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簡介

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簡介 正文

電子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下設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和物聯網工程等4個教研室,現有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生物醫學工程3個碩士點,設置了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和物聯網等4個本科專業。全日制統招研究生專業有: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及生物醫學工程等4個。同等學歷研究生專業有:通信與信息系統、電子與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系現有教職工64人,其中男教職工41人,女教職工23人。專任教師5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27,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2014年新增3人),博士20人,在讀博士7人,碩士27人,江西省高校學科帶頭人2人,省骨干教師4人、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人才1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2人,客座、兼職教授4人。
電子系現有在校學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碩士研究生130余人。2014年畢業本300余人,就業率94.94%,碩士研究生49人,就業率100%
電子系教學輔助設施齊全,辦公教學科研用房面積達9000平方米;現有中興通訊實驗室、通信工程實驗室、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物聯網工程實驗室及研究生實驗室等共計100余個。
5年以來,科研水平及成果具有重大進展,全系各學科教師承擔科研項目共14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3項,863項目2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1項,973子項1項,工信部物聯網專項1項,省部級項目77項,企業科技協作項目23項,科研經費達到3591.75萬元。共發表學術論文354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18篇,EI收錄期刊論文86篇,發明專利7項和實用新型專利7項,省部級教學與科研獲獎11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江西省井崗學者”1人, 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2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4人。
電子系現有在校學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碩士研究生130余人。2014年畢業本科生300余人,就業率94.94%,碩士研究生49人,就業率100%
電子系教學輔助設施齊全,辦公教學科研用房面積達9000平方米;現有中興通訊實驗室、通信工程實驗室、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物聯網工程實驗室及研究生實驗室等共計100余個。
學科結構: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一級學科,包含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電子信息工程系下屬的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所包含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前后歸屬在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該學科內涵豐富,發展方興未艾,它綜合數學、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與方法,交叉融合滲透應用于工業、農業、生物、醫療、航空航天、軍事、金融業、服務業和國防等不同行業與領域。主要研究對象包括信息的獲取、存儲、傳輸、處理和應用,以及信息與通信設備及系統的研究、分析、設計、開發、維護、測試、集成應用。它代表了高技術群的前導領域和當代新技術革命的核心推動力,其學科特點是科學技術知識密集,發展更新很快,對于不同學科具有高滲透性和高關聯度。既包含信息技術領域基本方法和基礎理論的研究,又包含實現技術和工程應用的研究。學科特色明顯,體現了理工滲透和多學科交叉融合應用。
學科定位(學科方向,發展層次):經過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三年的建設與發展,我院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初步形成了五個具特色的學科方向:
1)空間信息處理:利用我國空間探測和對地觀測計劃快速發展的機遇,通過國際合作,在非相干雷達探測技術、天宮一號衛星高光譜和熱紅外遙感數據處理、利用和開發等方面已開展了相關研究,在863項目和國家基金重點項目有突破,構建了省內311高水平重點實驗室。
2)認知無線網絡與協作通信:針對國家與區域創新體系中構建泛在信息網絡的迫切機遇,通過廣泛的國內外和產業聯盟合作,在智能交通網絡、認知傳感網絡和通信對抗等方面已開展了相關研究與開發,在工信部物聯網專項、國家基金、國防企業重大科技協作項目和省級人才工程有突破,相關成果在省內外知名企業進行了產業應用、示范和推廣,參與構建了省內311高水平工程中心。
3)智能感知技術與應用:瞄準感知中國智慧城市戰略需求,通過國際和產業聯盟合作,在無縫定位與導航、軟件雷達、復雜環境感知技術和多傳感器協同與融合技術等方向已開展了相關研究與開發,在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和國家基金有突破,參與建設了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
4)量子通信與信息安全:利用我國深空光通信、量子通信以及信息安全快速發展需求,通過科研院所合作,在量子調控、量子糾纏、光學圖像加密以及高靈敏單光子探測和關鍵器件等方面已開展了相關研究,在國家基金和省級人才工程項目有突破,產出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5)生物醫學信息處理:利用我國和江西省對醫療器械等高科技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通過國際國內院所和產業聯盟合作,在神經康復工程與腦機接口、醫學影像數據虛擬現實化、磁共振與多層螺旋CT成像和腦部磁共振圖像中的配準與分割等等方面已開展了相關研究。在國家重點基金和863科技項目項目有突破,在醫學成像及圖像處理國際頂級期刊產出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牡丹江師范學院

添加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牡丹江師范學院考研分數線、牡丹江師范學院報錄比、牡丹江師范學院考研群、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姐微信、牡丹江師范學院考研真題、牡丹江師范學院專業目錄、牡丹江師范學院排名、牡丹江師范學院保研、牡丹江師范學院公眾號、牡丹江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牡丹江師范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牡丹江師范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mdjsfxy/yjsy_26395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