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藝術與審美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藝術與審美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藝術與審美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藝術與審美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體育藝術與審美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借助學校的學科特色與優勢,培養社會發展和行業所需,在體育藝術設計、體育藝術理論、體育藝術審美方面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夠從事各類體育藝術設計創作與研究、體育藝術教育以及體育藝術文化方面的工作,面向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大中專學校、或自主創業等從事體育藝術文化理論研究、體育藝術產品設計與開發、體育藝術教育、體育藝術創意和體育藝術宣傳等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所培養的人才能為大、中、小型體育賽事和體育活動進行藝術設計、創作與策劃。
二、生源要求和選拔方式
應具備與本學科相近的藝術、體育、考古、文科類本科學歷或同等學歷,考生應愛好和了解體育,對藝術、體育藝術、體育文化和體育美學等感興趣,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科研素養,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選拔方式按教育部招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有關規定和學校的相關實施辦法執行。除統一設置考試科目外,同時依據交叉學科的特點,學生也可以選擇所涉我校一級學科的任一組考試科目應試。
三、課程體系的設計方案及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規定》以及學校藝術類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學校研究生課程按照一級學科或二級學科統一設置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除了完成上述課程的學習之外,還必須按照培養計劃要求參加本學科組織的學術討論會,參加學術交流與實踐環節,完成畢業設計。具體課程體系如下:
四、培養和學位的基本要求


體育藝術與審美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表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授課
學期
適用方向
   
程(共 22 學分)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2
1-3
 

 

 
2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8
1
1
1-3
 

 

 
3
英語
英語讀寫
120
2
1 、 2
1-3

 

 

 

 
英語聽力
60
1
1 、 2
1-3

 

 

 

 
英語口語
60
1
1 、 2
1-3

 
專業
基礎課
4
中國藝術史
40
2
1
1-3
 

 

 
5
藝術學概論
40
2
1
1-3
 

 

 
6
美學原理
40
2
1
1-3
 

 

 
7
藝術體育賞析與實踐
60
3
2
1-3
 

 

 
8
體育人類學
40
2
2
1-3
 

 
專業課
9
體育藝術學
40
2
2
1-3
 

 

 
10
體育美學
40
2
2
1-3
 
選修課( 5 選 3 )
11
運動人體結構
40
2
2
1-3
 

 

 
12
體育史學專題
40
2
2
1-3
 

 

 
13
科研方法(限選)
40
2
2
1-3
 

 

 
14
民族體育文化研究
40
2
2
1-3
 

 

 
15
體育賽事與藝術
40
2
2
1-3
 

 
選修課( 11 選 4 )
16
現代陶藝設計與創作(限創作類學生)
60
3
3
1
 

 

 
17
體育藝術作品研究與創作(限創作類
學生)
60
3
3
1
 

 

 
18
“ 體育瓷 ” 專題研究與創作(限創作類
學生)
60
3
3
1
 

 

 
19
教育類課程研讀
40
2
3
1-3
 

 

 
20
學術論文選讀與寫作
40
2
3
1-3
 

 

 
21
體育表演、團體操編排與設計
40
2
3
1-3
 

 

 
22
太極藝術與文化
40
2
3
1-3
 

 

 
23
體育文化與陶瓷藝術
40
2
3
1-3
 

 

 
24
藝術品與市場
40
2
3
1-3
 

 

 
25
體育人文社會學概論
40
2
3
1-3
 

 

 
26
陶瓷與文物考古專題研究
40
2
3
1-3
 
其它環節
必修
27
教學實踐或社會實踐
60

 
4
1-3
 

 

 
28
文獻研讀
30

 
2-4
1-3
 


1、藝術設計與體育文化2、體育藝術美學3、體育藝術史


本學科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采取系統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創作設計相結合,導師指導和相關教研室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研究生入學三個月后進行師生雙向互選,確定導師,指定培養計劃。對于理論與創作都涉足的學生采取雙導師制,由相關學科的導師分別負責不同學科的指導與實踐。學習方式以自學為主,配合導師的指導和平時檢查。充分發揮導師指導研究生的主導作用和研究生個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現場觀摩與實地考察的教學方式,綜合培養研究生的學習能力、科研能力、設計創新能力和人文藝術素養。
1、學習年限
脫產碩士生學習3年,在職碩士生學習3-5年,其中課程學習1.5年,論文工作不少于1年,畢業設計不少于半年。
2、課程設置及學分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總學分為32-33學分,其中學位課不低于18學分,非學位課不低于14學分,必修環節2學分。
碩士生入學時如在某方面未具備本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的理論或實踐水平,應預修或補修有關課程,通過自學或聽課方式在學習相應主修課程前將預修課學完,預修課程不計入課程學分。
3、個人培養計劃
研究生入學后,導師按照該學科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每個研究生的原有基礎和具體情況出發,制訂每個研究生的培養計劃。培養計劃應對學習課程的總學時、學位課、非學位課、補修課、學習方式和時間、考核方式和期限、教學實踐、學位論文選題范圍、文獻閱讀和學位論文寫作等做出安排。培養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三個月制訂完畢,報學校備案。同時,加強對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引導和教育。研究生必須積極參加形勢與任務的教育活動、公益勞動和體育鍛煉。
4、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可采取助研、助教、助管、專業實習等多種形式。專業實踐根據各專業的實際情況而定,主要是參加社會調查、承擔校內外的科研、設計、咨詢、社會服務等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學生提供體育與藝術、體育與陶瓷結合的社會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
教學實踐中助教的工作量,碩士生必須達到60學時,成績評定采用“通過”或“不通過”兩級制,指導教師還需對學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寫出詳細評語,成績通過記2個學分,該學分不記入課程學分,為申請學位必備學分。
5、發表論文
研究生在讀期間至少在省級及以上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如是第二作者,則第一作者必須為導師)發表一篇與課題相關的研究論文,為申請學位必備條件。
6、畢業設計(設計方向)
碩士研究生要在導師指導下認真做好畢業設計,這是體現碩士研究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應密切結合課題研究方向,注意各自的特長,考慮到研究內容、工作條件(經費、設備等)等因素,作品應具有創新性、時代性、獨特性。作品須通過答辯委員會審查通過方能參加答辯。
學術學位研究生論文以研究為主,專業為輔,要求體現一定的學術價值;專業學位碩士以專業設計為主,研究為輔,要求體現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設計水平。
畢業答辯期間,作品統一上交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門,并組織展覽,畢業生本人需參與展覽布置;未參加展出者,將不予辦理畢業手續。
7、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工作是培養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方法,綜合運用已有知識,使其具有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研究生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論文工作的每一環節(論文選題報告、文獻綜述、論文工作計劃、論文評審和答辯)應齊全。
研究生在確定學位論文課題后,要寫出選題報告。選題報告包括“文獻綜述報告”和“開題報告”兩部分,文獻閱讀和選題工作一般從第三學期開始,第四學期舉行選題報告,開題報告需經院系組織的開題答辯會議通過。
論文的選題必須對國民經濟或學術上有一定的意義,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教研室、行業企業的幫助下獨立完成,研究生論文字數達到相關要求。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辦法》進行評審和答辯,答辯合格者,方可授予碩士學位。
專業培養方案經學院審核,校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校學位委員會審查通過后執行。專業培養方案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動,至少執行兩屆。確需調整的提出報告,經學院、校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后報研究生處備案。


景德鎮陶瓷大學

添加景德鎮陶瓷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分數線、景德鎮陶瓷大學報錄比、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群、景德鎮陶瓷大學學姐微信、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真題、景德鎮陶瓷大學專業目錄、景德鎮陶瓷大學排名、景德鎮陶瓷大學保研、景德鎮陶瓷大學公眾號、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jdztcxy/yjsy_26264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