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華中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中農業大學報錄比、華中農業大學考研群、華中農業大學學姐、華中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中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中農業大學排名、華中農業大學保研、華中農業大學公眾號、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中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忌梢詮母髟盒5难姓芯W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忌鷳斪屑氶喿x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華中農業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考研參考書目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國食品類專業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術和思想交流,營造良好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氛圍,我院擬于2021年7月中旬開展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并將遴選優秀大學生作為我院推免生候選對象。現將有關招生情況通知如下:
一、招收對象及報名條件
有意愿報考我校2022年碩士研究生的國內高水平大學(僅限具備推免研究生資格的高?;蚱渌哂惺称房茖W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高校)食品相關專業的本科三年級在讀學生,具體要求如下:
1. 政治思想品德合格,身心健康,遵紀守法,積極向上。
2.大學本科成績優秀,本科期間前5個學期總成績在本專業前20%,“雙一流”院校的學生或有出色的科研成果者總成績可放寬至40%。
3.對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有較強的科研潛力。
4.誠實守信,學風端正,大學期間未受到任何處分。
5.在公開出版物發表科研論文、英語水平特別優秀、有科研成果或在全國重大競賽中獲獎者,優先接收。
二、申請流程
1.個人申請:(報名鏈接:https://jinshuju.net/f/QMLua6),在網上進行報名登記,此外還需提交報名表、個人陳述、本科成績單、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以及其他能體現自身能力的獲獎證書、英語水平證明、學術論文等(具體內容詳見報名表附件,報名表請加入夏令營QQ群后(710671038)在群文件中下載),其中報名表、本科成績單需加蓋學院或學校公章,請填寫好后發送至負責人郵箱([email protected])報名截止日期:2021年7月1日下午5點。
2.審核錄?。簩W院審核報名材料,錄取結果將于7月4日前通過QQ群或手機短信通知本人,錄取名單同時將在學院網站上公布。錄取同學須在2021年7月7日前確認是否參加(確認方式以郵件和電話為主)。未入選者,不另行通知。
3.云報到:學員一旦確定參加本夏令營,必須按時到暑期夏令營報到,報到時需將身份證、學生證等有效證件以及申報材料與工作人員進行確認。
三、活動安排
本次夏令營活動的初步時間安排在7月13日—16日,日程擬安排如下:
時間 主要活動內容
7月13日 學員報到,云破冰活動
7月14日 上午:開營式、學院介紹、導師見面會、科研團隊介紹
下午:云賞華農、云賞耕讀文化
7月15日 上午:專家教授系列報告
下午:優秀青年學子學術報告
7月16日 營員匯報展示,閉營儀式
注:日程為擬定計劃,具體安排可能會進行適當調整。
四、相關待遇
1.對參加夏令營的學員,擇優發放預錄函。獲得預錄取資格的營員,若拿到本科所在學校推薦免試資格,填報我院,可免面試環節直接接收為我院2021年推免生;未能取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資格的,參加202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志愿報考我院相關專業,初試分數達到我院復試分數線,則免復試環節,經政審、體檢合格者,即可直接錄取。
2.學校學業獎學金:對錄取為我院的推免生,第一學年將享受學校一等學業獎學金,標準為10000元/人。
五、招生名額
本期夏令營校外招生人數約40人,校內約20人,具體情況以后續錄取通知為準。
六、注意事項
1.若發現申請材料有虛假成分,即取消申請人一切由此獲得的利益,并保留追溯的權利。
2.參加暑期夏令營的學生必須遵守我校的相關規定,按照統一的安排參加各項活動。
3.營員報到后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不準擅自離營。
七、其他事宜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保留對夏令營活動的解釋權。我院執行教育部和學校招生政策,若與相關政策沖突或政策出現調整,則以相關招生政策文件為準。
學校網址:http://www.hzau.edu.cn/
學院簡介及學科介紹等更多相關信息請查閱學院網站http://shipin.hzau.edu.cn/;
活動聯系人:張老師、蘇老師
聯系電話:027-87288125
活動QQ群:710671038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
二〇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食品科學 [08320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華中農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食品科技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32]食品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食品化學
02.食品品質控制
03.果蔬加工
04.天然產物化學與食品化學
05.農業資源綜合利用
06.食品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特性
07.天然活性成分化學 李春美
08.食品微生物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16 食品化學
復試科目:食品工藝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三個科目中選擇一門
備  注: 309 食品科技學院擬招生數:273,其中擬招收推免生數:40
Tel:+86-027-87282111
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號華中農業大學
食品科學 [08320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華中農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食品科技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32]食品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食品化學
02.食品品質控制
03.果蔬加工
04.天然產物化學與食品化學
05.農業資源綜合利用
06.食品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特性
07.天然活性成分化學 李春美
08.食品微生物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16 食品化學
復試科目:食品工藝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三個科目中選擇一門
備  注: 309 食品科技學院擬招生數:273,其中擬招收推免生數:40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介紹
  食品科技系成立于1984年,是由原園藝系農產品儲藏加工學科、畜牧獸醫系動物營養專業和農機系機械工程等合并組建,1985年食品科學和動物營養兩個專業開始招生。1987年動物營養專業調整到動物科技學院。2002年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獲教育部批準并開始招生。2002年10月食品科技系更名為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組建食品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食品安全與微生物系和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等3個系。
  一、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70人,專任教師50人,專職實驗技術人員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2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農業部現代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第二層次1人,省杰青1人,湖北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2名、學術骨干2名,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及學科帶頭人計劃3人。學院外聘兼職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5人(含2名在讀博士),占90%。
  二、學科專業設置
  學院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有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及2個專業碩士授權點。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學科于2000年被評為農業部二級重點學科,食品科學于2008年被評為湖北省二級重點學科。開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和食品質量與安全2個本科專業,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和湖北省品牌專業。  
  三、辦學條件
  學院辦學條件良好,設有行政辦公、教學科研樓三幢,總面積約10143m2。設有“功能強勁、結構合理、通用綜合、先進高效”的本科教學實驗實習中心及“綜合性強、功能多、通用性好、科技含量高、知識和技術集成度高”的中心實驗室。現有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LC-MS)、氣象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Waters、島津和瓦里安液相色譜儀、氣象色譜儀、差示掃描量熱儀(DSC)、紅外光譜分析儀、色度儀、質構儀、流變儀、超速冷凍離心機、冷凍干燥機、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石墨爐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等實驗儀器設備,并建有果蔬、水產品、蛋品、肉類加工生產線,總計1800臺套,價值2300多萬元,實驗室總面積約3500m2,學院目前與11個企業組建了校企研發基地,在41家單位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
  四、科學研究
  學院現有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中心蛋品專業分中心、農業部國家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湖北省水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蛋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食品加工與安全檢測研發推廣中心,校級食品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功能食品中心、生物質與生物能源研究開發中心、農業應用化學研究所、環境食品學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
  “十一五”期間,學院共承擔科研項目18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863計劃項目6項,948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項,獲批總經費5175.5萬元。近5年來,共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14項,其中由吳謀成教授參與主持的“油料低溫制油及蛋白深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鑒定科技成果24件,授權專利12件,累計發表SCI論文144篇,EI論文69篇。
  五、人才培養
  學院堅持人才培養質量是學院生命線的辦學理念,建立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博士研究生60名,碩士研究生441名,本科生1025名。
  “十一五”期間,學院承擔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8項,校級5項;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獲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食品科學與工程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入選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在建《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品牌專業;建成《食品化學與分析》國家精品課程1門,《食品工程原理》等湖北省精品課程4門;《寬口徑創新食品科技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獲2005年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湖北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二等獎1次,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2篇,出版3門規劃教材、實驗教材5本、自編實驗講義10余本。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院始終注重夯實基礎理論和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相結合,素質教學與全面教育相結合。近五年來,英語四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列全校前茅,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維持在96%水平,研究生入學率維持在35%水平,20余件作品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上獲獎,其中03級本科生周瑋靜等同學領銜的新銳創業團隊獲2006年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02級本科生夏俊獲2006年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在2010年“美國大杏仁學生創新創意大賽”中獲得銅獎,08級本科生薛越帶領的團隊在2011年諾維信“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創意大賽一等獎。由02級學生自發組織成立愛心公益組織“食科一家人”基金會,自2003年以來,累計捐款和發放無息貸款十余萬元,《教育部簡報》等媒體進行過宣傳報道。
  六、科技推廣與社會服務
  學院高度重視科技推廣和社會服務工作,與漢川市廟頭鎮政府興隆寺村結對子開展華中農業大學“一院帶一村,輻射一個縣”服務新農村建設行動計劃(“111”計劃),發揮科技推廣示范點的帶動效益,形成區域特色產業。立足湖北,面向全國,大力實施“百名企業進百企”(“雙百”計劃),發揮學院工、理學科的科技、人才優勢,推進學院與企業間產學研合作,加強加快技術應用和成果轉化。通過科技講座、在職碩士生培養,為服務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學院目前與11個企業組建了校企研發基地,與72家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同時,校企聯合建設3個省級工程中心,企業為學院捐建3個實驗室, 2010年學院有各級科技特派員28人。
  七、對外交流
  學院一貫注重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承辦過多次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與美、日、加、法、芬蘭、丹麥和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20余所大學,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八、學院展望
  學院力爭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將學院建設成為整體水平國內一流、部分學科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學院。成為培養食品專業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基地,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解決農產品加工重大基礎理論和實際問題的基地。
學院歷史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是一所在華中地區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并享有廣泛美譽的研究型學院。其前身食品科技系成立于1984年,由原華中農業大學農產品儲藏加工學科、畜牧獸醫系動物營養專業和農機系機械工程專業等合并組建而成。1985年食品科學和動物營養兩個專業開始招生,2002年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獲教育部批準并開始招生。2002年10月食品科技系更名為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現設食品科學系、食品工程系、食品化學系、食品營養系、食品微生物系和食品生物技術與安全系等6個系。學院現有本科生1037人,研究生(碩士、博士、留學生)517人。
 
辦學條件
 
學院建有食科樓、綜合樓、柑橘樓、食品工程訓練中心等教學、科研用房4棟,總建筑面積10375平米。學院本科教學實驗中心為省級示范實驗教學中心,下屬食品工程訓練中心占地近3500平米,能夠滿足食品工程、食品工藝、食品發酵等相關食品專業人才培養各類實驗和實踐教學的活動需要。學院中心實驗室建有理化分析、食品微生物、基礎化學等實驗平臺,擁有總價值超過2500萬元的大型儀器設備。
 
學院現有環境食品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果蔬加工與品質調控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蛋品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中心蛋品專業分中心、國家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武漢)、湖北省大宗農產品加工產業技術創新基地、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食品加工及安全檢測研發推廣中心、湖北省柑橘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鮮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臺32個。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2人,專任教師82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6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1人、入選“楚天學者(學子)”計劃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農業部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3人、獲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人、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入選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5人。教師中具博士學位的占95.12%。
 
學科建設
 
學院整合形成了蛋白質科學與動物性食品工程、果蔬貯運加工原理與高值綜合利用、食品組分化學與功能性配料系統、食品安全檢測與生物技術應用等4個研究方向,以禽蛋、淡水產品、柑橘、魔芋、水稻、食醋、水生蔬菜為主攻方向,組建了蛋品科學與工程創新團隊、水產加工技術團隊、果蔬加工化學與綜合利用團隊、糧油加工團隊、食品生物技術與安全團隊、食品組分化學與天然配料創新團隊等6個科研團隊,學科活力不斷得到激發,學科實力不斷提升。
 
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被評為A類,并列全國第四。同年,在全球ESI前1%的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科學學科貢獻中,學院在發文數量與被引頻次方面貢獻最大,分別占全校總數26.83%、25.35%。在學校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中,學院貢獻率列第二位。
 
科學研究
 
“十二五”以來,學院承擔國家“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重點、重大項目12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89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科研經費穩步增長,年均科研經費2000萬以上。
 
2011—2018年共發表SCI論文819篇,EI論文597篇。積極推進科技產業化步伐,累計授權專利191件,鑒定成果47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等一批成果獎勵。
 
人才培養
 
學院堅持“人才培養質量是學院生命線”的辦學理念,建立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設有1個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2個本科專業。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是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和湖北省品牌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和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項目。
 
學院不斷推動教育教學建設改革,建成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湖北省省級教學團隊1個、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湖北高校省級示范實習實訓基地1個,《食品化學與分析》國家精品課程1門、《吃的思辨》國家視頻公開課1門、《中國飲食文化》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湖北省精品課程4門。
 
針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相對薄弱,不能匹配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學院提出并實踐了食品專業人才培養“雙螺旋”模式改革,2017年獲得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創新實踐發現問題來促進基礎知識學習,重新學習基礎知識來解決創新實踐中的問題,基礎知識學習鞏固和創新實踐能力提升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立體化訓練,螺旋式上升。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到大學四年級結束,學院通過數學建模競賽、基礎化學實驗競賽、基礎生物學實驗競賽等,培養學生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理論知識;通過食品微生物實驗技能大賽、食品化學與分析實驗技能大賽、食品工程原理實驗技能大賽、食品工藝學實驗技能大賽、食品發酵設備與工藝綜合實習等,培養學生扎實的從事食品類行業的專業技能;通過與企業合作舉行“亞太中慧杯”雞肉加工創意大賽、參加娃哈哈恒楓杯大學生創意大賽、丹尼斯克學生創新競賽、杜邦營養與健康學生創新競賽,“恒順香醋”杯全國校園新品開發大賽、“正大杯”創業營銷實戰大賽、“萌番姬杯”大學生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等,增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通過氛圍營造、政策引導,組織學生參加湖北省大學生生物技能競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實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等,增強學生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組織能力。
 
近五年來,英語四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列全校前茅,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維持在96%水平,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全國挑戰杯金獎、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諾維信創意大賽一等獎等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及學科競賽獎勵94項。研究生入學率達到40%以上。“食科一家人”基金會自2003年成立以以來,它所倡導的“和睦、責任、誠信、奉獻”的志愿服務精神,深深融入到食科學子的血脈,成為校內外知名的志愿服務品牌,《教育部簡報》、《湖北日報》等媒體曾進行過宣傳報道。2013級本科生安玥琦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湖北省“十大杰出志愿者”等,曾受到劉延東副總理的親切接見。
 
合作交流
 
“十二五”期間,累計邀請國外專家來院講學130余人次,派出教師開展國際學術訪問、合作研究及參加學術會議100余人次,舉辦國際性、全國性各類學術會議14次。學院深入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戰略,積極開拓平臺,組織學生赴美、加拿大、中國臺灣等地開展學習交流和社會實踐,不斷推進“2+2”人才培養項目,已有54名本科生進入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學習。9名本科生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10名本科生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海外游學…
 
學院積極踐行“圍繞一個領軍人物,培植一個創新團隊,促進一個富民產業”的“三個一”模式,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等為核心,為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提供解決方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學院有各類科技特派員25人,連續多年選派青年教師到食品企業、到宜昌、建始、黃梅掛職,開展精準扶貧,學院連續4次被學校評為“社會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學院有亞洲蛋品協會、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蛋品分會、湖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3個掛靠協會,牽頭成立了湖北省畜產品加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湖北省食品安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北省淡水產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3個戰略聯盟。
食品科學 [08320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華中農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食品科技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32]食品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食品化學
02.食品品質控制
03.果蔬加工
04.天然產物化學與食品化學
05.農業資源綜合利用
06.食品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特性
07.天然活性成分化學
08.食品微生物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16 食品化學
復試科目:食品工藝學、食品微生物
學、食品工程原理三個科目中選擇一
備  注: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2人,專任教師82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6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1人、入選“楚天學者(學子)”計劃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農業部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3人、獲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人、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入選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5人。教師中具博士學位的占95.12%。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食品科學     專業代碼:097201     門類/類別:農學     學科/類別:食品科學與工程
 

專業點分布

遼寧大學 大連海洋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錦州醫科大學 吉林大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揚州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 青島農業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貴州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食品科學     專業代碼:083201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食品科學與工程

專業介紹

北京農學院為例
“食品科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立的二級學科之一,下設食品生物技術、食品營養與功能、食品安全檢測與控制等3個方向。目前,該學科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1人,其中有9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3名教師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
該學科依托農產品有害微生物及農殘安全檢測與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首都農產品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研平臺,設有功能乳制品實驗室、食品毒理學評價室、食品理化檢測與營養分析實驗室、食品安全微生物檢測實驗室、食品生物技術實驗室、益生菌實驗室、真菌實驗室等,擁有制備液相色譜、中高壓層析色譜、高效逆流色譜、液質聯用、氣質聯用、超聲波提取濃縮器、低壓層析系統、高壓細胞破碎儀等大型分離分析儀器,具備了培養食品科學學科研究生的良好實驗條件。近五年該學科科研經費達800萬元,獲科研成果獎4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1項,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
該學科以現代食品科學技術為基礎,應用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食品生物技術,研究食品中的功能性因子;研究以拮抗菌為基礎的食品防腐保鮮機理與應用;研究果品蔬菜、谷物、豆類、畜產品的營養、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質,對其進行功能性評價并開發相關功能性食品;研究農產品安全控制理論,研究和開發農產品中致病微生物、過敏原、抗生素和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和相關產品等。

專業點分布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商業大學 天津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山西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渤海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大學 長春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工程大學 集美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福州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齊魯工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青島農業大學 鄭州煙草研究院 鄭州輕工業學院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科技學院 武漢輕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廣西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大學 四川理工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 貴州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云南農業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陜西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27 所,本次參評26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79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A+
2 10295 江南大學 A+
3 10403 南昌大學 A
4 10307 南京農業大學 A-
5 10335 浙江大學 A-
6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A-
7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8 10057 天津科技大學 B+
9 10152 大連工業大學 B+
10 10224 東北農業大學 B+
11 10264 上海海洋大學 B+
12 10299 江蘇大學 B+
13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B+
14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B+
15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B+
16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B
17 10129 內蒙古農業大學 B
18 10157 沈陽農業大學 B
19 10183 吉林大學 B
20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B
21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22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B
23 10635 西南大學 B
24 10086 河北農業大學 B-
25 10193 吉林農業大學 B-
26 10240 哈爾濱商業大學 B-
2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B-
28 10327 南京財經大學 B-
29 10463 河南工業大學 B-
30 10496 武漢輕工大學 B-
31 10566 廣東海洋大學 B-
32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C+
33 10223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C+
34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C+
35 10390 集美大學 C+
36 10462 鄭州輕工業學院 C+
37 10466 河南農業大學 C+
38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C+
39 10559 暨南大學 C+
40 10610 四川大學 C+
41 10167 渤海大學 C
42 10386 福州大學 C
43 10464 河南科技大學 C
44 10589 海南大學 C
45 10623 西華大學 C
46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C
47 10676 云南農業大學 C
48 10708 陜西科技大學 C
49 11646 寧波大學 C
50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51 10364 安徽農業大學 C-
52 10435 青島農業大學 C-
53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C-
54 10733 甘肅農業大學 C-
55 11117 揚州大學 C-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27 所,本次參評26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79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考試大綱) A+
2 10295 江南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A+
3 10403 南昌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錄取分數線) A
4 10307 南京農業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A-
5 10335 浙江大學 A-
6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A-
7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8 10057 天津科技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9 10152 大連工業大學 B+
10 10224 東北農業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11 10264 上海海洋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12 10299 江蘇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13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B+
14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15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16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17 10129 內蒙古農業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18 10157 沈陽農業大學 B
19 10183 吉林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調劑通知) B
20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推薦閱讀:(食品科學參考書目) B
21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22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B
23 10635 西南大學 B
24 10086 河北農業大學 B-
25 10193 吉林農業大學 B-
26 10240 哈爾濱商業大學 B-
2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B-
28 10327 南京財經大學 B-
29 10463 河南工業大學 B-
30 10496 武漢輕工大學 B-
31 10566 廣東海洋大學 B-
32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C+
33 10223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C+
34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C+
35 10390 集美大學 C+
36 10462 鄭州輕工業學院 C+
37 10466 河南農業大學 C+
38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C+
39 10559 暨南大學 C+
40 10610 四川大學 C+
41 10167 渤海大學 C
42 10386 福州大學 C
43 10464 河南科技大學 C
44 10589 海南大學 C
45 10623 西華大學 C
46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C
47 10676 云南農業大學 C
48 10708 陜西科技大學 C
49 11646 寧波大學 C
50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51 10364 安徽農業大學 C-
52 10435 青島農業大學 C-
53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C-
54 10733 甘肅農業大學 C-
55 11117 揚州大學 C-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食品科學專業學校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江南大學 A+ 7 華南農業大學 A 13 浙江工商大學 A
2 南昌大學 A+ 8 沈陽農業大學 A 14 東北農業大學 A
3 中國農業大學 A+ 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15 中國海洋大學 A
4 南京農業大學 A+ 10 天津科技大學 A 16 江蘇大學 A
5 華南理工大學 A 11 浙江大學 A      
6 華中農業大學 A 12 哈爾濱商業大學 A      
 
B+等(25個):吉林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上海水產大學、暨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寧波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華大學、西安理工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天津商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大連輕工業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寧夏大學、山西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揚州大學、長春工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吉林大學
 
 
B等(25個):山東輕工業學院、陜西師范大學、山西農業大學、集美大學、四川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陜西科技大學、云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廣西大學、大連水產學院、新疆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
 
 
C等(17個):名單略
    2015-2016年食品科學專業學校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江南大學 5★ 96
2 中國農業大學 5★ 96
3 南京農業大學 5★ 96
4 浙江大學 5★ 96
5 華南理工大學 5★ 96
6 南昌大學 4★ 96
7 華中農業大學 4★ 96
8 東北農業大學 4★ 96
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4★ 96
10 浙江工商大學 4★ 96
11 華南農業大學 4★ 96
12 西南大學 4★ 96
13 天津科技大學 4★ 96
14 河南工業大學 4★ 96
15 中國海洋大學 4★ 96
16 合肥工業大學 4★ 96
17 北京工商大學 4★ 96
18 天津大學 4★ 96
19 沈陽農業大學 4★ 96
20 江蘇大學 3★ 96

食品科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96微生物學或884化工原理
 
食品科學考研參考書: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考研科目及參考書
考試科目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2 俄語或203日語;③302數學二;④ 811食品生物化學。
復試科目:
食品科學綜合(812微生物學和813食品化學)。
另同等學歷需加試800《食品分析》。
參考書目
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811食品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教程》第三版    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洪淵主編
812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    沈萍等主編
813食品化學    食品化學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年8月    汪東風主編
800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4年    大連輕工業學院等
 
食品科學專業研究生就業:
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膨脹,對食品的需求量勢必劇增。方便、速凍、保鮮、保健、微波、休閑、兒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飲料和調味品將風靡全球。食品行業的“大輸血”為食品專業教育指明了方向。與世界的接軌,使我國食品市場與流通秩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也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先進的技術與管理制度的大量引入,為食品工業畢業生大顯身手提供了舞臺。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它在一個國家工業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國又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國,對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的需求已由過去的單一溫飽型逐步向五彩繽紛的精品科技型過渡。
我國食品工業急需大量專門人才,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比較廣。食品制造加工企業、以動植物產品為原料的產品制造加工企業及相關的國家機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商務公司、海關、質量監督、衛生防疫、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部門都是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單位。以北工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08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1.6%,畢業生多去往國內外著名食品企業、政府質檢部門從事產品品質控制、產品研發、企業管理、分析檢驗等方面的工作,或考取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生。
食品行業招聘企業主要以外資企業和民營大中型公司為主。外資企業方面,從其在各大網上所發布的職位顯示出,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有明顯的人力資源匱乏的現象。同時,因為受所需人才專業度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外資企業雖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等優越條件,招聘到所需的研發技術人員也有一定難度。但是在對應屆畢業生的吸引上,外資企業有它獨到的優勢,所以中層人才大多通過內部提升的方式得以解決。
民營企業方面,中層的管理人員變成了企業急需的人才熱點。從02年起市場營銷崗位就方興未艾,而且該行業大量的市場、銷售人員,特別是品牌建設人員流向其他行業,而從其他行業流向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市場人員并不多。因此,相關企業將有必要繼續對此類人才進行儲備。另一個方面,在整個行業表現出對品牌建設熱情不減的時候,不少大型的食品企業卻轉而開始關注產品本身,所以相關人士認為,在 2007 年有關市場類產品方向的人才將成為最大缺口。
由此可見,未來幾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還是有就業前景的。