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外政治制度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6-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外政治制度培養方案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外政治制度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外政治制度培養方案 正文

一、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研究方向名稱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研究生導師
(博導注明)
1 政治社會學 主要從國體、政體方面研究國家政治體制與制度,把握國內外政治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培養適應從事政策研究、制度分析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楊陽 副教授
馬鳳鳴 副教授
       
       
       
       
       
 
 
二、培養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目標(本表可不填政治標準):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堅實的政治學理論基礎、系統的中外政治制度知識、較強的獨立研究和解決問題能力,畢業后能在研究機構、高等院校、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具有較高素質的高級專業人才。具體要求:
1、遵守憲法和法律,品行端正,樂于奉獻,敬業、善良;
2、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基本理論、中國和其他主要國家的政治制度及本學科學術理論的狀況有比較系統和深入的了解;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并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等現代辦公和研究工具,具有獨立從事科研、教學和黨政管理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3、人格健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身心健康。
學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2~5年,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應修學分:30學分(各學科自定)
其中必修: 24  學分(含必修環節4學分); 選修不低于: 6 學分
 

三、政治社會學研究方向
課程設置(包括主文獻研讀、學術活動等必修環節)
類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含中英文) 開課學期 學時 學分 任課
教師
考核
方式
備 注
必修課 公共課 11000001001 第一外國語  2 90 3 外國語學院  考試  
110000020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36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11000002004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2 18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平臺課 11030201001 政治學基本理論專題研究 1 54 3 黃蓉生、李國安、熊潔等 考試  
11030203001 科學社會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1 54 3 陳躍等 考試  
專業課 11030201002 中外主要文獻研讀 2 36 2 熊潔等 考查  
11030202001 中外政治制度專題研究 2 54 3 楊陽等 考試  
11030201004 政治社會理論專題研究 3 54 3 石雪、馬鳳鳴等 考試  


11030202002 政治體制中的行政法專題研究 2 36 2 楊陽等 考查  
11030201006 政治學前沿問題研究 3 36 2 黃蓉生、楊陽、馬鳳鳴等 考查  
11030201007 國際政治與經濟專題研究 3 36 2 陳躍、王文余等 考查  
11030201003 中外政治思想史專題研究 3 54 3 熊潔等 考查  
其它必修環節 文獻閱讀綜述及論文開題報告 3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開題報告一份
學術活動: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5次)     2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學院核查
實踐活動: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2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培養單位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中期考核及論文進展檢查 4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學院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11000009083 國際政治學理論     不計學分
11000009084 行政學原理     不計學分
11000009085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不計學分
        不計學分
        不計學分
 
注:1.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設。
2.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者應在專業必修課備注欄內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必修環節在研究生畢業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方式與方法
培養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量監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養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初,可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培養單位根據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5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科點現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
(1)考核在培養單位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2)業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3)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4)經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A、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定。
B、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完成碩士學業。
C、中止學業: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列出時間、具體組織形式等)
第四學期完成開題報告,進入訪學收集資料階段,第五學期進入論文寫作階段并完成初稿,第六學期初定稿。主要由導師進行督促檢查。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1.發表學術論文1篇及以上。
   2.課程論文:每門課1篇及以上。
   3.參與導師課題研究和相關教學科研工作。
 
 
 
 
 
 
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畢業條件、畢業論文等方面的要求):
畢業條件:
在學校規定年限內,按培養方案的規定完成課程學習、學分要求和必修環節,成績合格,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經審查合格者,準予畢業。
碩士研究生確因學業優秀,經本人申請,指導教師和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在校時間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請提前畢業者,應當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中期考核結論為優秀或在校期間被評為優秀研究生;
2.人文社會學科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類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1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界定標準以學校最新發文公布為準。
畢業論文基本要求: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七、中外政治制度研究方向
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列出本學科專業的必讀文獻,不夠可另附頁)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作者、出版單位及年月
1 政治學 亞里士多德.商務印書館,1965年
2 雅典政制 亞里士多德.商務印書館,1999年
3 中外政治制度比較叢書(十卷本) 徐育苗:商務印書館,2000—2005年
4 統治史(第一、二、三卷) 塞繆爾•E•芬納: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
5 舊制度與大革命 托克維爾:商務印書館,1997年
6 代議制政府 J•S•密爾:商務印書館,1984年
7 政黨與政黨體制 G•薩托利:商務印書館,2006年
8 政治體制中的行政法 肯尼思·F·沃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9 憲政與民主 蕭公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10 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 塞繆爾•亨廷頓:華夏出版社,1989年
11 復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論 文森特•奧斯特羅姆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12 法國政治制度史 郭華榕: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 比較制度分析 青木昌彥: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14 美國政黨和選舉 哈羅德•F•戈斯內爾、理查德•G•斯莫爾卡: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
15 國內政府間關系 林尚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 寡頭政治•帝國日本的制度選擇 J.馬克•拉姆塞耶、 弗朗西絲.M.羅森布魯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
17 俄羅斯未竟的革命:從戈爾巴喬夫到普京的政治變遷 邁克爾•麥克福爾: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4年
18 使民主運轉起來——現代意大利的公民傳統 羅伯特•D•帕特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 中國政治制度史 白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20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穆:三聯書店,2001年
21 中國制度史 呂思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2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吳宗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 浦興祖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4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易中天: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25 二十世紀中國政治 鄒讜: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26 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李劍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27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期刊) 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
28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期刊) 山東大學                近幾年
29 國際政治研究(期刊) 北京大學                近幾年
30 社會主義研究(期刊) 華中師范大學            近幾年
31 現代國際關系(期刊) 中國現代關系研究所      近幾年
其它說明:
 
 
本學科(一級學科)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養單位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學部分委員會驗收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領導審核意見:
 
 
 
 
負責人(簽名):       校領導(簽名):
年  月  日
 
西南大學

添加西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大學報錄比、西南大學考研群、西南大學學姐微信、西南大學考研真題、西南大學專業目錄、西南大學排名、西南大學保研、西南大學公眾號、西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880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