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6-0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一、培養目標
 
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目標為:
1. 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
2. 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與較全面的電子與通信工程學科專業知識,了解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本領域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
3. 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實際電路、設備或裝置的分析計算、開發設計和使用維護等工作,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程實際問題;
4. 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具備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5.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獲取新知識、新思想的;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內 容 簡 介
 
 
 
 
 
1. 傳感信息獲取處理與傳輸技術
1. 傳感信息獲取、傳輸與處理技術
2. 信號、圖像與視頻的采集
3. 光電檢測、三維測量與三維重建技術
4. 多視角遙感與成像
5. 紅外圖像探測與處理
6. 雷達信號處理;語音信號處理;水聲信號處理
7. 機器視覺與監視技術
8. 數據、圖像壓縮與傳輸技術
9. 生物醫學信息獲取與處理

 
 
 
 
2. 遙感、遙測、遙控及通信、導航系統的信息傳輸與處理
1. 航空通信和導航系統的信息傳輸與處理技術
2. 航天遙感、遙測、遙控和通信系統的信息傳輸與處理技術
3. 數據壓縮技術
4. 無線通信的高速數據傳輸與抗干擾技術
5. 航空電信網的網絡技術
 
 
3. 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
1. Ad Hoc、無線傳感器網絡理論與實現技術研究
2. 網上信息壓縮、解壓與傳輸技術研究
3. Internet Intranet 網絡安全與接入技術研究
4. 新型數據通信系統,遠程 CSCW 與個人通信系統
 
 
 
 
 
 
4. 移動通信及通信信號處理
1. 移動通信中的編碼、調制及信號處理技術
2. 擴頻通信與多址技術
3. 無線 IP 與移動 IP 技術
4. 個人通信技術
5. 通信信號的變換:時頻變換、光電變換等
6. 通信信號的傳輸處理:調制、擴頻、同步、濾波、最佳接收等
7. 數字通信信號處理:編碼、加密、壓縮等
8. 軟件無線電
 
 
 
 
5. 信息感知、目標識別與信息對抗
1. 多譜感知;壓縮感知
2. 智能信息處理與機器學習
3. 特征提取優化技術;目標識別與分類
4. 基于神經網絡、人工智能、模糊邏輯等的綜合智能信息處理及其應用
5.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理論及其應用
6. 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
 
 
 
 
6. 數字信號處理及其應用
1. 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系統設計
2. 實時信號處理技術及應用
3. DSP 與嵌入式片上系統(SOC)技術
4. FPGA、GPU 及其應用
5. VLSI 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
6. 虛擬儀器與信號處理

 
 
 
 
 
7. 圖象處理與可視化技術
1. 圖象分析、變換與處理及其應用
2. 計算成像,遙感多光譜/高光譜圖象處理
3. 模式識別與目標識別
4. 光電檢測、三維測量與三維重建技術
5. 機器視覺、圖象理解與視頻監視技術
6. 色彩設計與可視化技術及其應用
7. 體視化技術
 
 
8. 網絡與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1. 網絡優化設計、故障診斷與網絡 CAD
2. 開關網絡理論與有源濾波理論及應用
3. 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
4. 數字網絡分析與綜合
5. 系統智能信息處理
 
9. 數據采集與信號處理
1. 數據檢測、信息處理與控制
2. 智能化儀表與虛擬儀表技術
3. 計算機通信總線技術
 
10. 微電子技術應用
1. 電子系統復合技術應用
2. 微電子設計技術研究與應用
3. 數字及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
 
 
 
11. 信息與電子對抗技術
1.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研究
2. 電子與信息對抗技術研究與應用
3. 電磁對抗及反對抗
4. 雷達對抗及反對抗
5. 通信對抗及反對抗
6. 高功率微波及其防護
12. 電子設計自動化
(08520812)
Automation of Electronic Design
1. 可編程邏輯器件應用
2. 電子系統自動化設計方法及軟件開發
3. 電路與系統 CAD 及設計自動化
 
 
 
13. 計算電磁工程
(08520813)
Computed Electromagnetic Engineering
1. 電磁散射和逆散射,隱身和反隱身技術
2. 雷達目標電磁特性建模、識別
3. 電波傳播、復雜媒質中的電磁場
4. 現代微波網絡,微波電路 CAD
5. 現代天線分析與設計
6. 天線及天線罩
7. 現代天線新技術

 
 
 
 
 
 
 
 
 
14. 應用微波技術
(08520814)
Applied Microwave Technique
 
1. 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微波點對點、無線網絡、微波無線監控
2. 無線通信中的射頻技術
3. 微波導航與定位
4. 電磁兼容性分析、設計,電磁干擾控制技術,電磁兼容測量技術
5. 微波測量、無損檢測、微波傳感器
6. 先進雷達理論與技術:相控陣雷達、PD 雷達、SAR、
ISAR 及其它先進雷達系統
7. 射頻仿真技術
8. 先進導引頭技術,毫米波及亞毫米波技術
9. 微波毫米波集成電路與系統
10. 毫米波與太赫茲天線技術
11. 太赫茲成像技術
 
 
 
 
15. 紅外與光通信技術
(08520815)
Infranics and Optical Communicat ion
 
1. 光通信
2. 光子交換與全光通信
3. 光纖區域網
4. 光纖通信測試技術
5. 光纖傳感器
6.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
7. 光信息的編制、采集、處理方法研究
8. 計算機光信息處理技術研究
9. 光測量儀器與自動檢測技術研究
 
 
16. 智能傳感器與數據融合
 
1. 微機械傳感器
2. 智能傳感器系統
3. 傳感器調理電路設計
4. 傳感器數據處理與數據融合
 
 
 
17. 集成電路設計方法與設計技術
 
1. 單芯片系統的設計技術
2. 現場可編程混合陣列技術
3. 集成電路設計技術與方法
4. 集成系統設計研究與應用
5. 專用集成芯片的可測性設計研究

 
三、培養方式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行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雙導師制,校內導師為第一導師,企業導師為第二導師。校內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主要負責課程學習階段和學位論文階段。專業實踐階段由雙方導師共同指導。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體現強調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的特點。通過加強實踐型環節,強調理論與應用的有機結合, 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專業實踐是全日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緊密銜接,課程學習主要在校內完成,專業實踐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專業實踐單位或基地完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 2.5 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學后一年內完成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原則上不少于一年,用于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的時間不少于一年。
五、課程設置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計劃,應在碩士生入學后 20 天內制定完畢。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086001 高等電磁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02 導波理論 40 2.0 2 考試
086003 計算電磁場 40 2.0 2 考試
086004 高等天線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05 微波有源電路 40 2.0 2 考試
086006 有源網絡綜合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6007 現代網絡分析 40 2.0 2 考試
086008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6009 數字圖像處理 40 2.0 2 考試
086010 現代通信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11 信息論與編碼 40 2.0 1 考試
086012 信息交換原理 40 2.0 2 考試
086018 電流模電子電路設計 40 2.0 2 考試
086019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6 光電信息技術 40 2.0 2 考試
086027 通信信號處理 40 2.0 2 考試
086029 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濾波 40 2.0 1 考試
086034 無線光通信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35 智能信息處理與融合技術 40 2.0 1 考試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08M002 神經網絡原理及應用 60 3.0 1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其中包含一門公共實驗課)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85001 微波測量 40 2.0 1 考試
085002 電磁兼容原理 40 2.0 1 考試
085003 傳輸線理論 40 2.0 2 考試
085004 衛星通信與導航系統 40 2 2 考試
085005 單元式電子系統總體設計概論 40 2.0 2 考試
085006 信號與系統分析理論 40 2.0 2 考試
085007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08 單片及原理、接口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09 數據通信 40 2.0 2 考試
085011 智能化信息技術 40 2.0 2 考試
085013 語音信號處理 40 2.0 1 考試
085014 多媒體信息處理 40 2.0 2 考試
085015 計算機通信網絡 40 2.0 1 考試
085016 擴頻通信 40 2.0 1 考試
085017 多媒體通信系統 40 2.0 2 考試
085021 數據壓縮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23 軟件無線電原理與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28 網絡與信息安全 40 2.0 1 考試
085037 近代光學 40 2.0 1 考試
085038 光電子技術 40 2.0 1 考試
085039 片上系統(SOC)設計方法 40 2.0 1 考試
085040 太赫茲探測與成像技術 40 2.0 1 考試
085041 射頻與微波單片集成電路技術 40 2.0 1 考試
085052 機載軟件設計技術 40 2.0 1 考試
5. 專業技術課(學位選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4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G101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G102 信號處理的工程應用 40 2.0 2 考試
08G103 微波通信原理 40 2.0 1 考試
08G104 系統硬件及軟件的綜合設計 40 2.0 2 考試
08G105 基于 matlab 的數字信號處理 20 1.0 2 考查
08G109 無線電測控原理與技術 40 2.0 1 考試
08G110 多天線陣列信號處理技術 40 2.0 1 考試
6.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可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所有課程應在一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在讀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 年,并完成《西北工業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報告》。
3.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
《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綜合實踐可與專業實踐結合進行。
4.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專業學位碩士生進行論文工作的起點,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應結合工程實際與應用,一般要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和應用特征。研究生應在雙方導師的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6. 學位論文撰寫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撰寫。論文應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見解。學位論文除滿足《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的基

 
本要求外,還應滿足:
(1) 論文工作飽滿,原則上應包含系統分析、設計、實現、實驗或應用等一個完整的工程實踐過程;
(2) 論文應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有一定的難度,就工程中的某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或技術創新;
論文應綜合運用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7.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實踐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西北工業大學

添加西北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工業大學報錄比、西北工業大學考研群、西北工業大學學姐微信、西北工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工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工業大學排名、西北工業大學保研、西北工業大學公眾號、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xibeigongye/yanjiushengyuan_31500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