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09 09:22:5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西華師范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西華師范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西華師范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西華師范大學官網來自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西華師范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西華師范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西華師范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西華師范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西華師范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西華師范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西華師范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華師范大學專業排名]
[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群]
[西華師范大學考研難嗎] [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官網: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簡介: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簡介: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的前身為四川師范學院管理系,成立于1999年11月。管理系(學院)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歷史系·管理系時期、管理系時期、管理學院時期。2006年6月,根據學校院系調整安排,管理系正式更名為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現有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與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PA)授予權,已招收行政管理、教育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社會保障及旅游公共管理五個二級學科研究生。并開設有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旅游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五個本科專業。其中旅游管理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旅游學為省級精品課程,《旅游學》和《旅行社經營與管理》兩本教材被確定為第一批四川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成為四川省優質教育資源。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3人,正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業老師25人。學院建有旅游規劃與景觀設計實訓室、三維仿真導游實訓室、規劃設計制圖室、人力資源實訓室、社會工作實訓室、公共管理實訓室、餐飲實訓室、客房實訓室、形體實訓室、公共管理研究所、MPA教育中心、旅游規劃研究中心等專業實訓室和科研機構,實訓室使用面積3000余平方米,設施設備500余萬元。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積極開展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已獲批成為國家新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擁有“旅游計調師”“酒店管理師”培訓資格,成為國家商業技能鑒定與飲食服務發展中心授權的培訓與考試中心,并被確定南充市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基地。
為進一步加強特色學科建設,改進教學質量,學院組織了公共管理論壇、縣長論壇等多種學術活動;多次邀請四川大學旅游學院石應平教授、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張信寶研究員、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朱承強教授、全球職業規劃師李金寶、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姜曉萍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來我院講學;為加快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在已有50多個省內外實習基地的基礎上,我院又與新加坡萬和國際教育集團合作,為海外實習基地建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學院每年都會組織學生開展專業特色活動:旅游管理專業每年的旅游文化節;公共事業管理一年一度的公共管理論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開展企業模擬招聘大賽以及沙盤模擬競賽等實踐特色活動;社會工作專業的社工文化節。這些專業特色活動極大地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提升了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拓展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前景,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達86%,為社會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華鳳鎮師大路1號西華師范大學新區文科綜合樓5F。
辦公室電話: 0817-2568021
傳真: 0817-2568021(fax)
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學科設置: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PA)
2010年12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西華師范大學成為全國第五批“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PA)”的培養院校,從2011年起參加全國研究生統一招生。學校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給予高度的重視,歷經五年時間的建設,西華師范大學>MPA教育已完全具備研究生教育所需要的各項條件,目前正在良性有序地健康發展。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合在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中介組織、行業協會及各類非政府公共部門工作,勝任中高層次綜合性管理工作的務實性、復合型的管理精英人才。
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政府管理與領導、區域發展戰略與公共政策、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社會保障與社會管理、城鄉社會發展管理、旅游公共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等。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的職業崗位為:政府部門、非政府公共機構工作,或者企業的人事、政策分析、行政部門工作。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包括:通過專業學習,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本學科領域前沿動態,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掌握系統的公共管理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從事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夠綜合運用管理、政治、經濟、法律、現代科技等方面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公共管理專門人才。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方向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四個環節。其中,公共基礎課(門):英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專業基礎課(5門):公共管理學、政治學理論、公共倫理學、公共政策分析和社會研究方法;方向課程(5門):領導科學、管理心理學、西方政治制度專題研究、行政法學專題研究和政務禮儀;專業選修課程(8門):電子政務專題研究、地方政府管理研究、社會學理論前沿、公共危機管理、政府績效評估專題、中外行政制度比較研究、組織行為研究和公共組織財務管理。
我校MPA教育中心共有專兼職導師4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導師占總人數的79%,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占總人數的44.19%。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人,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富有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的導師團隊。
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專業?
(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專業是公共管理學科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行政管理是一個綜合性強,研究范圍廣泛的學科,以哲學、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為基礎,對公共事物和行政管理進行綜合性全面研究。
行政管理專業以各級黨政機關、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事務為研究對象,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行政管理專門人才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這類人才應該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素質,掌握現代行政管理學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并具有較強的管理、經營、策劃、調研、交際能力。
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行政學理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外語、公文寫作和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目前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培養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政府改革與治理、比較政府、公共人力資源與績效管理、非營利組織與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行政法制研究、基層民主政治與基層治理研究。
對行政管理研究生的培養,專業方向課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學、社會學、行政領導與決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行為學、西方經濟學、行政法學、社會調查與統計、公共政策分析、國家公務員制度概論、行政公文與寫作、機關管理與辦公自動化、政府機關事務實習、社會調查實習等方面。
目前我院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培養方針,全面貫徹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通過專業學習,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本學科領域前沿動態,對政府決策和機關管理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成為行政管理高級專門人才。要求一名合格的碩士畢業生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勤奮學習、學風端正、能夠深入掌握行政管理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扎實的專業功底以及良好的學術素養,并熟悉黨和國家的特別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精通所修專業方向的理論和實踐。
管理學院現有行政管理專業專兼職導師1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學院要求每位導師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教育經濟與管理
教育經濟與管理屬于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中的二級學科,是20世紀末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調整合并的一個新學科。它以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為理論基礎,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領域的經濟現象、經濟行為和管理行為規律的一門交叉性學科。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把原來的教育經濟學和教育管理學合并組建教育經濟與管理學,規定可授予管理學或教育學學位。
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已經形成五大學科研究方向,分別是:教育與經濟、教育財政、教育法律與政策、教育行政與管理、教育管理技術與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在對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我院堅持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掌握堅實的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等領域的基礎理論,能把握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領域比較重要的理論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國內外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及研究水平,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獨立從事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的科學研究,能在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相關部門從事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和實際問題研究、管理和教學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我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教育倫理學、教育統計學、市場經濟與教育改革、高教改革與發展研究、職教改革與發展研究、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管理心理學專題研究、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與成本、發展與教育心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評價研究、學校教育管理、教師教育專題研究、專業外語、教育社會學、教育文化學、學校組織行為學、數據統計與多元分析、教師繼續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終身學習理論與學習社會建設研究等。
管理學院現有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專兼職導師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學院要求每位導師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3)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專業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門類下的二級學科專業之一。本學科綜合了管理學、社會學、社會學、人口學和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對社會保障宏觀政策、社會保障管理運行體制、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與管理以及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建設性。
目前我院進行社會保障專業碩士生培養的過程中,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社會保障基本理論與政策研究、勞動與就業保障政策研究、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發展研究、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研究、社會保障與公共財政研究、社會保險研究、社會福利研究、農村社會保障研究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現代化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了解和掌握社會保障學的歷史、理論和研究方法;熟練使用現代檢索工具查閱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及時掌握本專業研究的進展,特別是學術前沿的情況;熟練使用辦公軟件和辦公設備,具備擔當國家公務員、行政事業單位、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人員的能力;參與導師主持的有關課題的研究工作,具有較強的文獻綜述能力,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會使用各種統計軟件,具有較強的定量分析能力;具備各類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教學與研究人員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國語。
我院社會保障專業開始的課程主要包括:社會保障學、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公共政策專題研究、勞動經濟學、勞動法專題研究、公共管理專題研究、社會保險法研究、社區管理與發展、社會救濟研究、社會保障理論前沿問題研究、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國外社會保障研究、中外勞動法比較研究保險法研究、人口經濟學專題研究、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專題研究、勞動法、勞動關系管理、社會保障法專題、福利管理、社會保障精算研究、申論及行政職業能力等。
管理學院現有社會保障專業專兼職導師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學院要求每位導師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4)土地資源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之一,是研究土地資源與資產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門科學,是人地關系中重要的基礎組成部分,具有應用基礎和管理基礎。該專業為地理科學、資源科學與管理科學交叉的學科分支,運用現代管理理論、經濟管理理論和新的測量技術、信息技術,對土地資源現狀進行調查和評估。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論性和應用性,顯示地理與資源學科綜合性、區域性、動態性和掌握空間分析高科技手段的優勢和特色。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產開發經營方面的基礎知識,具有測量、制圖、計算機等基本技能,能在國土、城建、農業、房地產以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調查、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規研究與實施以及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公共管理學、公共經濟學、社會調查方法以及土地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查閱本專業的文獻資料檢索、統計軟件的使用、定量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目前我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培養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土地調查與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土地經濟與管理、土地行政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土地開發與生態保護、土地信息與國土資源遙感等。
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中,專業方向課主要包括:公共經濟學、土地經濟學、土地政策與規劃、公共管理、環境科學技術、應用經濟學、土地資源學、土地管理學、土地經濟學、地籍管理學、測量學、土地信息系統等專業方面的培養。
管理學院現有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專兼職導師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學院要求每位導師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5)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是醫學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之間的一個交叉學科群,包括社會醫學、衛生事業管理學、衛生經濟學、衛生信息管理、衛生法學等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基礎,以社會、社區及其衛生機構、人員為主要研究對象,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于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領域,力圖揭示社會、文化、經濟等因素對群體健康的影響;采取社會措施來防治疾病;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與改革,提高衛生事業的效率和效益。其最終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中國衛生保健體系建立與發展的要求,專業基礎寬厚,知識結構合理,能勝任衛生政策研究、衛生事業管理、衛生經濟管理和醫院經營與管理等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主要學習公共管理和經濟科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衛生事業或衛生經濟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熟練掌握衛生事業管理理論、衛生經濟學與醫療保險理論、醫院經營與管理等理論技術與方法,具備較為開闊的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學術視野,掌握現代信息管理技術手段,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我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培養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衛生政策與衛生事業管理、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險、社會與行為流行病學方向、現代醫院管理方向。
對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中,專業方向課主要包括:衛生人力資源管理、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醫院經營與管理、醫院經營與管理、社會醫學、衛生事業管理學、衛生經濟學、衛生信息管理、衛生法學等專業方面的培養。
管理學院現有社會醫藥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專兼職導師教授1人。導師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6)旅游公共管理
旅游公共管理學科是運用現代公共管理理論,以涉及旅游活動的公共部門為主體,以旅游行政管理為核心,以服務各旅游相關者為導向,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為重點,以通過旅游增加社會福利為目的,以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為主要手段,對涉及旅游活動的各種事務實施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并提供相應的服務,推進旅游活動健康、持續發展的綜合性邊緣學科。
我院旅游公共管理專業是在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經教育部批準,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專業。本專業設有旅游政策與法制、旅游資源與環境管理、旅游公共服務與行業管理三個研究方向。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堅實寬廣的公共管理、旅游學基礎理論和旅游公共管理學科的專門知識,了解旅游公共管理學科的進展、動向和發展前沿;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具有較強的從事科學研究、高校教學和旅游公共管理實踐能力高層次人才。
我院旅游公共管理專業的研究生課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學、政治學理論、公共政策分析、休閑與旅游理論研究、旅游公共管理、旅游政策與法規、旅游環境學、旅游產業經濟學、旅游目的地營銷、旅游公共服務、旅游規劃與戰略等。
管理學院現有旅游公共管理專業專兼職導師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學院要求每位導師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7)社會管理與社區服務
社會管理與社區服務是一門交叉應用型的新型學科,其學科內容涉及到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社會工作等多門學科知識,是適應“社會管理社區化、社區服務社會化”趨勢的一門新型的應用型學科。
>社區管理與社會服務專業著眼于當前社會中的各種現實問題,是政府和社會組織為促進社會系統協調運轉,對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組織、協調、指導、規范、監督,配合完善的社區服務,糾正社會系統的失靈,促進社會系統的良性運行。該學科主要圍繞社會管理與社會工作、、社會管理與社會政策、社會保障與社區服務三個研究方向開展教學工作,培養具有全面社會服務管理理念,具有扎實的社會管理理論知識和能力,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等部門和領域從事社會管理與社區服務等方面工作的復合應用型專業人才。
社會管理與社區服務專業課程主要包括: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政策分析、社會工作實務、社會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學、政治學理論、社區管理、社會問題研究、社會服務信息管理、社會服務財務管理、非營利組織學、社會福利思想等。
管理學院現有社會管理與社區服務專業專兼職導師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學院要求每位導師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西華師范大學2022教育學考研招生人數復試分數線參考書目報考限制院校分析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專碩 | |||||||||||||||||||
院校系 | 專業名稱及代碼 | 學習方式 | 類別 | 專業:22考研擬招生人數 | 20考研復試線 | 21考研復試線 | 復試分值占比 | 報考限制 | |||||||||||
(101)教育學院 | (045101)(專業學位)教育管理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8 | 331 | 337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4)(專業學位)現代教育技術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15 | 331 | 337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4)(專業學位)現代教育技術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8 | 331 | 337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5)(專業學位)小學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37 | 331 | 350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5)(專業學位)小學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10 | 331 | 350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6)(專業學位)心理健康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11 | 331 | 350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6)(專業學位)心理健康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3 | 331 | 350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8)(專業學位)學前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30 | 331 | 345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8)(專業學位)學前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11 | 331 | 345 | 30% | |||||||||||
(101)教育學院 | (045119)(專業學位)特殊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6 | 331 | 350 | 30% | |||||||||||
(102)文學院 | (045103)(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語文)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86 | 331 | 337 | 30% | 復試時需與同等學力考生同堂同卷加試 | ||||||||||
(102)文學院 | (045103)(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語文)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18 | 331 | 337 | 30% | |||||||||||
(103)政治與行政學院 | (045102)(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思政)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28 | 331 | 337 | 30% | |||||||||||
(103)政治與行政學院 | (045102)(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思政)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4 | 331 | 337 | 30% | |||||||||||
(104)歷史文化學院 | (045109)(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歷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32 | 331 | 337 | 30% | |||||||||||
(104)歷史文化學院 | (045109)(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歷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7 | 331 | 337 | 30% | |||||||||||
(105)外國語學院 | (045108)(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英語)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90 | 331 | 354 | 30% | |||||||||||
(105)外國語學院 | (045108)(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英語)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26 | 331 | 337 | 30% | |||||||||||
(106)數學與信息學院 | (045104)(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數學)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37 | 331 | 337 | 30% | |||||||||||
(106)數學與信息學院 | (045104)(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數學)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1 | 331 | 337 | 30% | |||||||||||
(107)物理與天文學院 | (045105)(專業學位)學科教學(物理)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21 | 331 | 337 | 30% | |||||||||||
(107)物理與天文學院 | (045105)(專業學位)學科教學(物理)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3 | 331 | 337 | 30% | |||||||||||
(108)化學化工學院 | (045106)(專業學位)學科教學(化學)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16 | 331 | 337 | 30% | |||||||||||
(108)化學化工學院 | (045106)(專業學位)學科教學(化學)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4 | 331 | 337 | 30% | |||||||||||
(108)化學化工學院 | (045117)(專業學位)科學與技術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2 | 331 | 337 | 30% | 跨考復試時需與同等學力考生同堂同卷加試 | ||||||||||
(109)生命科學學院 | (045107)(專業學位)學科教學(生物)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22 | 331 | 337 | 30% | |||||||||||
(109)生命科學學院 | (045107)(專業學位)學科教學(生物)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8 | 331 | 337 | 30% | |||||||||||
(110)地理科學學院 | (045110)(專業學位)學科教學(地理)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專碩 | 36 | 331 | 337 | 30% | |||||||||||
(110)地理科學學院 | (045110)(專業學位)學科教學(地理)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專碩 | 5 | 331 | 337 | 30% | |||||||||||
(115)商學院 | (045120)(專業學位)職業技術教育 | (01)會計 | 全日制 | 專碩 | 14 | 331 | 337 | 30% | 考生前置學力所學專業需與本專業方向一致或密切相關 | ||||||||||
(115)商學院 | (045120)(專業學位)職業技術教育 | (01)會計 | 非全日制 | 專碩 | 4 | 331 | 337 | 30% | |||||||||||
(115)商學院 | (045120)(專業學位)職業技術教育 | (02)金融事務 | 全日制 | 專碩 | 14 | 331 | 337 | 30% | |||||||||||
(115)商學院 | (045120)(專業學位)職業技術教育 | (02)金融事務 | 非全日制 | 專碩 | 4 | 331 | 337 | 30% | |||||||||||
(115)商學院 | (045120)(專業學位)職業技術教育 | (03)市場營銷 | 全日制 | 專碩 | 14 | 331 | 337 | 30% | |||||||||||
(115)商學院 | (045120)(專業學位)職業技術教育 | (03)市場營銷 | 非全日制 | 專碩 | 4 | 331 | 337 | 30% | |||||||||||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學碩 | |||||||||||||||||||
院校系 | 專業名稱及代碼 | 學習方式 | 類別 | 專業:22考研擬招生人數 | 20考研復試線 | 21考研復試線 | 復試分值占比 | 初試科目 | |||||||||||
(101)教育學院 | (040101)教育學原理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學碩 | 14 | 331 | 337 | 30% | 612教育學綜合 | ||||||||||
(101)教育學院 |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
(01)課程論 (02)教學論 (03)教師教育 (04)語文 (05)數學 (06)外語 (07)政治 (08)歷史 (09)物理 (10)化學 (11)生物 |
全日制 | 學碩 | 27 | 331 | 337 | 30% | 612教育學綜合 | ||||||||||
(101)教育學院 | (040105)學前教育學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學碩 | 16 | 331 | 337 | 30% | 612教育學綜合 | ||||||||||
(101)教育學院 | (040106)高等教育學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學碩 | 12 | 331 | 337 | 30% | 612教育學綜合 | ||||||||||
(101)教育學院 | (0401Z2)心理健康教育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學碩 | 11 | 331 | 345 | 30% | 612教育學綜合 | ||||||||||
教育經濟與管理 | 全日制 | 學碩 | 10 | 331 | 337 | 30% | 612教育學綜合 | ||||||||||||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校分析: 一、22年教育學學術型研究生考試專業課為自命題,考試科目為612教育學綜合,參考書為: ①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原理》編寫組編(主編:項賢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 ②教育心理學(第3版),陳琦,劉儒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2月 ③簡明中外教育史,黃明喜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 ④教育研究方法導論,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西華師范大學333教育綜合采用教育部考試大綱。 二、招生人數。西華師范大學22年教育學學碩計劃統招90人,較21年增加兩人;教育碩士全日制計劃統招492人,較21年增加31人。 三、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考研特點 1、學碩專業課采用自命題。 2、學碩招生人數多。 3、同等學力考生報考要求低。 4、多個專業跨專業報考需要加試。 |
西華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學040106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西華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2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2教育學綜合 |
|
備 注: | 無推免生 |
西華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040105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學前教育學 [040105]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西華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0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2教育學綜合 |
|
備 注: | 本專業只限招收師范專業畢業生(師范類界定詳見附件)。 |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原理0401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學原理 [04010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西華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8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2教育學綜合 |
|
備 注: | 無推免生 |
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專業介紹:高等教育學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西華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高等教育原理 02高等教育管理 03院校研究 04大學生心理 |
|
招生人數: | 5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2教育學綜合(自命題)④--無 | |
備 注: |
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專業介紹:學前教育學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西華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學前教育基本理論 02游戲與幼兒園課程 03兒童發展與學前教育 |
|
招生人數: | 5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2教育學綜合(自命題)④--無 | |
備 注: |
添加西華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華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西華師范大學報錄比、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群、西華師范大學學姐微信、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西華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西華師范大學排名、西華師范大學保研、西華師范大學公眾號、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華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