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9 17:09:5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浙江農林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浙江農林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浙江農林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浙江農林大學官網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浙江農林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官網:

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


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簡介:
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源于2001年設立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同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設立。2003年,中藥學學科創建,中藥學專業招生。2005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2009年中藥學專業列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中藥學科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被評為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011年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招生。2013年化學生物學二級碩士點招生。2014年中藥學專業列為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2016年生物制藥專業獲批。2018年獲批中藥學專業碩士點、食品科學與工程學術型碩士點。2019年中藥學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20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21年學校與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共建現代糧食產業學院。
2021年,為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與中藥學學科組建成立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專任教師52人,具有正高職稱10人、副高職稱12人,具有博士學位42人。擁有省部級以上人才4人。有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博士點方向1個,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中藥學、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中藥學、生物制藥4個本科專業,以及食品科學與工程(糧油儲檢)、食品質量與安全(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技術)2個本科專業方向。 2012年起,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為浙江省定向培養基層農技人員(事業編制)。2015年起,食品科學與工程(糧油儲檢)為浙江省糧食系統定向培養糧油儲檢人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09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81人、本科生1128人。
學院建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林草鐵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鐵皮石斛品種選育及生態栽培重點研究室、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林草三葉青西紅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組建了鐵皮石斛產業國家創新聯盟、黃精產業國家創新聯盟、靈芝三葉青產業國家創新聯盟、國家級自然教育科普基地百草園和標本館,與信達生物、森宇集團、壽仙谷醫藥、博銳生物、康恩貝、青春寶等知名企業開展戰略合作,一大批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極大促進了中藥相關產業發展,建立了農民致富新模式,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學院在森林食品培育推廣、農產品加工儲藏與營養開發、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生物制藥產品研發等領域形成鮮明的特色優勢。近5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課題300余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3000萬元,獲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
學院將弘揚“健康”文化,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己任,聚焦“健康中國”戰略,守正創新,凝心聚力,搶抓機遇,朝著建設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學院/產業型學院闊步前進。

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武肅街666號15號學院樓
郵編:311300
電話:0571-63741276
傳真:0571-63741276
郵箱: [email protected]

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現代糧食產業學院)學科設置:
■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組建于2001年,2005年本學科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2009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被評為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目前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糧油儲檢方向)學士課程和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農業碩士學位課程。
學科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年富力強的學術隊伍?,F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教師中14人具有博士學位。
學科在食品化學與營養、農產品貯藏、食品檢測和食品資源開發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研究平臺和學術聲譽。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方面,承擔了一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應用研究和科技服務方面,解決了大量企業委托的研究任務。
學科教師以教學為本,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編寫教材8部,其中主編省重點建設教材1部、副主編省規劃教材1部。
“十三五”期間,學科將圍繞我省食品企業的轉型升級,以節能降耗、節水減排、生態友好、綠色低碳為指導,努力在食品(農產品)加工儲運與高值化、食品分子機能研究與保健食品開發、木本油料資源開發與利用、食品安全與品質控制等研究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中藥學學科
中藥學學科是在中藥學、植物學、森林保護等相關學科發展的基礎上組建的,現為基礎學科。學科創建于2003年,同年中藥學專業開始招生,2013年化學生物學二級碩士點開始招生,2016年生物制藥專業獲批,2018年獲批中藥學專業碩士點;依托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局鐵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態學浙江省一流學科(中藥材生態栽培方向)等平臺,建有中藥材育種與栽培分室、中藥材質量評價分室、中藥生物工程分室、中藥活性因子實驗室、保健食品研發實驗室等;擁有校內藥用百草園等15個教學實習基地。
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種子種苗工程
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收集、整理和評價,新品種選育與繁育。研究內客以“浙八味”、山茱萸等道地藥材和鐵皮石斛、靈芝、西紅花、金線蓮、三葉青等珍稀特色藥材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中藥材種質資源收集、評價、品種選育、良種繁育等研究。
2、中藥材生態栽培
中藥材栽培過程中應用生態學理論和系統工程方法,以獲取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研究內容包括生長影響因子分析、生物量模型的構建與評價、林藥復合經營模式、綠色生態化栽培等,保障中藥材的安全生產,提升中藥材的品質。
3、中藥品質評價與質量控制
中藥材的真偽鑒定、品質評價及安全性分析。研究內客包括綜合運用現代分離分析技術研究不同基原、產地、采收季節、加工方法等對中藥材性狀、顯微結構、理化特征、藥效活性成分含量的影響,對重金屬、農殘等安全性指標進評價,制定中藥材質量控制標準。
4、中藥功能因子及其健康產品研發
篩選和評價中藥功能因子,研發中藥保健食品、中藥日化產品等。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功能因子的篩選、結構鑒定、活性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中藥材綠色加工技術,中藥新產品組方設計、制備工藝和劑型選擇、質量控制與標準制定,新產品申報。


添加浙江農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農林大學報錄比、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群、浙江農林大學學姐微信、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真題、浙江農林大學專業目錄、浙江農林大學排名、浙江農林大學保研、浙江農林大學公眾號、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農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