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學院導師:史久新

發布時間:2021-10-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學院導師:史久新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學院導師:史久新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學院導師:史久新 正文


  史久新
  男,1969年11月生。主要從事極地海洋學、海洋環流、海洋遙感的研究。
  
  學習經歷:
  1988-1992 青島海洋大學 物理海洋學專業 學士
  1994-1997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物理海洋學專業 碩士
  1997-2000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物理海洋學專業 博士
  
  工作經歷:
  1992-2001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實習員 助理研究員 副研究員
  2002-2005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副研究員 研究員
  2006-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教授
  
  極地考察經歷
  1994.10-1995.3 中國第十一次南極考察
  2003.7-9 中國第二次北極考察
  2006.7-9 加拿大北冰洋考察LSSL2006-18航次
  
  主持的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埃默里冰架邊緣冰間湖的成因、變化及冰-海相互作用(2007-20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太平洋水在北冰洋的運移及其對北冰洋海洋過程的影響(2004-2006)”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海水鹽度航空遙感信息反演技術(2002-2005)”
  
  參加的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北極環極邊界流的結構及其對氣候變化貢獻的研究(2007-20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南極普里茲灣水團和環流特征與冰架相互作用過程研究(2002-2006)”
  科技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資金項目“南極地區地球環境監測與關鍵過程研究: 南大洋環流及其變異過程研究(2002-2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南大洋印度洋扇形區南極繞極流和南極沿岸流的相互作用(1999-20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南大洋冷水源海冰區熱力學和動力學研究(1994-1996)”
  
  講授課程
  本科生選修課《極地海洋學》
  
  主要論著
  1. 史久新,陸兆軾,李淑江,趙進平,王杰,L/S波段微波遙感海水鹽度和溫度的反演算法,高技術通訊,16(11):49-52,2006。
  2. Shi Jiuxin, Cao Yong, Zhao Jinping, Gao Guoping, Jiao Yutian, Li Shujiang, Distribution of Pacific-origin water in the region of the Chukchi Plateau in the Arctic Ocean in the summer of 2003.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4(6), 12-14, 2005.
  3. Shi Jiuxin, Zhao Jinping, Li Shujiang, Cao Yong, Qu Ping, A double-halocline structure in the Canada Basin of the Arctic Oce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4(6), 25-35, 2005.
  4. Shi Jiuxin,Le Kentang, Yin Baoshu,Zhang Renshun, Wu De’a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idal motion and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radial sandbank area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Journal of Hydrodynmics,16(5), 555-563,2004.
  5. 史久新,趙進平,矯玉田,曲平,太平洋入流及其與北冰洋異常變化的聯系,極地研究,16(3), 253-260,2004。
  6. 史久新,朱大勇,趙進平,曹勇,海水鹽度遙感反演精度的理論分析,高技術通訊,14(7), 101-105,2004。
  7. Shi Jiuxin and Zhao Jinping,Advances in studies on water masses, circulation and sea ice in the Southern Ocean. In: 1999-2002 China National Report on Geodesy and Geophysics for the 23rd General Assembly of IUGG,Ed. by Chen Junyong et al.,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Beijing, 2003.
  8. 史久新,樂肯堂,崔秉昊,尹寶樹,南極繞極流的經向輸運,海洋科學集刊,45:10-20,2003.
  9. 史久新,趙進平,北冰洋鹽躍層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18(3), 351-357,2003。
  10. 史久新,趙進平,中國南大洋水團、環流和海冰研究進展(1995¾2002),海洋科學進展,20(4), 116-126,2002。
  11. 史久新,趙進平,矯玉田,融冰季節北極破碎冰區熱通量的初步研究,海洋科學進展,20(3), 35-43,2002.
  12. Shi Jiuxin, Le kentang and B. H. Choi, Circulation and its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region around the Kerguenlen Platea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1(1), 1-18, 2002.
  13. 史久新,樂肯堂,崔秉昊,南大洋凱爾蓋朗海臺區的流場結構及季節變化,海洋學報,24(4), 124-136,2002.
  14. 史久新,樂肯堂,于康玲.普里茲灣及鄰近海區冰-海相互作用的數值研究I模式,海洋科學集刊, 42, 10-21,2000.
  15. 史久新,樂肯堂,于康玲.普里茲灣及鄰近海區冰-海相互作用的數值研究II環流, 海洋科學集刊, 42, 22-37, 2000.
  16. 史久新,樂肯堂.東南極海冰觀測與研究進展,海洋科學,(1), 22-25,1999.
  17. Zhao Jinping, Shi Jiuxin, Gao Guoping, Jiao Yutian and Zhang Hongxin, Water mass of the northward throughflow in the Bering Strait in summer 2003,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5(2), 25-32, 2006.
  18. Jin Mingming, Shi Jiuxin, Lu Yong, Chen Jianfang, Gao Guoping, Wu Jingfeng, Zhang Haisheng, Nutrient maximums related to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thern Canada bas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4(6), 88-96, 2005.
  19. 趙進平,史久新,北極環極邊界流研究及其主要科學問題,極地研究,16(3), 159-170,2004。
  20. 趙進平,史久新,矯玉田. 夏季北冰洋海冰邊緣區海水溫鹽結構及其形成機理的理論研究,海洋與湖沼,34,540-549,2003.
  21. Le Kentang, Shi Jiuxin and Liu xingquan. A numerical model to simulate the movement of suspended sediment off the Huanghe River ( Yellow River) Delta, Land-based and Marine Hazards,157-177.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etherlands,1996.
  22. 樂肯堂,史久新,于康玲,陳錦年.普里茲灣區水團和環流時間變化的若干問題,海洋科學集刊, 40, 43-54,1998.
  23. 樂肯堂,史久新.普里茲灣區環流與混合的研究,海洋科學集刊,38, 39-51,1997。
  24. 樂肯堂,史久新,于康玲.普里茲灣區的水團和熱鹽結構的分析,海洋與湖沼,27(3), 229-236, 1996。
  25. 朱大勇,趙進平,史久新,北極楚科奇海海冰面積多年變化的研究,海洋學報,29(2):1-9,2007。
  26. Zhao, J., Y. Cao, and J. Shi, Core region of Arctic Oscillation and the main atmospheric events impact on the Arctic, Geophys. Res. Lett., 33, L22708, doi:10.1029/2006GL027590, 2006.
  27. 朱大勇,趙進平,史久新,2003年與1999年楚科奇海海冰的差異及其發生原因,極地研究,17(1),11-22,2005。
  28. 趙進平,朱大勇,史久新,楚科奇海海冰周年變化特征及其主要關聯因素,海洋科學進展,21(2), 123-131,2003。
  
  聯系方法
  單位: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地址: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 郵編:266100
  電話/傳真:(0532)82031801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中國海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海洋大學報錄比、中國海洋大學考研群、中國海洋大學學姐微信、中國海洋大學考研真題、中國海洋大學專業目錄、中國海洋大學排名、中國海洋大學保研、中國海洋大學公眾號、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海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海洋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zhongguohaiyang/daoshi_47890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