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導師:劉永坦

發布時間:2021-10-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導師:劉永坦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導師:劉永坦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導師:劉永坦 正文

  劉永坦教授,祖籍湖北武漢,1936年12月1日生于江蘇南京。中國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博士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53年至1958年先后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清華大學無線電系。1958年起在哈工大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78年破格晉升為哈工大無線電系副教授,1979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出國訪問學者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工作并被聘為名譽研究員,1985年晉升為教授,1986年成為該系第一位博士導師。曾任電子工程教研室主任、無線電系系主任,現任哈工大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長。劉永坦教授現為國家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宇航學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IEEE高級會員、國防科工委航天專家咨詢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空軍科技發展和人才建設顧問。曾任國家863高技術信息獲取與實時處理技術專家組成員,并先后被聘為國內十幾個有關單位、大學、專業及學會的兼職研究員、教授或負責人。曾先后到瑞士、意大利、英國、日本、美國等出席國際學術會議, 1996年擔任中國國際雷達會議名譽顧問,還到英、法、美、德、荷蘭、加拿大、日本等國進行考查訪問或學術交流。

 

  學科

  通訊與信息系統

 

  研究方向
 

  新體制雷達系統,制導與信號處理技術

 

  論著成果

  劉永坦教授長期致力于電子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特別是對新體制雷達系統,制導與信號處理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于1982年至1985年期間主持航天部預研項目“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及方案論證”,其關鍵技術突破為我國新體制雷達研制成功打下了基礎。1986年至1990年,劉永坦同志主持了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應用與基礎研究項目“新體制雷達研究”。他綜合關鍵技術成果,研制成完整的雷達系統,并于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高頻新體制雷達站,成功地探測和跟蹤了艦船和飛機目標,其技術指標達到了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于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至1995年他主持全國12家863計劃中“逆合成孔徑實驗雷達”(即ISAR)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他領導的課題組和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有關研究所合作,歷經五年攻關,研制成我國第一臺實驗ISAR,通過進行大量外場實驗,錄取了大量珍貴的數據,為我國ISAR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并成功的完成對飛機目標的雷達成像,達到國際90年代先進水平,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由于其出色的成績,于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批準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后改稱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雙院士之一。此外,他負責進行的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已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五項,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兩百余篇,主編全國統編教材一本,主審多本。

  劉永坦教授十幾年來已培養研究生共七十余人。多位學生受到國家各級部門的各種獎勵,其中有二位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博士、碩士稱號。八人晉升教授;二十幾人晉升副教授。他本人分別在91年獲首屆光華科技基金特等獎、92年、93年被航天部評為“人才培養先進個人”,95年獲哈工大“伯樂獎”,97年獲香港柏寧頓教育基金會“儒子牛金球獎”特別獎。2000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先后分別獲得省勞動模范、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稱號、并被授予人民教師獎章。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哈爾濱工業大學報錄比、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群、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專業目錄、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哈爾濱工業大學保研、哈爾濱工業大學公眾號、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哈爾濱工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haerbingongye/daoshi_50691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