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21 10:13:4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浙江農林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浙江農林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浙江農林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浙江農林大學官網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浙江農林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浙江農林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浙江農林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浙江農林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浙江農林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浙江農林大學專業排名]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群]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難嗎] [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院]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官網: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簡介: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武肅街666號7號學院樓
郵編:311300 電話:0571-63740889
傳真:0571-63740889
郵箱:[email protected]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學科設置: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簡介:
環境與資源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學校創建之初的林學系,2005年7月更名為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環境科技學院),2006年1月單獨組建環境科技學院,2011年3月更名為環境與資源學院。學院秉承“德崇真人、行敬真態、問求真理、事達真諦”的“致真”院訓精神,培養具有良好生態素養、實踐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環境資源類高素質人才。在讀本科生逾1000人,在讀研究生達400余人。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17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73人。擁有國家級人才2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浙江省“萬人計劃”人才3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浙江省級人才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3人,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4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浙江省“錢江人才”D類項目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榮獲浙江省杰出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林業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進個人2人,浙江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1人,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4人。兼職和客座教授達20余人。
學院辦學條件優厚。設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省一流學科B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森林經理學(省一流學科A類)、環境科學與工程等3個學科,擁有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博士點和森林經理學二級博士點,農業資源與環境、森林經理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林業(智慧林業)4個碩士研究生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環境科學與工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地理信息科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測繪工程4個本科專業。建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亞熱帶森林資源培育與高效利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共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林碳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與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復重點實驗室、農林環境與資源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儀器設備總值4116萬元。學院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杭州天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了69個實踐教學基地。學院擁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建有《土壤學》、《森林經理學》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耕地土壤鎘污染鈍化修復》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垃圾焚燒煙氣脫硫除塵工藝”等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土壤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與林業碳匯》4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環境微生物學》、《試驗設計與統計》、《農業氣象學》等7門省級一流課程,《土壤學》、《微生物故事匯》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出版了國家級規劃教材《土壤學》、新形態教材《數字地形圖測繪原理與方法》等23部。
學院科研創新勢頭強勁。近五年來,共主持各類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20多項,到位經費1.3億元。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科學技術獎多項,梁希科普獎等;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發表SCI、一級期刊學術論文300多篇,出版專著15部,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8項。
學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以專業和課程建設為核心,以實踐教學為推手,以教師科研、學科競賽和創新項目為途徑,促進教學、科研和實踐相融合,深化產學研用聯合培養。近五年,本科生主持省級及以上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39項,其中國家級23項,省部級16項;參加學科競賽獲省部級以上獎項286人次,獲其他省級及以上榮譽81項。近三年,本科生就業率達98%,讀研率超40%。
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先后與美國奧本大學、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院校建立“2+2”、“4+1”、短期訪學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關系。
學院以“一流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強力推進學科建設,著力強化科學研究,充分重視平臺建設,加快國際合作與交流進程,大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增強創新創業服務能力,全面提高學院綜合實力,創建國內有影響力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武肅街666號7號學院樓
郵編:311300 電話:0571-63740889
傳真:0571-63740889
郵箱:[email protected]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學科設置: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位點簡介
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碩士點依托的土壤學學科成立于1958年,2002年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2009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2012年的重新評估中再度評上省級重點學科,2005年被批準為土壤學專業碩士點,2011年獲批為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具備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經過老一輩教師和目前學術骨干的共同努力,學科在全國林業土壤與環境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農業環境保護和土地資源學為4個穩定研究方向。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31人,碩士生導師26人;其中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千人計劃入選者、151人才計劃入選者等省級人才7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學科與校內其他學科共同建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農藥高效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復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與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浙江省竹資源與高效利用2011協同創新中心等6個國家、省部級科研平臺。專業實驗室面積近2400㎡,配備土壤、植物、水樣品、微生物分析的必備儀器,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近5525萬元。近五年學科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0項,科研總經費達4619.49萬元;已發表論文303余篇,其中SCI期刊文章140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6部;獲得各類獎勵19項,其中“竹林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與增匯減排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格局、碳循環及管理技術”獲2015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農業碩士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簡介
全日制農業碩士專業學位點(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碩士培養以環境與資源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農學院植物保護學等學科為依托。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和植物保護學科在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中,通過將農業資源中的土、水、肥、藥緊密結合起來,開展生態友好型農業體制機制研究,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資源利用和植物保護領域的高層次人才。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為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和浙江省一流學科,學科擁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和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污染土壤生物修復重點實驗室和浙江農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森林土壤與環境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學科針對浙江省經濟發展中暴露出的土、水、肥等農業問題,以及鄉村振興戰略中必須面對和迫切需要解決的資源環境問題,開展了耕地質量提升、農林業可持續經營與固碳減排、農業清潔生產與面源污染治理、農林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研究,在農業資源利用方向人才培養和解決實際生產和環境問題等諸多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植物保護學科建有國家生物農藥高效制備國家級工程中心、天目山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浙江農林大學現代農林科技園(德清園區)及4個專業實驗室和6個校外實習基地。學科以服務浙江省農林業為目標,堅持“綠色植保”理念,開展農林病蟲害預警和治理、農藥毒理、抗藥性、病蟲害檢疫、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發掘和利用等方面的應用基礎及技術開發研究。
森林經理學位點(學科)簡介
森林經理學科成立于1958年,1996年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2002年列入省級重點扶植學科,2004年被評為浙江省重點學科(B類),2010年,成為浙江省重中之重林學一級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成功申獲浙江省林學一流學科(A類)。擁有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森林經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和智慧林業專業碩士點。學科建有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合建)、亞熱帶森林資源培育與高效利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合建)、國家林草局竹林碳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與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和竹林碳匯科技創新聯盟等國家和省級研究平臺。學科已形成森林固碳增匯與監測、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與技術、森林資源遙感監測與信息技術、森林及其環境評價與規劃設計等4個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學科有專任教師和實驗管理人員共3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4人;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和第一層次培養人員各1人,全國林業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浙江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人。建有“林業碳匯與計量”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和“竹林碳匯智能監測與智慧管理”國家林草局科技創新團隊各1支。
學科支撐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林學本科專業,并面向園林、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本科專業開設相關課程,其中林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森林經理學”、省級精品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和教育部“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近年學科教學成果和人才培養成績突出,‘面向林學和GIS專業的“一核多翼”森林資源管理課程群協同建設’先后獲得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學生榮獲全國GIS、省大學生挑戰杯等各類競賽獎50多項,其中一、二等獎10多項;多人獲得浙江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和省級優秀畢業生等榮譽或稱號。
近年來,學科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3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主持1項,參與2項)、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主持);獲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和《林業科學》國內外高質量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收錄10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6部。
添加浙江農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農林大學報錄比、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群、浙江農林大學學姐微信、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真題、浙江農林大學專業目錄、浙江農林大學排名、浙江農林大學保研、浙江農林大學公眾號、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農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