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王堅

發布時間:2021-10-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王堅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王堅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王堅 正文


  姓名:王堅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2年
  職稱:教授    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最后學歷: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器件物理

  *個人簡歷:1972年出生,華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而后留學美國Iowa State University。1997年,轉學至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UCSB)物理系,師從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lan J. Heeger教授,主要研究導電高分子材料及其光電性質,2000年底博士畢業。隨后,就職于DuPont Displays,歷任器件科學家和項目經理,帶領團隊進行有源高分子發光平板顯示器的研發,申請美國專利26項,已獲9項授權。2006年回國,受聘于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受聘于美國CBrite公司,任資深科學家。

  王堅教授,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49篇,被引用600余次。回國后,作為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2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7的論文8篇。在國外研究工作的主要貢獻包括:展示世界第一張,由有機高分子光二極管陣列傳感器掃描的全彩照片;利用一系列創新試驗,確定了高分子材料中的激子結合能,解決了一道有機高分子領域的長期難題;確定水溶性高分子與熒光淬滅分子之間的結合能,奠定水溶性高分子在生物檢測領域中研究的基礎;世界上首次進行高分子光電器件在光通訊領域中應用的研發;發明POP技術,此技術用熔融低熔點金屬合金實現,為頂發射有機電致發光平板顯示器的生產工藝,開拓了新的方式;成功開發不用圓偏振片的有機電致發光平板顯示器,實現居室環境中對比度大于100:1;設計并研制第一套多功能有機發光器件壽命測量系統;建立電致發光平板顯示器性能分析的理論模型。

  在國內主要研究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導電高分子的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獲得了目前為止世界上飽和藍光高分子發光器件的最高效率;成功開發出1.5寸全彩色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屏,和4寸高分子白光照明板;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應用全打印技術制備有機發光顯示屏。第二,有機納米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與應用。應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在世界上首次觀察到超疏水液固界面中空氣的形貌,解決了1944年科學界提出的難題;突破性地將有機納米線應用于高分子電致發光器件;創造了世界上有機納米線光導器件的最高開關比記錄;成功地研發用提拉法制備有機納米線的陣列化器件;首次將不同形貌的納米花應用于TNT炸藥的探測;成功開發出工業化有機納米線的制備工藝。研究工作先后5次被國際知名雜志和專業網站進行專題報道和評述。承擔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科技部“863”和“973”等項目,已獲超過一千萬經費的資助。

  *課題情況:
承擔國家“863”“973”項目,國家基金項目,廣東省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等。
  *招收專業:物理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華南理工大學

添加華南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理工大學報錄比、華南理工大學考研群、華南理工大學學姐微信、華南理工大學考研真題、華南理工大學專業目錄、華南理工大學排名、華南理工大學保研、華南理工大學公眾號、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huananligongdaxue/daoshi_50418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