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因為天津大學海洋科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天津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考研的同學注意:
天津大學海洋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天津大學海洋科學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天津大學
海洋科學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復試內容
包括專業能力考核、綜合素質考核兩部分,專業能力考核包括外語聽說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綜合素質考核包括實驗(實踐)能力測試和綜合面試。
1.專業能力考核:
(1)外語聽說能力測試采用面試方式,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10分鐘。聽說能力測試內容包括公共外語和專業外語。
(2)專業課筆試主要測試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考試時間為90分鐘,筆試科目參考海洋學院復試大綱。
一、學科簡介:
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學科為環境科學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以海洋觀測技術為牽引和支撐,以海洋觀測、海洋儀器和海洋信息技術為特色,促進海洋科學與海洋技術的融合與協同發展,瞄準我國海洋科學領域的重大發展戰略與人才需求,聚焦當前海洋科學領域中國際研究前沿、國家發展急需、潛在實用價值高的科研項目,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
二、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海洋數據工程,包括海洋數據可視化研究、海洋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海洋GIS工程;
2、海洋觀測技術研究,包括海岸攝影測量、海底地形測量、海洋水文觀測等;
3、海洋觀測理論研究以及儀器研發、平臺搭建;
4、航海導航技術研究,包括船載POS技術研究、衛星組合定位技術研究等;
5、海洋環境科學研究,包括海洋動力學、海洋生態系統模型、近海環境保護、物理海洋學、海洋環境信息服務系統研究、浪、潮、流數值模擬等
三、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信息化理念和正確海洋觀,掌握現代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具備扎實的力學、電子、機械、水聲、激光等現代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本知識,能夠勝任海洋技術開發、海洋環境觀測、海洋數據分析、海洋工程監測及海洋科學與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專業人才。
2016年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考研復試安排
根據《天津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辦法和調劑工作安排》,結合海洋學院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際情況,現將我院2016年碩士招生復試事宜通知如下:
一、查詢海洋學院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相關信息,可登陸天津大學海洋學院網站、天津大學研究生院招生網站或撥打電話022-87370655。
二、“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2016年碩士研究生參加復試考生名單”已公布在天津大學研究生院招生網站和天津大學海洋學院網站,請各位考生查看。
三、資格審查
所有列入學科、專業復試名單的考生,均可于3月14日開始開始至復試工作結束前,登陸查分系統界面(http://121.193.130.231:8088/gsscore/index.jsp)跳轉至網上交費及時繳費(支付寶賬戶),復試費標準為90元。
完成繳費后,考生可適時在網上下載打印《復試資格審查合格單》,并攜帶以下材料參加資格審查:
1.《復試資格審查合格單》
2.準考證;
3.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4.畢業證書原件(應屆本科生的學生證);
特別提示:
1.身份證如果丟失,需由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證明,并于證明上貼本人照片并騎縫加蓋公章。
2.學生證如果丟失,需所在學校學籍管理部門出具證明,并于證明上貼本人照片并騎縫加蓋公章。
3.繳費后因各種原因不能參加復試者,已支付的復試費不退。已經繳納復試費的考生,參加校內調劑復試不必重復繳費。
4.如需領取復試費發票,請于4月13日—15日,到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第9教學樓104室)領取。
5.研究生院僅負責對上學校線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復試名單以學院公布為準。
6.復試結束后,凡未進行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未通過的考生一律不予錄取。
四、時間安排
項目 |
參加范圍 |
時間 |
地點 |
要求 |
資格
審查 |
參加復試的本校考生 |
3月17日下午1:30-5:30 |
衛津路校區25教學樓A區一層大廳 |
1. 3月14日起至復試工作結束前,登陸研招網交費平臺繳納復試費
2. 下載《資格審查合格單》
3. 如需領取復試費發票,請于4月13日—15日,到衛津路校區第9教學樓104室領取。 |
參加復試的非本校考生 |
3月18日下午1:30-5:30 |
補漏 |
3月21日下午1:30-4:30 |
衛津路校區第9教學樓104室 |
體檢 |
已到衛津路校區準備復試的非本校考生(不區分學院) |
3月17日上午7:30-11:30 |
衛津路校區校醫院 |
1. 持身份證、準考證(或學生證)、一寸照片(體檢表張貼)、筆(填表用)參加體檢;
2. 繳納體檢費60元(若其余時間體檢,費用由校醫院依照另外標準收取)
3. 體檢完畢后,需將體檢收費單據紅聯,加蓋“體檢表已交”印章后交回學院 |
參加復試的非本校考生 |
3月18日下午1:00-4:30 |
筆試 |
資格審查合格考生 |
3月19日上午9:00-10:30 |
第八教學樓320會議室 |
憑身份證、準考證、資格審查合格單參加
提交:《資格審查合格單》、成績單(往屆考生若無原件需復印件加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公章,應屆生加蓋所在學校教務部門公章)、體檢收據紅聯、個人簡歷。 |
外語能力、實驗測試及面試 |
資格審查合格考生 |
3月19日上午11:00-12:00 |
第八教學樓320會議室 |
五、復試方案
(一)復試內容
包括專業能力考核、綜合素質考核兩部分,專業能力考核包括外語聽說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綜合素質考核包括實驗(實踐)能力測試和綜合面試。
1.專業能力考核:
(1)外語聽說能力測試采用面試方式,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10分鐘。聽說能力測試內容包括公共外語和專業外語。
(2)專業課筆試主要測試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考試時間為90分鐘,筆試科目參考海洋學院復試大綱。
2.綜合素質考核:
(1)實驗(實踐)能力測試主要測試考生實驗和動手操作技能,采用面試方式進行,時間為10分鐘。
(2)綜合面試由參加復試的老師直接提問。考核內容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考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考生對報考專業發展動態了解以及在本專業發展潛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會工作能力、實踐經歷考核,考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協作性和心理素質以及舉止禮儀和表達能力考核等。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20分鐘。
(二)復試評分及成績
復試成績總分200,其中專業能力考核80分,綜合素質考核120分。專業能力考核成績包括外語聽說能力測試15分、專業課筆試65分;綜合素質考核部分實驗(實踐)測試30分,綜合面試90分。
考生復試成績包括專業能力考核、綜合素質考核兩部分成績之和,復試成績低于120分視為復試成績不合格。
(三)復試紀律
1.復試小組成員和工作人員必須正確執行招生政策、不徇私情。本年度有直系親屬報考或有其他原因可能影響公正的相關人員必須回避復試及錄取的相關工作。
2.復試過程錄音錄像。
3.凡對復試、錄取等方面有疑問的考生,可向學院提交書面申訴申請,由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考生提出的申訴進行調查及處理。
申訴電話:022-87370655022-27409515
4.其他事項嚴格按照《天津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和調劑工作安排》要求執行。
六、錄取規則
1.貫徹對考生進行德智體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堅持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學院對參加復試合格的考生先錄取報考第一志愿考生,再錄取調劑考生。
2.錄取時按照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進行名次排序,若總成績相同,按照復試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錄取時嚴格依照程序依次錄取,優先錄取報考第一志愿考生,再錄取調劑考生。
考生總成績計算公式為:
考生總成績=(初試總成績60%+復試總成績×40%
3.凡未進行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未通過的考生一律不予錄取。
4.沒有參加復試或者復試總成績不合格的考生將不予錄取。
5.對復試后未被錄取的考生,學院會及時通知考生本人。
海洋科學 [0707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天津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海洋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不區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1力學綜合或819水力學或852環境學或908海洋科學導論 |
備 注: |
復試科目:海洋科學與技術 |
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考研的各位同學,2020年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研究生錄取名單終于公布了,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是一個不錯的專業,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數線能過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2020年的錄取分數線,下面是2020年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公布的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和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研究生擬錄取名單。
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2020年研究生復試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和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的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進入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研究生復試的基本要求線,后者是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研究生的錄取分數線,包含了初試復試的綜合成績。本文是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內容來自天津大學研究生院相關網站,如有出入請以天津大學官方網站公布的天津大學海洋科學 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為準。
以下是2020年天津大學的研究生錄取名單,成績從高到底,供準備報考該專業研究生的同學參考:

海洋科學 [0707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天津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海洋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不區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1力學綜合或819水力學或852環境學或908海洋科學導論 |
備 注: |
復試科目:海洋科學與技術 |
復試評分及成績
復試成績總分200,其中專業能力考核80分,綜合素質考核120分。專業能力考核成績包括外語聽說能力測試15分、專業課筆試65分;綜合素質考核部分實驗(實踐)測試30分,綜合面試90分。
考生復試成績包括專業能力考核、綜合素質考核兩部分成績之和,復試成績低于120分視為復試成績不合格。
【本科生專業】:海洋技術專業
發布時間:2015-04-29 來源:天津大學海洋學院
.
一、專業特色
當前,我國海洋科學與海洋技術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培養海洋技術(特別是海洋觀測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可以為國家海洋科學研究提供人才支撐,促進我國海洋科學與海洋技術的快速發展。天津大學海洋技術專業將以海洋觀測技術為牽引和支撐,瞄準我國海洋科學領域的重大發展戰略與人才需求,在以下領域開展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
1. 海洋觀測,包括海洋觀測理論與技術研究、海洋觀測儀器設備的研制、海洋觀測平臺開發等;
2. 海洋數據工程,包括海洋數據可視化研究,海洋大數據獲取、處理與分析,海洋GIS工程等;
3. 航海導航技術研究,包括e-航海、航海保障、海洋定位等;
二、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學素養,具有國際視野、信息化理念和正確海洋觀,掌握現代化海洋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踐技能,具備較扎實的力學、信息、水聲、激光等現代海洋技術相關的基本知識,能夠勝任海洋技術開發、海洋環境觀測、海洋數據分析、海洋工程監測及海洋科學與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專業人才。
三、 核心課程
人文社科類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學英語、專業英語及其他文史哲類課程;
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數據庫原理等;
學科基礎課:海洋科學導論、海洋管理概論、海洋技術標準、信號與系統、水聲工程、工程光學、國際海洋法、通信原理等;
專業核心課:海洋技術導論、海洋大地測量、海洋地形觀測、海洋水文觀測、海洋定位技術、海洋GIS工程、海洋大氣觀測等;
課程設計:海洋觀測儀器設計、海洋GIS工程(數據處理與分析);
實習實踐:海上觀測實習、海岸觀測實習;
創新與研修類課程:E-航海體系架構分析、海浪數值模擬淺析、傳感理論與技術以及其他創新實踐計劃,為學生參加各類學術競賽提供課程基礎。
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海洋學院”)成立于2014年4月。天津大學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會主義大學。本學院依據學校辦學定位,緊貼國家海洋人才需求,突出信息化技術變革,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努力建設一個“面向需求、理工結合、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現有教職員工49人,專任教師37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8人,講師16人。學院擁有雙聘院士2人,“973”首席科學家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名,天津市授銜專家3名。目前,學院正在持續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引進高水平人才。
2015年,獲教育部批準設立海洋技術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位。2017年,學院申請并獲批海洋技術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新增海洋科學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位。目前,學院擁有1個一級學科“海洋科學”和2個自設二級學科“海洋環境動力學”和“海洋技術”。在學校一流大學學科建設方案的環境生態領域中,海洋科學學科屬于三個核心學科之一。
歷經五年多的發展,學院按照信息化、案例化、國際化的教學理念,科學制定了面向數據、體系完整、本-碩-博貫通的教學課程體系。目前,海洋學院已建成“兩館”(海洋認知館、海洋影視館)、“七室”(海洋探測技術實驗室、海洋遙感技術實驗室、海洋定位技術實驗室、海洋測量工程實驗室、海洋數據工程實驗室、海洋化學實驗室、物理海洋實驗室),能夠滿足課內實踐、實驗、上機的需求。此外,學院還與國家海洋局、海事局、海洋信息技術中心等多家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建設多個實踐基地,包括“一船”(“海巡1505”教學船)、“一場”(禇島海上觀測場)等實踐教學平臺。通過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搭建沉浸式的教學實踐平臺,聚焦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加強海洋認知、開展現場實習,大大縮短了從理論教學到實習實踐的距離。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依托本科生導師工程等全方位指導學生成長,學生也先后在全國挑戰杯競賽、天津市挑戰杯競賽、世界智能大會水下機器人挑戰賽、北斗導航應用設計競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多項競賽斬獲多項榮譽,學院學生組織的社會調查實踐隊連續獲得天津市優秀實踐隊稱號,學生培養成效日益凸顯。
學院已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國家各部委項目等科研項目共九十余項,獲批天津市港口環境監測工程技術中心,榮獲天津市技術發明獎、天津市專利獎金獎,牽頭成立天津大學津南區創新研究院、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應用海洋學分會。
學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海洋強國”戰略,獲批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中-印尼人文交流機制項目,成立“中國-東盟智慧海洋中心”、“中國-印尼智慧海洋中心”。連續舉辦“中國-東盟智慧海洋國際學生創新課程培訓項目”,以及“中國-東盟海洋北斗技術研討會”、“中國-東盟高校賽艇比賽活動”。獲批2項“發展中國家杰出青年來華工作計劃項目”。學院設立“合眾思壯留學教育基金”,簽訂了多個國際合作框架協議。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德國漢堡大學、加拿大國家環境部、加拿大魁北克大學、美國里海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泰國瑪希隆大學、泰國東方大學、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薩格勒布大學、印尼泗水理工學院、印尼蘇門答臘理工學院等國際高校與機構建立密切合作溝通機制。
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第8教學樓
郵編:300072
電話:+86-22-87370655
傳真:+86-22-87370655
學院網址:http://marine.tju.edu.cn/
海洋科學 [0707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天津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海洋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不區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1數學一 801力學綜合或819水力學或852環境學或908海洋科學導論 |
備 注: |
復試科目:海洋科學與技術 |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考察學生對海洋科學的基本知識、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 海洋科學內涵與研究意義(5%)海洋科學在地球系統科學中的地位,海洋在國防安全、防災減災、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環境健康保障中的作用,結合國家海洋強國戰略,認識未來海洋科學發展趨勢。
2) 海底科學基礎(10%)地球圈層結構與海陸劃分的基本概念,海底地形與板塊構造學說,海洋沉積類型與成因,海底礦產資源成因、開發技術及國際競爭。
3) 海水理化性質特征(10%)海水熱力學性質及其潛在影響,海水鹽度定義, 海水狀態方程及應用,全球海面熱量平衡及各分量作用,全球海洋溫鹽水平與垂直分布,海洋躍層。海水化學組成,海水二氧化碳系統與碳循環及海洋酸化,海水中的營養元素與富營養化,海水中的溶解氣體與溫室氣體釋放及低氧災害。
4) 海水運動規律與海上活動安全(35%)海水運動規律預測與海上活動安全保障;地轉流和風海流基本特征,世界大洋風生環流、熱鹽環流和水團分布,風浪和涌浪,潮汐現象與平衡潮理論,潮汐動力理論,風暴潮災害。
5) 海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10%)平均大氣環流,海洋上的天氣系統,不同尺度海氣相互作用基本特征,海洋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ENSO、PDO、AO、NAO 等氣候波動如何影響中國近海。
6) 海洋生態系統與資源可持續利用(15%)海洋生態系統基本概念和組成, 海洋生物生產力及其調節因素,主食物鏈與微食物環,海洋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海洋生物資源及其可持續利用,赤潮災害及其遙感監測。
1) 海洋聲光傳播及衛星遙感應用(15%)海洋聲學特性,海洋中聲的波導傳播與反波導傳播,海洋聲學探測應用;海水中光的散射與衰減,海水透明度及其影響因素;海洋遙感主要類型與探測要素。
三、試卷類型及比例
名詞解釋20%,簡答20%,論述6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均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
五、主要參考教材
海洋科學導論,馮士筰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研究生專業】: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
發布時間:2015-04-29 來源:天津大學海洋學院
.
一、學科簡介:
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學科為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以海洋觀測技術為牽引和支撐,以海洋觀測、海洋儀器和海洋信息技術為特色,促進海洋科學與海洋技術的融合與協同發展,瞄準我國海洋科學領域的重大發展戰略與人才需求,聚焦當前海洋科學領域中國際研究前沿、國家發展急需、潛在實用價值高的科研項目,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
二、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海洋數據工程,包括海洋數據可視化研究、海洋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海洋GIS工程;
2、海洋觀測技術研究,包括海岸攝影測量、海底地形測量、海洋水文觀測等;
3、海洋觀測理論研究以及儀器研發、平臺搭建;
4、航海導航技術研究,包括船載POS技術研究、衛星組合定位技術研究等;
5、海洋環境科學研究,包括海洋動力學、海洋生態系統模型、近海環境保護、物理海洋學、海洋環境信息服務系統研究、浪、潮、流數值模擬等
三、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信息化理念和正確海洋觀,掌握現代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具備扎實的力學、電子、機械、水聲、激光等現代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本知識,能夠勝任海洋技術開發、海洋環境觀測、海洋數據分析、海洋工程監測及海洋科學與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專業人才。
四、學習年限及畢業條件
本學科培養年限為2.5年,課程學習時間為1年,論文時間為1.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條件(滿足其中之一即可):1、發表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核心期刊)論文1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獲得公開號);2、發表SCI論文1篇。
五、課程設置
核心課程
第一外國語
工程與科學計算
應用統計學
海洋數據工程
海洋科學與技術導論
研究方法論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
必修環節
學科前沿及學術道德規范講座 3次
學術交流(學術報告3次、學術會議1次,鼓勵跨學科學術交流) 4次
實驗技能或社會實踐課程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海洋科學 專業代碼:070700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海洋科學
專業介紹
中山大學為例
請查閱中山大學相關招生院系的網頁。
專業點分布
大連海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淮海工學院 浙江海洋大學 煙臺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707 海洋科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2 所,本次參評10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22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384 |
廈門大學 |
A+ |
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A+ |
3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4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5 |
10340 |
浙江海洋大學 |
B |
6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7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學 |
B- |
8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9 |
10284 |
南京大學 |
C+ |
10 |
10294 |
河海大學 |
C+ |
11 |
10566 |
廣東海洋大學 |
C+ |
12 |
10158 |
大連海洋大學 |
C |
13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C |
14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C- |
15 |
90006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C-
|
海洋科學專業考研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擬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點擊科目查看參考書目考試大綱) |
備注 |
003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電話:025-84395620) |
200 |
|
2012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依托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建設的“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 新中心”獲江蘇省首批立項建設。依據主管部門有關政策支持意見及協同創新中心發展規劃要求,學院將圍繞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 標單列。培養模式和待遇根據協同創新中心的培養方案和相關文件執行,具體信息參見學院及協同創新中心網站。 |
070700 海洋科學 |
12 |
|
|
01 海洋化學
02 海洋生物學
03 海洋生態學
04 環境海洋學
05 海洋資源學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612 化學 或 635 高等數學④806 普通生態學
復試科目:0308 海洋生物學 |
|
海洋科學考研參考書:
1. 《海洋科學導論》,馮士莋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根據所選方向從下列參考書中任選其一:
海洋生物與天然產物方向:《海洋藥物學》,科學出版社,王長云,邵長倫編著。
海洋化學方向:《化學海洋學》,陳敏主編,海洋出版社
海洋地質方向:《海洋地質學》,徐茂泉,陳友飛著,廈門大學出版社
海洋資源與環境方向:《環境學》,陳英旭主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
海洋科學研究生就業方向:
海洋科學家——研究有關海洋各種現象的演變規律;
海洋預報員——提供海洋天氣和海浪預報服務;
海洋污染專家——研究海洋污染物運動和變化規律;
海洋導航員——開展航海氣象等導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