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師范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4-01 12:13:4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合肥師范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合肥師范學院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合肥師范學院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合肥師范學院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合肥師范學院官網來自合肥師范學院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合肥師范學院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合肥師范學院考研報考有用。

合肥師范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官網:

合肥師范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合肥師范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簡介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其前身是安徽省中學教師進修學院物理教研室,后更名為安徽教育學院物理系,2004年12月經學院批準,成立了安徽教育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2011年11月改建為合肥師范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18年4月,根據學校的辦學發展需要,由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微電子科學與工程4個專業組建新的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讀本科生1300多人,擁有“電子信息系統仿真設計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微波與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安徽省魂芯DSP產業化共性技術研究院”3個省級科研平臺,電子信息工程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個省級特色專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1個校級扶持重點學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和“機電自動化”2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設有電路/模電/數電實驗室、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通信工程實驗室、高頻電子線路實驗室、微波工程實驗室、電機與拖動實驗室等各專業教學實驗室,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38研究所共建有“魂芯DSP應用聯合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專任教師53人,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24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26人,在讀博士9人。教師中有碩士生導師9人,教學名師1人。安徽省教壇新秀1人。黨員139人,教師黨員53人 ,學生黨員86人。

2009年以來,學生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數學建模競賽、單片機設計大賽和飛思卡爾智能汽車等競賽中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近百項,在首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我院教師指導的學生在安徽省省屬高校中獲全國唯一銀獎。在第五屆和第六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銀獎1項,銅獎3項,安徽省金獎4項,2020年在第12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國家銀獎1項,安徽省金獎1項,銀獎1項。近三年學生通過課外科技創新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申請并獲批專利20余項,發表論文10多篇。近年來教師獲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擁有“電磁場與微波系列課程”、“數模電系列課程”和“自動化”3個省級教學團隊, 2008年以來,學院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近100篇。2009年以來,我院教師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了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安徽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等20余項;30多項成果獲專利授權;我院教師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隨著學校應用型本科辦學轉型,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將以更快的發展步伐、更新的精神狀態來迎接更輝煌的明天!

合肥師范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校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7號(三孝口校區)郵編: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經濟開發區蓮花路1688號(錦繡校區)郵編:230601

合肥師范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學科簡介

2013年4月,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被評審為合肥師范學院校級扶持學科,依托該學科,結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定位,建有“合肥市微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子信息系統仿真校級重點實驗室,現有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后備人選1人;教授3名、副教授3名、講師6名,其它職稱4名,其中博士7名,在讀博士生5名。

主要研究方向:

1.電磁散射與目標識別研究方向:

近幾年來本方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高校 博士點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工作:1).目標寬帶電磁散射特性的研究方面;2). 電磁場積分方程快速計算方面,提出了用于電磁場積分方程計算的第二代小波變換方法,并實現了任意維矩陣方程的快速求解,這在國內外文獻上尚未見到相關報道; 3). 高頻近似算法的研究方面,開發了基于物理光學(PO)、物理繞射(PTD)理論的可視化計算軟件,相關成果被航天部703所等多家單位采用;4). 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矢量拋物線方程方法的研究,該方法通過降維處理能夠獲得較高的計算效率,同時在模擬大尺度電磁傳播問題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2.微納結構與材料研究方向:

在微納結構與材料領域領域,該學科方向長期從事納米器件、多物理和信號處理、量子光學、量子輸運等納米結構域材料的光電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多物理機制領域的研究工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級科研基金項目資助下,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向的研究工作:1).時域有限差分法在納米器件本征問題中的應用研究,建立了薛定諤方程的連續和離散辛框架,開發了精確和高效求解薛定諤方程的數值方法;2).薛定諤方程高階辛算法(SFDTD算法)的穩定性及數值色散性分析,高階辛算法在納米器件本征問題中的應用研究; 3). 2維和3維復雜結構納米材料的多物理場的建模,研究光子晶體以及表面等離子體中分子和原子光電特性多物理機制。

3.微波器件與模塊研究方向:

近幾年來在省科技廳和教育廳基金課題以及與企業的產學研橫向合作項目的資助下,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1).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濾波單元小型化與高性能化應用研究;2).K波段測速雷達射頻傳感器模塊的項目開發,開展了對毫米波天線陣列及其應用的研究工作;3).研究了人工電磁媒質的等效實現機理以及參數變化關系,詳細探討了等效電路實現機理。

主要學術帶頭人:

陳明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合肥師范學院教務處處長/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國際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會高級會員、美國應用計算電磁學學會會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安徽省第五批優秀青年基金(現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結題評為優秀)、安徽省科技計劃各1項、主持安徽省教育廳重點課題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項目各1項。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部分成果被本領域國際性刊物等廣泛應用。

吳先良,教授,博士生導師,合肥師范學院校長,安徽省首批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全國優秀教師,安徽省勞動模范,“5•1”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電子學會理事、微波分會理事,安徽省軟件協會副會長,安徽省計算機學會副會長,安徽省電子學會副會長等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80余篇,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科技進步類)二等獎2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安徽省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

張忠祥,副教授,博士。1997年于武漢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02年9月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于2007年6月獲得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博士學位。一直從事人工電磁材料、微波介質材料和微波毫米波通信研究,主持了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安徽省科技廳年度重點項目各一項和多項省級橫向開發課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以及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各一項,在國內外各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5篇,EI收錄11篇。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一項、合肥市科學技術三等獎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三項。
專業名稱 分數線 2022擬招生
學科教學(語文)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45
學科教學(數學)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45
學科教學(英語)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50
學科教學(物理)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10
學科教學(化學)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35
學科教學(生物)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30
學科教學(思政)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35
學科教學(體育)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5
學科教學(美術)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15
教育管理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5
心理健康教育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25


添加合肥師范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合肥師范學院考研分數線、合肥師范學院報錄比、合肥師范學院考研群、合肥師范學院學姐微信、合肥師范學院考研真題、合肥師范學院專業目錄、合肥師范學院排名、合肥師范學院保研、合肥師范學院公眾號、合肥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合肥師范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合肥師范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