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教育學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簡介 正文

南京師范大學作為中國師范教育的南方發祥地,已經發展成為保持著鮮明教師教育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在學科綜合化的背景下,根據國家建立開放靈活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的要求,順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客觀趨勢,南京師范大學于2005年新建專門的教師教育學院,以培養“未來教育家”為目標,融教學、科研、管理、服務于一體,構建新型“大學+師范”的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全力打造有國際影響力和示范作用的教師職前培養基地、在職教師培訓基地和教師教育理論研究基地。
為切實提高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師專業化水平,有效整合全校教師教育資源,實現各學科專業優勢互補,南京師范大學于2010年起將漢語言文學(師范)、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英語(師范)、歷史學(師范)、思想政治教育(師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物理學(師范)、化學(師范)、生物科學(師范)、地理科學(師范)等10個專業實行由教師教育學院統一招生和管理,教師教育學院和各相關專業學院共同培養、學科專業與教師教育雙向強化的培養模式和機制。音、體、美、教育技術等其他專業在校師范生教師專業化培養工作和全校師范生教師資格證書管理工作也由教師教育學院負責,對符合教師資格申請及畢業條件的學生由教師教育學院統一辦理教師資格認證。
我院教師教育類專業是江蘇省重點本科專業建設項目,已建成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智能微格實訓系統,教師職業技能實訓中心為省級教師教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推進新時期教師教育實體化、高端化、一體化改革,打造教育家成長搖籃》榮獲2013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特等獎和2014年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碩士高水平實踐能力“融合式”培養體系的建構》獲得2014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2013年我院推出的國內第一套按教育部教師教育新課程標準編寫的《教師領導力》、《兒童發展與學習》、《中學教育基礎》等8門系列教師教育精品教材已由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發行,3門教師教育類課程進入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首批建設名單。
根據南京師范大學做優做強教師教育的要求,教師教育學院于2005年在教育學一級學科下在國內率先自主設置教師教育碩士學位點,面向基礎教育開展“4+2”等模式研究生教育。在新一輪學位點調整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綜合改革試點過程,我校于2011年將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治、歷史、地理等與教師教育相關的9個學科教學專業碩士學位點和課程與教學論學位點(9個學科方向)調整至教師教育學院,通過加大全日制推薦免試力度全力推進教育碩士“4+2”培養模式改革。“十三五”時期,我院積極探索設置教師教育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努力形成本、碩、博三個層次的教師教育培養新體系,打造“未來教育家”人才培養高地。
學院堅持以“黨建先導”,立德樹人,以教學和學工為兩翼,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加強教職工和師范生思想政治教育。我院擁有穩定的輔導員、班主任和學業導師隊伍,促進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支持和指導工會(教代會)、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志愿者協會、大學生科協和心理氣象站等學生社團開展以“師德”促進教風和學風建設。在教工黨員和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兩學一做”,“迎接十九大”、學習“兩會精神”、送教上門、健身行、排球比賽、烘焙體驗、廣播體操比賽、迎新晚會等活動。舉辦了“閃耀新師界”等教師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數百場。我院團委連續3年獲得校“紅旗團委”榮譽稱號,2018年獲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目前我院擁有在讀本科師范生2000多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000多人;近四年畢業本科生2000多人,年終就業率達95%左右,升學出國率30%左右;畢業研究生800多人,年終就業率達99%,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我院2015級學生在2017年教師資格筆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在全省高中文理專業中總體排名第一。200余名本科生在“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和江蘇省師范生教學基本功大賽等各類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申報完成省級、校級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近400項,展示了卓越的教師素養。
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適應,為加強學科方向教師教育隊伍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學校于2011年將學科教學論教師整體轉入教師教育學院,注重引進海外留學人員和旗幟性人才,支持中青年教師出國或到國內高水平大學交流訪學,實施“走進基礎教育工程”,多形式開展教學研討、教師培訓和教育研究等工作。我院現有在職教職工55人,其中專任教師38人,負責教師專業化培養工作,是學校立項建設的優秀教學團隊,各學科專業教師由相關學院從優秀教師中選任。我院聘請了100多名來自省內外基礎教育一線,由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領銜,以特級教師和正高級中學高級教師為主體的實踐導師隊伍;推進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銜接,實施“走進基礎教育工程”,委派了10多名教師到聯辦中小學校協助開展教學、科研、管理指導及教師培訓等工作。實施“領雁工程”和“青年教師海外名校學習計劃”,我院赴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泰國、英國、德國、南非、莫桑比克和葡萄牙交流訪學的教師達20多人。
依托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所、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南京師范大學數字化教育評價研究中心、南京師范大學教育與裝備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我院成功舉辦了教育部“高校內部教師教育資源整合”項目第三次聯席會議、“長三角教師教育聯盟”會議、人民教育家論壇、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研究會年會、“省333工程人才培養研討會”、“互聯網+教育評價”等學術會議,開發了“互聯網+教師教育”數字化教育平臺,初步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為導向的教師教育研究特色。我院教師共出版學術專著25部,編著、教材81部,在權威期刊及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廳級項目和校級教改課題等20余項。2015年我院被評為江蘇省教科研系統先進集體。
我院重視開展國際與國內的人才培養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德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臺灣、香港等海內外知名教育機構交流互訪,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學生駐學等活動。近4年來我院接收港澳臺學生100多人,留學生2人,有20名本科生參加了江蘇高校學生境外學習政府獎學金項目。近兩年與光明《教育家》雜志社共同組織了兩屆卓越教師班25位同學赴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和當地知名中小學開展為期兩周的學術交流之旅。選派了多名優秀研究生到青海省海西藏族州和新疆伊寧市等薄弱中小學頂崗支教。新籌建了南京師范大學鹽城實驗學校,定期、定點派遣教師走進基礎教育,承擔了江蘇、河南、山東、安徽等地10多所附屬學校和教師發展學校的聯絡和指導工作。對口開展了援建新疆石河子大學師范學院、拉薩師范學院等工作,不斷拓展南京師范大學在教師教育領域的影響和示范作用。
為推進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建設,南京師范大學于2010年將教師教育學院與江蘇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合署辦公,增設了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師資培訓中心,更好地服務基礎教育。目前中心擁有“國培計劃”專家庫入選專家20余人,設有專門的教師培訓專家指導委員會。近年來在完成我省農村義務教育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新疆“雙語”骨干教師培訓、新疆籍畢業生崗前培訓和教育實習的同時,高質量如期完成了“國培計劃”(2014-2017)27個示范性項目和20多個中西部中小學骨干教師研修項目,省級培訓45項,接受了國培項目專家組和江蘇省教育廳省培項目的現場評估,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好評。中心還面向海內外承擔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文教師培訓項目,地方政府及學校委托的多層次基礎教育師資培訓、學校建設和教育研究等合作項目。優秀的教學團隊、一流的課程設計和優質的培訓服務充分體現了南京師范大學“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的校風和“嚴謹、樸實、奮發、奉獻”的教風,給前來游學的中小學教師和同行們留下了美好的深刻印象和豐碩收獲。


南京師范大學

添加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師范大學報錄比、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群、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師范大學排名、南京師范大學保研、南京師范大學公眾號、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nanji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7047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