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李錦順

發布時間:2021-11-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李錦順

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李錦順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李錦順 正文

[導師姓名]
李錦順

[所屬院校]
華南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李錦順
性別:
人氣指數:2744
所屬院校:華南農業大學
所屬院系:公共管理學院
職稱:副教授
導師類型:碩導
招生專業:社會工作、公共管理(非全日制)、社會工作(非全日制)
研究領域:農村社會工作、農民工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女性社會工作。



[通訊方式]
辦公電話:020-8528329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廣東省天河區五山路486號

[個人簡述]
個人簡介
李錦順,男,副教授,社會工作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廣東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研究方向:農村社會工作、農民工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女性社會工作。
獲獎榮譽
1、毛澤東誕辰中國近現代史知識競賽,獲得輔導教師一等獎。
2、《青少年吸毒原因及對策研究》獲廣西師大首屆“創新杯”大學生科技學術競賽活動二等獎,并被廣西自治區推薦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學術競賽。
3、論文《廣東農村社會工作的推動邏輯、獨特優勢和發展策略研究》在“第六屆全國農林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論壇”上獲得優秀論文三等獎。
4、《農村婦女素質問題及其對策》獲廣西師大第二屆“創新杯”大學生科技學術競賽活動二等獎。
5、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社會科學部、高教研究所:鄧小平理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征文獲二等獎。
6、《城鄉和諧的發生邏輯與政策含義》獲得“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廣東的若干意見》研討會”二等獎,發獎單位:廣東省社會學學會、精神文明學會、倫理學會、廣州市番禺區委宣傳部、《廣州日報》理論部、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聯合)。
7、第六屆廣東省高校統戰理論研討會征文,《統一戰線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整合功能研究》獲得優秀論文獎。
8、《多維視野中的農村社會研究》在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優秀圖書評比中,榮獲優秀成果一等獎。
9、論文《廣州大力推進農村社會工作發展應該堅持的主要原則研究》、《廣州大力推進農村社會工作的發生機理和發展優勢研究》獲得廣東社會學學會“農村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10、論文《發生邏輯、發展優勢和發展起點:廣東農村社會工作推行研究》在第八屆中國農村發展論壇優秀論文評選中榮獲“中國三農研究創新獎”一等獎。
11、論文《發生邏輯、發展優勢和發展起點:廣東大力發展農村社會工作研究》獲得2012廣東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大會二等獎。證書頒發單位: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和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12、論文《農民利益保護頂層設計:利益主體與責任主體的地位及其作用發揮》獲2014年廣東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13、2016被廣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評為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優秀專家。

[科研工作]
工作經歷
1、廣東工業大學政法學院先后于當代中國研究所、社會工作系任教。
2、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先后于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任教。
科研項目
A、主持
1、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一般項目:廣州農村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研究。
2、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一般課題:廣州市農業中介組織促進農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3、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學科共建項目:廣州發展農村社會工作研究。
4、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殘疾人事業研究。
5、廣東工業大學校青年基金:村民自治的發展方向和前途研究。
6、廣東省婦聯:農村婦女素質與農村現代化。
7.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農村殘疾人社會工作與發展研究。
8、地方政府委托的項目和樞紐型社會組織委托的項目,如來穗人員服務需求與社會融入狀況調查、深化區域性社會組織服務管理與創新發展等。
B、參與:
9、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關于當前我省農村派系與農村社會穩定調查與研究。
10、廣東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農村公共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研究。
11、廣東省教育廳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改實驗研究。
12、廣東省教育廳社科人文項目:當代中國農村發展道路研究。
13、廣東省黨建學會課題“加強對農村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工作的經驗、問題及對策”
14、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科學基金:“中國農村社會問題研究”
15、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立項:廣州新農村建設中的基層政府治理變革路徑研究。
16、教育部課題:社工機構的早期培育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17、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跨學科培養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人才的試驗研究。
18、華南農教重點項目:適應多學科滲透交叉需要的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
發表論文
(一)論文
1、改革與戰略:《社區教育化的國際經驗研究》,2006年第7期
2、教育與職業:《我國農村社會工作教育發展研究》,2007年第21期
3、特區經濟:《香港發展社會工作經驗對我國農村社會工作在職教育的借鑒》,2007年10月
4、廣西社會科學:《農村社會工作發展的核心原則研究——以廣州為例》,2012年第12期
5、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知識與能力結構及其課程、實習開發》,2008年第3期
6、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社會工作介入城鄉殘疾人事業一體化的生成邏輯與介入起點研究》,2012年第3期
7、社會工作:《廣州開展農村社會工作的發生機理和發展優勢研究》,2012年第7期
8、社會福利(理論版):《文化內核和文化順應:差序格局與廣州農村社會工作支持網絡》,2013年第1期
9、黑河學刊:《鄉村民族地區的農村社會工作研究:以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A鎮為例》,2014年第11期
10、改革與戰略:《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殘疾人事業的社會工作視角研究》,2007年第5期
11、生態經濟:《城鄉社會斷裂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研究》,2005年第2期(CSSCI)
12、農業考古:《村莊記憶:農村權益受損的“人文考古”解釋》,2005年第5期
13、生態經濟:《農村茶鄉茶葉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研究》,2006年第7期(CSSCI)
14、職業技術教育:《高職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2003年1期
15、農業考古:《農村宗族:內涵擴散、特質及其未來》,2006年第6期
16、晉陽學刊:《鄉村社會內卷化的生成結構研究》,2007年第2期
17、生態經濟:《農村民間生態環境保護社團的生成機理與發展起點研究》,2007年第4期
18、農業現代化研究:《重建農會:中國農村持續發展的新能量》,2003年第6期
19、理論探索:《發揮統一戰線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功能》,2007年第3期
20、統計與決策:《我國城鄉平等發展階段建立和諧社會的政策選擇》,2005年第3期
21、經濟問題探索:《協調城鄉發展的起點和發生點研究》,2005年第4期
22、中國教育學刊:《斷裂與和諧:財政視野中的城鄉義務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23、福建省委黨校學報:《城鄉社會斷裂與和諧社會政策選擇》,2005年第1期
24、經濟問題探索:《反哺農村戰略:我國城鄉關系的內生應然邏輯》,2006年第1期
25、成人教育:《“廚師困境”、“新廚師困境”和農村職業技術教育》,2006年第4期
26、教育與職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人力資本視角研究》,2006年第23期
27、農村經濟導刊:《重建農會的芻議》,2003年第9期
28、中國成人教育:《新農村建設中新型農民培訓應該突出的原則》,2008年第2期
29、理論月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廣東模式研究》,2010年第9期
30、廣西社會科學:《農民利益保護頂層設計:責任主體及其新常態研究》,2015年第10期
31、許昌學院學報:《重建農會的可行性研究》,2004年第1期
32、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論職業技術教育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序轉移》,2004年第3期
33、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作為整合工具的統一戰線及其發生邏輯》,2004年第4期
34、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論憲法意識缺位》,2004年第3期
35、航天教育:《高校“新三進”工作環節探略》,2003年第10期
36、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試論農村民主的發生和發展邏輯,2005年第3期
37、廣東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鄧小平非均衡推進經濟發展模式探略》,2002年第1期
38、廣東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高校課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優化》,2008年第3期
39、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多媒體課件的實效性研究——以〈農村社會學〉為例》,2009年第1期
40、通化師范學院學報:《試論人的現代化與社會現代化的關系》,2001年第6期
41、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建國以來中國探索現代化建設模式的經驗》,2000年第2期
42、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論社會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2005/S1
43、參編《社會主義新論》,獨立撰寫第九章:《市場經濟——現代化發展的正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4、廣西社會科學:《阻礙重建農會的社會心理駁析》,2004年第3期
45、書評:《一本值得看用得上的好書——評》,中華工商時報,2014-10-17第10版(讀書隨筆)
46、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鄉村關系緊張的法律透視》,2003年第3期
47.農業經濟:《因地制宜,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從水南村、三百洞、錢崗村調查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教育》
48.統計與決策:《廣東省農村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差距的計量與分析》
49.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高校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處理機制研究》
50.社會科學家:《論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觀的轉變》
51、《鄧小平理論的馬克思主義解讀》第九章、第十章(第二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
52.中國集體經濟:《就地城市化的政治學研究——以河南省新鄉市七里營鎮劉莊村為例》

[教育背景]
1、河南教育學院,英語本科。
2、廣西師范大學經濟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3、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師訪問學者,學習一年,主要學習城鄉對比、社會分層和農村科學發展問題。
4、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5、美國阿肯色大學富布賴特人文科學學院,農村社會工作和政治科學訪問學者。
華南農業大學

添加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農業大學報錄比、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群、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南農業大學排名、華南農業大學保研、華南農業大學公眾號、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huanan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