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政法大學公安技術學院公安技術學科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甘肅政法大學公安技術學院公安技術學科的介紹

甘肅政法大學公安技術學院公安技術學科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甘肅政法大學公安技術學院公安技術學科的介紹 正文

公安技術校級重點學科
    一、學科現有優勢、特點及建設背景
    甘肅政法學院于1995年開始在教學科研人員中培育刑事科學技術學科人才,1998年形成主要學術技術骨干,2001年建成刑事科學技術校級重點學科,2002年通過評估建設省級重點學科;經過2002-2005、2006-2010年度兩輪省級重點學科的建設,在學科方向、學術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礎條件、對外學術交流、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并于2006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培養物證技術方向碩士研究生,學科成長為具有鮮明特色的優勢學科。
     2011年國家學科分類進行了相應調整,新設了公安技術學一級學科,劃歸到工科門類之下,刑事科學技術為公安技術學之下的二級學科。學校以發展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決策,將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和信息安全專業剝離后成立了公安技術學院。同時,重點學科建設也及時作出相應調整,籌建了公安技術學學科,并經過努力,成功的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
     二、學科建設成就
    學科團隊通過整合學科資源,優化學科布局和結構,加強學科隊伍建設,改善學科建設基本條件,強化科研創新,全方位建設學科平臺,取得了顯著成效。
    1.學科布局趨于合理,結構不斷優化。“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強刑事科學技術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力度同時,經過反復調研、充分討論,形成了比較合理的明確的研究方向:一是法醫損傷鑒定技術方向;二是微量物證鑒定方向;三是痕跡檢驗鑒定方向;四是文書檢驗鑒定方向;五是電子證據檢驗鑒定方向。使刑事科學技術傳統優勢學科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通過了甘肅省重點學科建設驗收評估。
    2.學科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以培養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為著力點,不斷強化學科隊伍建設。“十二五”期間,學科隊伍經歷了擴張、提高、精煉的過程,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得到優化,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形成了結構合理、敬業愛崗的學術隊伍。學科帶頭人李重陽教授,現有成員2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數7人,副高級職稱人數10人,中級職稱人數8人,初級職稱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6名、碩士學位人員17名;碩士生導師7名;甘肅省優秀專家1人,甘肅省領軍人才1人,甘肅省“555”創新人才2人,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鑒定項目評審專家1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梯隊。
    3.科學研究水平穩步提升。近5年來,本學科科學研究成績突出,共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6部;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3項,科研經費164.2萬元;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4項、廳局即獎10項。成果質量和學術影響力顯著提高。
    4.學科平臺建設成績顯著。學校大力推進學科平臺建設,依托重點學科,各類重點實驗室、研究基地、創新團隊等學科平臺建設取得突破。“十二五”期間,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個,組建了1個省級創新學術團隊、1個校級創新學術團隊。這些學科平臺的搭建,極大地促進了學科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三、學科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十二五”期間,我院學科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長足進展,但由于辦學基礎條件薄弱,學科建設工作起步較晚,尚存在諸多不足。一是學科優勢不突出,特色不明顯。二是缺乏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學科隊伍承載學科建設的能力不夠,集體攻關的機制尚未形成。三是高效協調的學科管理和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促進優秀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尚不完善。四是科研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科研成果的低水平重復現象較為突出,原創性成果、標志性科研成果較少。五是學科建設的經費投入不足,條件保障不能完全滿足需要。以上問題制約了學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四、“十三五”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
    1.總體目標
    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深入司法體制改革。在此政治背景下,司法實踐中對證據的質量要求越來越規范、嚴格;同時對于一些新型科學技術證據的應用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且實踐需要十分迫切。結合目前我院專業轉型調整為契機,在繼續建設刑事科學技術省級二級重點學科的基礎上,積極建設證據科學技術學科。
    2.具體目標
    ——學科建設目標
    對傳統的刑事科學技術重點學科加以調整、改造后,在保證完成新一輪評估的前提下,力爭產生一批在同領域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成果。同時加強對網絡安全、電子證據等新型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將此建成我院學科建設的特色和新的增長點。
    ——學位點建設目標
    在現有訴訟法學二級學科之下的物證技術學碩士學位點的基礎上,力爭申報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司法鑒定方向專業碩士點。
    ——學科隊伍建設目標
    實施省部級學科帶頭人、校級學科帶頭人、校級中青年骨干教師、院級優秀青年教師“四級人才梯隊”培養計劃;十三五期間,力爭建設1個省部級科研創新團隊,2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培養2名左右省級學科帶頭人和5名左右的青年學術骨干。
    ——學科方向建設目標
    繼續加大對學科團隊的優化整合,凝練明確的研究方向,凝煉學科方向要充分體現前沿性、創新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科研成果建設目標
    力爭承擔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以上,省部級科研項目數量穩步提升;在SCI、EI、CSCD期刊及以上刊物發表的論文和被國際國內知名檢索系統收錄的論文數有較大比例的增長,提高研究成果的影響力;爭取省部級科研獎勵實現較大增長。
    ——學科平臺建設目標
    借助現有的甘肅省證據科學研究與應用省級重點實驗室平臺,加強合作。同時,加強我院相關網絡安全、電子取證等實驗室的建設與投入,爭取申報并建成省級重點(培育)實驗室。
    五、學科建設與發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和管理,突出學科建設的重要地位
    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科建設的領導,完善學科建設的管理體制,實行校、院(所、部)和學科組三級管理,同時探索建立校領導聯系學科組的工作制度;各相關職能部門、教學單位要制定學科建設績效考核與評價體系,落實學科建設任務,強化對學科建設的組織管理。進一步完善學科分類體系,改進學科管理模式,實行分類管理和動態管理。
    2.采取有效措施,培育高水平的學科隊伍
    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學科隊伍建設:聘任1-2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科帶頭人,發揮其在我院特色學科、優勢學科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二是加大我院目前學科建設團隊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首先為其確定明確的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專業教師組成研究團隊,充分發揮團隊優勢;其次: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學位、進修、訪學和出國留學制度,為學科發展儲備力量。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學科條件建設
    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為學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大經費投入,科研經費要大幅度向重點學科傾斜。二是加強以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為主體的學科平臺建設,完善學科建設的依托基地和平臺。
    4.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營造濃厚學術氛圍
    加強對外學術合作與交流,不斷擴大合作領域。一是鼓勵教師走出去,開展高層次、多形式的學術交流。二是建立著名專家學者來校開展學術活動的長效機制,拓展教師的學術視野。三是舉辦高規格的學術會議,擴大學校學術影響。
    5.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發揮其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注重研究生科研工作。一是把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的過程作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二是把產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為評價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三是將研究生的培養作為創新團隊建設的重要內容。
    6.注重服務功能發揮,提升服務社會水平
    樹立以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及法制建設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社會服務。大力拓展證據科學技術面向社會服務的功能。推進優勢學科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引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延伸自己的科研服務。
甘肅政法大學

添加甘肅政法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甘肅政法大學考研分數線、甘肅政法大學報錄比、甘肅政法大學考研群、甘肅政法大學學姐微信、甘肅政法大學考研真題、甘肅政法大學專業目錄、甘肅政法大學排名、甘肅政法大學保研、甘肅政法大學公眾號、甘肅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甘肅政法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甘肅政法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gszfxy/yjsy_25712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