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科學院大學報錄比、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群、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姐、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真題、中國科學院大學專業目錄、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中國科學院大學保研、中國科學院大學公眾號、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報考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在復習階段會意識到自己的基礎薄弱,時間不夠用,寄期望于可以通過參加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考研QQ群的方式幫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試的重點。點擊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機訪問】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中國科學院大學
但是,讓很多同學都比較糾結的是,要不要在備考過程中報一個輔導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輔導機構呢?針對這些問題,考研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兩條建議:
1. 考研是一項幾百萬人長跑,最終只有少部分可以到達終點的運動,我們不能選擇本科院校、不能選擇好的導師授課、不能讓自己聰明到看一遍就會,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該利用的資源,在起跑階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輔導班和考研培訓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學們在選擇輔導班的時候,授課導師一定要是報考院校對應專業比較優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師。自己也要足夠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關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考研輔培訓班,目前包括考研機構開設的輔導班以及考研學校自行開設的輔導班。2007年前有很多學校的研究生錄取考試,學校會開辦一些考研專業課的輔導班,并有輔導班,這些輔導輔導非常好,因為都是參與出題或改卷老師們開的課,但后來國家不在允許研究生招生單位做任何相關的培訓輔導,所以專業課考研輔導基本不在會更新,當然一些全國統考的科目還是會有些考研輔導機構會開設一些考研輔導班的培訓課程,比如西醫綜合等等。 目前我國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考研培訓以考研機構為主,時間上包括長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課、小班授課以及一對一授課等不同形式,公共課和專業課均有課程(專業課限于熱門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進行選擇上不上輔導班以及選擇輔導班的何種方式。

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120502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中國科學院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12]管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戰略情報(02)情報分析方法與技術 (03)國際科技戰略與政策情報研究 |
|
招生人數: | 1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6)情報學基礎 ④(938)科技信息檢索 |
|
備 注: |
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120502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中國科學院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12]管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情報分析理論與方法 02 (全日制)科技評價與知識計算 03 (全日制)戰略情報研究與決策咨詢 04 (全日制)知識發現與知識系統 |
|
招生人數: | 4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或626情報學基礎 ④938科技信息檢索 方向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或626情報學基礎 ④930計算機專業基礎 |
|
備 注: |
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基礎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
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情報學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基本要求及適用范圍
本《大綱》適用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本科目的考試,要求考生理解信息、情報的基本含義,掌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情報研究)、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了解情報學發展歷程與基礎理論、情報組織的方法原理、情報服務的方法原理;掌握文獻計量學、科學計量學的原理與方法;了解情報工作和情報研究的基本流程、原理與方法;了解當前情報學、情報技術發展的前沿和趨勢,以及研究熱點。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80分鐘,總分為150分;試卷題型包括:基礎知識(60分)、簡答題(30分)、論述題(60分)。
三、考試內容
(一)信息與情報
內容:1. 信息概念與特征
2. 情報概念與特征
3. 信息化與信息社會
要求:
1. 了解信息的內涵與外延,理解信息的作用與意義;理解信息的類型與信息鏈;
2. 理解情報的內涵與外延,理解情報的作用與意義;理解情報與信息的聯系與區別;
3. 理解信息化、數字化、數據化的內涵與特點,理解信息社會的內涵與趨勢;
(二)信息管理
內容:1. 信息管理的概念、對象、目標
2. 信息管理的發展歷程與內涵演變
3. 知識管理的內涵與演變
要求:
1. 理解信息管理的概念內涵、對象、目標、任務;
2. 理解信息管理的流程、信息生命周期;
3. 理解信息管理的發展歷程、作用、趨勢
(三)信息交流
內容:1. 基本概念
2. 信息交流模式
3. 信息交流理論
4. 數字化學術信息交流
要求:
1. 掌握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類型、特征和要素等;
2. 理解信息交流的演變歷程,了解各類信息交流模式與特征;
3. 理解信息交流理論內涵,信息交流的結構,信息交流機制;
4. 理解學術信息交流的演變特征與規律,理解學術信息交流的發展趨勢
(四)信息組織
內容:1. 信息組織的基本原理
2. 信息組織的基本方法
3. 信息組織的工具
4. 知識組織的方法與工具
要求:
1. 理解信息組織的概念與內容;理解信息組織的理論內涵;
2. 理解信息組織的分類方法、主題方法的基本原理,工具和研究進展;
3. 掌握元數據概念和內涵,理解信息標引的規則;
4. 理解本體、自動標引的方法、工具、流程;了解智能分類的原理;
5. 了解知識組織、知識表示的原理、技術與方法
(五)信息評價
內容:1. 信息源的類型及其特征
2. 信息評價與遴選原則
3. 文獻信息生產、分布及其規律
4. 數字學術信息資源評價
要求:
1. 理解信息源的類型、特點,了解信息收集的過程、方法和流程;理解文獻信息源、非文獻信息源的特點與差異,了解數字化信息源的發展趨勢;
2. 理解信息源采集和評價的原則與方法;
3. 理解信息生產、分布的規律,理解馬太效應、信息內容分布規律、生產者分布規律、增長與老化規律;
4. 理解網絡信息源和數字化學術信息的分布特點、規律,掌握網絡信息評價方法
(六)信息系統
內容:1. 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2. 信息系統的結構與開發原理
3. 信息系統的運行與評價
4. 信息系統的管理與安全
要求:
1. 理解信息系統的概念、類型與功能;
2. 了解信息系統的演變與發展,理解信息系統的基本架構,技術基礎與開發方法;
3. 理解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的內容,理解信息系統評價的原則、目標與方法;
4. 理解信息系統管理的內涵與外延,理解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質量管理和完全管理的主要內涵與流程
(七)信息分析
內容:1. 信息分析的概念與內涵;
2. 信息分析的基本流程,基本類型;
3. 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4. 文獻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及其應用;
5. 計算機技術在科技信息分析中的應用
要求:
1. 理解信息分析的內涵與特點;
2. 理解信息分析的工作框架、流程,了解信息分析產品與評價、傳播;
3. 了解信息分析的模型,理解信息分析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
4. 理解文獻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的基本內容、定律和研究問題與評價指標,了解文獻計量學、科學計量學的應用范圍與局限;
5. 了解計算機輔助信息分析的技術和軟件工具,理解計算機文本信息分析的原理與方法,理解計算機輔助技術在學科前沿趨勢分析和技術趨勢分析中的應用
(八)信息服務
內容:1. 信息服務的內容與形式
2. 信息服務的流程與環節
3. 用戶信息需求與行為
4. 數字學術信息服務
要求:
1. 理解學術信息服務的含義、類型、特征、原則;
2. 理解現代學術信息服務的流程、價值與服務設計;
3. 理解用戶信息行為特征與規律;
4. 了解數字化科研的發展,理解數字化學術信息服務的內涵、特點與服務
(九)信息機構
內容:1. 信息機構(情報機構)的職能與管理;
2. 國家信息機構的管理與事業;
要求:
1. 理解信息機構的類型、職能,信息機構的管理原則;
2. 理解國家信息服務事業的發展
(十)信息政策
內容:1. 信息政策概念和體系
2. 信息服務業發展政策
3. 信息法律體系
要求:
1. 理解國家信息政策的概念、基本內容與政策體系;
2. 理解國家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內容與框架;
3. 了解現行國家信息政策框架與內容,重點理解信息安全法、知識產權法對學術信息服務發展的影響
(十一)智能情報技術發展
內容:1. 人工智能的概念與內涵;
2. 智能技術在情報服務中的應用
要求:
1.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內容與特征;
2. 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內容與方法,理解人工智能在情報服務實踐中的應用
四、主要參考教材(參考書目)
1、馬費成、宋恩梅. 信息管理學基礎(第三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2、葉鷹、武夷山. 情報學基礎教程(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18.
3、邱均平 等. 科學計量學,科學出版社,2016.
編制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編制日期:2019年6月6日
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情報學120502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中國科學院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12]管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情報學理論方法與應用(02)科學計量學與應用 (03)知識產權分析研究 (04)大數據情報分析方法與技術 |
|
招生人數: | 5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938)科技信息檢索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6)情報學基礎 ④(938)科技信息檢索 |
|
備 注: |
情報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大學排名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2 | 10486 | 武漢大學 | A+ |
3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學 | B+ |
5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6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8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9 | 10212 | 黑龍江大學 | B |
10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11 | 10673 | 云南大學 | B |
12 | 90021 | 南京政治學院 | B |
13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14 | 10307 | 南京農業大學 | B- |
15 | 10459 | 鄭州大學 | B- |
16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17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C+ |
18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19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20 | 1002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C |
21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22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23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C |
24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C- |
25 | 10065 | 天津師范大學 | C- |
26 | 10108 | 山西大學 | C- |
27 | 10140 | 遼寧大學 |
C- |
情報學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2 | 10486 | 武漢大學 | A+ |
3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學 | B+ |
5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6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8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9 | 10212 | 黑龍江大學 | B |
10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11 | 10673 | 云南大學 | B |
12 | 90021 | 南京政治學院 | B |
13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14 | 10307 | 南京農業大學 | B- |
15 | 10459 | 鄭州大學 | B- |
16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17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C+ |
18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19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20 | 1002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C |
21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22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23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C |
24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C- |
25 | 10065 | 天津師范大學 | C- |
26 | 10108 | 山西大學 | C- |
27 | 10140 | 遼寧大學 | C- |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情報學專業全國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1 | 武漢大學 | A+ | 5 | 南開大學 | A | 9 | 鄭州大學 | A |
2 | 北京大學 | A+ | 6 | 華中師范大學 | A | 10 | 黑龍江大學 | A |
3 | 南京大學 | A | 7 | 華東師范大學 | A | |||
4 | 吉林大學 | A | 8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
B+等(16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四川大學、安徽大學、蘭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西南大學、天津師范大學、上海大學、湘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
||||||||
B等(16個):東北師范大學、山西大學、中南大學、山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河北大學、蘇州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南昌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
||||||||
C等(11個):名單略 |
|
|
|
|
1 | 武漢大學 | 5★ | 59 |
2 | 南京大學 | 5★ | 59 |
3 | 北京大學 | 5★ | 59 |
4 | 華中師范大學 | 4★ | 59 |
5 | 吉林大學 | 4★ | 59 |
6 | 南開大學 | 4★ | 59 |
7 | 中國人民大學 | 4★ | 59 |
8 | 浙江大學 | 4★ | 59 |
9 | 中山大學 | 4★ | 59 |
10 | 華中科技大學 | 4★ | 59 |
11 | 西南大學 | 4★ | 59 |
12 | 鄭州大學 | 4★ | 59 |
1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3★ | 59 |
14 | 四川大學 | 3★ | 59 |
15 | 華東師范大學 | 3★ | 59 |
16 | 北京師范大學 | 3★ | 59 |
17 | 南京理工大學 | 3★ | 59 |
18 | 上海大學 | 3★ | 59 |
19 | 上海交通大學 | 3★ | 59 |
20 | 重慶大學 | 3★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