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8 18:04:3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浙江財經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浙江財經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浙江財經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浙江財經大學官網來自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浙江財經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官網:

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簡介:
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以效。人文之道,即是以天地之智慧,以經史子學之恒言養士育民,以達四方咸寧。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創建于2002年,其前身是浙江財經大學基礎教育部。過去的20年,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相繼從人文學院分出?,F今的人文與傳播學院,有中文系、國際漢語系、廣告系、數字媒體系等4個教學單位,有漢語言文學(含專升本)、漢語國際教育、廣告學和網絡與新媒體4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和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點。人文與傳播學院中文學科在省內同類學科中處于領先水平。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為浙江省“十三五”規劃一流學科(B類),漢語言文字學科為浙江省“十二五”規劃重點學科,文藝學和傳播學為校“十二五”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學專業為浙江省一流專業。
人文與傳播學院努力創建高水平的學術平臺,現有校級研究院1個,浙學與現代文明研究院,下設浙江當代文學研究中心、浙江歷史文化與江南文學研究中心、語言文獻與漢字域外傳播研究中心、敘事經濟研究中心四個研究中心。建有書法產業與文化發展戰略協同創新中心等研究機構。
20年的積累涵養,鑄就了人文與傳播學院樸質沉潛的氣質,形成立足本土卻不失全國、國際視野,致力現實關懷卻有歷史貫通眼光的優良學風。學院現有教師54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1.9%;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5.2%;有海外訪學經歷教師2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7%。5名教師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培養工程,2名教師為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多名教師獲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浙江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進個人、浙江省第四屆高校“最受師生喜愛的書記”提名獎等榮譽稱號,學院教師第一黨支部入選浙江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對象和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對象。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在浙江地域文學和地方文獻整理研究、文學倫理學、文學空間地理學、漢字域外傳播、方言研究、中西比較詩學等領域,形成了了一批標志性的成果,如《倫理視野中的中國當代文學》《黃孝方言語法研究》《俗字在域外的傳播研究》《擷芳集校補(全四冊)》《道經語言與道教文化》《現代浙江作家人文傳統研究》《道德的見證者:奧登詩學研究》等,都有著廣泛的影響,有力地推動了中文研究的進展。學院教師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18項,其他課題5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50余部,在《文學評論》《中國語文》《文藝研究》《新華文摘》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等發表論文300余篇,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社聯及教育廳科研成果獎20余項。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800多人。近年來學院積極探索大類人才培養新模式,逐步推進新文科建設。學院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鍛造和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實現人文與傳播的跨學科交叉培養,將人文底蘊與傳播技能有機融合,拓展人文通識的廣度和厚度,塑造學生博雅人格,培養學生復合型素養和能力。2019年8月,《中國教育報》第4版以《專業育才通識育人 “全才”之思行“全人”之道》為題,大篇幅報道了我院人文通識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近年來,學生屢屢在國內、省內文學創作、藝術評論大賽中獲獎,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浙江省大學生漢語口語競賽等學科競賽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43個,省級獎項83個。本科生升學率達20%以上,40多名學生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拉夫堡大學等國內985、211高校和國外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QS世界大學排名)錄取。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07%以上,碩士研究生就業率達100%。
人文與傳播學院將因應時代之變,按照新文科建設的思路,秉持守正與創新的理念,努力打造具有應變活力和創造精神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新聞傳播學學科,培養具有文明視野和創新精神的中文與新聞傳播的文化創新人才。

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18號
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編:310018

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學科設置: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中國語言文學于2016年成為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B類),2017年獲批設立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設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省“十二五”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五個二級學科。在文學地理學、漢字域外傳播、楚系出土文獻和敦煌文獻、唐宋八大家散文選本研究、中西文論和文學比較等研究領域形成較為鮮明的特色?,F有專職教研人員37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8項(重點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8項(教育部項目5項);在《中國語文》《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等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出版著作30部,其中2部獲教育部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部獲浙江省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
一、文藝學碩士點
主要致力于文藝美學、古代文論和西方文論的研究,旨在以馬克思主義文論和美學思想為指導,融合中西方文論的優秀理論資源,構建中國文論和美學的當代形態,以“古今對話”、“古為今用”的方法和原則,激活古代文學理論的現代潛質與闡釋魅力。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發表有影響的論文多篇,承擔國家級項目3項。
二、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主要致力于漢語方言、文獻語言、媒體語言及社會語言學研究。其特色是將“活”方言研究與文獻語言研究加以融合和匯通。“在浙江方言研究、戰國楚系文獻語音研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在《中國語文》《史語所集刊》等發表有影響的論文多篇,承擔國家級項目3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
三、漢語言文字學碩士點
主要致力于漢字域外傳播研究、敦煌文獻語言研究和漢字書法研究,其中東亞俗字研究、中日漢字詞研究、傳教士專書研究、敦煌道教詞匯研究和書法產業研究,在學界產生較大影響。擁有省級重點學科、校級協同創新中心、漢語言文字學碩士點等學科平臺。漢字在朝鮮半島、日本、越南以及西方的傳播研究,已成為本學科鮮明特色。近年在《中國語文》發表學術論文12篇,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8項。
四、 中國古代文學碩士點
主要致力于浙江文學名家世家研究、江南女性詩歌總集整理與研究、明清時期文章總集研究、科舉與文學關系研究,其中唐宋八大家散文選本研究、清代女性詩歌文獻整理和浙江文學名家研究積累豐厚,尤見特色,在全國有一定影響。本方向聚集了幾位以浙江文學研究見長的學者,具有聯合攻關、定向發力的優勢。在《文學評論》等發表論文20余篇,承擔國家級項目4項。
五、 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點
秉持“文學為體、史學為經、地學為緯”之理念,將現當代文學研究納入中華文明地理中,重點研究現當代文學發生發展、歷史形態構造、審美精神形成等與多元、多層累中華文明間的結構性關系。在東南社會與現代文學發生、地方志與當代小說詩學建構、現當代文學空間形態學、區域文化(社會)與現當代文學等研究領域形成特色。近5年主持國家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7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項;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
本學科依托人文與傳播學院,擁有浙江省“十二五”漢語言文字學重點學科、浙江省“十三五”中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B類)、浙江省漢語言文學一流專業、《外國文學》(雙語)省級精品教學課程、省一流金課(6門)等教學科研平臺,以及浙學與現代文明研究院、書法產業與文化發展戰略協同創新中心等各級研究機構,與本校國際學院、國內多所高校及海外多所孔子學院建立了務實的合作關系。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富,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20多項,出版著作3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在漢字域外傳播研究、語言文字應用研究、中外文化比較研究等方面,已形成較為明顯的特色優勢。
目前,本專業在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與服務社會等方面獲得快速發展,并形成較強特色與優勢,專業排名位居浙江省屬高校和全國財經類大學前列(據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排名),擁有廣闊發展空間。

添加浙江財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財經大學報錄比、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群、浙江財經大學學姐微信、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真題、浙江財經大學專業目錄、浙江財經大學排名、浙江財經大學保研、浙江財經大學公眾號、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財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