生必須在導師組的指導下通過學位論文開題答辯。開題答辯以研究生匯報,專家組提問的方式進行。開題答辯專家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成員中至少應有1名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開題答辯的結論,分通過、修改后通過、不通過三種情況。
九、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選題由導師和學生共同商定,其具體內容可以多樣化,但都應緊密結合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實踐,圍繞國際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推廣過程中的具體的實際問題。論文的基本思路應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學位論文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等。提倡就某一個具體的教學問題而進行理論探討和教學設計。字數一般為1.5-2萬字。
學位論文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的指導、評審和答辯吸收校內外有國際漢語教育教學經驗的專家、教師參與,以較為準確地把握應用語言學類論文的要求和規范,更好地保證論文的效用與質量。
十、論文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由三位專家評審,評審人應是校外相同或相關學科且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其中至少一名為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通過評審者方可組織正式答辯。
答辯委員會應由三至五位專家組成,且至少有一名為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十一、畢業與學位授予
研究生在規定學習年限內修滿學分,完成專業實踐,通過論文評審和答辯,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經西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西北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碩 士 研 究 生 培 養 方 案一級學科名稱 | 戲劇與影視學 |
一級學科代碼 | 1303 |
二級學科名稱 | |
二級學科代碼 | |
培養單位名稱 | 文學院 |
培養單位代碼 | 004 |
一、學科簡介
西北大學是全國最早開設影視教育的綜合高等院校之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設了影視課程,1987年至1998年在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影視文學方向本科班,同時在文藝學專業招收了3屆電影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2001年戲劇與影視文學本科專業正式獲得批準,2002年成立廣播電影電視系,2003年成功申報了西北第一家電影學碩士點,2010年獲準授權藝術專業碩士學位(MFA),2011年獲得戲劇與影視學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迄今為止,培養了影視領域卓有成就的校友有:著名編劇張子良、孫皓暉、白阿瑩、延藝云、吳克敬、和谷、龐一川等,著名導演黃建新、周友朝、張漢杰、張曉春等,著名電影學者李道新等,被譽為“西北影視人才的搖籃”。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 1人,碩士生導師4人,教師梯隊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合理,科研和影視創作實踐潛力雄厚。在“十一五”期間,共承擔了各類課題1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廣電總局人文社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共4項,其它省部級等縱向課題5項。近五年來,共獲得包括教育部及省部級人文社科成果獎在內的科研成果獎勵12項。
二、培養目標
培養戲劇與影視學教學與研究專門人才,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工作與文化管理、創意人才。培養研究生系統學習本專業基本史料、理論和方法,打下堅實、寬廣的專業基礎;具備獨立從事美學教學和研究的能力,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具備優秀的品德素質、團隊合作意識和自律意識。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學科方向于2003年被批準為碩士授權點,為西北地區唯一的電影學碩士點。本學科已形成了電影理論、中外電影史、影視劇本創作、影視產業管理四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在中國西部電影藝術的探求上,引起了電影學界的廣泛關注。學科帶頭人為張阿利教授、梯隊成員有曹小晶副教授、高字民副教授、薛凌副教授、郭越副教授等。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為三年,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五年。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 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
≥33 | ≥30 | 2 | 1 |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方式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
公共課 |
政治 理論課 |
SG00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36 | 2 | 考試 | 1 | 必修 | |
SG00002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考試 | 1 | 必修 | |||
外國語 | SG00004 | 基礎外語 | 72 | 3 | 考試 | 1 | 可以免修免考 | ||
SG00005 | 綜合外語 | 72 | 3 | 考試 | 2 | ||||
學科課≥21學分 | 平臺課≥9學分 | S004044 | 中國電影研究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45 | 世界電影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46 | 影視劇本創作與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47 | 視聽語言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48 | 影視美學 | 36 | 2 | 考查 | 2 | ||||
方向課 | S004049 | 影視研究方法論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50 | 影視藝術前沿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51 | 影視批評學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52 | 中國西部電影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53 | 廣播電視專題研究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54 | 影視經營與管理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55 | 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 18 | 1 | 考查 | 3 | ||||
跨門類課 |
全校研究生課程目錄中選修。 最多計4學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統一安排的課程最多計3個學分 |
||||||||
補修課 | 導師為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補修本科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合格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
(1)應參加10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學科發展綜述。(其中至少選聽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組織的科學道德、學術修養報告,或研究生學術月期間各培養單位學風建設主題活動)
(2)應參加1次學校學術月活動并提交論文。
(3)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3. 自然科學類博士研究生還應該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應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記1個學分。
八、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和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和參與等。
九、開題報告
按照《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的幾點意見》(研字[2010]38號)文件要求進行。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一般應于第四學期末完成,且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科研成果及學位論文要求
1.研究生學位申請科研成果要求根據《西北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規定》(西大研〔2014〕8號)相關要求進行。
2.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依據學校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及處理、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相關最新文件執行。
西北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 | 中國語言文學 |
一級學科代碼 | 0501 |
二級學科名稱 |
文藝學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漢語言文字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二級學科代碼 |
050101 050102 050103 050104 050105 050106 050108 |
培養單位名稱 | 文學院 |
培養單位代碼 | 004 |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肇端于1902年陜西大學堂所設“中學門”,1923年國立西北大學時期,已設立了文學院。1937年西北聯合大學成立,其文理學院下設國文系,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復名國立西北大學,再設文學院。1981年成立碩士點,是國內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2003 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點。2010年年本學科所在的一級學科被授權為一級學科博士點?,F為省級重點研究基地、省級重點學科、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特色學科。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 14人,碩士生導師30 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是一支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合理,科研潛力雄厚的學術團隊。在“十一五”期間,共承擔了各類課題61余項,其中國家社科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13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陜西省重大文化工程1項,其它省部級等縱向課題45項。近五年來,共獲得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獎在內的科技成果獎勵37項。
二、培養目標
培養中國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專門人才,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工作與文化管理、創意人才。培養研究生系統學習本專業基本史料、理論和方法,打下堅實、寬廣的專業基礎;具備獨立從事中國語言文學教學和研究的能力,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具備優秀的品德素質、團隊合作意識和自律意識。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為三年,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五年。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 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
≥33 | ≥30 | 2 | 1 |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方式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
公共課 |
政治 理論課 |
SG00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36 | 2 | 考試 | 1 | 必修 |
SG00002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考試 | 1 | 必修 | ||
外國語 | SG00004 | 基礎外語 | 72 | 3 | 考試 | 1 | 可以免修免考 | |
SG00005 | 綜合外語 | 72 | 3 | 考試 | 2 | |||
學科課≥21學分 | 平臺課≥9學分 | S004001 | 西方文學與文化思潮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02 | 中國文化史專題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03 | 語言學專題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04 |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思潮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05 | 文學研究方法論 | 36 | 2 | 考查 | 2 | |||
方向課 | S004006 | 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07 | 中國思想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08 | 西方文藝美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09 | 古代文藝美學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10 | 文字學與詞匯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11 | 音韻學與訓詁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12 | 語音學與方言學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13 | 中外文學關系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14 | 當代日本文學專題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15 | 敘述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16 | 西方當代文藝理論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17 |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18 |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19 |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0 |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1 | 語言學研究方法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2 | 古代漢語專題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3 | 現代漢語專題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24 | 應用語言學專題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5 | 跨文化交際研究專題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6 | 古籍整理概論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7 | 文字音韻訓詁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8 | 版本目錄校勘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29 | 中國各體文學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30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31 | 中國散文史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32 | 中國古代文學專題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33 | 中國戲曲小說史 | 36 | 2 | 考查 | 3 | |||
S004034 | 古代文學研究方法導論 | 36 | 2 | 考查 | 1 | |||
跨門類課 |
全校研究生課程目錄中選修。 最多計4學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統一安排的課程最多計3個學分 |
|||||||
補修課 | 導師為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補修本科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合格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
(1)應參加10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學科發展綜述。(其中至少選聽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組織的科學道德、學術修養報告,或研究生學術月期間各培養單位學風建設主題活動)
(2)應參加1次學校學術月活動并提交論文。
(3)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3. 自然科學類博士研究生還應該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應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記1個學分。
八、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和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和參與等。
九、開題報告
按照《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的幾點意見》(研字[2010]38號)文件要求進行。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一般應于第四學期末完成,且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科研成果及學位論文要求
1.研究生學位申請科研成果要求根據《西北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規定》(西大研〔2014〕8號)相關要求進行。
2.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依據學校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及處理、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相關最新文件執行。
西北大學文學院美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 北 大 學碩 士 研 究 生 培 養 方 案
一級學科名稱 | 哲學 |
一級學科代碼 | 0101 |
二級學科名稱 | 美學 |
二級學科代碼 | 010106 |
培養單位名稱 | 文學院 |
培養單位代碼 | 004 |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肇端于1902年陜西大學堂所設“中學門”和西學門轄屬之文語科。1937年西北聯合大學成立,著名文藝理論家楊晦、羅根澤等執教于國文系,奠定了本學科基礎。1949年以來,郝御風、傅庚生、劉建軍等先后擔任系主任,在該領域筆耕不輟。美學專業2006年獲批碩士點。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4人,三秦人才1人,是一支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合理,科研實力強、特色鮮明的學術團隊。在“十一五”期間,共承擔了各類課題11馀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項,其它省部級等縱向課題7項。近五年來,共獲得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獎在內的科技成果獎勵9項。
二、培養目標
培養美學教學與研究專門人才,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工作與文化管理、創意人才。培養研究生系統學習本專業基本史料、理論和方法,打下堅實、寬廣的專業基礎;具備獨立從事美學教學和研究的能力,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具備優秀的品德素質、團隊合作意識和自律意識。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文藝美學、中國美學史、宗教美學、詩歌美學等。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為三年,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五年。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 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
≥33 | ≥30 | 2 | 1 |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
公共課 |
政治 理論課 |
SG00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36 | 2 | 考試 | 1 | 必修 | |
SG00002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考試 | 1 | 必修 | |||
外國語 | SG00004 | 基礎外語 | 72 | 3 | 考試 | 1 | 可以免修免考 | ||
SG00005 | 綜合外語 | 72 | 3 | 考試 | 2 | ||||
學科課≥21學分 | 平臺課≥9學分 | S004035 | 美學原理研究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36 | 西方美學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37 | 中國古典美學研究 | 36 | 2 | 考查 | 1 | ||||
S004038 | 中西比較美學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方向課 | S004039 | 文心雕龍研究 | 54 | 3 | 考查 | 2 | |||
S004040 | 小說美學 | 54 | 3 | 考查 | 1 | ||||
S004041 | 文藝美學專題 | 54 | 3 | 考查 | 3 | ||||
S004042 | 中國哲學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04043 | 西方哲學史 | 54 | 3 | 考查 | 3 | ||||
跨門類課 |
全校研究生課程目錄中選修。 最多計4學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統一安排的課程最多計3個學分 |
||||||||
補修課 | 導師為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補修本科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合格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
(1)應參加10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學科發展綜述。(其中至少選聽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組織的科學道德、學術修養報告,或研究生學術月期間各培養單位學風建設主題活動)
(2)應參加1次學校學術月活動并提交論文。
(3)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3. 自然科學類博士研究生還應該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應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記1個學分。
八、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和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和參與等。
九、開題報告
按照《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的幾點意見》(研字[2010]38號)文件要求進行。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一般應于第四學期末完成,且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科研成果及學位論文要求
1.研究生學位申請科研成果要求根據《西北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規定》(西大研〔2014〕8號)相關要求進行。
2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依據學校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及處理、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相關最新文件執行。
西北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介紹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本學科方向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學術淵源。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語言學家黎錦熙、羅常培、高亨等先生先后執教于此。前輩們樸實無華的學術風范,影響深遠。六七十年代以來,楊春霖、張志明、馬天祥、郝萬全、吳天惠、邊興昌、郗政民等知名學者先后執教于本學科,在漢語詞匯、語法、修辭、現代漢語方言、漢語語法理論、文字學以及詞典編撰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本學科建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方向現任學科帶頭人趙小剛教授,兼重語言研究的歷史性與現實性,從《說文解字》的研究延伸至現代漢字的研究,專著《漢字學論略》為代表性成果之一。近年來趙小剛教授致力于西北農村的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主持并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甘青寧三省區農村漢語言文字應用問題的調查與研究”,著眼于最基層的語言文字應用情況,對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具有參考作用。本研究方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學術骨干10人,承擔省部級及廳局級項目14項,出版學術著作6部,發表學術論文40篇,獲省部級獎3項,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
本學科方向特色:(1)注重漢語詞匯與古典文獻語言研究。劉百順教授的漢語詞匯及訓詁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其著作《魏晉南北朝史書語詞札記》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二等獎,代表性論文《漢魏六朝史書詞語考釋》《古漢語年月日表達法考察》等獲得良好反響。沈文君副教授的古典文獻語言研究亦有特色。(2)注重漢語言文字應用與漢語方言研究。除趙小剛主持并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甘青寧三省區農村漢語言文字應用問題的調查與研究”外,王軍虎副教授的西北方言調查與研究,周建姣博士、葛紅麗博士的西北方言與普通話比較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績。(3)注重漢語國際教育與漢語文化傳播的研究與應用。高兵兵教授的日漢詩歌及其文化比較研究,申麗霞副教授的英漢互譯研究,張娟芳博士的漢籍西傳研究等,都有一定學術影響。
本學科方向優勢:(1)學術傳統良好。幾代學人始終將漢語語言學與西北地區方言研究緊密關聯,從羅常培的《漢語音韻學導論》《唐五代西北方音》,楊春霖的《古漢語教程》《關中人怎樣學習普通話》,到劉百順的《魏晉南北朝史書語詞札記》《古典戲曲小說方言俗語例釋》等研究具有學脈的承繼性。(2)學術平臺寬廣。既有漢語言文字學的固有陣地,又有漢語國際教育的新辟領域;既與國內語言文字學界保持密切聯系,又與國外大學和學術機構開展交流,開展外國留學生漢語專業碩士國際教育,積極傳播漢語言文化。
西北大學文學院中外現當代文學學科介紹
中外現當代文學中外現當代文學方向積淀豐厚,特色鮮明,由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電影學三個碩士點支撐。單演義、蔣樹銘等老一輩學人為本學科奠基,石昭賢、雷成德、曹汾、張華、薛迪之、蒙萬夫、周健、趙俊賢、楊昌龍等先后為本學科發展做出了貢獻。
本方向現任學科帶頭人周燕芬教授,以胡風研究為重點,致力于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的研究,先后承擔了“當代陜西作家作品研究”等省部級研究課題3項,論著《執守·反撥·超越——七月派史論》(獲陜西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論文《多元融合與創造性轉換:胡風文藝思想構成解析》是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本學科方向現有碩士生導師6人,學術骨干10人,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1項,出版學術著作11部,譯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與文藝作品183篇,獲省部級獎3項,主編《魯迅研究年刊》18期,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
本學科方向特色:(1)注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專題研究。任廣田的魯迅思想研究,劉應爭的周作人研究,周燕芬的七月派研究、胡風研究,周健、劉建勛等的陜甘寧邊區文藝作品研究,多維度多層次地研究現代作家作品、思潮與流派,重解重評現代經典文本。(2)突出當代陜西文藝的屬地研究。楊樂生、劉衛平的“陜西作家群”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及批評研究,成為當下研究陜西地域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的一股重要力量;張阿利、曹小晶、高字民、薛凌、郭越等的西部影視文化研究,注重中國西部影視劇的美學意義、文化價值及產業關系諸問題的研究,在學界影響較大。(3)強調中外現當代文學的跨文化比較研究。梅曉云的英語后殖民文學和南亞流散文學研究,張青的村上春樹和井上廈等日本作家作品研究等,受到學界關注。
本學科方向優勢:(1)魯迅研究影響廣大。單演義的《魯迅在西安》是享譽國內外的學術力作。任廣田的《論魯迅藝術創造系統》《魯迅與遠古中國文化精神》等著論是魯迅研究領域的獨到成果。(2)陜西作家作品批評研究獨樹一幟。楊樂生、周燕芬、劉衛平、胡宗鋒等對“陜西作家群”與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關聯性研究,成為當下研究陜西地域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的一股重要力量。(3)中國西部影視文學研究成績突出。張阿利、曹小晶、高字民、薛凌、郭越等的研究成果獲得學界和業界好評。(4)外國現當代作家個案研究引人注目。梅曉云對諾貝爾獲獎作家奈保爾的研究具有開創性,張青對當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譯介研究具有先導性,對重構東西方比較視野中的文學批評話語,建設富有開拓精神和實踐活力的現代文學批評具有重要意義。
西北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介紹
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是本一級學科的優勢所在。黎錦熙、張西堂等所著《方志新議》《詩經六論》《榖梁真偽考》等,已成為學術史上的經典之作。新時期以來,知名學者薛瑞生、李云逸、韓理洲、閻琦等接續學統,不斷推出高水平成果。近年來,新一代學人銳意進取,守正創新,進一步提升了本學科方向的研究水平。
本方向現任學科帶頭人賈三強教授,在文獻整理上頗多建樹,曾主持編撰《通鑒紀事本末注釋全譯》,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儒藏”子課題“王安石全集校點”,主持陜西省社科規劃課題“陜西四文人集校注整理”,參與編撰《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受到學界關注。韓理洲教授的魏晉南北朝隋唐總集研究,李芳民教授的唐代佛寺輯考與唐代僧俗交往研究,張文利教授的理學與文學文獻研究,孫尚勇副教授的樂府文學文獻研究,均有特色。本學科方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學術骨干7人,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2項,出版學術著作12部,發表學術論文62篇,獲省部級獎4項。
本學科方向特色:(1)注重大型古籍的整理編修。韓理洲主持的多項大型古籍整理項目,如《新編全唐五代文》《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全隋文補遺》《唐太宗詩文編年箋注》《唐高宗武則天詩文校補編年》等,受到學界好評。(2)突出佛教文獻與文物的考補。李芳民的唐代寺廟考釋、唐代僧俗交往文獻考證,孫尚勇的樂府文獻與佛教文獻研究,在學界反響良好。
本學科方向優勢:(1)文學典籍整理成果突出。韓理洲的《華山志》榮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解決了王氏五卷本失傳的學術懸案,成為學術界公認的足本,《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對唐代1800余篇散文及1200名作者做了考查,為保存地方文獻發揮了重要作用。薛瑞生教授的宋人別集整理成果豐碩,《東坡詞編年箋注》、《樂章集校注》可謂代表。(2)文學的文獻考證與文物實證研究、宗教文獻與地域文獻研究優勢明顯。賈三強等參與編撰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獲得第二屆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二等獎,李芳民的《唐五代佛寺輯考》、張文利的《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及孫尚勇的《樂府文學文獻研究》分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
西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學科介紹
文藝學學科文藝學方向是西北大學“211”重點建設學科,1981年獲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F有自主設置的中國審美文化史博士點,有文藝學、美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世紀三四十年代,羅根澤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傅庚生的《中國文學批評通論》是當時中國文學批評的代表性著作。1980年本學科受教育部委托舉辦“全國文學概論講習班”,蔡儀、徐中玉、李澤厚、錢中文等著名美學家與文藝理論家前來授課,講習班學員現多已成為文藝學、美學的學科帶頭人或學術骨干。新時期以來,劉建軍、張學仁、董丁誠、張孝評、劉秀蘭等為本學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本方向現任學科帶頭人為段建軍教授,主要致力于文學、美學基本問題與作家創作關系問題的研究,出版了《文學與生命》《新散文思維》《人,生存在邊緣上:巴赫金邊緣思想研究》等6部論著(其中《新編寫作思維學教程》為教育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發表了《詩性智慧與詩意創造》、《肉身生存的歷史展示》等論文,主持“陜西作家群與中國當代現實主義文學研究”等省級課題3項,廳局級課題5項,獲省部級獎勵4項。本學科方向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7人,學術骨干11人,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3項,出版學術著作14部,發表學術論文115篇,獲省部級獎5項,協辦《小說評論》,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
本學科方向特色:(1)注重文藝的人文價值研究,彰顯文藝理論的人文屬性。(2)注重文藝的審美經驗研究,強調文藝理論與文藝現實相結合,使理論更加鮮活、更具實踐品格。(3)注重中西文論的比較研究,探尋中國文學及文學理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4)注重文藝創作與文藝批評互動的培養模式,先后培養了何西來、黨圣元、羅鋼、吳予敏、張永清、劉鋒杰等知名文藝批評學者。
本學科方向優勢:(1)講求多領域的文藝知識學建構。段建軍的西方文論與美學研究、時曉麗的莊子美學思想研究、祝菊賢與趙小雷的先秦諸子文藝思想研究以及雷武鋒、張娟芳、谷鵬飛等人的研究,都是相關的研究成果。(2)秉持“理論與實踐互動,創作與批評互長”的文藝學研究傳統,為地方文藝發展建言獻策。時曉麗、谷鵬飛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研究,段建軍的陜西作家文藝創作思想研究等成績突出。(3)注重闡揚儒釋道思想的審美維度。謝陽舉、李海波、鄭熊等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添加西北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北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大學報錄比、西北大學考研群、西北大學學姐、西北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大學排名、西北大學保研、西北大學公眾號、西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