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專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0-07-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機械工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專業分析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研究生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一流專業202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考研專業目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1202工商管理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37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35軟件工程專業排名
95%的同學還閱讀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1202工商管理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37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35軟件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27核科學與技術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0807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分數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牌專業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難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調劑信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學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專業分析 正文
學校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于1958年,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理工學科為主、兼有以科技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內唯一同時承擔“985工程”、“211工程”、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設任務的研究型大學。中國科大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經國務院批準創辦的中國首個研究生院。1981年學校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3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我國首批18名博士學位授予儀式中,有6名來自中國科大……數十年來,中國科大研究生教育續寫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學校現已發展(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成為我國重要的本碩博一體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至2012年12月,學校累計已授予博士學位6200余名,學術碩士學位12700余名,專業碩士學位8600余名。目前,在學博士研究生3000余人,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5000余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200余人,中科院代培研究生1000余人。中國科大研究生教育秉承“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的理念,以培養各類精英人才為己任,從中國科大走出(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的畢業生,在科研、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擔綱挑梁,揮灑才能,為學校、為中華民族贏得了極佳聲譽。學校共有2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理學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
專業介紹
培養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扎實的機械工程、電子、計算機、自動化技術及管理知識,知識面寬、適應能(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力和溝通能力強,在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和相關交叉領域內,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運行管理及經營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具有綜合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了解國內外專業領域前沿動態。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或內容 |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
(0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 化 (02)機械電子工程 (03)機械設計及理論 (04)車輛工程 (05)工業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32機械設計基礎 或839控制理論或 834材料力學(甲) 或831理論力學 |
復試面試+筆試 |
《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基礎》 樊先平、洪樟連、翁文劍 浙江大學出版社; 《化工原理》(上冊) 何潮洪、馮霄 科學出版社。 |
參考書目
《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基礎》 樊先平、洪樟連、翁文劍 浙江大學出版社;
《化工原理》(上冊) 何潮洪、馮霄 科學出版社。
分數線
年份 | 分數線 |
2020 | 320 |
2019 | 310 |
學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均需繳納學費。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費標準為0.8萬元/生.學年,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報到時繳納,按三學年繳納。
主要導師
王燦: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信息檢索、機器學習、殘疾人信息無障等。先后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項2項,國際和企業合作項目10 多項。主持開發了“中國殘疾人數據分析與挖掘”系統,在數據挖掘與信息檢索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與應用積累。近年來,主要從事社交網絡挖掘、互聯網信息檢索等方面研究工作,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0多篇。
陳坤:博士副教授,從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從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獲得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直接進入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應用學科從事師資博后研究工作,并在留校,浙大工作期間研究方向拓展為視音頻智能分析、跨媒體挖掘與檢索、分布式計算,作為負(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責人承擔了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與特別資助項目、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聯合項目、省優先主題社會發展項目子課題等多個項目,并作為青年骨干參與承擔了973項目子課題、NSFC重大研究計劃、核高基重大專項子課題等多個項目。
張克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獲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資助,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學習,年獲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學位。讀書期間,曾獲“浙江大學博士生培養卓越計劃”資助中國惠普特別優秀獎學金、浙江大學何志均獎學金等多項榮譽。于浙江大學從事博士后(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研究工作,多次獲得浙江大學優秀班主任、優秀研究生德育導師稱號;留校任教,入選“錢江人才”計劃。
伍賽:博士在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講師。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分布式數據庫查詢、云計算系統、對等計算網絡、社交網絡數據管理等。在博士期間,共發表國際論文20余篇,擔任VLDB2010,CIKM2010,ICDE2011,ADMA2011等國際會議的評審委員,并長期為TKDE,TODS,DPDS等國際期刊的審稿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添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報錄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姐微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真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專業目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保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眾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zhongguokexue/zhuanye_34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