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發布時間:2018-11-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正文


  歡迎全國各地應屆本科畢業生和在職人員報考我校相關學科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一、學校概況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始創于1936年,是一所以工為主,包括理、工、管、法等學科的市屬普通高等學校。70多年來,學校以為首都城市建設培養不同類型高級專門人才為己任,培養了4萬多名畢業生。

  學校面向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為首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培養掌握堅實理論基礎和系統專業知識、技能與方法,具有較強科學研究、設計、管理能力和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展覽館路,占地13.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余萬平方米。我校為適應首都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需要,積極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從2001年開始,以合作辦學方式利用社會資源,先后租建了百萬莊校區和大興黃村衛星城校區。

  學校現設有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文法學院、基礎科學部、體育部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教學教輔單位。學校現有21個本科專業、18個高職專業;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領域;學校現有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和市政工程)、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實驗室)和8個北京市雙基合格實驗室。此外,學校還設有具有甲級資質的建筑設計研究院和京精大房工程建設監理公司。

  學校設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外語視聽語音室和計算機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1.14億元。學校圖書館藏書近60萬冊,中外期刊千余種,并設有電子閱覽室、視聽室和圖書閱覽室,數字化資源豐富,自動化管理系統先進,能夠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學校建有千兆以太網,為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平臺。學校體育設施完善,建有標準的塑膠跑道和人造草皮田徑場和足球場,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運動和健身場所。學校校園內環境優雅,綠樹成蔭,具有良好的學習與工作環境。

  學校現有各類在校注冊生10000余人,其中本科、高職在校生6500余人,碩士研究生近600人,成人教育學歷生3300多人,另有若干外國留學生。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實踐經驗豐富,老、中、青相結合,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429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183人,博士7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70%,其中6名教授兼任外校的博士生導師。學校擁有全國高等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學校先后聘請了90多位國內外教授、專家和政府高層管理人員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作為兼職和客座教授,其中兩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學校緊密圍繞首都城市化建設和建筑工程領域,積極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十五”期間,學校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級各類科研課題860余項,科技服務總經費達到2.6億元。發表學術論文2166篇,其中國際三大檢索論文超過150篇,出版教材及學術著作355部。2006年學校完成科技服務經費突破1億元,位居北京市屬市管高校前三名。

  學校在抓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廣泛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及各種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先后聘請了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等國的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并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任學校客座教授。目前已與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馬爾他等國家14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并與荷蘭代爾夫特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聯合培養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生,與美國瑪赫西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與法國佩雷集團聯合建立了北京建筑工程學院中法能源培訓中心,并聯合培養高職生。學校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準于2004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

  學校的發展目標是:經過10年左右的建設,使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居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學校類型由教學型逐步向教學研究型轉變,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學科專業優勢,將學校建成立足首都,服務城市化的人才培養基地、科技服務基地和以工為主,理、工、管、法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

  二、學科(專業)介紹(見附件)

  三、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品行端正、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年齡在40歲以下,符合下列條件者,經所在學校或本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同意,可以報考:

  (1)高等學校應屆本科畢業生;

  (2)有免試推薦權的高等學校推薦的優秀本科畢業生(其中建筑歷史、建筑設計、建筑技術科學專業只接收通過建筑學專業評估院校的推薦生;結構工程、巖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只接收通過土木工程專業評估院校的推薦生);

  (3)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的往屆本科畢業生;

  (4)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生,并且畢業后二年或二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見2)要求。

  2.各專業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者要求必須進修本科如下課程:

  (1)報考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各專業的考生所須進修課程請與學院直接聯系(010-68322397,張曉林老師);

  (2)結構工程專業:建筑材料、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結構力學、工程力學(材力、理力)、高層建筑結構、鋼結構;

  (3)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結構力學、工程力學(理力、材力)、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工程結構抗震;

  (4)巖土工程專業:建筑材料、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結構力學、工程力學(材力、理力)、建筑施工技術與組織、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地下結構;

  (5)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學(材力、理力)、交通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測設計;

  (6)市政工程專業:水質工程學(一)及(二)、建筑給排水工程、水力學、水微生物學;

  (7)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置、微生物學、流體力學、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

  (8)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專業: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熱力學、計算機技術及任一門專業;

  (9)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建筑技術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建設法規、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企業管理等不少于三門的課程,或管理類與經濟類本科主干課程中的不少于三門的課程;

  (10)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工程項目管理、建筑技術經濟學、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學、建設法規、西方經濟學等課程中不少于三門課程;。

  (11)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或測量平差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原理、C語言(或數據結構)、空間定位技術及應用(或全球定位系統GPS)、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

  (12)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自動控制原理(包括經典控制理論和現代控制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機拖動、計算機控制技術。

  3.其它注意事項:

  (1)跨專業報考范圍一般應在本學科門類內,個別跨門類報考考生在報名前應與相關專業所在學院聯系咨詢;

  (2)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專業只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景觀園林、工業設計、環境藝術五個專業的考生;建筑技術科學專業只接收建筑學及其相關專業和土木工程專業的考生;

  (3)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只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景觀園林、環境藝術專業的考生;

  (4)設計藝術學專業只接收建筑學、工業設計、城市規劃(或園林)專業的風景園林(部分)、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室內與家具設計(部分),以及藝術類下設相關專業(如,藝術設計學、藝術設計、雕塑、繪畫、攝影、動畫、美術學等)的考生;

  (5)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專業不接收跨專業的專科考生;

  (6)不接收單獨考試考生。

  四、報名辦法

  1.考生報名全部采用網上報名方式。考生通過網上報名后,到單位所在省市高等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地點報名、照像;北京地區考生網報后到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確認報名信息、照像;

  2.報名時間為教育部統一規定的時間,也可到當地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咨詢。

  五、入學考試

  1.北京地區考生在我校考試;

  2.外埠考生初試在當地進行,地點由當地招生辦指定;

  3.初試時間以準考證通知的時間為準;

  4.統考科目(政治理論、英語、數學)按教育部制定的考試大綱進行;

  5.初試分數在3—4月份通知;

  6.復試一律在我校進行,時間為4—5月份,以我校通知為準。

  六、復試、錄取

  1.根據初試成績,按教育部公布的復試基本要求及初試合格分數線擇優進行復試;

  2.對復試合格考生按初試和復試綜合成績排隊,擇優錄取;

  3.錄取通知書一般在6月中旬發出;

  4.入學時間為9月初。

  七、其它事項

  1.考生在報名時無需填寫導師姓名,待正式錄取且開學報到后,由所在二級學院采取導師與研究生雙向選擇和分配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導師,本校研招辦不負責聯系介紹導師;

  2.定向、委培生,自籌經費生需由考生、考生所在單位與我校簽署定向、委培、自籌經費協議;

  3.政治理論、英語、數學往年考題和本年度的考試大綱,由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統一出版發行,我校不辦理代銷業務,也不出售歷年專業考試試題;

  4.各專業參考書由新華書店或出版社發行,我校不辦理代銷業務;

  5.考前專業課答疑在本校進行,具體安排請及時關注我校網站;

  6.各專業招生人數為初步擬定招生人數,錄取時按上級批準規模數和合格考生人數做適當調整;

  7.學制為2.5—3年,超過2.5年的加收培養費;

  8.考生對所關心的問題若要詳細了解,請向我校下列部門及人員咨詢: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張曉林010-68322397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王林010-68322520

  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莫放010-68322126

  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王媛010-68322157  楊明010-68322197

  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李學芳010-68322531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楊娜010-68322086

  學生工作辦公室(就業):劉艷華010-68322137

  學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展覽館路1號

  郵政編碼:100044

  學校主頁:

  主管部門:研究生招生工作辦公室

  辦公地點:辦公樓

北京建筑大學

添加北京建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建筑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建筑大學報錄比、北京建筑大學考研群、北京建筑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建筑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建筑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建筑大學排名、北京建筑大學保研、北京建筑大學公眾號、北京建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建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建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bjjzdx/zsjz_13590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