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介紹

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介紹 正文

學科定義
測繪科學與技術是研究地球和其它實體與時空分布有關信息的采集、處理、分析、管理、存貯、傳輸、表達和應用的科學與技術。
測繪科學與技術的研究內容包括探測地球和其它實體的形狀與重力場以及空間定位的理論與方法,利用各種測量儀器、傳感器及其組合系統獲取地球及其它實體與空間分布相關的信息,制成各種地形圖和專題圖,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種空間信息系統,為研究自然和社會現象,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和災害等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以及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數據保障。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現代測繪科學研究范圍已擴大到外層空間乃至其它星球。測繪科學與技術和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天文學、地理學、海洋科學、空間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及其他許多工程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但測繪科學與技術更側重于研究地球表層和物體的空間特征和變化。
測繪學的現代發展揭示了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內在規律,其學科體系的構成貫穿了地球空間信息采集、處理、管理、分析、表達、分發和應用的一系列技術、理論和方法。根據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多個領域的現有研究進展,本學科的主要理論包括測量數據處理的理論和方法、地球形狀和重力場探測理論和技術、衛星導航定位理論與技術(GNSS)、遙感信息處理與解譯的理論與方法(RS)、地圖制圖理論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等。
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形成和完善支撐學科體系的知識基礎,包括空間數據誤差理論與處理方法、現代大地測量理論與方法、航空航天數字攝影測量、多模導航定位與位置服務技術、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與應用、智能化地圖制圖、網絡地理信息系統與服務。通過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衛星導航與定位、攝影測量、遙感、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的理論與方法之間的融合,以及與相關學科的交叉,以系統科學方法為指導將地理空間信息獲取、處理、應用等作為一個整體,滿足信息化測繪、地理國情監測和人才培養的需求。
學科特征
昆明理工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前身可追溯到1954年國家院校調整后昆明工學院設立的“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1972年設立礦山測量專業,197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2000年開始招收GIS專業本科生。1995年開始與地質專業聯合招收測量方向研究生,2000年、2002年分別獲得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和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碩士點,2011年獲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3個二級學科。
云南高海拔低緯度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和地緣優勢為本學科提供了創新研究根基。學科瞄準高原山區大地水準面精化、區域坐標基準構建、新型網絡RTK 應用、移動位置服務、多源遙感數據處理及多層次智能化解譯、時空數據獲取與處理、智慧城市與區域空間信息共享服務等學術前沿,立足云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科學研究為核心,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與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為宗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及工程應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依托學校優勢學科,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本學科形成了以下穩定的、有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高原山區測繪基礎理論與方法、區域環境遙感監測、國土資源信息化、多源異構時空數據挖掘,努力將上述方向建設為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方向,成為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面向南亞、東南亞地區測繪科學與技術方面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昆明理工大學

添加昆明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昆明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昆明理工大學報錄比、昆明理工大學考研群、昆明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昆明理工大學考研真題、昆明理工大學專業目錄、昆明理工大學排名、昆明理工大學保研、昆明理工大學公眾號、昆明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昆明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昆明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kunming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290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