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簡介

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簡介 正文

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始建于2001年11月,原名“醫學人文系”,2011年7月更名為“醫學人文學院”,2017年7月更名為“人文與管理學院”。學院的建立,對適應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及“生理-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滿足社會對醫學高級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構建有特色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多學科發展框架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學校拓展多學科、發展新專業的重要基地,人文與管理學院一直秉持“創醫學教育新路、塑中醫人文精神”的辦學理念,承擔學校“法學、管理學和理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全校人文、社科及素質教育選修課”、“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和服務”三大工作。
學科發展齊頭并進,辦學規模不斷壯大。學院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力量,高素質、高學歷、高層次且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共62名,專任教師59名,兼職教師3名,教授職稱教師共5名,副教授職稱教師14名,博士研究生學歷教師19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35名,其中碩士生研究生導師7名。學院現有中西醫結合臨床心理學和MPA(公共管理碩士)2個碩士點(全日制),有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及全國唯一一個應用心理學第二學士學位(六年制)6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目前學院全日制在校學生2563名,其中碩士研究生26人,本科學生2537人。辦學規模為全省醫藥類院校人文社科專業最大。
   堅持教學科研相互促進,努力打造師生團隊協作。學院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規劃重點學科:中醫心理學;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獲國社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5項,廳局級課題30余項,校內課題1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數100余篇;以平臺建設助推專業發展,學院獲批中央財政支持地方教學科研平臺——“中醫心理學科研創新平臺”和“中醫心理學教學實驗平臺”;承擔貴州省科技廳重大項目子課題《苗醫藥理論的文化基礎及內涵研究》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苗醫藥文化價值體系及現代轉型研究》。
   科學的機構設置,完善的教學資源。目前,學院有民商法學、法學綜合、臨床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經濟管理、公共管理、醫學心理學7個教研室及MPA教育中心,并擁有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貴州省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現已建成擁有1000余平方米規模的“人文社科綜合實驗實訓示范中心”,該中心設有省內先進水平的心理實驗室、模擬法庭、模擬談判室、危機管理實訓室、MPA案例討論室等20余個實驗室。能開展涵蓋法學、管理學、理學學科的100余項教學科研實驗實訓項目,硬件設施居全省領先水平。
   拓展交流合作渠道,積極服務地方政府。近年來,學院開啟了與國內外學界的交流與合作,目前與泰國正大管理學院、臺灣靜宜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四川大學、、湘潭大學、貴州大學等著名學院建立合作辦學或學術交流關系。并于與省內各地司法機構、社保機構、衛生局、醫院和醫藥企業保持著良好的相互合作關系,擁有近20個教學基地,大膽改革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能力的提高 。在全國《中醫藥法》出臺后,受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委托,承擔全省的《中醫藥法》宣講工作。
   學院積極探索教書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立足制度創新、方法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創新,有效實施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學院以學科建設為平臺,以實施創新教育為抓手,著力搭建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平臺,不斷強化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具有行業特點的創新型管理人才,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省內特色鮮明、亮點突出、水平一流的人文社科類學院。
貴州中醫藥大學

添加貴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貴州中醫藥大學報錄比、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群、貴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貴州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貴州中醫藥大學排名、貴州中醫藥大學保研、貴州中醫藥大學公眾號、貴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gyzyxy/yjsy_25626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