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0 16:29:4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廣州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廣州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廣州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廣州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廣州大學官網來自廣州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廣州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廣州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廣州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廣州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廣州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廣州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廣州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廣州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廣州大學專業排名]
[廣州大學考研群]
[廣州大學考研難嗎] [廣州大學研究生院]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簡介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在社科部的基礎上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主要承擔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課教學、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任務。學院發展秉承“連天接地,高端發展”理念,立足大灣區努力建成南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高端陣地。
一、學院整體概況
學院現有在崗教師119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43人,博士56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7人,是廣東省規模較大的馬克思主義學院。1982年開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招生,目前擁有在校本科生302名;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的建設四個碩士生專業招生,另有學科教學(思政)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兩個相關二級學科碩士點招生,目前擁有在校碩士生137人。學院擁有一支有影響力的教師隊伍,其中有國家“萬人計劃”學科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軍人才2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3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2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1人,廣東省社科聯主席團成員1人、省理論戰線領軍人才1人,全國及省級學會副會長、理事12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及《南方智庫》研究員4人等。學院各類平臺建設較好。擁有省重點人文科學研究基地廣州發展研究院、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廣州大學研究基地、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基地、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研究重點基地等研究平臺5個,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連天接地”工程,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服務。
二、教育教學與成效
學院始終堅持發展落腳于培養“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馬克思主義人才,深耕教學,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讓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課程,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水平與質量。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成績突出,先后獲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新增教育部優秀教學科研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精品資源課程4門,獲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省本科教學改革項目等17項。公開出版系列教研著作4部:《為師之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心路歷程》、《從教之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成果薈萃》、《說課之要——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14課堂》以及《問學之得——大學生眼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連續9年被評為全校唯一最受大學生歡迎教學團隊。2017年3月,《中國教育報》以“讓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廣州大學以培育受歡迎教師團隊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魅力與育人水平”為題對本學科致力的教育教學發展的部分經驗進行了報道。《以“受歡迎”教學團隊建設引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堅持精品質,鑄就真信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等教學改革成果分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等獎(2019)、2等獎(2017)。
三、學科建設與發展
學院重點建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學科整體實力位列廣東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第一方陣。學科在全國第4輪學科評估中為c+,在“GDI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2020)”中進入“國內高水平學科”(排名前50位)中位列第48位。學科建設堅持“‘三個面向’,注重創新,強化優勢,彰顯特色,提升內涵,超常進取”的理念,立足國家需要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注重錯位發展,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并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學科方向穩定,精品意識強。學科著力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新時代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闡釋與中國實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安全研究、黨的建設與政黨現代化研究等四個方向,五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5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3項,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研究》《哲學研究》等CSSCI期刊及中央“三報一刊”發表論文118篇,獲教育部社科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省社科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等。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質量顯著。在讀研究生先后在《教學與研究》《倫理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成果獲“挑戰杯”省賽一等獎2項、三等獎2項;畢業表現優秀先后有11人攻讀博士。學科建設注重走出去交流。近5年來學科骨干成員多人次參加中國道路“歐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意大利博洛尼亞),第六屆國學與西學北歐論壇(芬蘭赫爾辛基),中國道路“澳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等并做主旨、主題發言,產生較好影響。
四、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工作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學校“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學院實施高端人才培養策略,完善服務學生發展成才的工作體系,進一步強化思想引領,著力推進學風建設,努力構建起學院學生工作的特色文化與品牌。在校內外開展了一系列有較大影響的、學生喜愛而又富有創意的特色活動,培育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和集體。學院2016-2018年連續三年蟬聯廣州大學學生公寓“五室一站”工作優秀單位稱號,榮獲學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軍訓先進連隊、易班優秀學院學生工作站等稱號;學院學生榮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賽2項一等獎、1項三等獎;班級、團支部獲廣州市五四紅旗團支部、多次獲學校“優良學風標兵班”、“先進團支部”、“十大活力團支部”稱號;學院學生獲“2018年廣東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廣州市優秀共青團員及團干部、廣州市優秀學生及學生干部、廣州大學“十佳學生”及優秀學生、學生干部等稱號;組織開展志愿服務、義務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獲廣州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學校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標兵服務隊”稱號;全院學生在全國、省市校級各項學科競賽和文體活動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廣州市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
郵編:510006
郵箱:[email protected]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理論重點學科介紹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廣東省3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優勢重點學科之一。本學科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F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的建設四個二級學科招生,另有學科教學(思政)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兩個相關二級學科碩士點招生。學科蟬聯三屆省重點學科建設支持,位列全省4個優秀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立項,在全國第4輪學科評估中為c+,在“GDI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2020)”中進入“國內高水平學科”(排名前50位)中位列第48位。學科建設堅持“‘三個面向’,注重創新,強化優勢,彰顯特色,提升內涵,超常進取”的理念,注重錯位發展,創造一流業績,努力建成南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和人才培養新的學科高地。
一、學科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新時代研究。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邏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主題和核心思想,如新時期黨的建設和治國理政規律,新時期的民主政治建設等問題,展開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系列研究。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闡釋與中國實踐研究。本學科方向以唯物史觀為基礎,聚焦馬克思主義社會文化發展及意識形態理論、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研究,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闡釋與中國實踐互動,著力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基石,形成了文本、原理深耕與前沿問題對接、范式變革與研究方法創新相一致的學術特色。。
3.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安全研究。本學科方向始終跟蹤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與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新環境、新特點、新要求,科學把握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道德倫理建設、社會文化形態與意識形態安全的內在聯系,堅持注重理論研究與關注實踐需求的有機統一,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理論建設,以及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新路徑、新方法、新策略
4.黨的建設與政黨現代化研究。本學科方向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以現實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黨建問題與政黨政治理論、制度與現實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聚焦于中國特色政黨制度與政黨建設,政治協商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政黨(黨際)協商、民主政治等問題研究,旨在探尋新時代黨的建設基本規律與作用形式,為全面從嚴治黨和提高黨治國理政能力與水平提供理論支撐和對策建議。
二、人才培養目標
恪守學科思想政治原則與核心理念,全面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研究,培養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良好道德品質,有實事求是、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能全面、系統、準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正確理解、宣傳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政策,能擔負學校學科教學或科研機構、文化宣傳部門的學術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熱忱為我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專門人才。
三、學科優勢與特色
1.學科團隊實力較強,層次高,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學科團隊中有人有教授16人,博士33人,博導3人;國家“萬人計劃”學科領軍人才1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軍人才2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3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2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1人,廣東省社科聯主席團成員1人、省理論戰線領軍人才1人,全國及省級學會副會長、理事12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及《南方智庫》研究員4人,教學科研、智庫服務成效突出。
2.學術研究前沿意識強,有特色、高質量、標志性成果突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唯物史觀與空間問題、黨的建設與基層治理、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展開了系統研究。近5年來新增或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5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3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等CSSCI期刊論文108篇,在《人民日報》與《光明日報》等發表文章10余篇;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13部;獲教育部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1等獎5項等。
3.立足育人時代要求,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近5年來獲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新增教育部優秀教學科研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精品資源課程4門,獲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省本科教學改革項目17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連續9年被評為全校唯一最受大學生歡迎教學團隊。碩士生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研究10項,在《教學與研究》《倫理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成果獲“挑戰杯”省賽一等獎2項、三等獎2項;畢業研究生表現優秀,11人攻讀博士。
4.多方面建設學科平臺,交流服務有特色。擁有省重點人文科學研究基地廣州發展研究院、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廣州大學研究基地、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基地、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研究重點基地等研究平臺5個,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連天接地”工程,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服務,形成35篇調研報告或決策咨詢報告,15項獲省、市主要領導批示;應邀作理論宣講報告300余場次,受到廣泛好評;主辦國際和全國學術研討會5次,學科骨干成員先后多人次參加中國道路“歐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意大利博洛尼亞),第六屆國學與西學北歐論壇(芬蘭赫爾辛基),中國道路“澳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等并做主旨、主題發言,產生較好影響。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簡介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在社科部的基礎上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主要承擔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課教學、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任務。學院發展秉承“連天接地,高端發展”理念,立足大灣區努力建成南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高端陣地。
一、學院整體概況
學院現有在崗教師119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43人,博士56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7人,是廣東省規模較大的馬克思主義學院。1982年開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招生,目前擁有在校本科生302名;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的建設四個碩士生專業招生,另有學科教學(思政)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兩個相關二級學科碩士點招生,目前擁有在校碩士生137人。學院擁有一支有影響力的教師隊伍,其中有國家“萬人計劃”學科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軍人才2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3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2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1人,廣東省社科聯主席團成員1人、省理論戰線領軍人才1人,全國及省級學會副會長、理事12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及《南方智庫》研究員4人等。學院各類平臺建設較好。擁有省重點人文科學研究基地廣州發展研究院、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廣州大學研究基地、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基地、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研究重點基地等研究平臺5個,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連天接地”工程,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服務。
二、教育教學與成效
學院始終堅持發展落腳于培養“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馬克思主義人才,深耕教學,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讓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課程,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水平與質量。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成績突出,先后獲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新增教育部優秀教學科研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精品資源課程4門,獲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省本科教學改革項目等17項。公開出版系列教研著作4部:《為師之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心路歷程》、《從教之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成果薈萃》、《說課之要——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14課堂》以及《問學之得——大學生眼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連續9年被評為全校唯一最受大學生歡迎教學團隊。2017年3月,《中國教育報》以“讓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廣州大學以培育受歡迎教師團隊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魅力與育人水平”為題對本學科致力的教育教學發展的部分經驗進行了報道。《以“受歡迎”教學團隊建設引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堅持精品質,鑄就真信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等教學改革成果分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等獎(2019)、2等獎(2017)。
三、學科建設與發展
學院重點建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學科整體實力位列廣東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第一方陣。學科在全國第4輪學科評估中為c+,在“GDI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2020)”中進入“國內高水平學科”(排名前50位)中位列第48位。學科建設堅持“‘三個面向’,注重創新,強化優勢,彰顯特色,提升內涵,超常進取”的理念,立足國家需要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注重錯位發展,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并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學科方向穩定,精品意識強。學科著力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新時代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闡釋與中國實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安全研究、黨的建設與政黨現代化研究等四個方向,五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5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3項,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研究》《哲學研究》等CSSCI期刊及中央“三報一刊”發表論文118篇,獲教育部社科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省社科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等。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質量顯著。在讀研究生先后在《教學與研究》《倫理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成果獲“挑戰杯”省賽一等獎2項、三等獎2項;畢業表現優秀先后有11人攻讀博士。學科建設注重走出去交流。近5年來學科骨干成員多人次參加中國道路“歐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意大利博洛尼亞),第六屆國學與西學北歐論壇(芬蘭赫爾辛基),中國道路“澳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等并做主旨、主題發言,產生較好影響。
四、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工作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學校“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學院實施高端人才培養策略,完善服務學生發展成才的工作體系,進一步強化思想引領,著力推進學風建設,努力構建起學院學生工作的特色文化與品牌。在校內外開展了一系列有較大影響的、學生喜愛而又富有創意的特色活動,培育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和集體。學院2016-2018年連續三年蟬聯廣州大學學生公寓“五室一站”工作優秀單位稱號,榮獲學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軍訓先進連隊、易班優秀學院學生工作站等稱號;學院學生榮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賽2項一等獎、1項三等獎;班級、團支部獲廣州市五四紅旗團支部、多次獲學校“優良學風標兵班”、“先進團支部”、“十大活力團支部”稱號;學院學生獲“2018年廣東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廣州市優秀共青團員及團干部、廣州市優秀學生及學生干部、廣州大學“十佳學生”及優秀學生、學生干部等稱號;組織開展志愿服務、義務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獲廣州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學校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標兵服務隊”稱號;全院學生在全國、省市校級各項學科競賽和文體活動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廣州市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
郵編:510006
郵箱:[email protected]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理論重點學科介紹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廣東省3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優勢重點學科之一。本學科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F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的建設四個二級學科招生,另有學科教學(思政)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兩個相關二級學科碩士點招生。學科蟬聯三屆省重點學科建設支持,位列全省4個優秀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立項,在全國第4輪學科評估中為c+,在“GDI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2020)”中進入“國內高水平學科”(排名前50位)中位列第48位。學科建設堅持“‘三個面向’,注重創新,強化優勢,彰顯特色,提升內涵,超常進取”的理念,注重錯位發展,創造一流業績,努力建成南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和人才培養新的學科高地。
一、學科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新時代研究。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邏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主題和核心思想,如新時期黨的建設和治國理政規律,新時期的民主政治建設等問題,展開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系列研究。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闡釋與中國實踐研究。本學科方向以唯物史觀為基礎,聚焦馬克思主義社會文化發展及意識形態理論、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研究,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闡釋與中國實踐互動,著力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基石,形成了文本、原理深耕與前沿問題對接、范式變革與研究方法創新相一致的學術特色。。
3.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安全研究。本學科方向始終跟蹤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與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新環境、新特點、新要求,科學把握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道德倫理建設、社會文化形態與意識形態安全的內在聯系,堅持注重理論研究與關注實踐需求的有機統一,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理論建設,以及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新路徑、新方法、新策略
4.黨的建設與政黨現代化研究。本學科方向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以現實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黨建問題與政黨政治理論、制度與現實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聚焦于中國特色政黨制度與政黨建設,政治協商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政黨(黨際)協商、民主政治等問題研究,旨在探尋新時代黨的建設基本規律與作用形式,為全面從嚴治黨和提高黨治國理政能力與水平提供理論支撐和對策建議。
二、人才培養目標
恪守學科思想政治原則與核心理念,全面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研究,培養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良好道德品質,有實事求是、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能全面、系統、準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正確理解、宣傳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政策,能擔負學校學科教學或科研機構、文化宣傳部門的學術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熱忱為我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專門人才。
三、學科優勢與特色
1.學科團隊實力較強,層次高,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學科團隊中有人有教授16人,博士33人,博導3人;國家“萬人計劃”學科領軍人才1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軍人才2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3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2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1人,廣東省社科聯主席團成員1人、省理論戰線領軍人才1人,全國及省級學會副會長、理事12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及《南方智庫》研究員4人,教學科研、智庫服務成效突出。
2.學術研究前沿意識強,有特色、高質量、標志性成果突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唯物史觀與空間問題、黨的建設與基層治理、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展開了系統研究。近5年來新增或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5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3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等CSSCI期刊論文108篇,在《人民日報》與《光明日報》等發表文章10余篇;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13部;獲教育部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1等獎5項等。
3.立足育人時代要求,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近5年來獲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新增教育部優秀教學科研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精品資源課程4門,獲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省本科教學改革項目17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連續9年被評為全校唯一最受大學生歡迎教學團隊。碩士生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研究10項,在《教學與研究》《倫理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成果獲“挑戰杯”省賽一等獎2項、三等獎2項;畢業研究生表現優秀,11人攻讀博士。
4.多方面建設學科平臺,交流服務有特色。擁有省重點人文科學研究基地廣州發展研究院、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廣州大學研究基地、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基地、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研究重點基地等研究平臺5個,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連天接地”工程,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服務,形成35篇調研報告或決策咨詢報告,15項獲省、市主要領導批示;應邀作理論宣講報告300余場次,受到廣泛好評;主辦國際和全國學術研討會5次,學科骨干成員先后多人次參加中國道路“歐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意大利博洛尼亞),第六屆國學與西學北歐論壇(芬蘭赫爾辛基),中國道路“澳洲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等并做主旨、主題發言,產生較好影響。
廣州大學高等教育學040106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州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高等教育原理與政策(02)高等教育管理 | |
招生人數: | 3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
|
備 注: |
廣州大學教育學原理0401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學原理 [04010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州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教育基本理論(02)基礎教育(03)教師教育 | |
招生人數: | 4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
|
備 注: |
廣州大學學前教育學040105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學前教育學 [040105]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州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學前教育社會學(02)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 | |
招生人數: | 3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
|
備 注: |
廣州大學高等教育學040106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州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高等教育原理與政策 02高等教育管理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300分) 復試筆試科目:教育案例分析 |
|
備 注: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①《高等教育學》,潘懋元,王偉廉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②《高等教育管理學》,薛天祥主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
廣州大學學前教育學040105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學前教育學 [040105]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州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學前教育社會學 02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300分) 復試筆試科目:教育案例分析 |
|
備 注: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①《學前教育學》(第三版),劉曉東、盧樂珍(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②《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修訂版),周念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
廣州大學教育學原理0401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學原理 [04010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州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教育基本理論 02基礎教育 03 教師教育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300分) 復試筆試科目:教育案例分析 |
|
備 注: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參考: ①《教育哲學》,石中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②《教育社會學》,吳康寧(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廣州大學研究生專業介紹:教育學原理
學科概況教育學原理,原稱“教育基本理論”是教育學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研究教育學中的基本理論問題,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規律。它為教育理論的發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綜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學原理是教育學中的基礎學科,為其他二級學科提供理論觀點和思想方法,為研究各級各類教育提供理論基礎。
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教育理論基礎,尤其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具有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從而具有現代教師職業的智能基礎、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與較強的社會適應性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就業前景:
“再窮不能窮教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投資也相應增加,越來越受到重視,加上近幾年國家逐步提高了教師的待遇,致使報考教育專業的考生也隨之增加。就業競爭比較激烈。師范類院校的畢業生以女生居多,就更加增加了就業的難度。教育學原理是最基礎的理論學科,實用性相對較差,所以此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范圍比較窄。
就業去向:
1、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2、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從事研發,教務等相關工作
3、企事業單位從事與教育相關的工作。
4、報社,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
5、考博深造。
相關職位
人才測評顧問,感覺統合指導教師,國際課程設計教師
研究方向
(01)基礎教育
(02)教師發展
(03)教育基本理論
(04)教育經濟學
(05)教育財政學
(06)教育政策分析
添加廣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州大學考研分數線、廣州大學報錄比、廣州大學考研群、廣州大學學姐微信、廣州大學考研真題、廣州大學專業目錄、廣州大學排名、廣州大學保研、廣州大學公眾號、廣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