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導師:沈其榮

發布時間:2021-10-2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導師:沈其榮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導師:沈其榮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導師:沈其榮 正文


  姓名(職稱):沈其榮 教授
  性 別:男
  出生時間:1957年8月
  最高學位:博士
  聯系方式:025—84396291(Tel) 025—84432420(Fax) 
  所屬單位: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畢業院校:南京農業大學
  從事專業:植物營養學
  研究方向:植物氮素營養、有機肥料

  個人概況:
  沈其榮,男,1957年8月生,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教學名師,博士生導師,江蘇省固體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高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資源節約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農業部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專家組組長,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與藍藻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常務理事兼中國有機肥專業委員會主任,PEDOSPHERE (SCI刊物)副主編,PLANT SOIL (SCI刊物)編委,土壤學報編委, 水土保持學報編委,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編委。

  主要學習簡歷:
  1978.3-1982.2 南京農業大學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2-1985.2 南京農業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
  1985.2-1987.12 南京農業大學學習,獲博士學位。
  1994.6-1995.6 英國London大學高訪。
  1998.4-1998.7 英國Reading大學高訪。
  2001.7-2001.10 德國Kiel大學高訪

  主要工作簡歷:
  1988.1 南京農業大學任講師
  1992.6 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
  1995.12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11 南京農業大學資環系系主任
  1996.5 南京農業大學資環學院院長
  2006.2 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

  主要學術業績
  (1)對農業廢棄物高附加值資源化利用的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已形成一整套堆肥標準化工藝與技術,包括堆肥起爆劑、攪拌和翻拋工藝及其相應配套機械設備,該堆肥工藝已經在全國70家有機肥企業內得到推廣應用,使這些有機肥企業的堆肥效率提高1倍以上,從而使中國有機肥產業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篩選到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菌株110株(已經專利保藏登記的34株),在此基礎上在國內外首次研發出微生物有機肥二次固體逐級發酵工藝,并研制出拮抗土傳病害(包括香蕉巴拿馬枯萎病、黃瓜西瓜枯萎病、棉花黃萎病、番茄青枯病和根結線蟲、辣椒疫病、山藥枯萎病、煙草青枯病和黑脛病等土傳病害)的微生物有機肥系列產品13個,企業合計新增利稅10億多元,微生物有機肥產品累計推廣3000多萬畝,為農民增效390多億,累計處理農業廢棄物1500多萬噸,減少化肥用量100萬噸,折合12億元,有效減少面源污染。各種生物有機肥料產品研制與作用機理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 Bioresource and 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國際著名刊物上,被國際同行界認為是一個在生物有機肥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研究團隊。該成果獲2010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核心專利獲2010年中國專利獎金獎。
  (2)研究了土壤氮素供應特征及其調控,定量揭示了通過土壤微生物的氮素養分通量,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通過調節土壤生物態氮的變化可以達到調控土壤供氮特征、使之與作物需求更吻合的目的。并同時研制出不同作物有機無機復合(混)肥料產品,這些產品應用于大田,使化學氮肥利用率從30%提高到40%,找到了一條實現作物高產穩產和培肥土壤雙重目的的途徑,相應的產品正在全國推廣,相應的研究結果在Chemosphere,Plant Soil, Biol Fert Soil等國際刊物上發表。
  (3)研究了植物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與分子機理,對植物液泡中硝酸鹽的再調動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通過液泡膜跨膜運輸硝酸鹽速度的快慢是決定植物氮素高效利用的關鍵因子之一,在國內建立了第一個研究植物細胞質膜電位和液泡膜電位與硝酸鹽跨膜運輸關系的植物電生理實驗室;在國際上第一次報道水稻根表的硝化作用及其水稻的硝營養與水稻氮素高效利用有著內在的密切聯系,而這種聯系又與水稻通氣組織的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在此基礎上獲得了水稻硝酸鹽轉運蛋白轉基因植株,在低氮(75N/ha)條件下比野生型增產40%以上,在高氮(300N/ha)比野生型增產30-35%,目前該轉基因品種已通過三代繁殖,表現出較高的遺傳穩定性,在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分子與生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應的研究結果在國際植物學前十類刊物(Current Opinion on Plant Biology,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J Exp Bot, Ann Bot)上發表,受到國際同行的較高評價。

  共發表論文438篇,其中SCI論文105篇,近4年(2007-)來發表SCI代表性論文:
  1.Yiling Li, Jiang Hu, Qirong Shen*, 2007, Contribution of Nitrification Happened in Rhizospheric Soil Growing with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to N Nutrition, Biol Fert Soils, 43:417-425
  2.Guo Shiwei*, Zhou Yi, Shen Qirong, Zhang Fusuo, 2007, Effect of Ammonium and Nitrate Nutrition on Som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Higher Plants---Growth, Photosynthesis, Photorespiration and Water Relation, Plant Biology, 9:21-29
  3.Shiwei Guo*, Qirong Shen and Holger Brueck, 2007, Effects of Local Nitrogen Supply on Water Uptake of Bean Plants in a Split Root System,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49 (4): 472−480
  4.Xiaorong Fan, Lijun Jia, Yilin Li, Susan J. Smith, Anthony J. Miller* and Qirong Shen*, 2007, Comparing nitrate storage and remobilization in two rice cultivars that differe in thei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8(7):1729-1740
  5.Miller, A; Smith, S; Fan, X; Shen, Q, 2007, 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rice NRT2 nitrate transporters,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A 146 (4): 241-245
  6.YingHua DUAN, YaLi ZHANG, LiTing YE, XiaoRong FAN, GuoHua XU and QiRon SHEN*, 2007,Responses of Rice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to Partial Replaced Nitrate Nutrition,Annals of Botany, 99: 1153-1160
  7.Shiwei Guo,Gui Chen,Yi Zhou,Qirong Shen*,2007,Ammonium nutrition increases photosynthesis rate of rice under water stress at early development stage,Plant Soil, 296: 115-124
  8.S. Guo*, Y. Zhou, Q. Shen, and F. Zhang, 2007, Effect of Ammonium and Nitrate Nutrition on Som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Higher Plants-Growth, Photosynthesis, Photorespiration, and Water Relations. Plant Biol. 9(2007): 21-29
  9.Hong-sheng Wu, Xiao-ming Ying, Yi-yong Zhu, Shi-wei Guo, Chen-long Wu, Ying-lin Lu, Qi-rong Shen*, 2007, Nitrogen metabolism disorder in watermelon leaves caused by fusaric aci
  acid,Physiol Mol Plant Pathol, 71 (2007)69–77
  10.Yi Lin Li, Xiao Rong Fan, Qi Rong Shen*,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izosphere nitrification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plants,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31(1): 73-85,
  11.Anthony J Miller*, Xiaorong Fan, Qirong Shen, Smith J. Susan, 2008, Amino acids and nitrate as signals for the regulation of nitrogen acquisition, J Exp Bot, 59(1): 111-119
  12.Hongsheng Wu, Waseem Raza, Dong-Yang Liu, Cheng-Long Wu, Ze-Shen Mao, Yang-Chun Xu, Qi-Rong Shen*, 2008, Allelopathic impact of artificially applied coumarin on 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 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4: 1297-1304
  13.HONG-SHENG WU, WASEEM RAZA, JIA-QIN FAN, YONG-GANG SUN, WEI BAO, AND QI-RONG SHEN*, 2008, Cinnamic Acid Inhibits Growth but Stimulates Production of Pathogenesis Factors by in Vitro Cultures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 J Agric Food Chem, 66(4): 1316-1321
  14.Ren Lixuan, Su Shiming, Yang Xingming, Xu Yangchun, Huang Qiwei, Shen Qirong*,2008,Intercropping with aerobic rice suppressed Fusarium wilt in watermelon,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40:834-844
  15.Shiwei Guo, Yi Zhou, Yong Li, Yingxu Gao and Qirong Shen*, 2008,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orm and Osmotic Stres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Rice (Oryza sativa L.), ANN APPL BIOL, 153(2008):127-134
  16.Shusheng Zhang, Waseem Raza, Xingming Yang, Jiang Hu, Qiwei Huang, Yangchun Xu, Xinghai Liu, Wei Ran, Qirong Shen*, 2008,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Disease of Cucumber Plant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Bio-Organic Fertilizer, Biol Fert Soil,(2008)44:1073–1080
  17.Hongsheng Wu, Xiaoming Yin, Yiyong Zhu, Shiwei Guo, Chenglong Wu, Yingling Lu, Qirong Shen*, Effect of fungal fusaric acid phytotoxin on root cell membrane potential and leaf defense-related antioxidases and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in watermelon seedlings, Plant Soil, 308:255-266
  18.Raza, W.; Yang, W.; Shen, Q-R, 2008, Paenibacillus polymyxa: Antibiotics, Hydrolytic Enzymes and Hazards Assessment,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08, 90 (3): 403-414
    19.Hong-Sheng Wu, Waseem Raza, Jia-Qin Fan, Yong-Gang Sun, Wei Bao, Dong-Yang Liu, Qi-wei Huang, Ze-Sheng Mao, Qi-Rong Shen*, 2008, Antibiotic effect of exogenously applied salicylic acid on in vitro soilborne pathogen, 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 Chemosphere, 74:45-50
    20.Hongsheng Wu, Xinning Yang, Jiaqin Fan, Weiguo Miao, Ning Ling, Yangchun Xu, Qiwei Huang, Qirong Shen*, 2009, Suppression of fusarium wilt of watermelon by
  a bio-organic fertilizer,BioControl, 54 (2): 287-295

  科研項目: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2007.12-2011.12 肥料減施增效與農田可持續利用基礎研究,國家科技部973項目,第4課題主持(有機無機肥料的協同促進效應及機理),343萬元,2007CB109304
  (2)2009.1-2011.12,土傳枯萎病拮抗菌在黃瓜作物根際和根表的行為特征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871126,49萬元
  (3)2008.10-2011.10,拮抗土傳枯(黃)萎病和解磷微生物有機肥產業化開發,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與江蘇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共同主持),BA2008027,700萬元
  (4)2011.01-2015.12,利用有機(類)肥料調控我國土壤微生物區系關鍵技術研究,農業部農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103004,2677萬元

  榮譽及獲獎:
  一)獲獎
  (1)“土壤-植物-動物體系中氮素轉化研究”1992年11月獲農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3完成人)。
  (2)“濱海鹽土快速利用模式及其配套技術體系的研究”1998年1月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第2完成人)。
  (3)“植物營養學”課程獲2004年江蘇省精品課程(第1完成人)。
  (4)“植物營養學”課程獲2004年國家精品課程(第1完成人)。
  (5)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本科生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獲2004年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完成人)。
  (6)城市污泥快速脫臭發酵及其園林花卉基質化和肥料化技術,獲2004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2完成人)。
  (7)“土壤肥料通論” 課程于2006年6月獲江蘇省精品課程(第1完成人)
  (8)“植物營養學”課程獲2008年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第1完成人)。
  (9)“產學研結合分類培養農業資源與環境本科專業人才的模式與實踐”2009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第1完成人)
  (10)“產學研結合分類培養農業資源與環境本科專業人才的模式與實踐”2009年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完成人)
  (11)“有機(類)肥料產品研發和推廣”2009年獲第四屆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證書號:JQJ2009-X-098
  (12)“一種能防除連作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肥料”(中國專利號:ZL200510122898.0)獲第六屆江蘇省專利金獎,2009年12月
  (13)“一種能防除連作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肥料”(中國專利號:ZL200510122898.0)獲國家專利金獎,2010年11月
  (14)“克服土壤連作障礙的微生物有機肥產品研制與產業化開發”獲2010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5)“爸愛我”生物有機肥獲2110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效展區優秀產品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二)專利
  (1)沈其榮,徐國華,余玲,1996,一種葉面肥料的生產方法,中國發明專利:ZL 93 1 00095.5, 1996.10.26。
  (2)沈其榮,2003,一種分解作物秸稈的方法及其制成的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 00 1 12512.5。
  (3)沈其榮,徐陽春,賴濤,2005,利用農業固體廢棄物制成有機高氮肥的方法及其肥料產品,中國發明專利:ZL2004 1 0014773.1。
  (4)沈其榮,楊興明,黃啟為,徐陽春,2007,一種能防除連作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510122898.0。
  (5)沈其榮,楊興明,黃啟為,徐陽春,蘇世鳴,任理軒,2007,一種消除作物連作障礙的間作模式,中國發明專利:ZL200510122646.8。
  (6)沈其榮,楊興明,徐陽春,黃啟為,2009,一種農用氨基酸的生物制取方法及其肥料產品,中國發明專利:ZL200610086126.0。
  (7)沈其榮,楊興明,黃啟為,徐陽春,2009,一種能溶解土壤磷酸鈣的K3菌株及其制成的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710022911.4。
  (8)陸建明,沈其榮,田晉躍,2009,新型全液壓肥料翻拋機,中國實用型專利:ZL200820160469.1
  (9)陸建明,沈其榮,2009,新型肥料自動篩選機,中國實用型專利:ZL200820160467.9
  (10)陸建明,沈其榮, 2009,新型肥料攪拌機,中國實用型專利:ZL200820160473.8
  (11)陸建明,沈其榮,田晉躍,2009,新型全液壓肥料翻拋機的轉子系統,中國實用型專利:ZL200820160470.4
  (12)陸建明,沈其榮,2009,新型肥料自動聯合篩選機,中國實用型專利:ZL200820160472.3
  (13)陸建明,沈其榮,2009,新型肥料自動包裝機,中國實用型專利:ZL200820160474.3
  (14)沈其榮,何欣,黃啟為,楊興明,沈標,2010,防除連作香蕉巴拿馬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 200910183361.3
  (15)沈其榮,張楠,黃啟為,楊興明,冉煒,沈標,2010,一種煙草秸稈降解真菌及其菌劑,中國發明專利:ZL 200910233575.7
  (16)沈其榮,曹慧明,楊興明,冉煒,沈標,2010,防除連作煙草黑脛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910233578.0
  (17)沈其榮,黃新奇,楊興明,冉煒,沈標,2010,防除連作黃瓜立枯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910183358.1
  (18)沈其榮,劉艷霞,楊興明,徐陽春,沈標,2010,防除連作煙草青枯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910183359.6
  (19)沈其榮,韋中,徐陽春,楊興明,沈標,20,10,防除連作番茄青枯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 200910183360.9
  (20)沈其榮,劉東陽,楊興明,徐陽春,冉煒,沈標,胡江,2010,農業廢棄物的快速堆肥菌劑及其生產有機肥的方法,中國發明專利:ZL 200910233577.6
  (21)沈其榮,羅佳,冉偉,楊興明,胡江,黃啟為,2010,防除連作棉花黃萎病的拮抗菌及用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910035425.5
  (22)沈其榮,陳立華,楊興明,徐陽春,冉煒,黃啟為,沈標,2010,連作黃瓜、西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910233576.1
  (23)沈其榮,趙青云,徐陽春,楊興明,冉煒,2011,能防治連作甜瓜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0910035426.X
  (24)沈標,冉煒,曹娟,2009,一種產脂肽短小芽孢桿菌及其應用,中國發明專利:ZL20091002739.7
  (25)沈其榮,倪龍珠,徐陽春,李琦,楊興明,黃啟為,2011,精致有機肥或有機無機復合肥的造粒工藝及其產品,中國發明專利:ZL201010156753.3
  (26)沈其榮,江歡歡,沈標,楊興明,黃啟為,2011,防治辣椒青枯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中國發明專利:ZL201010138221.7
  (27)范曉榮,徐國華,嚴明,沈其榮,2011,水稻高親和硝酸鹽運輸蛋白基因OsNAR2.1, 2011, ZL200810234983.X
  (28)余光輝,沈其榮,吳敏杰,2011,一種快速表征堆肥腐熟度的方法,中國發明專利:201010156733.6
  (29)陸建明,沈其榮,楊興明,汪孫軍,2010,包膜有機類肥料生產設備,中國實用型專利:ZL201020286299.9
  (30)陸建明,沈其榮,楊興明,汪孫軍,2010,BB肥生產設備,中國實用型專利:201020286311.6

  (三)榮譽
  (1)1991年1月獲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2)1992年5月獲國家教委霍英東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獎。
  (3)1998年2月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4)1998年12月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
  (5)1999年9月獲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紅杉樹”園丁獎。
  (6)1999年12月獲農業部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7)2002年1月入選江蘇省“333二期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
  (8)2002年12月獲江蘇省優秀博士生導師稱號。
  (9)2004年9月獲 “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10)2004年10月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11)2006年2月獲第七屆“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12)2008年5月獲江蘇省教學名師。
  (13)2008年9月獲國家教學名師。
  (14)2010年12月獲第4屆江蘇省十大杰出發明人稱號。
  (15)2010年12月獲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南京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農業大學報錄比、南京農業大學考研群、南京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南京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南京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南京農業大學排名、南京農業大學保研、南京農業大學公眾號、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南京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nanjingnongyedaxue/daoshi_49911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