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法學導師:何家弘

發布時間:2021-10-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法學導師:何家弘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法學導師:何家弘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法學導師:何家弘 正文

 

?個人簡介
何家弘
美國西北大學法學博士
法學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導師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學研究所所長、法律語言研究所所長


?教育背景
1992-1993,美國西北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1983-1986,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碩士學位;
1979-1983,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獲法學學士學位。
訪問講學:
2012.8,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拉特羅布大學訪問講學
2012.6-7,日本名古屋大學特任教授
2011.10,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訪問講學
2010.6-8,德國馬普國際與外國刑法研究所訪問講學
2011.2,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法學院訪問講學
2006.12-2007.1,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訪問講學
2002.9-2003.3,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
1998.4-5年,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1996.9-1997.3,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1990.1-6,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研究領域
證據法學、偵查學、刑事司法制度、法律語言等。


?社會兼職
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兼法律語言研究會會長
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檢察學研究會職務犯罪偵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2006-2008)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12)“周末論壇”節目的特邀主持人(2005-2006)
《證據學論壇》主編、
《法學家茶座》特邀執行主編


?榮譽獎勵
第五屆全國偵探推理小說大賽特別貢獻獎(2011)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11)
《法律英語――美國法律制度》榮獲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二等獎(2009)
《證據法學》獲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06)
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2005)
寶鋼優秀教師獎(2004)
國家級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3)
北京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999)


?代表性成果
代表作:
《短缺證據與模糊事實——證據學精要》,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論文類:
“職務犯罪偵查也要實現‘四化’”,《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證據的采納和采信——從兩個 ‘證據規定’的語言問題說起”,《法學研究》2011年第3期
“從犯罪偵查學到物證技術學和證據調查學“,《法學家》2010年第4期
“論法律語言的統一和規范——以證據法學為語料”,《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論推定概念的界定標準”,《法學》2008年第10期
“從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關于推定范疇的反思”,《法學研究》2008年第4期
“論推定規則適用中的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中外法學》2008年第6期
“證據的審查與認定原理論綱”,《法學家》2008年第3期
“證據學抑或證據法學”,《法學研究》2008年第1期
“刑事錯案中的證據問題——實證研究與經濟分析”,(何家弘、何然合著)《政法論壇》2008年第2期
“證據法功能之探討——兼與陳瑞華教授商榷”,《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論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中國法學》2007年第5期
“多種些活樹 少談些森林——也說‘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現代法學》2007年第1期
“論證據的基本范疇”,《法學雜志》2007年第1期
“中國陪審制度的改革方向——以世界陪審制度的歷史發展為借鑒”,《法學家》2006年第1 期
“從司法證明模式的歷史沿革看中國證據制度改革的方向”,《法學家》2005年第4期
“對法定證據制度的再認識與證據采信標準的規范化”,《中國法學》2005年第3期
“司法證明標準與烏托邦——答劉金友兼與張衛平、王敏遠商榷”,《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秘密偵查立法之我見”,《法學雜志》2004年第6期
“文書審"與司法公正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論法官造法”,《法學家》2003年5期。
“測謊結論與證據的"有限采用規則"”,《中國法學》2002年第2期。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之我見”,《政治與法律》2002年1期。
“中國刑事證據規則體系之構想”,《法學家》2001年第6期。
“論司法證明的目的和標準——兼論司法證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疇”,《法學研究》2001年第6期。
“試述證據法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法學雜志》2000年第2期。
“讓證據走下人造的神壇——試析證據概念的誤區”,《法學研究》1999年第5期。
“司法公正論”,《中國法學》1999年第2期。
“司法證明方式和證據規則的歷史沿革——對西方證據法的再認識”,《外國法譯評》1999年第4期。
“有毒的樹上結出的果實一定有毒嗎?──關于證明責任與證明標準的師生對話錄”,《中國律師》1999年第3-7期連載。
“陪審制度縱橫論”,《法學家》1999年第3期。
“美國反腐敗法律制度”,《外國法譯評》1998年第4期。
“為‘自由心證’正名”,《法學雜志》1997年第6期。
“證據調查學的對象和體系”,《法學雜志》1996年第6期。
“關于創建“證據調查學”的構想”《法學家》1996年第6期。
“論美國檢察制度的特色”,《外國法譯評》1995年第4期。
“外國法庭科學鑒定制度初探”,《法學家》1995年第5期。
“美國檢察制度研析”,《法學家》1994年第4期。
“從洛杉磯事件透視美國審判制度的弊端”,《法學雜志》1992年第5期。
“偵查學十年”,《法學家》1989年第2期。
“刑事訴訟證據屬性新辨”,《法學家》1988年第6期
“罪犯識別與親子鑒定中的“遺傳密碼指紋法””,《法學雜志》,1988年第1期。
“犯罪偵查中的同一認定問題”,《法學家》,1987年第5期。
“對墨刑的一點新認識”,《法學雜志》,1986年第2期。
“防衛過當的定罪問題”,《法學雜志》,1985年第4期。
“在運動中把握法制的協調發展”,《法學》1984年第10期。
“美國測謊業一瞥”,《法學雜志》,1984年第3期。
著作類:
《扭曲的靈魂――外國犯罪實證》(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虛擬的真實――證據學講堂錄》(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犯罪的密碼――科學探案紀實》(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換位的視角――多媒體對話錄》(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證據的語言――法學新思維錄》(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從通俗到深奧――法治文化雜論》(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從觀察到思考――外國要案評析》(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從它山到本土――刑事司法考究》(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從相似到同一――犯罪偵查研究》(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從應然到實然――證據法學探究》(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人生狹路――黑蝙蝠?白蝙蝠》(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誤區――龍眼石之謎》(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怪圈――神秘的古畫》(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黑洞――股市幕后的罪惡》(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情淵――雙血型人》(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誰的審判誰的權——刑事庭審制度改革的實證研究》(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誰的陪審誰的權——刑事庭審制度改革的虛擬實驗》
(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當代美國法律》(修訂版,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證據的審查認定規則:示例與釋義》(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法律英語――美國法律制度》(第4版,獨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證據法學》(第4版,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新編犯罪偵查學》(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證據法學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簡明證據法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外國刑事司法制度》(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新編證據法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的陪審制度向何處去――以世界陪審制度的歷史發展為背景》(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刑事司法大趨勢——以歐盟刑事司法一體化為視角》(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版
《證據調查》(第2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證據大全》(第2版)(譯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證人制度研究》(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血之罪》(法文版),法國黎明出版社2003、2011年版
《血之罪》(意大利文版),意大利莫西亞出版社2007年版
《血之罪》(中文繁體字版),臺灣頂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版
《法律英語》(中文繁體字版),臺灣偉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版


?代表性項目
“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司法判例制度研究”(2011年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
“刑事訴訟中科學證據的審查規則與采信標準研究”(2010年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
“刑事庭審實證研究”(2009年司法部項目)
“偵查人員出庭憑證的范圍和程序”(200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項目)
“檢察制度比較研究”(2007年度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項目)
“司法鑒定人的出庭作證研究”(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項目)
“偵查機關強制采樣的必要性及合法化路徑的研究”(2007年北京市刑偵學研究會項目)
“證據的審查與認定原理研究”(2006年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
“刑事錯案實證研究”(2006年美國福特基金會項目)
“陪審制度比較研究”(2004年司法部項目)
“歐盟刑事司法一體化”(2004年歐盟法律與司法合作項目辦公室項目)
“刑事審判中的證據制度研究”(2000年國家重點社科基地重大項目)
“刑事審判認證制度研究”(2001年美國福特基金會項目)
“電子證據法研究”(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
“中外司法體制研究”(司法部項目)
“證人制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檢察機關執法觀念的轉變”(最高人民檢察院項目)


?其他
個人網頁http://www.hjhlegalenglish.cn/
個人博客http://hejiahong.fyfz.cn
郵箱:[email protected]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中國人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人民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人民大學報錄比、中國人民大學考研群、中國人民大學學姐微信、中國人民大學考研真題、中國人民大學專業目錄、中國人民大學排名、中國人民大學保研、中國人民大學公眾號、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人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人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人民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zhongguorenmindaxue/daoshi_4774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