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導師:鄭杰文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導師:鄭杰文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導師:鄭杰文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導師:鄭杰文 正文


  鄭杰文,1951年生于山東臨淄,山東大學文學碩士,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日本東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為山東大學校聘關鍵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古典文獻學學科帶頭人,山東大學古代文學學科先秦兩漢方向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古代文學文獻研究會會長.中古古代散文學會副會長等。曾為山東大學青年學科帶頭人,山東大學跨世紀人才等。
  主要從事先秦文獻特別是先秦諸子文獻及上古文化史的研究。近年來出版主要學術專著14種.其它著作5種,發表學術論文110余篇;主持國家.省部級等社科研究項目10數項。曾多次到日本、美國及臺灣、澳門等地講學、講演、訪問和參加學術會議。
  
  出版專著19種:
  1.中國墨學通史 86萬字 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自著;入選《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首批優秀成果10種之一)
  2.《戰國策文新論》 36萬字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由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修改而成,自著;《光明日報》1999年1月14日第六版《文藝觀察》、臺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第三十三期、日本《朋友》 雜志177號、《中國圖書評論》2000年9期均有專文評介;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3.《20世紀墨學研究史》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自著;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山東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4.《先秦文學與上古文化》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自著)
  5.《齊宗教研究》 20萬字 齊魯書社1997年出版(《齊文化叢書》研究專輯十六種之一種,自著;該叢書獲山東省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精品工程”獎)
  6.《荀子匯校匯注》 96萬字 齊魯書社1997年出版(二人合作,鄭杰文撰寫60萬字)
  7.《風俗禮儀通說》 10萬字 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自著)
  8.《墨學與新倫理道德》 10萬字 中國書店出版社1997年出版(鄭杰文為第一作者,撰寫5萬字)
  9.《中國古代縱橫家論》 45萬字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戰國策文新論》的基礎研究作之一,自著;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南京師大編纂《中國文學通史》之《先秦文學史》作為前沿成果介紹,見該書235頁)
  10.《鬼谷子研究叢著之一:鬼谷子天機妙意》26萬字南海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戰國策文新論》的基礎研究作之一,自著)
  11.《鬼谷子研究叢著之二:鬼谷子奧義解說》 26萬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戰國策文新論》的基礎研究作之一,自著)
  12.《鬼谷子研究叢著之三:鬼谷智謀》 21萬字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戰國策文新論》的基礎研究作之一,自著)
  13.《方術迷信與科學》,20萬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二人合作,第一作者)
  14.《穆天子傳通解》 20.7萬字 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出版(自著;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南京師大編纂《中國文學通史》之《先秦文學史》作為前沿成果介紹,見該書65頁)
  15.《齊文化概論》54萬字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鄭杰文為第二作者,撰寫17萬字)
  16.《中國古代養生之道》 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自著)
  17.《鬼谷子譯注》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出版 (自著)
  18.《鬼谷子傳》,23萬字,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二人合作,第一作者)
  19.《中國學術思想編年·秦漢卷》 49.8萬字,陜西師大出版社,2005年12(二人合作,第一作者)

  發表主要學術論文111篇:
  1.《先秦〈詩〉學觀與〈詩〉學系統》《文學評論》2004年第6期
  2.《上博藏戰國楚竹書〈詩論〉作者試測》 《文學遺產》2002年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2年11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2年12期摘要,《中華讀書報》2002年12月18日摘要,《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卷5期摘要
  3.墨家的傳《詩》版本與《詩》學觀念《文史哲》2006年第1期
  4.《上博藏戰國楚竹書〈詩論〉非孔子作》 韓國《詩經研究》3-4合輯(2004年3月)
  5.《〈穆天子傳〉對〈左傳〉文學手法的變革》 《文史哲》1994年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4年10期全文轉載
  6.《〈穆天子傳〉知見版本述要》(2.2萬字) 《文獻》1994年2期
  7.《關于〈穆天子傳〉出土.整理.流傳諸問題的考辨》 《古籍整理與研究論叢》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8.《〈穆天子傳〉所見三十一種版本異文錄評》(5.4萬字) 《古籍整理與研究論叢》第二輯(山東文藝出版社1993年3月)
  9.《〈穆天子傳〉作時作地新探》 《古籍研究》1987年3期
  10.《論〈穆天子傳〉的認識價值》 《天津師大學報》1996年1期
  11.《人本思潮與先秦歷史散文和原始小說》 《東岳論叢》1995年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5 年9期全文轉載
  12.《〈戰國策〉的剛健文氣》 《文史哲》1997年4期
  13.《戰國縱橫家的文學成就概說》 《文史哲》1998年增刊 收入《山東大學百年學術集粹·文學卷下》
  14.《評價縱橫家文學的基本文獻》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9年1期
  15.《縱橫家的陰陽轉化哲學觀》 《齊魯學刊》1997年6期
  16.《〈戰國策〉糾誤》 《歷史教學》1997年5期
  17.《秦至漢初時戰國策文的流傳》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1期
  18.《戰國策文的產生和結集》 《古籍研究》1998年1期
  19.《〈戰國策〉中托名張儀之“說七國辭”作時考——兼論〈戰國策〉擬托文的產生及作用 》 《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20.《〈戰國策〉對后世小說的影響》 《東岳論叢》1997年3期
  21.《〈戰國策〉在北宋時期的整理和流傳》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1期
  22.《由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說蘇秦死因》《文學前沿》第2輯(首都師大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又載《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8月)
  23.《縱橫家散文發展的三階段》《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2期
  24.《〈戰國策〉的佚文及其佚失原因》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2期
  25.《原始宗教與先秦文學》 《光明日報》1999年9月16日 人大復印資料《宗教》1999年5期全文轉載
  26.《原始宗教文化對先秦文學的影響》 《宗教與文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27.《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兩種文化類型》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3期
  28.《詩騷精神與原始宗教》 《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學苑出版社2000年7月)
  29.《試論孔子的社會治理構想》 《東岳論叢》1993年1期
  30.《〈鬼谷子〉哲學與〈老子〉哲學》 《齊魯學刊》1999年1期
  31.《鬼谷今地考》 《齊魯學刊》1992年5期
  32.《〈鬼谷子〉作者及流傳考辨》(1.8萬字) 《古籍整理與研究論叢》 第三輯(齊魯書社1994年10月出版)
  33.《道教仙師鬼谷先生及其〈鬼谷子〉考辨》 《中國道教》1992年4期
  34.《漢代老氏學的流傳及其宗教化過程》 《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1期
  35.《帛書〈黃帝四經〉對〈老子〉學說的繼承和發展》 《管子學刊》1996年3期
  36.《墨家倫理學說的當代價值》 《人文與自然》1998年1期
  37.《清代的墨學研究》 《淄博學院學報》1999年4期
  38.《墨子與古代私學》 《墨子研究論叢》第三輯(山東人民出1995年10月)
  39.《墨家鬼神觀的淵源.學說及影響》 《墨子研究論叢》第二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40.《墨家與早期道教》 《墨子研究論叢》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41.《清代墨學研究之省思》 《第二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中山大學1999年11月出版)
  42.《孟子對墨學的非自覺繼承》 《墨子研究論叢》第四輯(齊魯書社1998年12月)
  43.《近百年墨學研究鳥瞰》 《墨子研究論叢》第五輯(齊魯書社2001年7月)
  44.《20世紀20年代墨子國籍論戰述評》,《東岳論叢》2001年6期 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2年2期全文轉載
  45.《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墨辯〉大討論述評》 馬來西亞《國際中文研究》第一輯(2001年)
  46.《20世紀墨學研究規律及啟示》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之《齊魯文化研究》第一輯(2002年)
  47.《墨學研究方法的近代化歷程》 《文史哲》2001年6期
  48.《莊子》論墨與戰國中后期墨學的流傳 《齊魯學刊》2004年第5期
  49.二十世紀中國における墨子研究方法の確立 日本《漢學會志》第四十三號(04年3月)
  50.中國における墨家思想研究の展望と課題《日本秋田大學教育文化學部研究紀要》第59集(2004年3月)
  51.墨子及孟勝等在魯陽的活動 《墨學與現代社會》大象出版社2005年12月
  52.《對墨家科技成就及命運的思考》《大眾日報》1994。4。8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4年5期53—54頁全文轉載
  53.《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墨子傳記為殘篇說 《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
  54.《墨子》三大傳本系統 《文獻》2005年4期
  55.隋唐時期墨學的流傳 《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11期
  56.《墨子》引《書》與歷代《尚書》傳本之比較 《孔子研究》2006年1期
  57.墨家的傳《詩》版本與《詩》學觀念 《文史哲》2006年1期
  58.論墨家早期學說的形成 《齊魯學刊》2006年第4期
  59.《墨子》·墨學·墨翟 《聯合日報》2006.7.15《齊魯歷史文化專欄》
  60.《〈管子〉理財之道及其淵源》 《管子學刊》1997年1期 人大復印資料《管理學》(C3)1997年6期全文轉載
  61.《〈管子〉軍事思想論綱》 《孫子學刊》1992年3期
  62.《荀子對孔學的繼承與發展》 《管子學刊》1999年1期
  63.《荀子禮法并用治世論及其時代意義》 《管子學刊》1999年增刊
  64.《黃河三角洲民間文學研究序》《黃河三角洲民間文學研究》(齊魯書社2003年9月)
  65.《百年墨學研究史略》 《中國古典文獻學叢刊二集》(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
  66.《上古兩大主導文化系統及其思想影響》 《孔子研究》2001 年2期
  67.《經學震蕩式發展的原因及啟示》 《齊魯學刊》2001年3期
  68.《原始信仰與部族文化》 《中國思想史論集》(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69.《從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東岳論叢》2003年2期
  70.《地域宗教文化研究與齊宗教特色》 《光明日報》1999年1月15日
  71.《齊經學精神與21世紀國學研究》 《淄博學院學報》1998年4期
  72.《儒家道德文化的形成及其社會意義》 《魯文化與儒學》(山東友誼出版社1996年10月)
  73.《齊地海外神山仙人仙藥說的文化背景》 《齊文化縱論》(華齡出版社1993年10月)
  74.《簡論齊文化在漢代的影響》 《管子學刊》1992年3期
  75.《田文考》 《管子學刊》1995年3期
  76.《先秦史官與〈春秋〉經傳的深加工》 《管子學刊》1998 年增刊
  77.《姜太公與謀略文化》《姜太公與齊國軍事文化》(齊魯書社1997年8月)
  78.《姜太公治國策略的文化淵源》《山東理工大學學報(哲社)》2002年5期
  79.《戰國名將公孫衍前期活動考》 《孫子學刊》1995年3期
  80.《姜太公軍事思想概說》 《姜太公新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8月)
  81.《齊國功爵制的發展》 《天津師大學報》1993年4期
  82.《孫臏與〈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研究》(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83.《〈新五代史〉〈舊五代史〉點校獻疑》 《歷史教學》1994年3期
  84.《方士與天象占》 《中國道教》1992年增刊
  85.《孫臏軍事思想略論》 《孫子學刊》1993年1期
  86.《齊地的征兆信仰》 《管子學刊》1991年2期
  87.《方仙道的產生和發展——論方仙道之一》 《中國道教》1990年4期
  88.《方仙道的方術——論方仙道之二》 《中國道教》1991年1期
  89.《方仙道的派系——論方仙道之三》 《中國道教》1991年2期
  (以上三文,日本《東方學》八十輯曾予介紹)
  90.《齊地的山石崇拜》《管子與齊文化》(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990年11月)
  91.《從方仙道到道教》 《天府新論》1990年4期
  92.《圖騰·八祠·封禪》 《文史知識》1989年3期
  93.《齊派今文經學與讖緯關系的初步考察》 《齊魯學刊》2003年5期
  94.《西漢前期黃老的文化派別》 《管子學刊》2002年2期
  95.《論民俗系統的二重性結構》 《民俗研究》1991年4期
  96.《試論齊秦族的不同心理特征》 《管子學刊》1989年3期
  97.《李申的〈話說太極圖〉》 《周易研究》1994年3期
  98.《中國古代養生觀說略》 《文史哲》1992年2期 人大復印《中國哲學史》1992年4期全文轉載
  99.《鄭觀應人生矛盾的文化解析》 《1992——2001年澳門紀念鄭觀應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澳門歷史學會.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2002年6月)
  100.《禪讓學說的歷史演化及其原因》 《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
  101.《關于中國古文獻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 《文獻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二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3月)
  102.《古典文獻學科的研究范圍與研究現狀》 《中國古典文獻學》第一卷(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
  103.《張問陶詩作的文化先導意義》 《文史哲》2002年6期 又收入《張船山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三峽出版社2002年6月)
  104.《高亨先生學術研究的啟示》 《人文述林》第五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105.《河間儒學中心對漢武帝獨尊儒術政策的影響》《孔子研究》2003年6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4年第2期
  106.《姜齊歷次改革的成敗及啟示》 《山東社會科學》20036期
  107.《鄭觀應的養生之道及其特點》 《紀念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等公開出版,2003年9月)
  108.《兩漢的改制之爭及理論基礎》 《濟南文史叢刊初編》(濟南出版社2003年10月)
  109.《黃河三角洲民間文學研究序》《黃河三角洲民間文學研究》(齊魯書社2003年9月)
  110.《〈新書〉〈淮南子〉所見西漢前期的墨學流傳》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2期
  111.《云南風俗與中原古俗的比照研究》 《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

  主持科研項目13項(其中國家級1項.教育部 2項.山東省5項):
  1.“墨學研究史”(2000——2004)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萬元,鄭杰文為主持人 )編號:00BZS002;5萬元;
  2.“墨家學說的當代價值”(1996—1999) 國家教 委“九五”規劃專項任務項目(山東省資助15萬 元,鄭杰文為主持人,已結題,出版叢書一套10種
  3.“讖緯匯纂校釋”(2001—2004)教育部高校古委會“十五項目”(4 萬元,鄭杰文為主持人)2001年直接資助項目,編號:0121
  4.“墨子集校集注”(1996—1999) 山東省古籍整理“九五”規劃項目(6千元,鄭杰文為主持人,已結題)
  5. “先秦兩漢小說研究”(1995—1998) 山東大學跨世紀人才基金項目(2千元),臺灣中流基金項目 (5千元,鄭杰文均為主持人)
  6.“二十世紀的墨學研究”(1998—2000) 清華大學《二十世紀人文學術研究叢書》入選項目(2萬元,鄭杰文為主持人,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7.“山東歷代山水詩文大全”(2000—2003) 山東省古籍整理項目(8千元,鄭杰文為主持人)
  8.“穆天子傳校注”(1990—1992)山東省古籍整理“七五”規劃項目(1千元,鄭杰文為主持人)
  9.“太平經校注”(1993—1994)山東省古籍整理“八五”規劃項目(3千元,鄭杰文為主持人)
  10.“傳統教育研究”(2001—2003) 濟南市政府資助項目(5萬元,鄭杰文為主持人)
  11.“濟南旅游規劃發展研究”(2004—2005) 濟南市政府資助項目(4萬元,鄭杰文為主持人)
  12.“儒藏整理與研究·讖緯部分”(2004—2008) 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與北大合作,鄭杰文為主持人)
  13.“兩漢文獻中的齊魯諸子佚說”(2004—2008) 山東省古籍整理項目(3千元,鄭杰文為主持人)

  獲獎7種15次:
  1.《中國墨學通史》 入選《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科》首批優秀成果(十種之一);中央電視臺3月4日“新聞聯播”、《人民日報》(3月5日)、《光明日報》(3月5日)都報道了出版消息;中央電視臺3月18日“晚間新聞”、《人民日報》(3月19日)、《光明日報》(3月19日)、《經濟日報》(3月19日),又報道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組織的出版座談會概況,《光明日報》3月27日還用整版篇幅刊登了出版座談會發言摘要。
  2.《戰國策文新論》 山東大學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999年)、山東省教委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1999年)、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 等獎(1999年)教育部社科三等獎(2002)(獨自)
  3.《中國古代縱橫家論》 山東大學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996年)、山東省教委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1996年)、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 三等獎1996年)(獨自)
  4.《鬼谷子研究》 山東大學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4年)、山東省教委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1994年)、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996年)(獨自)
  5.《齊文化概論》 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6年)(第二位)
  6.《穆天子傳通解》山東大學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6年)、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996年)(獨自)
  7.《20世紀墨學研究史》山東大學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山東省教委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3年)(獨自)

  主講過的主要課程:
  1.先秦兩漢文學研究 99級博士生起
  2.社會主潮與文學 99級博士生起
  3.國學研究方法論 99級博士生
  4.秦漢學術概論 99級博士生
  5.原始宗教與文學 2000級博士生起
  6.古文獻研究方法 2000級博士生起
  7.專業外語(日) 99級博士生起
  8.先秦諸子研究 95級碩士生起
  9.中國古代文學史專題 95級碩士生
  10.先秦小說研究 95級碩士生起
  11.墨學研究 97級碩士生
  12.原始宗教文化 97級碩士生起
  13.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99級碩士生起

  近年來境外學術經歷:
  1.1995年7—8月赴美國波士頓大學參加“第九屆中國哲學研討會”作專題發言,并至華盛頓公教大學哲學院講演,在愛丁堡大學文學院講先秦諸子哲學。
  2.1999年11月至臺灣中山大學參加“第二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作大會發言,并至臺灣大學文學院講演。
  3.2000年1月受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校長須藤敏昭教授之邀,至該校為文學 院碩士生、博士生講“《戰國策》研究”、“出土文獻的利用”。
  4.2001年6月至澳門參加“紀念鄭觀應逝世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并作首場發言。
  5.2002年7月至澳門參加“紀念鄭觀應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作大會發言并主持一場大會學術發言。
  6.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東京大學做客座研究員,并在東京大學及大東文化大學共同舉辦的專場學術報告會上作學術報告(題目:《20世紀墨子研究的總結》);又至秋田大學作學術講演(題目:《20世紀墨家思想研究情況》)。

  通訊:山東省濟南市 山大南路27號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 鄭杰文;
  電話:0086-531-86358285;
  手機:13668804583; 傳真:0086-531-86358285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山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大學報錄比、山東大學考研群、山東大學學姐微信、山東大學考研真題、山東大學專業目錄、山東大學排名、山東大學保研、山東大學公眾號、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山東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shandongdaxue/daoshi_49448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