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難嗎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武漢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大學報錄比、武漢大學考研群、武漢大學學姐、武漢大學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專業目錄、武漢大學排名、武漢大學保研、武漢大學公眾號、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武漢大學819宏微觀經濟學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298 | ¥600 |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很多考生在準備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難嗎?是考研報考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好嗎?適合我嗎?對我以后的人生和職業會有幫助嗎?考生在準備武漢大學金融學專業考研的時候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十分正常的。【手機訪問】
但是考生應當明確的一點是,不論是哪一個專業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絕對的好與不好的評價標準。別人適合的專業不一定適合自己,需要考生對武漢大學金融學好不好、未來發展方向與考生自己的本科專業、興趣愛好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進行結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認真對待考研的專業選擇問題,不要因一時沖動或是盲目聽取別人的意見而草率決定,往往會在備考期間十分痛苦。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武漢大學
考生獲取相關有關金融學信息的途徑有很多,武漢大學怎么樣,學校研究生官方網站會列出詳細的招生簡章、考試內容、參考書目、歷年分數線以及報錄比等重要數據,考生可以根據這些內容進行選擇;可以咨詢武漢大學金融學專業的師兄師姐,獲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例如考研網、考研論壇等信息來源。
另外,需要詳細了解金融學的考研情況的同學,可以點擊右側免費資源我們的學姐,幫你解答報考院校的詳細問題。
武漢大學金融學好不好,可以從專業排名來判斷,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該學科考研難度的大小,包括近幾年內該學科全國排名的變化程度。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在學校排名系統中并沒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該學科在全國范圍內有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屬于全國知名學府,但是該專業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出名。如果學科與學校在全國均有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該學科屬于熱門學科,考研的競爭力會相對較大。考生在選擇報考金融學之前應當對其全國排名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將學科與學校的排名都納入考慮的范圍之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每年會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對除軍事學門類外的全部81個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專業排名,專業排名可以從中檢索到。 相對來說,金融學的排名還是相當樂觀,是一個具有潛力和發展前途的學科。武漢大學金融學中提供了有關武漢大學金融學好不好的全面而詳細的資料,歡迎考生前往查閱。

武漢大學金融學020204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武漢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2]經濟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2]應用經濟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貨幣金融學 02 (全日制)國際金融 03 (全日制)國際投資 04 (全日制)證券投資 05 (全日制)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
|
備 注: | 復試科目: ①金融學綜合(01,02,03,04) ②《Microeconomics》(05) ③《Macroeconomics》(05) |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胡炳志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胡炳志老師的信息?個人簡介
胡炳志,男,1962年8月出生,湖北江陵人,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現任金融系與保險精算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與工作經歷
1985年武漢大學中法數學試驗班本科畢業,2002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1991年、1993年、1997年任講師、副教授、教授;2003年、2006年為金融學(含保險學)專業、社會保障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保險學
?項目課題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或參與教育部重大課題3項,主持國家教委回國人員研究基金課題1項、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招標課題1項等多項課題研究。
?研究成果
發表論文70多篇,出版專著或教材5部。
?曾獲獎勵
獲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董輔礽經濟科學獎。
武漢大學金融學專業考研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潘敏
?個人簡介潘敏,男,1966年1月生,日本神戶大學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現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武漢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教授、日本羽衣國際大學客座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
金融經濟學、公司金融與公司治理、銀行管理與宏觀經濟政策等
?個人經歷
教育經歷
1983—1987 武漢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7-1990 武漢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5-2000 日本神戶大學經濟學部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0-1995 原武漢大學原管理學院金融系助教、講師;
2000-2003 武漢大學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
2001.06-2003.5 武漢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
2003.12至今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所獲榮譽
1.教材《西方貨幣銀行學》(李崇淮,黃憲主編,本人參編)獲教育部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1995年)。
2.課題報告《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供求與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獲2001年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金融重大課題研究二等獎(2001年)。
3.論文《信息不對稱下的企業融資選擇》獲第三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年)。
4.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5.系列論文《基于銀行業行業特征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研究》獲武漢市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0)
6.專著《發達國家發展初期與當今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研究》(譚崇臺主編,參編)獲湖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10)、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科)一等獎(2013)。
?教學情況
本科課程:貨幣銀行學、金融經濟學
碩士研究生課程:金融經濟學
博士研究生課程:金融經濟學專題
?科研成果
主要論文
1. 潘敏、張依茹,《股權結構會影響商業銀行信貸行為的周期性特征嗎?——來自中國銀行業的經驗證據》,《金融研究》2013年第4期。
2. 潘敏、張依茹,《宏觀經濟波動下銀行風險承擔水平研究》,《財貿經濟》2012年第10期。
3. 潘敏、朱迪星,《迎合投資一定非效率么?——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視角》,《南開管理評論》2012年第6期。
4. 潘敏、朱迪星,《經理人異質性下公司金融前沿理論述評》,《金融評論》,2012年第3期。
5. 潘敏、張依茹,《魚和熊掌能否兼得?:我國財政政策效果研究》,《統計研究》2012年第4期。
6. 潘敏、繆海斌,《產業結構調整與通過通貨膨脹缺口持久性》,《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
7. 潘敏、嚴春曉,《美聯儲利率承諾的宏觀經濟效應》,《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第4期。
8. 潘敏、羅霄、繆海斌,《中國經濟再平衡增長與宏觀政策調控》,《經濟學動態》2012年第3期。
9. 潘敏、夏慶等,《貨幣政策周期與國債利率期限結構》,《財貿研究》,2012年第1期。
10.潘敏,夏慶等,《匯率制度改革、貨幣政策與國債利率期限結構》,《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
11.潘敏、朱迪星,《市場周期、投資者情緒與企業投資決策》,《經濟管理》,2011年第9期。
12.潘敏、羅霄、繆海斌,《銀行信貸、行業產出與溢出效應》《投資研究》,2011年第8期;
13.潘敏,謝龍,《外部監管之于銀行內部治理:替代還是促進?來自中國銀行業的經驗證據》,《管理學家》(學術版),2011年第4期;
14. 潘敏,夏慶,《全局自適應擬Monte Carlo技術在數字期權中的運用》,《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1年第3期。
15. 潘敏、朱迪星,《投資者非理性假設下公司金融決策前沿理論述評》,《金融評論》,2011年第3期。
16,潘敏、繆海斌、陳曉明,《金融救市下的中國商業銀行信貸擴張行為分析》《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17.潘敏、朱迪星、熊文靜,《市場時機效應難以對資本結構產生影響的原因—基于財務成本視角的實證研究》,《技術經濟》2011年第1期.
18.MIN PAN, SHENGQIAO TANG, Option Pricing and Executiv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under General Error Distribution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28.No.1(2011),81-93.(SSCI、SCI Indexed)
19.潘敏、繆海斌,《經濟復蘇下的非常規貨幣政策退出:理論分析與中國的選擇》,《世界經濟研究》,2010年第12期。
20.潘敏、朱迪星,《企業的投資決策在迎合市場情緒嗎?-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經濟管理》2010年第11期。
21.潘敏、郭廈,《基于投資者行為的金融危機傳染理論述評》,《財經科學》2010年第11期。
22. 潘敏、繆海斌,《非常規貨幣政策退出的時機與策略》,《經濟學動態》2010年第6期。
23.潘敏、繆海斌,《銀行信貸與宏觀經濟波動:2003-2009》,《財貿研究》2010年第4期。
24.潘敏、繆海斌,《銀行信貸、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壓力》,《經濟評論》2010年第2期。
25.PAN Min,XIA Dan, Demand, Supply and Sustainable D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Microcredit: A case Study of Wuyuan, Jiangxi Province, East Asian Economic Review,2010,NO.4
26. PAN Min, TANG Shengqiao, Stock Option Pricing and Executiv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under General Error Distribution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Global E-business, Vol.Ⅰ andⅡ: 107-111 2009(CPCI-S,CPCI-SSH收錄,2010);
27.PAN Min, TANG Shengqiao,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ricing Based on Volatility Estimated by SV-GED Model: Evidence from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Index,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6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I收錄,2010)
28.PAN Min, TANG Shengqiao,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ricing and Incentives: Evidence from Asian Option based on Volatility Estimated by SV-GED Model,Proceeding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2009,(EI收錄,2010)
29.PAN Min, XIA Qing ,Application for an Adaptive Monte Carlo Integration Algorithm with General Division to Hedge Digital Option,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PCI-S收錄,2009)
30. PAN Min, TANG Shengqiao, Multiple Layers Stock Option, Optimal Compensation and Agent Incentives,Proceedings of China-Canada Industry Workshop on Enterprise Risk ISBN:978-1-926642-00-0(CPCI-SSH收錄,2009)
31. 潘敏、郭廈,《資本結構動態權衡理論述評》,《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3期。
32. 潘敏、唐勝橋,《基于SV-GED模型估計波動率的管理層股票期權定價研究—來自滬深300指數的實證研究》,《公司治理評論》2009年第1期。
33. 潘敏、夏丹,《企業家應恪守實業經營之道:黃光裕案的反思》,《董事會》2009年第4期。
34.潘敏、謝珺,《公司金融理論前沿追蹤》,載 顧海良主編《武漢大學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年度報告(2008)》,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35.潘敏、謝龍,《中國上市銀行內部治理的有效性—基于內生性視角的實證研究》,《管理學家》(學術版)2008年第12期
36 潘敏、唐勝橋,《期權定價與管理層股票期權定價的有效性—基于SV-GED模型估計波動率的亞式期權的實證研究》,載郭熙保主編《發展經濟學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37 潘敏、李義鵬,《債券信用風險定價:一個理論綜述》,載 朱新蓉、何建華主編《金融與投資論叢》,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出版。
38. 潘敏、李義鵬,《商業銀行董事會治理:特征與績效—基于美國銀行業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
39. 潘敏、董樂,《行業特征與商業銀行股票期權激勵》,《珞珈管理評論》2008年第2卷(1)。
40. 潘敏、董樂,《商業銀行股票期權激勵: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基于美國銀行業的實證研究》,《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
41. 潘敏、李義鵬,《商業銀行董事會結構與首席執行官報酬—基于美國銀行業的實證研究》,《經濟評論》,2008年第1期。
42. 潘敏,《不要迷信股權激勵》,《董事會》2008年第9期。
43.潘敏、邵科,《企業是否存在目標資本結構—基于中國上市公司融資選擇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44.潘敏,《債權治理機制與管理者激勵安排》,《管理學報》,2006年第4期。
45. 潘敏,《商業銀行公司治理:一個基于銀行業特征的理論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三期。
46.潘敏,《銀行管制與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經濟評論》2006第3期。
47.潘敏、楊磊,《我國上市公司增發新股公告效應的檢驗》,載鄭振龍主編《金融前沿理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
48. 潘敏,《健全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光明日報》理論版,2003年5月14日。
49.潘敏,《融資方式選擇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努力激勵》,《中國軟科學》2003年第3期。
50.潘敏,《法人資產制度與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保險研究》2003年第2期。
51. 潘敏、金巖,《信息不對稱、股權制度安排與上市企業的過度投資》,《金融研究》2003年第1期。
52 潘敏、謝獻謀,《兩權分離的實質與我國股份制企業的內部人控制問題》,《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該文由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4期全文轉載。
53 潘敏、陳新年,《金融開放中我國銀行業面臨的風險與防范對策》,《宏觀經濟管理》2002年第10期。
54潘敏,夏頻,《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供求與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55. 潘敏,《融資方式、金融契約與公司治理》,《經濟評論》2001年第5期。
56 潘敏,《自有資本、清算價值與企業的負債期間選擇》,《六甲臺論集?經濟學篇》(日本)第46卷第3號。1999年10月.
57. 潘敏,《非對稱信息下的企業融資選擇》,《六甲臺論集?經濟學篇》(日本)第46卷第1號.1999年4月。
58 潘敏,《金融政策的企業資產負債傳導機制》,《六甲臺論集?經濟學篇》第45卷第2號(日本)1998年7月。
學術著作
1. 《20世紀的西方經濟學》,譚崇臺主編,參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2.《發達國家發展初期與當今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研究》,譚崇臺主編,參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3.《資本結構、金融契約與公司治理》(學術專著),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已完成科研項目
1. 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自主科研重點項目《經濟復蘇背景下非常規貨幣政策退出機制研究》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11-2012.
2.《商業銀行管理層報酬補償激勵機制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8-2010。
3.《基于銀行業行業特征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6—2009。
4.《金融危機下中國金融救市政策的效果與對策研究—基于銀行信貸供給的視角》,教育部“國際金融危機應對研究”應急課題。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9—2010。
5.《債權融資下的公司治理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3-2004。
6.《最優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結構》,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1-2003。
7.《金融契約、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機制研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1-2003。
8.《做大做強武漢生物醫藥產業的途徑研究》,武漢市科技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3—2004。
9.《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重點金融研究課題。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1年。
10.《中國市場主體失信行為案例分析及理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學部主任應急研究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期間:2001至2002年。
11.《發達國家發展初期的歷史經驗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道路的比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期間:2002-2004。
12.《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控制力和競爭力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子項目負責人,研究期間:2005-2007。
13.《資本充足性約束下銀行風險偏好和行為調整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子項目負責人,研究期間:2006-2007年。
14.《發展經濟學前沿理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期間:2005至2008年。
15.《金融經濟學精品課程建設》,武漢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07-2008。
16.《中國建設銀行風險內控管理體系設計》,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委托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期間:2002年。
17.《加入WTO背景下金融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武漢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期間:2003-2004。
18.《貨幣銀行學精品課程建設》,武漢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期間:2003-2005年。
19.《金融學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武漢大學教學改革項目,課題主持人。研究期間:2004-2005。
在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完善宏觀金融調控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2&ZD046),子課題負責人,研究期間:2012-2014。
2.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完善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研究》(項目編號:10AZD019),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11-2013。
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與中國經濟平衡增長研究》,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11-2013。
4. 《中國銀行業公司治理結構的構建和競爭力研究》,國家“985”創新研究基地子課題。項目主持人,研究期間:2011-2014。
5.《金融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案及教學內容優化研究》,武漢大學《武大課程2010》建設項目,研究期間:2013-2015。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劉思躍
?個人簡介劉思躍,湖南平江人,目前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工作,擔任金融系系副主任。經濟學博士,金融學副教授。
?學習工作經歷
1980年9月考入華東師范大學政治系政治經濟學專業
1984年7月畢業分配至湖南師范大學工作
1986年9月考入武漢大學國際金融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1989年7月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并留校工作至今
其間,于1994年在職攻讀世界經濟專業國際金融方向博士學位,并于1998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主講課程
主要擔任《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管理》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和科研任務。
?科研項目
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三項。
?專著論文
出版專著和教材三部,在核心和權威雜志發表論文十多篇。
2021武漢大學金融學020204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武漢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區域與城鄉發展研究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2]經濟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2]應用經濟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2)俄語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
|
備 注: |
武漢大學金融學020204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武漢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區域與城鄉發展研究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2]經濟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2]應用經濟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 (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
|
備 注: | 復試科目: ①金融學綜合 |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張東祥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張東祥老師的信息?個人簡介
張東祥,男,1964年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漢族,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副教授。
辦公室: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C269
辦公電話:027-68753062(O)
Email: [email protected]
?教育與工作經歷
1983-1987年大學本科就讀于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7-1990年碩士研究生就讀于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3-1997年博士研究生就讀于武漢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專業(發展經濟學方向),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3年2-6月參加上海外國語大學PETS-5培訓。
2005年7月-2006年7月獲以色列“中國博士后獎學金項目”(Kort Program)資助,在以色列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經濟系做博士后訪問學者。
1990-1993年在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學生工作辦公室工作,兼任學院本科生黨支部書記。
1992年晉升為講師。
1993年起任武漢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系教師。
1994-2005年兼任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系、商學院金融系教工黨支部書記。
1999-2013年兼任武漢大學商學院金融系、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與保險精算系、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主任。
2002年晉升為副教授。
2005年起兼任武漢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資本市場與投資銀行、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金融發展理論與實踐等。
?主講課程
《投資銀行學》、《投資銀行學理論》、《國際結算》、《國際商務與國際結算》等。
?出版的主要著作
1.《國際結算》(修訂第三版),編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年。
2. 《國際結算》(第四版,教育部十一五規劃國際級教材),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
3.《國際結算》(修訂第二版),編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年。
4.《國際結算》,編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年。
5.《國際結算》(第三版),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6.《投資銀行學》,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7.《中國外匯市場金融工具配置》,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8.《國際結算》(第二版),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9.《國際結算》,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10.《大眾外匯買賣贏利技法》,副主編,武漢出版社1993年。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彭紅楓
?個人簡介彭紅楓,男,金融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珞珈青年學者,中國金融工程學會理事。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珈山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
郵政編碼:430072
辦公電話:027—68753061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主要研究方向
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產品設計及風險管理。
?著作
1.《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研究》,科學出版社,2012年,獨著。
2.《金融工程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年,主編。
3.《衍生金融工具實驗教程》,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主編。
4.《金融工程概論》(第二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副主編。
5.《衍生金融工具》,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副主編。
?主要學術論文
1.彭紅楓.基于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的貸款定價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1(6)
2.彭紅楓.匯率對FDI的影響:基于實物期權的理論分析與中國的實證[J].中國管理科學,2011(4)
3.彭紅楓、魯維潔.外商直接投資的動態擠入擠出效應——基于全國及地區差異的分析和檢驗[J].世界經濟研究,2011(2)
4.彭紅楓、吳陽.碳稅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技術經濟,2011(2)
5.Peng,Hongfeng.Thepricingofcreditriskunderreduced-formmodel.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Management,CAMAN2011(EI)
6.彭紅楓、魯維潔.中國金融市場基準利率的選擇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
7.彭紅楓.人民幣升值能否減少美中貿易逆差[J].國際貿易問題,2010(6),人大復印資料《國際貿易研究》全文轉載(封面文章)
8.劉思施、彭紅楓.我國股票期權激勵優化設計實證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6)
9.彭紅楓、葉永剛.基于監管資本和還款意愿的貸款定價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9(2)
10.彭紅楓、胡聰慧.中國大豆期貨市場最優套期保值比率研究[J].技術經濟,2009(1)
11.Peng, Hongfeng、Hu, Liqin. Does interest rate parity work in RMB forward pricing?------An empirical test on rolling sampl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WiCOM 2008(EI、ISTP)
12.Peng, Hong-Feng; Liu, Min. Valuation Research of Real Options on the Basis of Life Cycles R&D Projects.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15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EI、ISTP)
13.Peng HF, Chen J, Liu M .The Hedging Effectiveness of Copper Futures in China. The Seven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2008(ISTP)
14.Peng Hongfeng,Liu Hongfang. Real Options and Process Management of R&D Projec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08. ICIII '08. (EI、ISTP)
15. Hu, Liqin; Peng, Hongfeng. Application of Bayesian inference in the structural modelling of operational risk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WiCOM 2008(EI、ISTP)
16.彭紅楓、葉永剛.基于修正的ECM-GARCH模型的動態最優套期保值比率估計及比較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7(5)
17.彭紅楓、胡利琴.人民幣遠期定價權的決定研究[J].經濟管理,2007(10),2008年3月由人大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全文轉載(封面文章)
18.Hu,Liqin;Peng,Hongfeng.TheapplicationofEVT-copulainoperationalriskquantification.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ingandMobileComputing,WiCOM2007(EI)
19.彭紅楓、葉永剛.中國銅期貨最優套期保值比率估計及其比較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2007(6)
20.PengHF,WangHJ.Valuationofpatentrightusingrealoptionsapproach.SixthWuha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2007(ISTP)
21.彭紅楓.境外中國股指類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對境內證券市場的影響研究[J].經濟評論,2007(5),2008年3月由人大復印資料《投資與證券》全文轉載
22.彭紅楓.基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科技創新支持體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6)
23.彭紅楓、王晶晶.淺析可轉換債券在我國國有股減持中的作用[J].生產力研究,2006(8)
24.彭紅楓、胡利琴.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理論的分析[J].經濟問題,2006(10)
25.葉永剛、彭紅楓.保險資金投資風險的度量與管理[J].保險研究,2005(4)
26.石章振、彭紅楓.試證長線投資者在中國證券市場中的優勢[J].投資研究,2005(4)
27.彭紅楓等.貸款自主定價銀行準備不足[N].經濟日報,2005年4月11日,第11版(金融周刊)
28.彭紅楓、王卉君.天氣衍生品研究:全球天氣衍生品市場的概況[N].期貨日報,2005年6月29日
29.彭紅楓、王卉君.天氣衍生品的上限合約和下限合約[N].期貨日報,2005年6月30日
30.彭紅楓、王卉君.天氣衍生品的上下限合約和互換合約[N].期貨日報,2005年7月6日,第一作者。
31.孫慧敏、彭紅楓.股票期權的運作機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4(2)
32.彭紅楓、葉永剛.美國金融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及對中國的啟示[J].武漢大學教育研究,2004(3)
33.葉永剛、彭紅楓.我國期貨投資基金的監管[N].期貨日報,2004年9月
34.葉永剛、彭紅楓.美國期貨投資基金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流程[N].期貨日報,2004年5月
35.葉永剛、彭紅楓.VaR在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貨幣市場,2003(8)
36.彭紅楓.R&D項目評估方法研究[J].科技與管理,2003(1)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還款能力及還款意愿的貸款定價研究”(70801045),2009-2011,主持人
2.武漢大學“70”后學術學者計劃,2012-2015,主持人
3.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交易成本對期貨套期保值有效性的影響——理論、方法與中國實證”2008-2010,主持人
4.武漢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建設項目“企業外部融資中利率風險的管理——利率衍生工具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2008-2009,主持人
5.中國教育部后期資助重大項目“宏觀金融工程研究”,2007-2009,子課題負責人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民幣外匯衍生品市場誘發的金融風險及其應對策略研究”(70741016),2007-2008,子課題負責人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異質投資者與資產定價”(70671078),2007-2009,子課題負責人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境外人民幣衍生品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定價權的影響研究”(70541004),2005-2006,子課題負責人、執筆人
9.武漢市人民政府“武漢金融中心發展規劃(2007-2025)”,2007-2008,子課題負責人
10.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經紀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研究”,2004-2005,主要完成人、執筆人
11.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投資基金運作及監管模式研究”,2003-2004,主要完成人、執筆人
12.中國建設銀行總行“中國建設銀行風險內控體系研究”,2002~2003,子課題負責人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肖衛國
?個人簡介肖衛國,男,1966年10月生,湖北枝江人,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珞珈山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
郵政編碼:430072
辦公電話:027—68753088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主要研究
從事國際金融、國際投資與貨幣金融方向的研究。
?教育與工作經歷
1988年7月武漢大學世界經濟專業本科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91年7月武漢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8年11月武漢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1年9月-1993年11月任武漢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系助教。
1993年12月-1998年5月任武漢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系講師。
1998年6月-2005年9月先后任武漢大學管理學院、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其間,2000年2月-2000年7月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習;2001年9月-2002年1月在四川大學學習;2004年3月-2005年3月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商學院做訪問學者。
2005年10月晉升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2007年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博士生導師。
?學術著作
1、武漢大學學術叢書出版項目:《跨國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研究——兼論加入WTO新形勢下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戰略調整》,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專著,獨著。
2、21世紀經濟學管理學系列教材:《國際金融》,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合作主編。
3、MBA教材:《管理經濟學》,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合作主編。
4、中華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項目:《國際直接投資的新發展與外商對華直接投資》,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合作專著。
5、高等學校國際商務創新規劃項目:《國際商務管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主編。
?主要學術論文
1、“論戰后世界跨國公司的發展”,《決策與信息》,1993年第9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世界經濟》1993年11期轉載。
2、“美國跨國銀行經營戰略的調整及啟示”,《經濟學動態》1997年第6期。
3、“國際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動向與我國的對策”,《財經問題研究》1997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投資與證券》1997年第11期轉載。
4、“西方跨國銀行發展的新趨勢與我國的對策”,《經濟評論》1998年第2期。
5、“論我國銀行業的跨國經營”,《銀行與企業》1997年第10期。
6、“西方跨國銀行經營戰略調整及其借鑒意義”,《學習與實踐》1998年第6期。
7、“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對投資國的經濟效應分析”,《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8、“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經濟效應分析”,《財經問題研究》1999年第10期。
9、“關于資本輸出的理論與現實意義”,《江漢論壇》1999年第7期,《經濟學文摘》轉載。
10、“外國直接投資政策的國際協調與對策思考”,《經濟評論》2000年第5期。
11、“我國企業跨國經營中的融資問題”,《經濟日報》2002年5月17日。
12、“中國貨幣政策:微觀傳導機制分析”,《宏觀經濟管理》2003年第9期。
13、“新‘強勢’美元政策淺析”,《江漢論壇》2003年第11期。
14、“透視我國儲蓄、外匯‘雙溢出’現象”,《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15、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n Open Economy”, 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TO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2003.
16、“The Research on the Endogeneity of China’s Money Supply and the Change of Monetary Policy”, 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Volume 2, 2004. ISSHP收錄。
17、“美日金融業并購重組特點比較及啟示”,《投資研究》2006年第1期。
18、“有序發展金融服務業”,《經濟日報》2006年10月30日。
19、“美國巨額經常項目赤字剖析與我國的對策”,《美國經濟走勢與中美經貿關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11月。
20、“中美銀行業并購效率的實證研究”,《珞珈管理評論》2007年第1卷。
21、“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的中國區位因素實證分析”,《全球經濟失衡與中美經貿關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11月。
22、“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統計與決策》2007年12月第23期。
23、“Empirical Research of M&A Impact on Chinese & American Commercial Banks’ Efficiency Based on DEA Method”,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rch, 2008. Canadi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Science & Cultures.
24、“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US FDI in China and Sino-US economic growth”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5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I收錄。
25、“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Household Choice Behavior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 China-Canada Industry Workshop on Engineering Risk Management 2008. ISSHP收錄。
26、“An analysis of the relevance between US FDI and Sino-US economic growth” ,WICOM 2008.EI收錄。
27、“美國對華直接投資與中美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經濟評論》2008年第4期。
28、“A Study on the Location Determinants of the US FDI in China”,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une, 2009. Canadi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Science & Cultures.
29、“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股票市場發展關系研究”,《統計與決策》2009年7月第13期。
30、“An Analysis of CHIBOR Determinant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tatistics Studies, 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 Sydney, Australia.2009.
31、“Non-linear Money Demand in China:1996-2008”,China-Canada Workshop on FEERM,2009,ISSHP收錄。
32、“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variation between the US FDI and Sino-American Trade”,ICISE2009,EI收錄。
33、“Stock Market, Exchange Rate and Chinese Money Demand”,ISME2010,EI收錄。
34、“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real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US FDI in China”, ICISE2010.EI收錄。
35、“跨國并購作為一種國際市場進入模式研究的文獻綜述”,《珞珈管理評論》2010第2卷。
36、“美國對華直接投資與中美貿易變動的實證分析”,《美國金融危機與中美經貿關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年7月。
37、“Interaction between Franchise Value and Risk-taking Behaviors of Commercial Banks”,Statistic Application in Scientific and Social Reformation,July,2010.ISSHP收錄。
38、“1996-2008年中國貨幣需求非線性實證分析”,《統計研究》2011年第1期。
39、“股票市場、人民幣匯率與中國貨幣需求”,《金融研究》2011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金融與保險》2011年第8期轉載。
40、“住房價格、消費與中國貨幣政策最優選擇:基于異質性房價預期視角”,《經濟評論》2012年第2期。
41、“The Transmission of US Monetary Policy Shocks to China’s Output and Infl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Volume 5,Number1, 2012.
42、“美國貨幣政策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傳導研究”,《統計與決策》2012年12月第23期。
43、“The Impact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Change on FDI in China: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of Country Panel Data”,China-Canada Workshop on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2011,ISSHP收錄。
44、“Research on Effect of Banks Risk Weighted Assets”,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Springer,2013. EI 期刊。
45、“Applied Research on Signed Constrained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merican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Spillover Effect”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s Sciences, Volume5,Number 4, 2013. EI 期刊。
46、“中國貨幣結構與經濟產出——基于1952 -2010 年宏觀數據的實證檢驗”,《金融研究》2013年第2期。
47、“美國非常規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基于零利率下限和符號約束的VAR分析”,《經濟管理》2013年第6期。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謝珺
?個人簡介謝珺,1979年8月生,男,湖北省武漢市人。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現任金融系與保險精算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語言能力:Chinese (Native), Japanese (Fluent), English
Software Skills:Microsoft Office, Stata, LaTex
Teaching:公司金融,投資銀行學,財務報表分析
E-mail:[email protected](由于雅虎搬遷,以前的雅虎郵箱停用)
?學習經歷
1998年9月保送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日語系,2002年7月獲日本語言文學學士學位,2005年3月獲日本神戶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2008年3月獲日本神戶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08年4月起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任教。
?研究方向
公司金融,公司治理
?發表論文
1.Xie, Jun and Fukumoto, Yukio, 2013, A new finding for board size effects: Evidence from Japan,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SSCI), Forthcoming.
2.謝珺,2012:《股權集中結構下的公司治理文獻綜述》,《財會通訊(綜合下,學術版)》,No.12, 109-113.
3.謝珺,2011:《董事會治理研究前沿問題綜述》,《財會通訊(綜合下,學術版)》No.1,109-112。
4.Xie Jun, 2011,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board composition effects in Japanese companies, 4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s and Optimization (CSO 2011), EI檢索。
5.謝珺,2009:“跨越國界的市民社會”(譯作,原作者為日本京都大學八木紀一郎教授),經濟思想史評論(第四輯),304-321,顧海良,顏鵬飛(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熊和平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熊和平老師的信息?個人簡介
熊和平,1966年4月生,男,湖北黃岡人,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民建黨員。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珈山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
郵政編碼:430072
辦公電話:027—68763064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教育與工作經歷
1985年考入黃岡師范學院數學系;
1994年考入武漢大學數學系,1997年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7年畢業留武漢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任教;2005年晉升為副教授。
?教材
1、《金融工程概論》(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衍生金融工具概論》(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
3、《證券投資》(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投資科學》(參編),科學出版社2008年。
?主要學術論文
1、熊和平,“一類涉及總量互補經濟均衡的全局穩定性”,《經濟數學》,1999年第1期
2、熊和平,“風險態度與投資組合分析”,《預測》,2001年第2期
3、熊和平,“投資組合協方差矩陣的性質與最優組合的選擇”,《中國管理科學》,2002年第2期
4、熊和平,“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5、熊和平,“論消費習慣及其對資產定價的影響”,《經濟評論》,2005年第3期
6、熊和平,“套利思想與金融工程”,《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7、熊和平,“消費習慣、異質偏好與動態資產定價:純交換經濟情形”,《經濟研究》,2005年第10期
8、熊和平,“投資期限的長度及其對投資組合的影響”,《預測》,2006年第2期
9、Xiong Heping,“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heterogeneous preferences and the dynamics of asset prices: pure exchange economy case”, 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s 7,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II,2006,205-216
10、Xiong Heping,“Multi-period Portfolio Analysis :Discrete Case”,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s 9,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V,2006,237-244
11、熊和平,柳慶元,“異質投資者與資產定價研究評析”,《經濟評論》,2008年第1期
12、Xiong Heping,Jiang Xiongtao, Xu xusong,“Heterogeneous preference and Asset Pricing”,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The 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WiCOM 2007),EI檢索
13、Xiong Heping,“Does Heterogeneous Investment Horizon Effect on CAPM”,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WiCOM 2007)9823-9826,EI,ISTP檢索
14、Xiong Heping,“Heterogeneous wealth preference and Asset Pricing” Advances in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2008年,275-280,ISTP檢索。
15、Xiong Heping, Xiao Yi, Xu Yiheng,“Can Rebalancing Reduce the Portfolio Risk”,Proceedings of China-Canada Industry Workshop 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2008,79-82,ISTP檢索。
16、Xiong Heping, Xu Yiheng, Xiao Yi,“The Heterogeneous Investment Horizon and Dynamic Strategies for Asset Allocation”, Cutting-Edge Research Topics on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Springer Press,721-728.2009,EI,ISTP檢索。
17、Xiong Heping ,Xu Yiheng, Xiao Yi,“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ulti-period Portfolio Strategies”,BIFE2009,266-269,EI,ISTP檢索。
18、Xiong Heping ,Cai Jie “Empirical Study of IPO Underpricing: Evidence from Small Medium-sized Board in China”,2010,ISTP檢索
19、Xiong Heping ,Li Shuyi,“Copula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redit model”,Proceedings of China-Canada Industry Workshop on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2009,21-24,ISTP 檢索
20、Xiong Hping, He Ye, Li Luyan, Habit formation, heterogeneous risk aversion and asset prices,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ICEE2011-Proceeding,7993-7996,2011
21、王貴君,熊和平,LSM可轉債定價模型及其實證研究,中國管理科學,19(專輯),2011,10,391-405
22、熊和平,李淑懿,消費習慣,異質偏好與資產定價,管理科學學報(已接受,待發)
?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7年-2009年),項目名稱:“異質投資者與資產定價”(項目批準號:70671078),(項目經費人民幣20萬元)。
2、主持武漢大學社會科學青年項目(2003-2004年),項目名稱:“異質偏好與資產定價”(項目經費2萬)
3、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社會科學基金2項,教育部基金2項。參加橫向課題多項。
?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情況
1、論文《費習慣、異質偏好與動態資產定價:純交換經濟情形》獲武漢市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
2、參編教材《金融工程概論》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1年)。
?主要社會和學術團體兼職
1、中國金融工程學會理事
2、武漢市系統工程學會理事
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
武漢大學金融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學院、專業、研究方向代碼及名稱 | 全日制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備注 |
020204金融學 | |||||
01 (全日制)貨幣金融學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 ①金融學綜合(01,02,03,04) | |||
02 (全日制)國際金融 |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 ②《Microeconomics》(05) | |||
03 (全日制)國際投資 | ③303數學三 | ③《Macroeconomics》(05) | |||
04 (全日制)證券投資 |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 ||||
05 (全日制)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 |
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專業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北京大學 | A+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5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6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7 | 廈門大學 | A |
8 | 清華大學 | A- |
9 | 南開大學 | A- |
10 | 復旦大學 | A- |
11 | 江西財經大學 | A- |
12 | 山東大學 | A- |
13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14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5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6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7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 |
18 | 天津財經大學 | B+ |
19 | 遼寧大學 | B+ |
20 | 吉林大學 | B+ |
21 | 南京大學 | B+ |
22 | 東南大學 | B+ |
23 | 浙江大學 | B+ |
24 | 浙江工商大學 | B+ |
25 | 山東財經大學 | B+ |
26 | 武漢大學 | B+ |
2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8 | 湖南大學 | B+ |
29 | 中山大學 | B+ |
30 | 暨南大學 | B+ |
31 | 浙江財經大學 | B+ |
32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33 | 北京工商大學 | B |
34 | 山西財經大學 | B |
35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6 | 同濟大學 | B |
37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8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B |
39 | 上海大學 | B |
40 | 南京財經大學 | B |
41 | 安徽大學 | B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43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4 | 廣西大學 | B |
45 | 重慶大學 | B |
46 | 云南財經大學 | B |
47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48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B- |
49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50 | 蘇州大學 | B- |
51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52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53 | 安徽財經大學 | B- |
54 | 華僑大學 | B- |
55 | 河南大學 | B- |
56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57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58 | 四川大學 | B- |
59 | 蘭州大學 | B- |
60 | 重慶工商大學 | B- |
61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B- |
62 | 軍事經濟學院 | B- |
63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64 | 吉林財經大學 | C+ |
65 | 南昌大學 | C+ |
66 | 濟南大學 | C+ |
67 | 鄭州大學 | C+ |
68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C+ |
69 | 華中師范大學 | C+ |
70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71 | 華南師范大學 | C+ |
72 | 廣東財經大學 | C+ |
73 | 西北大學 | C+ |
74 | 新疆財經大學 | C+ |
75 | 西安財經學院 | C+ |
76 | 寧波大學 | C+ |
77 | 河北經貿大學 | C+ |
78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79 | 河北大學 | C |
80 | 內蒙古大學 | C |
81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82 | 華東政法大學 | C |
83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84 | 江南大學 | C |
85 | 江蘇大學 | C |
86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87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88 | 山東理工大學 | C |
89 | 海南大學 | C |
90 | 西南政法大學 | C |
91 | 西南民族大學 | C |
92 | 貴州財經大學 | C |
93 | 云南大學 | C |
94 | 蘭州財經大學 | C |
95 | 南京審計大學 | C |
96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97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98 | 中國政法大學 | C- |
99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100 | 天津商業大學 | C- |
101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C- |
102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3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4 | 貴州大學 | C- |
105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106 | 陜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石河子大學 | C- |
108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專業分析
學校介紹江城多山,珞珈獨秀;山上有黌,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武漢大學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1946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6大學院并駕齊驅的辦學格局。新中國成立后,武漢大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年,毛澤東主席親臨武大視察。1993年,武漢大(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學百年校慶之際,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祝賀。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整體實力明顯上升。1999年,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雜志將武漢大學列為“中國最杰出的大學之一”。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嶄新一頁。合校十多年來,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斷提升。2020年,學校在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位列第199位,國際教育研究機構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46位,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351-400位。
專業介紹
該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將會掌握金融基礎理論,有扎實的經濟理論和金融理論基礎,掌握各種金融交易活動的規律,并具備(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從事金融業務活動并能取得成功的能力,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不斷學習提高能力,具備獨立承擔與專業研究相關工作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或內容 |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
01 (全日制)貨幣金融學 02 (全日制)國際金融 03 (全日制)國際投資 04 (全日制)證券投資 05 (全日制)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
復試科目: ①金融學綜合(01,02,03,04) ②《Microeconomics》(05) ③《Macroeconomics》(05) |
1.西方經濟學編寫組:《西方經濟學》(上下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 2.N.格里高利•曼昆著,盧遠矚譯:《宏觀經濟學》(第九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3.哈爾R.范里安著,費方域 朱保華等譯:《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九版),格致出版社,2015年。。 |
1.西方經濟學編寫組:《西方經濟學》(上下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
2.N.格里高利•曼昆著,盧遠矚譯:《宏觀經濟學》(第九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3.哈爾R.范里安著,費方域 朱保華等譯:《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九版),格致出版社,2015年。
復試參考書目
1.黃憲等:《貨幣金融學》第六版),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7年;
2.何國華等:《國際金融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7年;
3. Stephen A. Ross,Randolph W.Westerfield,Jeffrey F.Jaffe等著,吳世農、沈藝峰、王志強等譯(原書11版):《公司理財》(1——19章),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7年。
金融學專業(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方向)
1. Mas-colell, Winston and Green:Microeconomic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 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 (4th ed), McGrow Hill, 2010;
3. [美]杰弗里•M•伍德里奇(Jeffrey M.Wooldridge):計量經濟學導論(第5版)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5年。
分數線
年份 | 分數線 |
2020 | 380 |
2019 | 390 |
武漢大學金融學研究生學費標準為8000元/年。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代軍勛,1976年1月生,男,湖北天門人,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曾主持教育(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部人文社科基金科研項目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共發表金融專業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2部,參與主編教材1部。主要研究領域:貨幣金融學,銀行管理,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劉思躍,湖南平江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系副主任。經濟學博士,金融學副教授。工作后主要擔任《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管理》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三項,出版專著和教材三部,在核心和權威雜志發表論文十多篇。并于2001年獲得湖北省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從2002年以來,先后擔任楚天高速和岳陽紙業兩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還擔任湖南岳陽紙業股份公司的獨立董事,并擔任多家公司企業管理或財務管理顧問。
李艷麗,1973年11月生,女,土家族,湖北省建始縣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金融(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學博士,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課題1項、民建湖北省委課題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在《經濟學動態》、《經濟日報(理論版)》等雜志發表論文10余篇,EI收錄論文2篇,ISTP收錄2篇;指導的本科論文連續被評為湖北省教育廳優秀學士論文。研究方向:國際金融、匯率政策。
賴一飛,男,生于1964年6月,漢族,江西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工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賴一飛副教授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十多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先后獨著、主編著作6部,發表論文35篇。先后主持完成或正在進行的教育部、省委的重點課題5項。其研究成果《基于遺傳算法的機組優化組合的應用研究》于2001年12月獲武漢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越考考研: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020204金融學 | 初試科目 | 方向 | 復試科目 |
01貨幣銀行學 02國際金融 03國際投資 04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303數學三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
①金融學綜合(01、02、03方向) ②《Microeconomics》(04方向) ③《Macroeconomics》(04方向) |
①政治經濟學、計量經濟學(01、02、03方向) ②宏觀經濟理論、 微觀經濟理論(04方向) |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葉永剛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葉永剛老師的信息?個人簡介
葉永剛,1955年8月出生,經濟學博士,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珈山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
郵政編碼:430072
住宅電話:027—68764435
辦公電話:027—68753013
手機:13507138686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社會兼職
中國金融年會常務理事、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是國內較早從事金融工程研究的金融學家之一。
?教育與工作經歷
1983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并留校任教,1993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任武漢大學商學院金融系主任,1994年晉升為副教授,1996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商學院研修國際金融與金融工程,1997年晉升為教授,2004年在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作為訪問學者研修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和金融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在衍生工具和風險管理方面,從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完成了金融工程叢書包括衍生工具、金融工具配置和金融工程本土化等三個系列的近二十本學術專著,先后承擔了教育部《人民幣兌外幣遠期結售匯市場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境外人民幣衍生品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定價權的影響研究》和中國建設銀行總行《中國建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研究、設計與實施》等具有重大影響項目的研究,在《金融研究》、《保險研究》、《經濟學動態》、《經濟管理》和《武漢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在金融發展領域,主持了《武漢金融中心發展規劃(2007-2025)》、《武漢·中國光谷技術產權交易系統研究和設計》和《中國孵化器融資體系研究、設計與實施》等項目。
?學術專著
1、《外匯期權》,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國債期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中國孵化器融資體系研究、設計與實施》,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教材
1、《衍生金融工具》,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主要學術論文
1、“中國金融監管指標體系構建研究”,《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2、“基于抵補風險的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研究”,《經濟管理》,2008年第6期
3、“武漢市金融風險分析--資產負債表分析方法的運用”,《武漢金融發展報告》,2008年第6期
4、“宏觀金融風險分析最新進展”,《經濟學動態》,2007年第5期
5、“宏觀金融工程論綱”,《經濟評論》,2007年第6期
6、“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委托代理理論視角”,《經濟管理》,2006年第6期
7、“違約相關性理論研究綜述”,《經濟學動態》,2006年第4期
8、“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對外貿易收支之間的關系”,《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
9、“保險資金投資風險的度量與管理”,《保險研究》,2005年第4期
?科研項目
1、主持教育部后期資助重大項目(2007年-2010年),項目名稱:“宏觀金融工程研究”(項目經費人民幣20萬元)。項目批準號:07JHQ0003
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7年-2008年),項目名稱:“人民幣外匯衍生品市場誘發的金融風險及其應對策略研究”(項目經費人民幣7萬元)。項目編號:70741016
3、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5年-2006年),項目名稱:“境外人民幣衍生品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定價權的影響研究”(項目經費人民幣6萬元)。項目編號:70541004
4、主持湖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008年-2009年)項目名稱:“國家資產負債表與湖北省經濟金融發展中的風險問題研究”(項目經費人民幣8萬元)。項目編號:2007AA402C17
5.主持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項目(2008年-2009年),“湖北省未上市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市場”(項目經費人民幣50萬元)。
6.主持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2008年-2009年),“湖北省未上市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市場”,(項目經費人民幣18萬元)。
?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情況
1、金融市場及其風險管理研究(系列論文)獲第六節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9年)。
2、專著《中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系統研究、設計與設施》獲武漢大學第十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5)。
?主要社會和學術團體兼職
1、中國金融年會常務理事、中國金融學會理事
2、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江晴
?個人簡介江晴,女,1960年2月生,江蘇南京人。經濟學博士,教授。中共黨員。
E-mail:[email protected]
?教學及研究領域
貨幣經濟學、公司金融。
?教育背景及工作經歷
1978年3月–1982年1月就讀于武漢大學外文系,獲文學學士。
1995年9月–1998年6月就讀于武漢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獲經濟學碩士。
1998年9月–2002年6月就讀于武漢大學商學院經濟系,獲經濟學博士。
1999-2000獲中加學者交流項目資助赴加拿大研修。
2002–2003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美國研修。
2007–2008獲富布萊特基金資助赴美國研修。
1982年1月–1988年8月任教于武漢理工大學。
1988年9月-1994年5月任教于教育部高校師資培訓交流中心(武漢大學)。
1994年6月起任教于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
?主要科研項目及著述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3-),“貨幣經濟中的實證主義傳統與實驗經濟學思想史解析”(批準號:13BJL013)。
2、主持富布萊特國際合作項目(2007-2008),“新貨幣經濟學視野下的三元悖論------美聯儲與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演化路徑比較研究”
3、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5-2009),“西方新貨幣經濟學探蹤”(批準號:05JBJL048)。
4、主持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2004重點金融研究課題(2004~2005),“抑制中國新一輪通脹發生的存款準備金操作效率研究”(批準號:WB2004204)。
5、《新編經濟思想史》(第十章: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神經元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013年,第一作者。
6、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evance between Fed QE’s and the Concurrent Interest Rate Level of China ---- In View of Taylor-type Rule”,國際學術會議論文,2013年5月,第一作者。
7、“Loan Value Assess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國際學術會議, 2012年3月,CPCI-SSH/ISTP檢索,第一作者。
8、“On Institutional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in China”,國際會議論文, 2009年6月,CPCI-SSH/ISTP檢索,獨著。
9、“An Eye on Policy Efficiency of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in Financial Crisis”, 國際會議論文, 2008年11月,CPCI-SSH/ISTP檢索,獨著。
10、《經濟思想史-------一種批判性的視角》(第七章:窮人政治經濟學----威廉﹒湯普森和托馬斯﹒霍奇斯金的理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獨譯。
11、《解讀后貨幣經濟》,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獨著。
12、“論超額準備金在中國貨幣體系中的地位”,論文,《投資研究》2005年10月,第一作者。
13、《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與思潮》(第30章:貨幣經濟學的新進展),首都經濟貿易出版社,2005年1月,獨著。
14、“新貨幣經濟學與哈恩難題”,論文,《經濟學動態》2003年11月,獨著。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004年2月。
15、“電子支付系統對貨幣乘數范式的沖擊”,論文,《世界經濟》2001年10月,第一作者。
16、“高新技術股市場價值剖析”,論文,《金融研究》2001年8月,第一作者。
17、“信貸資產風險的識別與計量”,論文,《現代商業銀行導刊》2000年3月,第一作者。
18、“加里.貝克爾學術思想”,論文,《中國財金報》1999年10月,獨著。
19、“我國現行銀行間清算模式的貨幣緊縮效應分析”,論文,《金融理論與實踐》1998年10月,第一作者。
20、“我國股票二級市場市盈率的扭曲與修正”,論文,《投資研究》1997年10月,第一作者。
21、“談信貸資產風險評估的科學化”,論文,《長江日報》(理論版)1996年8月19日,獨著。
22、“項目風險評估的條件概率模型”,論文,《投資與建設》1995年11月,第一作者。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盧漢林
?個人簡介盧漢林,男,漢族,1954年出生于武漢市。武漢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國際投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社會兼職
任中國投資學會理事、中國投資學會投資學科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國投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學習工作經歷
1978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經濟系,留校武漢大學經濟系任教;
1979年至198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進修;
1985年在職在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讀世界經濟碩士學位,1988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7年—1988年,赴日本同志社大學經濟學部任客員研究員;
1988年任講師;
1990年至1993年在職在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讀世界經濟博士學位,1993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于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任投資經濟系系主任;
1995年—1996年,任日本同志社大學及國經濟學部客員研究員;
2000年晉升為教授;
2004年—200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學研究科學術研究(客員研究員)。
?論文
1.Doubt RMB’s Appreciation from China’s Economic(質疑人民幣升值的基礎),2008年中加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一作。
2.外資GDP效果與適度規模關系的實證研究,當代財經2004年9月,盧漢林、盧君生。
3.從歐元經驗看我國統一四幣的經濟利益,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4年4月,盧漢林、戴世芳。
4.試論投融資概念的理論創新與現實意義,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4月。
5.論我國非缺口型外資的經濟影響與對策.投資研究、2000.2、盧漢林、王曉川。
6.論產業政策在日本經濟增長過程中的作用.經濟評論.2000.1、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世界經濟2000.4。
7.論當代國際投資領域中的新現象 武漢大學學報 1999.3。
8.國際直接投資中的無股化現象 投資研究 1999.2。
9.中日兩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外資政策的差異 江漢論壇 1998.10。
10.引進外資的理論分析與實踐比較 武漢大學學報 1998.2。
11.經濟成長にぉける外資政策的研究 [日]同經會報 1997.3。
12.無股化:國際投資新現象 投資導報 1994.9。
13.日本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上) 長江日報 1993.10。
14.日本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下) 長江日報 1993.10。
15.國外房地產籌資簡介 改革縱橫 1992.5。
16.日本住宅政策及啟示 改革縱橫 1992.4。
17.戰后美日宏觀經濟政策的比較 武漢大學學報 1992.3。
18.武漢大學部分師生認真評點《談話錄》 人民日報 1991.1。
19.現代企業的資金管理 學習月刊 1990.9。
20.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產量決策 學習月刊 1990.7。
21.現代企業的經營戰略與經營目標 學習月刊1990.6。
22.西方的企業形態與管理變形 學習月刊1990.5。
23.當前企業集團的現狀及對策 決策信息 1990.4。
24.正式組織中的決策問題 學習月刊1990.4。
25.管理實踐中的組織結構 學習月刊 1990.3。
26.管理實踐中的組織平衡問題 學習月刊1990.2。
27.提高工作效率的非經濟途徑 學習月刊1989.12。
28.科學管理的形成與發展 學習月刊1989.11。
29.管理是一種資源 學習月刊1989.10。
30.日本產業的復興、育成、調整政策 現代日本經濟 1989.4。
31.中日經濟發展與經濟政策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四) 商業研究1989.2。
32.中日經濟發展與經濟政策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三) 商業研究1989.1。
33.中日經濟發展與經濟政策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二) 商業研究1988.12。
34.中日經濟發展與經濟政策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一) 商業研究1988.11。
35.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日本經濟からの教訓—[日]同經濟會報 1988.10。
36.邊際分析在產量決策中的應用 黃石黨校校刊 1986.11、盧漢林、孔繁慈。
37.產量、規模、經濟效益經濟學周報 1984.2。
38.產量和規模的經濟性 經濟研究參考資料 1983.11。
39.武漢市機械工業調整方面的若干問題 武漢大學學報 1982.1。
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
武漢大學金融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學院、專業、研究方向代碼及名稱 | 全日制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備注 |
020204金融學 | |||||
00 (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 ①金融學綜合 | |||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 |||||
③303數學三 | |||||
④819宏微觀經濟學 |
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專業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北京大學 | A+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5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6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7 | 廈門大學 | A |
8 | 清華大學 | A- |
9 | 南開大學 | A- |
10 | 復旦大學 | A- |
11 | 江西財經大學 | A- |
12 | 山東大學 | A- |
13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14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5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6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7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 |
18 | 天津財經大學 | B+ |
19 | 遼寧大學 | B+ |
20 | 吉林大學 | B+ |
21 | 南京大學 | B+ |
22 | 東南大學 | B+ |
23 | 浙江大學 | B+ |
24 | 浙江工商大學 | B+ |
25 | 山東財經大學 | B+ |
26 | 武漢大學 | B+ |
2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8 | 湖南大學 | B+ |
29 | 中山大學 | B+ |
30 | 暨南大學 | B+ |
31 | 浙江財經大學 | B+ |
32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33 | 北京工商大學 | B |
34 | 山西財經大學 | B |
35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6 | 同濟大學 | B |
37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8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B |
39 | 上海大學 | B |
40 | 南京財經大學 | B |
41 | 安徽大學 | B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43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4 | 廣西大學 | B |
45 | 重慶大學 | B |
46 | 云南財經大學 | B |
47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48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B- |
49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50 | 蘇州大學 | B- |
51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52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53 | 安徽財經大學 | B- |
54 | 華僑大學 | B- |
55 | 河南大學 | B- |
56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57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58 | 四川大學 | B- |
59 | 蘭州大學 | B- |
60 | 重慶工商大學 | B- |
61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B- |
62 | 軍事經濟學院 | B- |
63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64 | 吉林財經大學 | C+ |
65 | 南昌大學 | C+ |
66 | 濟南大學 | C+ |
67 | 鄭州大學 | C+ |
68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C+ |
69 | 華中師范大學 | C+ |
70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71 | 華南師范大學 | C+ |
72 | 廣東財經大學 | C+ |
73 | 西北大學 | C+ |
74 | 新疆財經大學 | C+ |
75 | 西安財經學院 | C+ |
76 | 寧波大學 | C+ |
77 | 河北經貿大學 | C+ |
78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79 | 河北大學 | C |
80 | 內蒙古大學 | C |
81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82 | 華東政法大學 | C |
83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84 | 江南大學 | C |
85 | 江蘇大學 | C |
86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87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88 | 山東理工大學 | C |
89 | 海南大學 | C |
90 | 西南政法大學 | C |
91 | 西南民族大學 | C |
92 | 貴州財經大學 | C |
93 | 云南大學 | C |
94 | 蘭州財經大學 | C |
95 | 南京審計大學 | C |
96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97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98 | 中國政法大學 | C- |
99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100 | 天津商業大學 | C- |
101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C- |
102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3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4 | 貴州大學 | C- |
105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106 | 陜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石河子大學 | C- |
108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導師介紹:趙何敏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趙何敏老師的信息?個人簡介
趙何敏教授,女,漢族,山西太原人,生于1954年。現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與保險學系教授。
?教育經歷
1982年2月畢業于武漢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于武漢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主講課程
主要承擔本科生《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學》和研究生《貨幣經濟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銀行經營管理,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等。
?代表性成果
1、《中國金融市場風險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1期。
2、《我國金融市場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分析》,宏觀經濟管理,2001年第4期。
3、《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供給可控性分析》,財政研究,2001年第3期。
4、《資本市場與企業治理結構效率》,投資研究,2002年第8期。
5、《加強電子貨幣管理力度》,經濟日報理論版,2003年10月30日。
6、《高新技術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徑分析》,宏觀經濟管理,2003年第6期。
7、《論貨幣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管理的革命》,經濟評論,2004年第4期。
8、《“貨幣銀行學”課程教學的創新與互動》,中國大學教學,2007年第7期。
9、《高技術產業經濟研究》,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10、《貨幣金融學》,參與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獲獎情況
1、2005年,科研項目《高新技術產業與新經濟》獲武漢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2、2007年,論文《“貨幣銀行學”課程教學的創新與互動》獲武漢大學優秀教研論文一等獎。
金融學考研院校
專業名稱:金融學 專業代碼:020204 門類/類別:經濟學 學科/類別:應用經濟學開設專業院校: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南開大學 天津商業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財經大學 沈陽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東北大學 沈陽化工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上海社會科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南京審計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財經大學 寧波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大學 安徽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州大學 廈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工商學院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大學 中南大學 湘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商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大學 海南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貴州財經大學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財經大學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延安大學 西安財經學院 蘭州大學 蘭州財經大學 新疆財經大學
專業解析:
以天津商業大學為例,金融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各領域貨幣與資本運動、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理論與方法的學科,是兼具很強的理論性與實務性、微觀與宏觀、國別性與全球性特點的綜合性學科。它對各國和全球經濟運行與社會發展全局有著重大影響。本學科是在原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投資學和保險學基礎上調整形成的。隨著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先進金融理論與方法的引入,大大豐富和擴展了我國金融新興學科研究的領域和內容,在各國經濟不斷發展和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發展前景廣闊。
在本科金融專業下設有金融理論教研室和應用金融教研室,擁有一批從事金融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師資,并且在相關學科,如會計學、企業管理設有碩士點,在經濟學、財政學、國際貿易等本科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從而為相關課程的開設和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現從事金融專業教學和研究的教師共有19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3人,在讀博士2人,其余教師均具有碩士學位。其中有3位教師有從事金融工作的經歷,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3位教師擔任過相關專業與金融有關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具有較好的碩士生培養經驗。近年來,金融專業教師發表了百余篇科研論文。
培養目標:
本學科之旨在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具有嚴謹求實的思想作風和較高的精神文明素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要求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理論,掌握現代金融學原理和較系統的金融專門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并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具有金融經濟問題觀察分析能力、貨幣政策實施能力和從事金融具體工作能力;畢業后可承擔本學科的教學、科研具體工作和中高層次的金融管理實務工作。
研究方向:
金融專業碩士學位下設兩個研究方向:
1、 公司金融
2、 金融市場與金融管理
此專業大學排名:
0202 應用經濟學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參評58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4 | 10036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5 | 10173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6 | 10272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7 | 10384 | 廈門大學 | A |
8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9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10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11 | 10421 | 江西財經大學 | A- |
12 | 10422 | 山東大學 | A- |
13 | 10520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14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7 | 10038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 |
18 | 10070 | 天津財經大學 | B+ |
19 | 10140 | 遼寧大學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21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22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3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2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B+ |
25 | 10456 | 山東財經大學 | B+ |
26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27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8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29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0 | 10559 | 暨南大學 | B+ |
31 | 11482 | 浙江財經大學 | B+ |
32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33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B |
34 | 10125 | 山西財經大學 | B |
35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6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37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8 | 10273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40 | 10327 | 南京財經大學 | B |
41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4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4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4 | 10593 | 廣西大學 | B |
45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46 | 10689 | 云南財經大學 | B |
47 | 10200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48 | 1024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B- |
49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50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51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52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53 | 10378 | 安徽財經大學 | B- |
54 | 10385 | 華僑大學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學 | B- |
56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57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58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59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60 | 11799 | 重慶工商大學 | B- |
61 | 11846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B- |
62 | 90026 | 軍事經濟學院 | B- |
63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64 | 10207 | 吉林財經大學 | C+ |
65 | 10403 | 南昌大學 | C+ |
66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6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68 | 10484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C+ |
6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C+ |
70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71 | 10574 | 華南師范大學 | C+ |
72 | 10592 | 廣東財經大學 | C+ |
73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74 | 10766 | 新疆財經大學 | C+ |
75 | 11560 | 西安財經學院 | C+ |
76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77 | 11832 | 河北經貿大學 | C+ |
78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79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80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C |
8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82 | 10276 | 華東政法大學 | C |
83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84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85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86 | 10320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87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88 | 10433 | 山東理工大學 | C |
89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90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學 | C |
91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學 | C |
92 | 10671 | 貴州財經大學 | C |
93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94 | 10741 | 蘭州財經大學 | C |
95 | 11287 | 南京審計大學 | C |
96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9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98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C- |
99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100 | 10069 | 天津商業大學 | C- |
101 | 10139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C- |
102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3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4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105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106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10759 | 石河子大學 | C- |
108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金融學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4 | 10036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5 | 10173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6 | 10272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7 | 10384 | 廈門大學 | A |
8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9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10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11 | 10421 | 江西財經大學 | A- |
12 | 10422 | 山東大學 | A- |
13 | 10520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14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7 | 10038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 |
18 | 10070 | 天津財經大學 | B+ |
19 | 10140 | 遼寧大學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21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22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3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2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B+ |
25 | 10456 | 山東財經大學 | B+ |
26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27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8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29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0 | 10559 | 暨南大學 | B+ |
31 | 11482 | 浙江財經大學 | B+ |
32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33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B |
34 | 10125 | 山西財經大學 | B |
35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6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37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8 | 10273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40 | 10327 | 南京財經大學 | B |
41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4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4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4 | 10593 | 廣西大學 | B |
45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46 | 10689 | 云南財經大學 | B |
47 | 10200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48 | 1024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B- |
49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50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51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52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53 | 10378 | 安徽財經大學 | B- |
54 | 10385 | 華僑大學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學 | B- |
56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57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58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59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60 | 11799 | 重慶工商大學 | B- |
61 | 11846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B- |
62 | 90026 | 軍事經濟學院 | B- |
63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64 | 10207 | 吉林財經大學 | C+ |
65 | 10403 | 南昌大學 | C+ |
66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6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68 | 10484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C+ |
6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C+ |
70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71 | 10574 | 華南師范大學 | C+ |
72 | 10592 | 廣東財經大學 | C+ |
73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74 | 10766 | 新疆財經大學 | C+ |
75 | 11560 | 西安財經學院 | C+ |
76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77 | 11832 | 河北經貿大學 | C+ |
78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79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80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C |
8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82 | 10276 | 華東政法大學 | C |
83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84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85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86 | 10320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87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88 | 10433 | 山東理工大學 | C |
89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90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學 | C |
91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學 | C |
92 | 10671 | 貴州財經大學 | C |
93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94 | 10741 | 蘭州財經大學 | C |
95 | 11287 | 南京審計大學 | C |
96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9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98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C- |
99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100 | 10069 | 天津商業大學 | C- |
101 | 10139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C- |
102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3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4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105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106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10759 | 石河子大學 | C- |
108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金融學專業學校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8 | 中山大學 | A | 15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2 | 北京大學 | A+ | 9 | 廈門大學 | A | 16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3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0 | 暨南大學 | A | 17 | 南京大學 | A |
4 | 南開大學 | A+ | 11 | 湖南大學 | A | 1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5 | 復旦大學 | A+ | 12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19 | 清華大學 | A |
6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13 | 武漢大學 | A | 20 | 同濟大學 | A |
7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14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
B+等(30個):華東師范大學、吉林大學、重慶大學、天津財經大學、遼寧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華大學、蘇州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上海大學、南京財經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工商大學、西南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學院、廣東商學院、河南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廣西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浙江財經大學 |
||||||||
B等(30個):寧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福州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青島大學、深圳大學、山東經濟學院、山東財政學院、云南財經大學、貴州財經學院、蘭州商學院、鄭州大學、安徽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河海大學、西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工商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北大學 |
||||||||
C等(20個):名單略 |
|
|
|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5★ | 181 |
2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181 |
3 | 中央財經大學 | 5★ | 181 |
4 | 南開大學 | 5★ | 181 |
5 | 廈門大學 | 5★ | 181 |
6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5★ | 181 |
7 | 復旦大學 | 5★ | 181 |
8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181 |
9 | 上海財經大學 | 5★ | 181 |
10 | 武漢大學 | 4★ | 181 |
11 | 東北財經大學 | 4★ | 181 |
12 | 暨南大學 | 4★ | 181 |
13 | 北京大學 | 4★ | 181 |
14 | 天津財經大學 | 4★ | 181 |
15 | 吉林大學 | 4★ | 181 |
16 | 中山大學 | 4★ | 181 |
17 | 遼寧大學 | 4★ | 181 |
18 | 上海交通大學 | 4★ | 181 |
19 | 浙江工商大學 | 4★ | 181 |
20 | 西安交通大學 | 4★ |
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