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導師:畢凌嵐

發布時間:2021-10-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導師:畢凌嵐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導師:畢凌嵐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導師:畢凌嵐 正文

  
  姓名:畢凌嵐 出生年月:1972年05月
  職務/職稱:教授 所屬系所:城市規劃研究所
  學歷:博士 
  社會兼職與執業注冊情況
  全國城市規劃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本科學位:1993年7月畢業于西安冶金建筑學院(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工學學士
  最高學位:2004年12月畢業于重慶大學B區(原重慶建筑大學)城市規劃理論專業,工學博士
  承擔課程情況:城市規劃方法、城市生態學、城市規劃綜合社會調查實踐、控制性詳細規劃(實踐課)、畢業設計
  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生態學、城市規劃方法
  
  畢凌嵐: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中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與設計理論專業博士;國家注冊規劃師。
  
  簡歷:
  1989年進入西安冶金建筑學院(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系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學習,199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99年進入重慶建筑大學(現重慶大學B區)建筑城規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12月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1996年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學。于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所工作至今。
  進入城市規劃專業領域工作以來,先后參與和主持了陜西臨潼、河南三門峽、江蘇無錫、陜西漢中、西藏芒康以及四川眾多城鎮的規劃設計,其中參與研究的廣州市番禺生態廊道控制性詳細規劃、成都市生態用地控制性規劃研究、成都市四大新城發展戰略規劃、郫縣新型城鄉形態研究等具有較高的社會影響。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城市規劃理論”、“城市安全”和“城市規劃方法”先后在國內多種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3年獲“金經昌城市規劃教育基金”優秀論文二等獎。參與研究 “山地城市生態化規劃建設理論與實踐”課題,獲得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實踐項目“彭州市西部旅游產業帶發展規劃”獲2009年度“四川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
  在教學領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2004年以來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城市規劃專業綜合實踐調查報告競賽、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先后獲獎十余次。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積極投身于災后重建規劃實踐工作之中。先后參與和主持了“都江堰市災后重建概念規劃”(與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慶營大學合作)、“彭州市旅游災后重建規劃”、“彭州市龍門山鎮災后重建規劃”等抗震救災實踐。而且5.12地震后于第一時間組織學生對成都市的城市防災避難地狀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在2008年8.30攀枝花地震后再次組織研究生對攀枝花市的城市防災避難地狀況進行調研,形成了研究報告。
  
  近年主要學術著作:
  《城市生態系統物質空間形態與規劃》,畢凌嵐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近年主要發表的學術論文:
  畢凌嵐、管晨曦,有機增長:鄉土特色小城鎮總體風貌改造——一彭州小魚洞鎮為例,《走向地方特色的城市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管晨曦、畢凌嵐,“慢活+慢游”:休閑型小城鎮的空間特色營造——以成都為例,《走向地方特色的城市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畢凌嵐,Low-carbon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system pattern and structure study,2010年城市規劃國際大會宣讀論文,2010年6月。
  廖炳英、畢凌嵐,應急避難場地“就近布置”規劃原則探討,《安全與環境工程》,2010年3月。
  畢凌嵐、鐘毅,成都3000年安逸的前世今生和未來,《住區》2009年4月。
  畢凌嵐、沈中偉“5·12汶川大地震”受災城鎮重建規劃的若干建議,規劃師,2008年7月。
  畢凌嵐、鐘毅,城市生態系統物質空間特質對其景觀特色塑造的影響,城市特色——歷史風貌與濱水景觀(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城市特色分委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陳林、畢凌嵐,城市濱水區生態恢復對城市風貌特色營造的影響,城市特色——歷史風貌與濱水景觀(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城市特色分委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畢凌嵐,生態審美觀與建筑特色創造,《城市特色研究與城市風貌規劃》,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畢凌嵐、黃光宇,對現行城市土地利用規劃的生態反思,城市規劃匯刊,2003年,第5期,P52~58頁。A類核心期刊。
  畢凌嵐,山地城市生態化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山地人居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12-06,P45~50頁。國際學術研討會。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西南交通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交通大學報錄比、西南交通大學考研群、西南交通大學學姐微信、西南交通大學考研真題、西南交通大學專業目錄、西南交通大學排名、西南交通大學保研、西南交通大學公眾號、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西南交通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xinanjiaotong/daoshi_48369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