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南農業大學魚類生態學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0-11-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湖南農業大學魚類生態學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

2021湖南農業大學魚類生態學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湖南農業大學魚類生態學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Ⅰ.考試性質
   魚類生態學理論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漁業類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招生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魚類生態學科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運用魚類生態學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水產生產實踐中的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魚類生態學方面的理論素質,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專業上擇優選拔。
Ⅱ.考查目標
水域生態學理論考試涵蓋基礎生態學基本原理、水域生態學特性、魚類個體生態學、水域生態種群、群落與生態系統、養殖水域生態系統應用與環境修復等高等學校水域生態學的理論課課程。
要求考生:
  1.準確地再認或再現學科的有關知識。
  2.準確、恰當地使用本學科的專業術語,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科的有關范疇、規律和論斷。
  3.運用有關原理,解釋和論證某種觀點,辨明理論是非。
  4.運用水域生態原理和方法,比較和分析有關水產生產中出現現象或實際問題。
5.結合特定的環境條件、生產實際,認識和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基礎生態學約15%
  魚類個體生態學約15%
  水域生態種群、群落與生態系統約40%
養殖水域生態系統應用與環境修復約30%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30分(10小題,每小題3分)
  判斷題10分(10小題,每小題1分)
  簡答題80分(8小題,每小題10分)
論述題30分(2小題,每小題15分)
Ⅳ.考查內容

一、基礎生態學原理
1.魚類生態學緒論           
水域生態學的定義、地位及發展; 水域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及其水域環境生態系統的習性、結構、功能和演變;水域生態學研究的方法論即層次觀、整體觀、系統觀、綜合觀、進化觀。水域生態學的問題和前景;
資源巨減、能源枯歇、生物入侵(轉基因問題)、污染加劇等生態危機,導致水域環境生態破壞、生產力降,生產成本巨增和效益巨減等;

2.生態因子的分類和基本作用規律
水域環境及其類型;生態因子;生態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閾與率;適應性和生態幅,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定律;

3.生態因子的生態作用及其生物適應 
光的生態作用即光強和光質的生態作用及生物對光強和光質的適應;光補償點、生物的光周期和趨光性、生物晝夜垂直移動;
溫度的生態作用即溫度變化的規律;“三基點”;有效積溫法則及其應用、變溫與溫周期現象;低溫對生物的傷害可分為冷害、凍害和霜害三種,生物對低溫的適應(形態、生理、行為適應)、阿 倫 規 律、貝格曼規律、約丹定律;生物對高溫的適應(形態、生理、行為適應)。
溶解鹽類的生態作用:各種鹽類、氣體、有機質等生態作用;
溶解氣體的生態作用:氧、氮和二氧化碳、硫化氫、沼氣、氨、氫以及其他稀有氣體生態作用;
其他非生物因子:水、土壤、pH:對生物的生態作用。

二、魚類個體生態學
1.魚類年齡
魚類生活史、發育期和壽命及其影響因素;年輪的鑒別、標志;鑒定和分析魚類年齡的材料與方法;
年輪數目、年齡的計算、年齡組;依據漁獲物長度組成分析年齡組成通常有長度頻率法和長度換算法;漁獲物年齡結構分析及其意義;種群年齡結構、年齡金字塔;漁獲物年齡結構的分析方法;
2.生  長
生長的基本概念和式型;影響魚類生長的因子;生長的一般測定方法; 直接法測定生長率(體長或體重增長的百分數)如飼養法、野外采集法、標志放流法,間接法如年齡鑒定統計法、退算法;Lee氏現象;
體長與體重的關系(體長-體重、豐滿度、含脂量)、生長率(絕對、相對和瞬時生長率)、生長比速、常數和指標、生長方程及其類型。
3.攝 食
餌料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食譜;食性類型;食性研究;食物組成、形態結構的適應性;魚類食物、食性變動規律。
食物選擇性:選擇性指標、影響選擇性的因子、最適索餌理論。
攝食量和消化率:影響魚類攝食量因素、充塞度與指數、攝食日節律;消化速率及其影響消化率的因子;食物能量分配流程;
4.魚類對溶氧的要求與適應
   氧離曲線、輔助呼吸器官;水體溶氧和二氧化碳的變化特點;影響氧離曲線的因素;
5.繁殖與早期發育
繁殖策略、技術和兩性系統;性腺發育;性周期及其延續的時間;繁殖時間和場所;繁殖季節、產卵時間、產卵類型;產卵群體和繁殖力;性比、繁殖力及繁殖力變異的規律與適應意義;性逆轉、雌雄同體、全雌種群;繁殖方式和行為
6.早期發育
卵的質量、受精和發育;卵的成分和活性、種內卵大小及其影響因素;影響胚胎發育進程的因素與發育時序和積溫相關;性別控制;仔魚的生活方式、攝食和生長;影響仔魚存活的生態學因子;饑餓和不可逆點;臨界期;控制臨界期表露的主要因子;潛在的臨界期;
7.感覺、行為、分布與洄游
魚類的感覺;信息傳遞;魚類對光、聲、電行的行為反應;利用魚類對光、聲、電的不同反應進行輔助捕撈的方法即光漁法、聲漁法、電漁法;
世界淡水魚類區劃;同動物地理區劃,三界六區,大陸漂移說、陸橋說;
洄游的類型;洄游的原因和影響魚類洄游的各種因素、定向機制;
洄游的研究方法:切斷標志法、外部標記、內部標記、電子標記;

三、魚類生態學之種群、群落與生態系統

  
1.種群生態學
    種群生態學概念;種群動態研究;種群的基本特征;魚類種群的特征鑒定方法;種群參數即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移;性比,年齡結構和種群增長率、分布型等;
種群的數量動態及調節:種群增長模型即指數增長模型和邏輯斯諦增長模型兩種類型。自然種群的數量變動有種群增長、季節消長、不規則的或規則的(即周期性的)波動、種群暴發或大發生、種群平衡、種群的衰落和滅亡;生態入侵;外源性種群調節理論、內源性自動調節理論;
2.種群的種內和種間關系
種內關系:密度效應(競爭)、性別生態學、求偶行為的復雜性、領域性和社會等級、利他行為、合作行為。
種群的種間關系:種間競爭;生態位--生態位和競爭排斥原理;捕食作用;寄生;共生;
3.群落生態學
   群落的概念、群落基本特征、群落的命名;群落的組成;性質分析和數量特征。個體數量指標、綜合數量指標、種的多樣性;群落的結構;群落組織—影響群落結構的因素;
群落演替的類型及實例,演替理論及其影響因素;
生物多樣性與群落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直接與間接);

4.生態系統生態學
生態系統的概念及類型;生態系統組分;生態系統結構即空間結構、時間結構、營養結構(生物結構)、食物鏈、食物網;五種類型食物鏈:捕食食物鏈、碎食食物鏈、寄生性食物鏈、腐生性食物鏈、混合食物鏈。營養級和生態金字塔(數量、生物量和能量金字塔);
生態系統的主要過程:生態系統的物種流動含義、特點及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生態系統能量流動 :生態系統能量形式與轉化、生態系統能流服從(遵守)熱力學定律、能量流動分析(能量流動方向、生態系統的動力、效率、能量流動模式、傳遞特點)、林德曼效率;
生態系統生物生產:生物生產力、次級生產力、現存量及周轉率、生產力的測定方法。
生態系統的資源分解:物質分解過程、分解的意義、影響分解的生態因素。
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物質循環的基本原理──物質不滅定律和質能守恒定律、生物積累、生物濃縮、生物放大。“漁業碳匯”、漁業低碳技術。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物理信息、化學信息、營養信息和行為信息。
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即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支持服務、文化服務);生態系統服務的功能價值的特征、分類及其評估;
5.生態系統平衡及調節
生態閾值、生態容量;生態系統主要靠反饋調控、多元重復補償機制保持系統穩態;自然系統穩態機制,生態系統的各個水平都有穩態機制。
生態系統平衡的標志、生態平衡失調的標志、生態平衡失調的原因、水域生態系統的調控機制。

 
四、養殖水域生態系統應用與環境修復

  1..生態系統應用
水產養殖模式;水產養殖領域生態現象如生物入侵、生態系統原理的應用、技術應用;
2.魚類生態系統優化及其研究方法
3.養殖水域生態系統修復的理論
養殖水域生態系統修復的技術手段和措施。
湖南農業大學

添加湖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農業大學報錄比、湖南農業大學考研群、湖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湖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湖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湖南農業大學排名、湖南農業大學保研、湖南農業大學公眾號、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hunau/cankaoshumu_38248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