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大學報錄比、南京大學考研群、南京大學學姐、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保研、南京大學公眾號、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考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南京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南京大學建筑學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南京大學建筑學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南京大學建筑學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參考書目
2016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學位)專業招生考試科目
"01-02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日語55建筑學基礎8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方向:02數學二或55建筑學基礎82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或8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方向:01數學一或55建筑學基礎818建筑技術或828傳熱學"

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備注
081300 建筑學
01 (全日制)建筑歷史與理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圖題);3602 建筑理論寫作
01 方向招生 8 名,02 方向招
生 11 名,03 方向招生 5 名,
04 方向招生 7 名。各方向均
單獨排名。考生可登陸
http://arch.nju.edu.cn 查
閱研究生培養方案獲取更多
信息。特別說明:學術型研
究生培養目標和方案與專業
碩士完全不同,請考生仔細查閱了解。
02 (全日制)城市與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圖題);3606 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03 (全日制)數字建筑與 CAAD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③302 數學二 或 355建筑學基礎④842 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絡 或 843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圖題);3603 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 
04 (全日制)建筑技術科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③301 數學一 或 355建筑學基礎④828 傳熱學 或 843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4 建筑設計(6 小時快圖題)或建筑物理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專業排名

序號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清華大學 A+
2 東南大學 A+
3 天津大學 A-
4 同濟大學 A-
5 華南理工大學 A-
6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7 浙江大學 B+
8 華中科技大學 B+
9 重慶大學 B+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11 北京建筑大學 B
12 大連理工大學 B
13 沈陽建筑大學 B
14 南京大學 B
15 武漢大學 B
16 湖南大學 B
17 北京工業大學 B-
18 合肥工業大學 B-
19 山東建筑大學 B-
20 深圳大學 B-
21 西南交通大學 B-
22 中央美術學院 C+
23 上海交通大學 C+
24 廈門大學 C+
25 華僑大學 C+
26 青島理工大學 C+
27 昆明理工大學 C+
28 安徽建筑大學 C+
29 北京交通大學 C
30 吉林建筑大學 C
31 南京工業大學 C
32 福州大學 C
33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34 蘇州科技大學 C-
35 鄭州大學 C-
36 西安交通大學 C-
37 長安大學 C-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經驗

下學期開始至暑假放假:建筑史的復習與英語的復習
建筑史:《外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史》《外國近現代建筑史》三本書。這段時間一邊上課一邊復習,并且整理筆記。請注意:這一遍的復習并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了解中外建筑史的理論框架。比如要知道宗教建筑都有哪些,盡量將目錄做到心中有數。
英語:一開始會背英語單詞,看《戀戀有詞》以及它的講解視頻,但是看到后期覺得要背那一整本書對我來說實在太難,所以我就決定開始刷真題,這個是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是請注意刷真題也有方式方法,不是說我做完對完答案就好了。我先說說我的方法吧。我做第一遍真題的時候基本上只做完型和閱讀等選擇題,做的時候要限制自己的時間,比如說一篇閱讀15-20分鐘。做完之后我會把答案寫在卷子開頭的地方,然后對答案,看看那些題錯了,但是一定不要,不要,不要看解析!!!否則的話,你下次再做的話就會記住答案,根本沒有意義。知道哪些題錯了之后,再重新把這些題做一遍,看看是不是自己選的還是和以前一樣,是真的不會還是自己粗心大意,如果是真的不會的話,把這道題標記下來。
對完答案并不是真的做完了,一定要把完型或者閱讀原文的生詞標記出來,查一下意思并且背下來。最好再把原文翻譯一遍,把自己難以理解的長難句標記出來,對照著答案解析,知道如何分析長難句,加強自己長難句理解能力。

2016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招生考試科目
"55建筑學基礎8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
《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謹,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二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一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家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年份 專業名稱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其中推免人數 報錄比
2016 建筑學 183 33 16 5.55
2015 建筑學 201 34 16 5.91
2014 建筑學 204 32 5 6.3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2015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學位)專業招生考試科目
"55建筑學基礎
8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建筑學 [085100]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建筑學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招生人數: 46
考試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論2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3355 建筑學基礎 4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 圖題)
備  注: 專業學位,學制 3 年。本專業只招收建筑學專業的本科
生。

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學位)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③355 建筑學基礎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學位)考研參考書目

《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學位)考研專業排名

  學校名稱     學校數
1 中國人民大學 100.000 5★ 303
2 廈門大學 98.053 5★ 303
3 中山大學   5★ 303
4 西安交通大學 94.138 5★ 303
5 東北財經大學 93.934 5★ 303
6 清華大學 93.810 5★ 303
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90.562 5★ 303
8 重慶大學 87.534 5★ 303
9 西南財經大學 82.410 5★ 303
10 中央財經大學 81.671 5★ 303
11 上海財經大學 80.353 5★ 303
12 南開大學 79.372 5★ 303
13 四川大學 78.329 5★ 303
14 上海交通大學 77.171 5★ 303
15 北京大學 72.638 5★ 303
16 南京大學 72.435 5★ 303
17 華南理工大學 70.225 4★ 303
18 北京交通大學 68.647 4★ 303
19 大連理工大學 67.208 4★ 303
20 西南交通大學 67.171 4★ 303
21 合肥工業大學 66.537 4★ 303
22 湖南大學 66.328 4★ 303
23 暨南大學 65.726 4★ 303
24 河海大學 63.144 4★ 303
25 浙江工商大學 62.889 4★ 303
26 北京理工大學 62.826 4★ 303
2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2.703 4★ 303
28 吉林大學 62.636 4★ 303
29 同濟大學 62.535 4★ 303
30 江西財經大學 62.383 4★ 303
31 浙江大學 62.149 4★ 303
32 天津大學 60.476 4★ 303
33 復旦大學 60.414 4★ 303
34 中南大學 60.403 4★ 303
35 武漢大學 60.209 4★ 303
36 哈爾濱工業大學 59.848 4★ 303
37 山西財經大學 59.063 4★ 303
38 武漢理工大學 58.458 4★ 303
39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57.426 4★ 303
40 浙江工業大學 57.278 4★ 303
41 天津財經大學 56.675 4★ 303
42 華中科技大學 56.256 4★ 303
43 東北大學 55.162 4★ 303
44 福州大學 55.028 4★ 303
45 山東大學 53.704 4★ 303
46 華北電力大學 53.161 4★ 303
47 北京科技大學 50.520 4★ 303
48 遼寧大學 49.947 4★ 303
49 西安理工大學 49.186 4★ 303
50 陜西師范大學 48.845 4★ 303
51 山東財經大學 48.816 4★ 303
52 電子科技大學 47.396 4★ 303
53 中國海洋大學 46.818 4★ 303
54 云南大學 46.112 4★ 303
55 東華大學 46.109 4★ 303
56 華僑大學 46.075 4★ 303
57 西北大學 44.985 4★ 303
58 華東師范大學 44.062 4★ 303
59 哈爾濱理工大學 43.592 4★ 303
60 北京工商大學 42.909 4★ 303
61 長沙理工大學 42.676 4★ 303
62 蘇州大學 42.339 4★ 303
 
2011-2012年工商管理(專業學位)專業排名
  學校名稱     學校數
1 廈門大學 1.000000000 5★ 286
2 清華大學 0.994961328 5★ 286
3 西安交通大學 0.977490223 5★ 286
4 中山大學 0.933527909 5★ 286
5 中國人民大學 0.911271846 5★ 286
6 南開大學 0.840311059 5★ 286
7 上海財經大學 0.712236223 5★ 286
8 東北財經大學 0.604124722 5★ 286
9 重慶大學 0.560665440 5★ 286
10 西南財經大學 0.514044250 5★ 286
11 北京大學 0.505273359 5★ 286
1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0.505194980 5★ 286
13 中央財經大學 0.492748213 5★ 286
14 南京大學 0.407446801 5★ 286
15 浙江工業大學 0.382873611 4★ 286
16 浙江大學 0.355209386 4★ 286
17 上海交通大學 0.342017291 4★ 286
18 四川大學 0.327024662 4★ 286
19 中南大學 0.325335795 4★ 286
20 北京交通大學 0.314754984 4★ 286
21 湖南大學 0.313469385 4★ 286
22 天津大學 0.313036078 4★ 286
23 同濟大學 0.305172316 4★ 286
24 武漢大學 0.299667848 4★ 286
25 復旦大學 0.262882657 4★ 286
26 華中科技大學 0.261590774 4★ 286
27 暨南大學 0.253224569 4★ 286
28 大連理工大學 0.249767186 4★ 286
29 遼寧大學 0.235286493 4★ 286
30 吉林大學 0.234547848 4★ 286
31 哈爾濱工業大學 0.232342599 4★ 286
32 天津財經大學 0.231271682 4★ 286
33 武漢理工大學 0.217812527 4★ 286
34 華僑大學 0.217061884 4★ 286
35 西北大學 0.214608087 4★ 286
36 華南理工大學 0.214469845 4★ 286
37 西南交通大學 0.202525084 4★ 286
38 河海大學 0.188088240 4★ 286
39 華北電力大學 0.185784923 4★ 286
4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0.183828685 4★ 286
41 中國海洋大學 0.182894910 4★ 286
42 浙江工商大學 0.180034196 4★ 286
43 山東大學 0.174502900 4★ 286
44 江西財經大學 0.174219335 4★ 286
45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0.161912689 4★ 286
46 合肥工業大學 0.160404354 4★ 286
47 云南大學 0.160276195 4★ 286
48 福州大學 0.157145278 4★ 286
49 哈爾濱理工大學 0.150588565 4★ 286
50 東華大學 0.149209653 4★ 286
51 東北大學 0.148509094 4★ 286
52 電子科技大學 0.146577222 4★ 286
53 陜西師范大學 0.144942372 4★ 286
54 北京理工大學 0.142123146 4★ 286
55 河北工業大學 0.140070076 4★ 286
56 北京科技大學 0.136418235 4★ 286
57 蘇州大學 0.134470560 4★ 286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建筑理論研究、建筑設計以及工程技術專門人才和高等師資。具體要求:
  (一)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擁護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品行端正,作風正派,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積極工作
  (二)對本學科在掌握堅實的設計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努力拓寬文理知識范圍,有必要的實踐技能,熟悉工程方面的科學技術并對建筑設計及理論的發展有敏銳的洞察力;
  (三)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進行專業書刊的閱讀,并能撰寫論文摘要;
(四)具有實事求是,嚴謹的科學作風。
二、研究方向
  (一)建構文化研究
  (二)中國近代建筑研究
  (三)中國當代建筑批評
  (四)西方當代建筑理論
  (五)西方批判建筑歷史研究
  (六)中國人居文化研究
(七)中國市鎮文化研究
三、招生對象與方法
  (一)已獲得建筑學學士學位(或工學學士)的建筑學專業的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
  (二)已獲得學士學位的城市規劃專業的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
  (三)已獲得工學學士學位的工業民用建筑專業的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
  (四)已獲得學士學位的環境藝術專業的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
  (五)及相關專業的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
  具有以上五類學士學位文憑的本科畢業生、在職人員或具有同等學力的均可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具體招生要求以我校當年度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說明為準。入學考試分二步,初試與復試。其中初試部分參見本專業招生目錄中的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滿足我校復試要求后可可參加復試,復試具體要求詳見當年度的復試通知。
四、學習年限
學習年限為3年,前2年修滿學分,后1年完成論文。最長年限為4年。

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備注
085100 建筑學
01 (全日制)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圖題) 
專業學位,學制 3 年。本專業只招收建筑學專業的本科
生。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專業排名

序號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清華大學 A+
2 東南大學 A+
3 天津大學 A-
4 同濟大學 A-
5 華南理工大學 A-
6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7 浙江大學 B+
8 華中科技大學 B+
9 重慶大學 B+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11 北京建筑大學 B
12 大連理工大學 B
13 沈陽建筑大學 B
14 南京大學 B
15 武漢大學 B
16 湖南大學 B
17 北京工業大學 B-
18 合肥工業大學 B-
19 山東建筑大學 B-
20 深圳大學 B-
21 西南交通大學 B-
22 中央美術學院 C+
23 上海交通大學 C+
24 廈門大學 C+
25 華僑大學 C+
26 青島理工大學 C+
27 昆明理工大學 C+
28 安徽建筑大學 C+
29 北京交通大學 C
30 吉林建筑大學 C
31 南京工業大學 C
32 福州大學 C
33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34 蘇州科技大學 C-
35 鄭州大學 C-
36 西安交通大學 C-
37 長安大學 C-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經驗

學習篇:
1下學期開始至暑假放假:建筑史的復習與英語的復習
建筑史:《外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史》《外國近現代建筑史》三本書。這段時間一邊上課一邊復習,并且整理筆記。請注意:這一遍的復習并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了解中外建筑史的理論框架。比如要知道宗教建筑都有哪些,盡量將目錄做到心中有數。
英語:一開始會背英語單詞,看《戀戀有詞》以及它的講解視頻,但是看到后期覺得要背那一整本書對我來說實在太難,所以我就決定開始刷真題,這個是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是請注意刷真題也有方式方法,不是說我做完對完答案就好了。我先說說我的方法吧。我做第一遍真題的時候基本上只做完型和閱讀等選擇題,做的時候要限制自己的時間,比如說一篇閱讀15-20分鐘。做完之后我會把答案寫在卷子開頭的地方,然后對答案,看看那些題錯了,但是一定不要,不要,不要看解析!!!否則的話,你下次再做的話就會記住答案,根本沒有意義。知道哪些題錯了之后,再重新把這些題做一遍,看看是不是自己選的還是和以前一樣,是真的不會還是自己粗心大意,如果是真的不會的話,把這道題標記下來。
對完答案并不是真的做完了,一定要把完型或者閱讀原文的生詞標記出來,查一下意思并且背下來。最好再把原文翻譯一遍,把自己難以理解的長難句標記出來,對照著答案解析,知道如何分析長難句,加強自己長難句理解能力。
學習篇:
1下學期開始至暑假放假:建筑史的復習與英語的復習
建筑史:《外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史》《外國近現代建筑史》三本書。這段時間一邊上課一邊復習,并且整理筆記。請注意:這一遍的復習并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了解中外建筑史的理論框架。比如要知道宗教建筑都有哪些,盡量將目錄做到心中有數。
英語:一開始會背英語單詞,看《戀戀有詞》以及它的講解視頻,但是看到后期覺得要背那一整本書對我來說實在太難,所以我就決定開始刷真題,這個是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是請注意刷真題也有方式方法,不是說我做完對完答案就好了。我先說說我的方法吧。我做第一遍真題的時候基本上只做完型和閱讀等選擇題,做的時候要限制自己的時間,比如說一篇閱讀15-20分鐘。做完之后我會把答案寫在卷子開頭的地方,然后對答案,看看那些題錯了,但是一定不要,不要,不要看解析!!!否則的話,你下次再做的話就會記住答案,根本沒有意義。知道哪些題錯了之后,再重新把這些題做一遍,看看是不是自己選的還是和以前一樣,是真的不會還是自己粗心大意,如果是真的不會的話,把這道題標記下來。
對完答案并不是真的做完了,一定要把完型或者閱讀原文的生詞標記出來,查一下意思并且背下來。最好再把原文翻譯一遍,把自己難以理解的長難句標記出來,對照著答案解析,知道如何分析長難句,加強自己長難句理解能力。

2015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招生考試科目
"01-0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日語
55建筑學基礎
8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日語
02數學二
82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絡

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日語
01數學一或55建筑學基礎
818建筑技術或828傳熱學"
一、學科概況
此專業為專業碩士。專業碩士和學術學位處于同一層次,培養方向各有側重。專業碩士主要面向經濟社會產業部門專業需求,培養各行各業特定職業的專業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識、技術的應用能力。(專業碩士)建筑學是工學領域下的專業學位專業。建筑學專業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筑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筑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筑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筑學所涉及的建筑藝術和建筑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筑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系,并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二、專業培養目標
此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后應具備幾下幾方面的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語言綜合能力;
2、掌握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獨立進行建筑設計和用多種方式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計算機文字、圖形、數據的處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筑歷史的發展規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為與建筑環境的關系,與建筑有關的經濟知識、社會文化習俗、法律與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建筑邊緣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
4、初步掌握建筑結構及建筑設備體系與建筑的安全、經濟、適用、美觀的關系的基本知識,建筑構造的原理與方法,常用建筑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選用和一定的綜合應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多工種間組織協調能力;
5、具有項目前期策劃、建筑設計方案和建筑施工圖繪制的能力,具有建筑美學的修養。

三、就業前景:
提起建筑頭腦中第一印象莫過于現代社會鋼筋水泥的城市,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擴大,人們不滿足于建筑物遮風避雨的功能,而是越來越向美觀性,藝術性發展。這就要求現在的建筑工作者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實踐知識更要有設計藝術的才華。所以建筑學專業的碩士生就業前景十分廣闊,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專業碩士)建筑學專業優秀的畢業生畢業后有以下幾方面的去向:
1、在建筑設計院、建筑事務所、建筑設計集團等從事建筑設計工作。
2、在房地產公司從事建筑策劃工作。
3、在建筑裝飾公司,從事室內裝飾設計工作。
4、畢業后也可視自身條件經自學或培訓參與建筑相關的各類工作。

四、可考證書:
CAD,建筑師、結構師;施工的建造師、造價師;監理的監理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
建筑學 [0813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3]建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建筑歷史與理論
02 (全日制)城市與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03 (全日制)數字建筑與 CAAD
04 (全日制)建筑技術科學
招生人數: 31
考試科目: 01方向:
1101 思想政治理論2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3355 建筑學基礎 4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 圖題);3602 建筑理論寫作
02方向:
1101 思想政治理論2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3355 建筑學基礎 4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 圖題);3606 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03方向:
1101 思想政治理論2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3302 數學二 或 355 建筑學基礎4842 數據結構、軟件工 程、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絡 或 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1 建筑設計(6 小時快 圖題);3603 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
04方向:
1101 思想政治理論2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3301 數學一 或 355 建筑學基礎4828 傳熱學 或 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復試科目:3604 建筑設計(6 小時快 圖題)或建筑物理
備  注: 01 方向招生 8 名,02 方向招 生11名,03方向招生5名, 04 方向招生 7 名。各方向均 單獨排名。考生可登陸 http://arch.nju.edu.cn 查 閱研究生培養方案獲取更多 信息。特別說明:學術型研 究生培養目標和方案與專業 碩士完全不同,請考生仔細 查閱了解。
年份 專業名稱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其中推免人數 報錄比
2016 建筑學 243 36 15 6.75
2015 建筑學 146 35 15 4.17
2014 建筑學 130 34 12 3.82 

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2017年研究生招生簡章考研招生目錄
招生年份: 2017 招生人數:31 專業代碼081300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建筑歷史與理論
02 (全日制)城市建筑
03 (全日制)數字建筑
04 (全日制)建筑技術科學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02 數學二 或 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2 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絡 或 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01 數學一 或 355 建筑學基礎
④818 建筑技術 或 828 傳熱學 
復試科目:
01方向:3601 建筑設計(6小時快圖題);3602 建筑理論寫作
02方向:3601 建筑設計(6小時快圖題)
03方向:3601 建筑設計(6小時快圖題);3603 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
04方向:3604 建筑設計(6小時快圖題)或建筑物理
復試參考書目:
03方向:《CAD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第二版) 衛兆驥、吉國華、童滋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
 
01方向:《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02方向:《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03方向:《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Java語言描述》(英文版),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軟件工程與計算:軟件開發的技術基礎》,駱斌主編、丁二玉、劉欽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操作系統教程》(第五版),費翔林、駱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CCNA(1、2,3學期)》,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04方向:《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建筑設備》(第二版) ,李祥平、閆增峰、 吳小虎,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年;《建筑師技術設計指南:采暖-降溫-照明》(原著第二版) ,諾伯特·萊希納、張利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傳熱學》(第四版)楊世銘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備注:01方向招生8名,02方向招生9名,03方向招生6名,04方向招生8名。各方向均單獨排名。考生可登陸http://arch.nju.edu.cn查閱研究生培養方案(2016版)獲取更多信息。特別說明: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目標和方案與專業碩士完全不同,請考生仔細查閱了解。初試與復試成績總和進行排名;國內外建筑設計競賽獎項獲得者優先錄取;復試提交作品集。

建筑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學校名稱
1 清華大學
2 東南大學
3 天津大學
4 同濟大學
5 華南理工大學
6 哈爾濱工業大學
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8 重慶大學
9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10 大連理工大學
11 沈陽建筑大學
12 南京大學
13 浙江大學
14 華中科技大學
15 湖南大學
16 武漢大學
17 西南交通大學
18 北京交通大學
19 中央美術學院
20 蘇州科技學院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02 數學二 或 355 建筑學基礎
④842 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絡 或 843 中外建筑歷史與理論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01 數學一 或 355 建筑學基礎
④818 建筑技術 或 828 傳熱學 
南京大學建筑學考研的各位同學,2020年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名單終于公布了,南京大學建筑學是一個不錯的專業,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數線能過南京大學建筑學2020年的錄取分數線,下面是2020年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公布的南京大學建筑學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和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生擬錄取名單。 
 
南京大學建筑學2020年研究生復試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和南京大學建筑學的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進入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生復試的基本要求線,后者是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生的錄取分數線,包含了初試復試的綜合成績。本文是南京大學建筑學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內容來自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相關網站,如有出入請以南京大學官方網站公布的南京大學建筑學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為準。
 
以下是2020年南京大學的研究生錄取名單,成績從高到底,供準備報考該專業研究生的同學參考:
南京大學建筑學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01方向:
《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
《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02方向:
《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
《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03方向:《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Java語言描述》(英文版),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軟件工程與計算:軟件開發的技術基礎》,駱斌主編、丁二玉、劉欽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操作系統教程》(第五版),費翔林、駱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CCNA(1、2,3學期)》,人民郵電出版社。
《中國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
《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04方向:
《建筑設計基礎》丁沃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建筑設計教程》鮑家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居住區規劃設計》(第二版)朱家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設計資料集8》(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1版)(GB50352-20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構造設計》(上、下)楊維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建筑設備》(第二版) ,李祥平、閆增峰、 吳小虎,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年;
《建筑師技術設計指南:采暖-降溫-照明》(原著第二版) ,諾伯特·萊希納、張利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
《傳熱學》(第四版)楊世銘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建筑學     專業代碼:0813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建筑學

專業介紹

北方工業大學為例
學科發展概況
建筑學學科始建于1989年,2006年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二級碩士點獲批,并于2007年開始招生。
2011年,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同年獲準調整為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2年,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開始招生。
截至2013年6月,建筑學學科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4人(其中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學科60人、建筑學學科14人)。
建筑學一級學科是學校重點建設學科。
碩士生導師隊伍
導師隊伍概況
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建筑學學科現有具有高級職稱的校內碩士研究生導師17名。
學校還聘請中國工程院孟兆禎院士為榮譽教授,聘請單德啟、郭黛姮、栗德祥、秦佑國等教授為北京市特聘講座教授,聘請朱文一、孫一民等30余位教授為客座教授,客座教授中包括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高校的7位外籍教授,他們均以各種形式參與建筑學學科碩士點的建設和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為了增強研究生培養的實踐性,學校聘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設計院總建筑師薛明、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楊洲、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祁斌等國內知名設計院的16名教授級高工為兼職碩士生導師,直接參與研究生的指導工作。
建筑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年富力強,學緣背景豐富,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校內和校外導師配合密切,為建筑學研究生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科帶頭人
學術帶頭人:賈東   
個人簡歷
1983年至1988年清華大學建筑學本科畢業,學士
1990年至1993年清華大學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研究生畢業,碩士
在甲級設計院有十余年工程設計實踐經驗,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2001年調入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歷任系主任、責任教授、學院書記兼建筑學一級學科帶頭人
教授課程   
建筑設計/中西建筑十五講/研究生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
城市設計與保護更新
近年來主要科研項目
服務于首都當今建設的建筑學專業科研知識結構研究
石景山區概念城市設計
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新校區圖書館
北方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設計
北方工業大學圖書信息中心設計
云南摩梭聚落保護研究
近年來發表的主要論文
從生活•土地•材料三個方面看1990-1993的整垛苗寨改建
        《第十六屆國際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專題》
整體、發展、和諧:石景山區概念性城市設計《北京規劃建設》
近年來獲得的主要榮譽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
北京市教學名師
北京市師德標兵
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2項
省部級優秀設計二等獎2項
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師
指導學生獲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大學生優秀獎(最高獎)多項
學術兼職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理事
北方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編委
主要論著及教材
主編:《建筑與文化.認知與營造》系列叢書(已出版9冊);
專著:《中西建筑十五講》,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1:徒手線條表達》,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2:設計工作模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3:設計學習過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導師團隊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文化教育建筑設計、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室內設計等,在公共建筑與文化教育建筑設計實踐方面成果突出,在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研究方面注重綜合技術及實踐研究,在公共建筑室內外環境工程設計中特色突出,在老年人社區與建筑設計方面注重國內外對比研究,與社會發展與跨學科研究聯系緊密,注重前沿研究。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賈  東
高級
林文潔
副高級
卜德清
副高級
王小斌
副高級
蔣  玲
副高級
 
 
2、建筑歷史與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中國傳統建筑、現代建筑理論、建筑文化比較等研究方向,在建筑文化普及教育方面特色突出。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歷史與理論
張  勃
高級
王又佳
副高級
吳正旺
副高級
潘明率
副高級
 
 
3、建筑技術科學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建筑物理學、建筑構造和綠色建筑節能等研究方向,其中獨軌交通與城市物流新技術研究特色突出,學科交叉特色鮮明,注重前沿研究,注重實踐創新。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技術科學團隊
胡應平
高級
李海英
副高級
張宏然
副高級
馬  欣
副高級
 
 
4、城市設計及其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校園設計實踐、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傳統聚落更新等研究方向,在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與京西石景山區域建設及首鋼轉型實踐結合緊密,在傳統聚落更新方面與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研究結合緊密。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張偉一
高級
于海漪
副高級
梁瑋男
副高級
許  方
副高級
 
 
人才培養特色
以學科交融為基礎的大平臺多方向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框架綜合學科發展趨勢和學校學院實際情況,以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評估標準為指導,結合我校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專業本科、碩士教育體系完備的優勢,充分發揮師資優勢與本科基礎優勢,確立了以學科交融為基礎的大平臺多方向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在課程建設上落實為三類課程群:學科交融基礎課程群;專業設計綜合訓練課程群;專題研討選修課程群。
培養體系在教學進程上體現為理論拓展、設計實踐、研究方法和課題深入有序遞進。
培養體系方面突出了“一個主干、兩個平臺、一個拓展”的4個重點建設學科方向,即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主干)、建筑歷史與理論(平臺)、建筑技術科學(平臺)、城市設計及其理論(拓展),此外,還結合我校科研實力來建設歷史建筑保護設計及其理論學科方向。
以導師責任為中心的多維度互動式培養過程
建筑學學科在研究生培養中,發揮地緣優勢,充分利用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密集的行業企業資源,聘請業界知名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外學者作為名譽教授、講座教授、客座教授,并在各大設計機構聘請校外導師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副導師,實行研究生培養的雙導師制。另外建筑系引進的博士講師也可以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副導師。多維度的復合培養體系,進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的設計創新能力,達到培養健康的人文品格、完備的知識結構、突出的專業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的人才目標。
校內導師在多維度的研究生培養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對于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承擔根本責任。從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到專業技能培養,從理論知識學習到科研項目實踐再到論文寫作訓練,都以校內導師的職責為核心進行。
院系為建筑學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體系。在學術上,形成了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院學位委員會、院學術委員會和系學術委員會為日常工作程序的學術指導體系。在研究生管理上,學院設有研究生辦公室,有專職的研究生教學秘書和教輔人員從事研究生的學籍、選課、紀律、作業、考試及成績等日常管理工作。在生活上,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和研究生黨支部全面負責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社會實踐乃至心理輔導工作,保證研究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的專門實踐型人才培養方向
以提升研究生的設計研究能力為核心,在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文化與教育建筑設計、城鎮發展與城市設計、獨軌交通與城市物流新技術等設計實踐方向,切實提高研究生的設計實踐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形成了大量的工程實踐和論文研究成果。
以專題研究為拓展,在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設計、建筑技術科學等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老年人建筑設計、西山文化與西山空間、城市立體農場研究等富有特色、在一定范圍內達到領先水平的專題研究體系。
以實踐研究為提高,突出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形成了若干地域特征鮮明的教學培養方向和教學成果。石景山概念城市設計與景觀體系研究體現了建筑學學科融貫的培養特色;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研究與實踐體現了歷史建筑和保護理論與京西石景山區域建設及首鋼轉型實踐的緊密結合;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的系列研究課題則體現了學科培養中對城鎮發展的國情的把握和對專業綜合能力的重視。
以國際視野為特色,在教學培養中關注國內外設計思潮和理論熱點,強調國際交流的重要性。聘請多名國外學者講學、參與設計課程教學并擔任客座教授。學院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培養建筑學碩士研究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院還積極組織研究生參與國際聯合設計教學、赴歐洲多國進行學習和設計課題實踐。學院與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的暑期聯合項目的獲獎體現了國際聯合教學良好的學術效果和國際影響。此外,建筑學專業已開始了外國研究生留學生培養的籌備工作。
人才培養效果
通過教育培養,建筑學研究生在思想道德品質、專業知識技能方面取得綜合進步,成長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
研究生思想品德狀況優秀,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涌現出很多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優秀事跡,充分體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2011年12月27日,建筑學學科研究生陳治邦熱心救助意外受傷、素不相識的段瑞娟,傷者本人及其家人向學校發來感謝信,表示由衷的感謝。
研究生專業水平優秀,建筑設計能力、建筑師業務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強。研究生撰寫的多篇論文發表于建筑學報(增刊)、華中建筑、小城鎮建設、建筑知識、建筑史及全國建筑與規劃研究生年會論文集等重要的期刊會刊上。
研究生綜合素質突出,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除了導師和設計院的設計工程實踐外,還積極參與中國建筑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擔任志愿者,受到了中國建筑學會等有關部門的表彰。
研究生畢業后能從事建筑設計、建筑歷史和理論研究、建筑技術、城市設計、古建筑保護、室內設計及建設管理等工作,并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截至2012年6月,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共有畢業生89人,其中45人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設計院、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廣西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中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等國有大型企業、高水平省部級設計院和研究設計機構錄用,部分研究生就職于高校和出版社等事業單位。就業的研究生在工作中態度務實進取、專業能力突出,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此外,還有部分研究生考取了清華大學、法國國立圖盧茲應用科學學院等國內外院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總之,建筑學碩士培養效果,體現為學生品德好、學術好、素質好、專業好、就業好,并把這些凝聚為對社會的積極貢獻。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科研實踐
建筑學學科重視科研實踐與學術研究緊密結合,科研實踐對應于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城市設計四個基本方向,并積極推進具有學科交叉特色的方向研究。
近年來,建筑學學科形成了建筑營造體系、建筑新技術、城市規劃與設計、城鎮發展與遺產保護四個主體科研團隊,研究方向清晰并具有很好的學科交融特色。
近年來,建筑學學科教師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項目2項,承擔北京市縱向科研項目9項,完成各類科研項目經費1223萬元,獲省部級教學及科研獎3項,出版專著、譯著及教材43部,在《建筑學報》、《世界建筑》等各類刊物與國際會議正式文集上發表論文179篇。
建筑學學科積極開展學生科技實驗與實踐活動.近年來,獲得中國綠色生態住宅設計大賽優秀獎1項、WA—萬科—可能性住宅設計競賽優秀獎1項、中國世界建筑博覽園國際建筑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中國創新”90中小套型住宅設計競賽鼓勵獎1項、南京大學浦口校區總體規劃概念設計紀念獎1項、北京市高校結構聯賽建筑組一等獎1項、第六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1項。
2012年,以建筑學學科導師和研究生作為主要完成者、由建筑工程學院與麗江和墨規劃設計院合作的《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獲云南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
科研實踐成果:CRD西南片區景觀建設
科研實踐成果: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
科研實踐成果:北京市石景山區城市設計
科研實踐成果:麗江古城水畔-納西的田園
科研實踐成果:北京市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
科研實踐成果:玉龍雪山觀景臺
科研實踐成果:北方工業大學圖書館
科研實踐成果:北方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
對外交流
建筑學學科注重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長期堅持舉辦系列學術講座,邀請國內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并已聘請多名國內外學者擔任講座教授,參與教學。教學效果良好,獲得了我系師生的好評。學科積極參與國內外重要學術研討會,并于2008年主辦了“老年人建筑環境國際交流研討會”、“建筑構造技術教學研討會”等學術會議。
建筑系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理事單位,積極參與中國建筑學會活動,積極務實,配合學會工作,在參會學生的組織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建筑系與國外十余所大學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合作關系及合作意向,每年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美國南方州立理工大學、勞倫斯理工大學、德國達姆施塔特大學等對應院校派出交換生多人,并按計劃學成畢業。近年來,先后有十余名教師去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對應院校作3-6個月的訪問學者,并多次派老師去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和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同時也接收了多批國外院校的學生來我系進行暑期實踐教學。2013年,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工作正式啟動。
2011年,建筑工程學院與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合作的暑期聯合項目獲得了美國規劃師協會(AICP)杰出學術獎。
科研與教學環境
建筑學學科教學及輔助教學儀器設備主要包括建筑系實驗中心實驗設備和建筑系辦公及輔助教學設備,能夠滿足建筑學學科教學需要。此外,學校、學院相關實驗室也為建筑學專業教學提供了相應的場地和設備器材。
建筑學學科圖書、期刊等資料,實行學校建筑閱覽室、學院建筑資料室兩級管理。建筑學類專業圖書總量為37818冊,中文期刊48種,外文期刊56種。專業期刊和圖書資料共有10種語言文字。此外,學校圖書館還設有藝術圖書閱覽室,現有美術、工業設計等相關中外文圖書33621冊,相關中外文期刊67種。

專業點分布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天津城建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吉林建筑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建筑大學 華僑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湖南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深圳大學 陸軍勤務學院

專業院校排名

0813 建筑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6 所,本次參評16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54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286 東南大學 A+
3 10056 天津大學 A-
4 10247 同濟大學 A-
5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6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7 10335 浙江大學 B+
8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9 10611 重慶大學 B+
10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11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B
12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13 10153 沈陽建筑大學 B
14 10284 南京大學 B
15 10486 武漢大學 B
16 10532 湖南大學 B
17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B-
18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19 10430 山東建筑大學 B-
20 10590 深圳大學 B-
21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22 10047 中央美術學院 C+
2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C+
24 10384 廈門大學 C+
25 10385 華僑大學 C+
26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C+
27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C+
28 10878 安徽建筑大學 C+
29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C
30 10191 吉林建筑大學 C
31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C
32 10386 福州大學 C
33 10128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34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C-
35 10459 鄭州大學 C-
3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C-
37 10710 長安大學 C-

建筑學專業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501 建筑設計與表達(6 小時)
(以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建筑學專業基本信息:
生在報考專業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報考的專業以及學校,越考考研網在這邊搜集了專業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專業名稱:建筑學  專業代碼:0813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建筑學
 
建筑學考研參考書:
(以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355 建筑學基礎:
(一)建筑學通識基礎知識部分
(1).《建筑設計原理》、周波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8;
(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
(3).《建筑構造》(上冊),裴剛主編,2008,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城市規劃原理》同濟大學 李德華主編,2001年6月第三版,建筑工業出版社;
(5).《中國建筑史》,潘谷西主編,2009(第六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6).《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侯幼彬編著,2002(第一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7)劉先覺,汪曉茜主編. 外國建筑簡史[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二)專業知識部分
1.建筑歷史
(1).《中國建筑史》,潘谷西主編,2009(第六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葉以前)》,陳志華著,2004(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羅小未主編,2004(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侯幼彬編著,2002(第一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外國建筑歷史圖說》羅小未、蔡琬英著,1986(第一版),同濟大學出版社。
2.建筑構造
(1)《建筑構造》(上),裴剛等主編,2008(第一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建筑構造》(上),李必瑜等主編,2013(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建筑構造》(下),安艷華等主編,2010(第一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建筑構造》(下),劉建榮等主編,2013(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01 建筑設計與表達:
1.《快速建筑設計》,黎志濤,2001年1月1日,第1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建筑設計規范大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年11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建筑設計資料集》,《建筑設計資料集》編委會, 2006年4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就業:
建筑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主要有四個方向: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建筑設計事務所等建筑行業的設計單位,主要從事建筑物的設計和有關建筑的研究工作;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碩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學考取公務員在城建部門從事管理規劃工作也是不錯的;另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從事房地產開發。
建筑學專業學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可以參加國家建設部的一級和二級的注冊建筑師的考試。若考試合格后,可以到相關部門去注冊、備案,獲得注冊建筑師的職業資格。這樣,就可以在相應等級的建筑設計書上具有簽字的權力了,這也就相當于手中掌握了建筑設計的“生殺大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