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陳清華

發布時間:2021-10-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陳清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陳清華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陳清華 正文


  陳清華(Chen Qinghua),男,1958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于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專業,留校任教,后又于1989年獲碩士學位,1998年獲博士學位,2005年于西北大學地質系博士后流動站出站。
   
  辦公室電話:0532-86981250
  手機號碼:13505468206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一、教學工作
  承擔的課程:
  構造地質學及大地構造(本科),油區構造分析(本科),含油氣盆地分析(碩士),高級構造地質學(博士)
   
  教學論文:
  [1] 陳清華,李琴.論石油地質學數據庫的建設.情報科學, 2003,21(2):198-200.
  [2] 陳清華,王紹蘭,吳孔友,等.加強優質課建設,培養高質量人才. 石油教育, 1999,82(3): 48-49.
   
  編寫教材
  [1] 陳清華 主編. 構造地質學CAI多媒體教材.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二、學術研究
  發表論文
  [1] 陳清華,王建平,王紹蘭,吳孔友. 西藏措勤盆地上二疊統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科學通報,1998,43(19): 2111-2114.
  [2] Chen Qinghua. Historical forms of the taricuo deep depression basin in Xizang (Tibet) and its evolution. Scientia Geologic Sinica, 1999, 8(2):259-266.
  [3] Chen Qinghua. A study on the High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Gudao Oilfield. Scientia Geologic Sinica, 1998, 7(3):439-442.
  [4] Chen Qinghua. Discovery of the Upper Permian series in Cuoqin Basin, Xizang (Tibet )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44(16):1520-1523.
  [5] Chen Qinghua. The Langshan Formation and It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the Cuoqin Basin, Xizang (Tibet) . Scientia Geologic Sinica,1999, 8(2):251-258.
  [6] 陳清華, 劉池陽,王書香,李琴,王紹蘭,肖紅平,張鳳歧. 碳酸鹽巖縫洞系統研究現狀與展望.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02, 23(2): 196-202.
  [7] 陳清華, 劉池陽,李琴,王書香. 黃驊坳陷徐楊橋——黑龍村潛山帶逆沖構造的發現及其意義.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2, 23(4): 353-356.
  [8] 陳清華,劉池陽,鹿洪友,王冠民,李廣雪. 黃河三角洲地區淺層沉積序列及構造沉降特征.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02, 26(4): 386-389.
  [9] 陳清華, 劉池陽,李琴. 勝利油區孤島油田新近系輔助標志層研究.地層學雜志, 2003, 27(1): 46-49.
  [10] 陳清華, 劉池陽,李琴. 米蘭柯維奇地質定年方法的數學表達及其意義.西北大學學報,2003, 33(5): 599-602.
  [11] 陳清華,孫述鵬,李琴. 孤東油田東營組低阻油層成因分析.石油大學學報,2004, 28(3):9-12.
  [12] 陳清華,章鳳奇,孫述鵬,劉池陽. 模式識別在地層劃分中的應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4, 25(1): 102-105.
  [13] 陳清華,陳詩望,黃超. 渤海灣盆地成因類型評介.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4, 11(6): 1-2.
  [14] 陳清華,曾明,章鳳奇,冷風,魏荷花. 河流相儲層單一河道的識別及其對油田開發的意義.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4, 11(3):13-15.
  [15] 陳清華,李陽. 曲流河儲層微型構造圖編制的新方法.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5,12(4):17-19.
   
  出版專著
  [16] 陳清華 主編. 西藏措勤盆地石油地質特征. 1999,石油大學出版社
   
  三、 獲獎情況
  教學獲獎
  1997年 “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活動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 排名第一;
  2000年 山東省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山東省教育廳 排名第一;
  2005年 “山東省精品課程” 山東省教育廳 排名第四。

  科研獲獎
  2006 勝利油氣區河流相儲層建筑結構研究與應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排名第一。
   
  四、主要科研方向簡介
  主要從事盆地構造特征與油氣分布規律,儲層構形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盆地構造及相關領域的研究,重點解決石油與天然氣勘探與開發領域的構造問題。本人在把握主要研究方向與具體研究工作的特點時注意重視以下問題:重視對領域內研究現狀的調研與總結,重視對構造研究策略的研究,重視構造研究中的基礎性研究,重視對宏觀構造的成因機制研究,重視局部構造的發現,重視新方法的研究與應用。
  地層學研究與儲層層次劃分是盆地構造研究的基礎,許多新的構造認識與發現都建筑于對地層學或儲層層次劃分的創新性正確認識之上。圍繞這一問題,本人對儲層層次劃分,對河流相成因砂體的識別及其對油田開發的意義,對模式識別及其地層劃分中的應用,對米蘭柯維奇地質定年方式的數學表達及其意義,對勝利油區孤島油田新近系輔助標志層研究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
  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根本動力,以此為前提,推動構造研究的策略也是解決疑難構造地質問題的重要方面。
  潛山構造研究是中國渤海灣盆地實現油氣資源勘探目標接替的主要方面之一。受多種客觀條件限制,構造研究往往是首先要解決的疑難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在深入總結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潛山構造研究策略,很好的解決了在潛山油氣勘探的斷裂研究問題。
  局部構造的發現對解決盆地形成機制和演化,對發現和評價新的油氣勘探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全三維地震解釋中的層位自動追蹤,相干體、面塊切片以及三維顯示等技術,與地層結構分析法的運用,本人先后發現了臨清坳陷冠縣凹陷的松林構造、黃驊坳陷
  徐楊橋——黑龍村潛山逆沖構造,以及濟陽坳陷沾化凹陷長堤逆斷層系等。
  近年來,本人在勝利油氣區孤島油田館上段河流相儲層沉積微相、儲層非均質性,尤其儲層層次劃分與儲層建筑結構研究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并以這些工作成果為基礎,總結出以單一成因砂體為基本作圖單元的河流相儲層微型構造研究的新方法。對于河流相儲層油氣開發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規律研究和提高油氣采收率與開發效益,該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
  以單砂體為基本作圖單元,河流相儲層微構造圖的傳統編制方法,存在著如下缺陷:
  一是沒有擺脫“層狀模型”概念的束縛,把砂體當作一個層來對待,沒有考慮砂體自身空間建筑結構特點,即沒有考慮不同成因砂體之間的拼合性。而這種“拼合性”正是河流相砂體所具有的最突出特征。
  二是對砂體結構及其形態粗化現象,這種粗化現象存在不利于反映單一河道砂體的真實形態和平面上的拼合結構,從而影響砂體單元間滲流隔擋層或隔擋物的識別與發現。
  三是有時還會出現假的微型構造現象,出現實際上并不存在的正向構造或負向構造,誤導人們對剩余油挖潛方向的確定,對油氣田后期開發帶來不利影響。
  在儲層建筑結構分析原理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人提出的單一成因砂體為基本作圖單元的河流相儲層微型構造研究的新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傳統研究方法所出現的上述種種缺陷。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分數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報錄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姐微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真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專業目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排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保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公眾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zhongguoshiyou/daoshi_47710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