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朱俊晨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朱俊晨

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朱俊晨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朱俊晨 正文

姓 名:朱俊晨    性 別:男     職稱:教授

最后學位\畢業院校:博士,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

導師類別:填寫:博士生導師或碩士生導師     是否為兼職導師:是

工作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E-mail:[email protected]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微生物

參加何學術團體、任何職務:2003年當選為深圳市保健科技學會第一屆理事長,現為該學會高級顧問。

個人簡歷

1988.7-1990.9 南昌職業大學教師,主講普通化學;

1991.10-1993.2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參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國家“八五”攻關課題—“固定化細胞連續化生產L—蘋果酸的研究”;

1993.7-1997.8 深圳對外貿易集團公司工作;

1997.9-2005.11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應用工程系 從事食品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化學、現代儀器分析、生物工程等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2005.11-2008.1 廣東德慶縣掛任副縣長,分管全縣的科技、信息化、生產力促進等的工作。

2008.1-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先后從事科研管理和負責華僑城校區的工作。

曾主持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營養素雙層包被生物活性微膠囊技術產業化”;研制出符合人體營養消化吸收規律的具有結構層次性的微囊產品;主持了“香莢蘭組織細胞培養”和“產香蘭素雙功能融合酶基因構建及其酶學研究”;作為主要科技人員參與國家基金項目“高粱野生型和突變體CRY1和CRY2基因的克隆和分析(編號:30170588)”,并主持其中的部分工作—“藍光下黑曲霉發育與基因表達的研究”,就黑曲霉藍光下形態發育以及差異表達的關鍵基因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獲得了差異基因以及黑曲霉中與藍光信號相應的關鍵酶,填補國內該研究領域的空白,部分的開始推廣,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就黑曲霉藍光下形態發育以及差異表達的關鍵基因進行了研究,首次將藍光應用糖化酶發酵工業中的關鍵技術,填補國內該研究領域的空白,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連續多年指導碩士研究生論文和教學工作。

指導研究生低pH對AM真菌侵染與功能的作用研究。負責藍光促進淡紫擬青霉產孢及應用的研究項目,嘗試將藍光應用于淡紫擬青霉的營養生長和無性生殖過程,為采用科學合理的工藝條件提高孢子產量解決線蟲的主要生防菌分生孢子產量較低,應用傳統的誘變手段大幅度提高孢子產量的困難。作為技術總指導,在國家基金項目《鱟素能否誘導細菌產生抗藥及相關機制的研究》中擔任技術指導,在指導的鱟素抗菌靶點和抗菌機制研究上進展順利。

科研情況

1991年參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國家“八五”攻關課題—“固定化細胞連續化生產L—蘋果酸的研究”。1993年主持并推廣與哈爾濱閆家崗農場、太陽島啤酒廠等單位合作《雙岐桿菌蛋白飲料的開發》項目,在深圳對外貿易集團公司期間,曾主持森美公司草莓果汁飲料的開發與生產,解決森美芒果汁飲料的沉淀問題,完成產品試制并投入生產應用,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負責部門的微生物公共基礎課程平臺建設工作,就基礎微生物課程計劃、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調整以提高教學效率,負責了首屆功能性食品加工專業調研與教學設計;籌備建立了深圳味奇生物科技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和產學研基地兩個,籌備了生鮮食品加工實訓室和“微生物實訓室”和主要負責“食品工藝技術實訓室建設暨飲料綜合生產線改建擴建項目”一期的建設工作;

主持科研項目《姜汁茶生產工藝條件的研究》獲得中國科協、中國科技情報學會舉辦的全國優秀學術成果評選的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主持國外先進技術轉移項目—“營養素雙層包被生物活性微膠囊技術產業化”、“生物活性蛋白粉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主持“產香蘭素雙功能融合酶基因構建及其酶學研究”(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合作項目)、“雙歧桿菌營養粉料生產技術” (深圳市科技局計劃項目)、“真菌光培養生產代謝產物的裝置和方法研究”、 “糖化酶發酵工業中藍光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深圳市科技局計劃項目)、“香莢蘭組織細胞培養生產香蘭素風味物質的研究”(深圳市科技局計劃項目)、企業服務項目速凍餃子品質改良技術”;作為主要科技人員參與國家基金項目“高粱野生型和突變體CRY1和CRY2基因的克隆和分析(編號:30170588)”,并主持其中的部分工作—“藍光下黑曲霉發育與基因表達的研究”,就黑曲霉藍光下形態發育以及差異表達的關鍵基因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獲得了差異基因以及黑曲霉中與藍光信號相應的關鍵酶,填補該研究領域的空白,進展順利,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營養素雙包被微囊技術》獲實用專利等。

主持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完成了蛋白與油溶性雙層壁材的微囊的理論設計、營養生物高分子囊材的篩選以及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的設計、研究出得到了能分別在胃中消化并降低胃液對關鍵活性物的破壞使之在腸內消化溶解的雙層微囊復合材料作為壁材,研制出符合人體營養消化吸收規律的具有結構層次性的微囊產品,并制定出了產品的系列標準并推廣施行,項目通過了市科技局組織的成果鑒定并獲科技成果一項和技術專利一項,主持的“青春雙歧桿菌口嚼片生產新工藝技術”項目,篩選出了能促進青春雙歧桿菌大量增殖的培養基,研制出嚴格厭氧發酵技術及工藝參數,同時在避免采用高成本的冷凍干燥工藝的前提下,進一步將發酵液制備成活菌片或生產用的粉料,提高了活菌穩定性,擴大了產品的應用面,為工業化生產活菌產品提供一套簡單可行、低成本的工藝方法,該技術在企業生產上大為推廣,產生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所主持的該項目獲2003年度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指導“挑戰杯” 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發明制作項目“生物活性物質包被技術的開發”獲廣東省第八屆 “挑戰杯” 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競賽三等獎;連續多年指導研究生論文和教學工作。受聘于江西農業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指導研究生累計5名。 2003年當選為深圳市保健科技學會理事長,與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共同籌備并召開了中國(深圳)首屆健康管理論壇大會,該學會榮獲2004年度深圳市科協學會表彰;學會報告會在國內醫療健康企事業單位產生很大影響,并以此為窗口宣傳了學院、系、專業,推動學生的就業。作為技術專家審定了深圳泰合興實業公司、深圳味奇生物科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的產品標準和質量體系認證工作,主持制定的部分新產品標準已推廣施行。曾作為主任委員參與項目科技成果鑒定;

2005.11-2008年1月經組織部遴選考核前往廣東德慶縣掛任副縣長兩年,分管權限的科技、信息化、生產力促進等工作。啟動組織全縣的特色創新專業鎮建設、組織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啟動全縣范圍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完善信息化平臺(信息直通車)建設、完善制度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在生物工程學報、微生物學報、食品科學、食品發酵工業、微生態學雜志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

對學生的要求:生物技術、食品工程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江西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江西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江西農業大學報錄比、江西農業大學考研群、江西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江西農業大學考研真題、江西農業大學專業目錄、江西農業大學排名、江西農業大學保研、江西農業大學公眾號、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江西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江西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江西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jiangxi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5426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